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302章

第302章

相名声很好,听说是贤臣,利益天下百姓,我们在他的管理下日子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好,谁是皇帝管他呢!” “嗯,有道理!咱们小老百姓不就图个安稳,有饭吃,有点小钱嘛。” 西夏经过这段时间完全进入正轨发展,百姓们也有了笑颜。 而西夏除了韩世忠留守,像岳飞,宋江等人早就回到了大宋汴京。 大量的禁军队伍也回来。 当然,西夏那边依然有不少军队镇守,都是韩世忠在本地招募,以及留了一部分大宋这边调过去的厢军。 厢军不是禁军,禁军是北宋的精锐部队,尤其是经过武植训练的禁军。 而厢军,则是每逢灾荒时节,在遭灾的地区很容易出现大量的流民,如果当地的地方官员无法妥善处理,很容易激起民变。所谓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 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生变,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厢军上场了。 北宋政权会将流民当中身体强壮的人吸纳进厢军部队,以减少这部分人造反的可能性。 而流民当中有手艺的人,比如泥瓦工,木匠之类的,也会通通吸纳进去就近安置。 这些因素会造成厢军数量极其庞大,而战斗力却很是差劲。 西夏主力部队已经消灭,所以禁军没有留存的必要,武植经过宋徽宗的同意,便是将禁军抽回,派去了厢军交接,让韩世忠按照自己的训练方式在西夏镇守的同时训练他们。 当然,也有本地的一些招募的士兵。算起来至少也有十八万军队镇守西夏。 一切妥当后。 武植这天早晨,便是去了军营。 清点士兵将领损失的记录。 将有功劳的人都进行了上报。 宋徽宗对于这些该封的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发抚恤金的发抚恤金。 岳飞,韩世忠等人都相继提升了一品。 而武植作为攻打西夏的领头人,也得到了宋徽宗的笔墨赏赐,黄金,绸缎,马匹等物,同时册封武植为镇国大将军头衔。 他已经是宰相,这些官职只是一种荣誉,所以宋徽宗还决定赏赐武植。 他左思右想,干脆直接册封武植为西川路节度使。 这个西川路,是西夏改名,以后是大宋的路行政区。 武植这个节度使和别人不一样,被宋徽宗特批拥有管理当地军事,一切政务的大权。 这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这不是封地,却也是一个小国王了。 北宋建立之初,节度使的权力很大。本身北宋就承袭了五代时期的旧制,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改。 起初北宋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从这一点看,这与大唐的节度使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赵匡胤这个皇帝是武将出身,他做皇帝的过程比较尴尬,他并不是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一步步打出来的。 而是和五代十国的武将那样,一步步掌握了大权。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发动了陈桥驿兵变,来了个黄袍加身。 他对于武将是非常忌讳的,更别提有钱又有兵的节度使了,生怕他们模仿自己也来这么一下。 所以他和他的接班人也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两人,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逐渐解除了武将的兵权,让节度使成为了一个虚职。 对于节度使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军、政、财权。 在乾德年,朝廷令各地赋税收入除日常军费所需外,全部运送朝廷,这样就剥夺了地方自己处理赋税的权力,也就掐断了地方的命脉。 同年,赵匡胤又命令诸州府选送精兵给朝廷,削弱了地方的兵权。 到了宋太宗时期,他又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朝廷,节度使所领只是一州府,不过朝廷又以朝臣出任知州,知府。 这么一来,节度使连当地的政务也不用管了。 此后节度使逐渐成为了虚职,或者一种荣誉,被架空。 一般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像杯酒释兵权之后,很多功臣都到了地方担任了节度使,他们没有什么权力,但待遇是很好的。 而武植这个节度使,被特批拥有管理当地政务和军队的权利,包括财务。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武植这个节度使,已经恢复了北宋早期的节度使权利。 但这怎么能行?!!! 此事导致朝堂上的人纷纷色变! 他们内心震撼官家之大方,同时也觉得太愚昧了。 陛下是大宋的败家子吗? 一出手,就是一个国的范围! 第524章 这相当于明面上是大宋的西夏,现在被武植接管了。 尤其是肃王赵枢,还有赵构,黄川老臣,包括蔡京都身心俱震,难以置信。 因为一个燕王封地,武植的地位和权利就已经极为惊人。 何况加上一个西夏。 朝堂上,有黄川老臣,以及少数的人提出了这个册封不妥。 但宋徽宗双眼一瞪:“西夏是武相打下,朕册封他一个西川路节度使有何不可?谁有本事也去消灭一个国家,朕,同样册封他为节度使!” “现在西夏正需要人去管理,稳定民心,你们谁行?还不是得靠朕的武爱卿!” 宋徽宗扫视在场的众人,满朝文武被呛的说不出话,也不敢在说了。 他们的确没这个本事,也不敢笃定自己能做到。 当然,大宋朝廷有这样的人才,历史上也不至于被人灭国了。 所以他们都不说话,只能看着武植权利越来越大。 宋徽宗放心武植,而武植自然也要装一下,说自己万万受不起什么巴拉巴拉的,实际上内心高兴着呢。 自己接手管理,纸币国策,还有其他的新法武植才好上手去开拓。 宋徽宗又非常坚决,所以半推半的武植就成了西川路节度使,掌管西夏权利。 武植的权势,更上一层楼。 同时武植也知道,宋徽宗对自己还真是半点防备都没有。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种昏,也是一种明的表现。 昏的体现在于如果放权给错了人,武植要自己发展,大宋就相当于送了武植两个地盘。 这就好比将自己的地盘,拱手让给敌人。 绝对会危及大宋江山。 要知道,这西夏地盘可不小,虽然改名为路,实际上要比大宋境内的路区域要广袤的多。 但从另外一种角度,这也是一种明君的表现。 为何? 因为宋徽宗信任的是武植,武植只要宋徽宗对他一如既往,他于情于理,不可能叛国。 如果是从这点来讲,宋徽宗是对的。 不但对,而且是千古明君的心胸! 放开手让武植这样的能臣去做,大宋想不成为强国都难。 当然,宋徽宗的这种心胸并不是大局上的心胸,他实际上是懒,相信武植就让他去做好了。自己也懒得管那么多。 就是因为他这种懒,又信任武植这样正直的人,额,武植自认还算正直…… 所以反而会给大宋江山带来明君治理下的正向发展。 实际上,宋徽宗这种懒还真造就了大宋如今地盘扩张,经济繁荣的景象。 皇帝懒政,反而让大宋发展的好,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但武植绝对喜欢这样的皇帝。 朝堂上议论纷纷。 此刻最尴尬的就是肃王赵枢了。 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因为他之前找武植交谈的条件就是他当了太子,以后登基后会将西夏划分给武植。 结果这才没多久,父皇却是已经将西夏以节度使的名义,相当于送给武植管理了。 那么这个地盘,武植就是小国主啊! 赵枢尴尬死了,搞了半天,他口中的条件,人家武植直接就得到了,还需要等他登基这么遥遥无期,甚至不一定兑现的条件吗? 赵枢暗道:“自己父皇也真够大方的,如此笼络武植,有这样的条件,我怕是在巴结武相,也没什么优势了!” 的确,赵枢能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的皇子身份,有这个潜力当未来官家,给人家一点地盘,但和父皇现在就给相比,他哪里还有资本。 赵枢甚至怀疑,父皇已经知道自己要以西夏为条件当太子了,莫非父皇这是故意为之? 想到这里,赵枢背后泌出大量冷汗。这要是让父皇知道,自己还能当上太子吗? 应该不可能,若真如此,父皇恐怕要暴怒了! 因为他这种行为,几乎是叛国! 此刻的情况,不由让他感觉自己找武植怕是没什么用,只能靠自己的嫡长身份了。 现在,武植不但是燕王,宰相,太尉,政务司建立者,更是西川路节度使。 可谓是大权在握,没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就是蔡京这个宰相和武植也是没法比的。 蔡京此刻妒忌的双眼发红,西川路节度使,还独揽西夏一切政务权利,这…… 蔡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官家全部给了武植。 哎。 有时候蔡京感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简直无法想象。 武植可谓春风得意,在朝堂上叱咤风云了。 退朝之后,满朝文武都在私底下聚会议论武植这样发展的趋势。 有人觉得武植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哪天会造反。 有人觉得,武植一心为大宋,权利再大,只要官家信任,武植就不会有什么其他的行为。 总之,满朝文武的焦点都在他身上。 有嫉妒的,有羡慕的,也有感慨自己在朝为官这么多年,一个小小的品级都提升不上去,武植却掌握如此大的权利和地位,让人唏嘘无法相比。 而这期间,宋徽宗也知道武植纳了兵部尚书李格非女儿李清照为妾。 即便是宋徽宗也觉得惊讶,这天他和武植小聚,在延福宫喝茶。 宋徽宗笑道:“想不到武兄,连咱们汴京的才女李清照都俘获了芳心,听说是她主动找你的,武兄真是艳福不浅啊!我这个官家,都有点羡慕你了!” 武植正在喝茶,听到这话,差点将口中的茶水喷出来。 你有听过一代皇帝说羡慕臣子纳了一个妾的? 开玩笑! 宋徽宗可是三宫六院,什么姿色没有,羡慕他?没搞错吧? 武植算算,好像也就几个吧,和宋徽宗后宫一两百个相比,那真是差远了。 关键宋徽宗还时不时的出去找野花。 武植有些汗颜啊! 不过对于野花这类,武植倒是不怎么有兴趣。 武植笑道:“赵兄这是笑话我了,和赵兄相比,我这算什么。” 宋徽宗摇摇头:“武兄,我羡慕的是你的才华,能让李清照这样的才女仰慕,而我的妃子,那都是看中了我的权利,这是不同的。 不过正说明了武兄的优秀,无论是作为官家,还是作为你的兄弟,我赵佶都很敬佩你,若非你,大宋以及我,又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发展和名声?我得敬你一杯,就以茶代酒吧!” 宋徽宗说完,自己先喝了一杯。 “这茶,乃是上等的青驰菊,能解毒降火,缓解疲劳,我平日里也舍不得喝,但为了招待武兄,这必须得拿出来啊!” 赵佶此刻完全不像是皇帝的模样,反倒是世俗的大兄弟。 武植也不客气,知道这茶叶一克价值好几百两黄金呢。 口感很好。 武植和赵佶在一起无话不谈,赵佶还说了自己最近身体好像有点不太行。 武植劝了一番,说赵佶这样太频繁肯定是不好的,要张弛有道,有个度。 但还是给了他一些药丸。 同时,武植也给配了一些中药,让宋徽宗补补身体。 宋徽宗大喜,武植给的药方和世俗中不同,对身体很有帮助恢复的效果。 对于武植的建议,宋徽宗也会听一些,尽量减少一些消耗。 毕竟他不是武植,武植身强体壮,无所谓。 武植还希望宋徽宗多活几年。 万一宋徽宗早早个屁了,他这个宰相可就要换代了,要是和新君相处的不好,武植要么就离开朝堂,要么,可能会造反。 所以,宋徽宗还是多活几天,武植也想过几天安生日子。 而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转眼,冬季走完了,这年也早已经过去。 如今,大宋以及周边区域都在稳定发展,欣欣向荣! 而武植休息了一段时间,也想了些提升大宋经济的法子。 作为现代人,武植的眼光和古代人不同,自然能制造出很多超前的东西,拿到古代提升经济,十拿九稳。 不过规划的太多,还得慢慢来。 而踏入新年的时间中,没多久,武植府邸传来了喜事。 这事将武植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第525章 是什么事呢? 那就是赵福金和李师师都先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没错,两个人生的都是儿子。 赵福金生的儿子还是宋徽宗给

相关推荐: 我以力服仙   缠绵星洲(1v1虐爱)   姑母撩人   下弦美人(H)   归宿(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军师威武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