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261章

第261章

纸币有些忌讳,但人的观念并非不可以让其改变,或者说让其先适应,只要适应了以后就习以为常了!” “而且对于百姓而言,纸币更轻便,相信百姓们会逐渐接受。 即便行不通,咱们也可以采取购买力的调整,凡是用金银兑换纸币的可以减轻百姓的少量税收,兑换的越多,减去的税越多,这样百姓就得到了利益!” 宋徽宗:“若是他们觉得纸币不值钱,不愿意这么做呢?” 武植笑道:“若是百姓们不愿意,也好办,咱们大宋已经开了许多银行,若是觉得纸币买不到东西,他们随时可以去银行兑换成金银,这点朝廷可以做承诺! 如此一来,百姓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还能得到好处,即便在别扭,只要给予好处相信百姓们会愿意这么去做的。” “有好处,谁不愿意拿呢?” “当然,这样国库虽然前期会减少一部分钱,但相比后期全天下百姓用纸币带来的便利,以及影响到大宋经济的整体提升,产量,交通成本各方面都提升带来的利益,这点钱不算什么,纸币实行后,大宋经济会再上一层楼,到时候税收会成倍的增长!” 想一想,一些商人运送货物,整箱子金银或者是铜钱来交易,这得马车吧? 需要人看管吧? 一次两次当然算不得什么,但是长期以往,得多少人力物力,太麻烦了。 若是各个都带着轻松的纸钱,至少在运送成本上节约了,节约的这些可以让他们更轻便的完成交易,全国各地所有的商人,百姓都节省了成本,提升效率,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大宋的经济,各方面效果提升起来,税收比以往不知道高多少倍。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宋徽宗思维了一番,觉得是这个道理,老百姓觉得有好处,肯定会照做。 在一个,这是大宋朝廷弄的纸币,而并非私人弄出来的。 比较有信任度。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什么时候发行?” 宋徽宗道。 武植:“陛下,宜早不宜迟,不如明天早朝就开始宣读圣旨,商务司的人则将钱提前运送银行,让老百姓们拿着金银去兑换!如果刚开始反应不好,就得加上免税这一条。” 宋徽宗:“嗯,就这么办,明天将纸币带上,这件事情还是要告知朝臣,让他们都知道。也让他们做个表率。” 想到这里,武植也是觉得有意思。 人肯定是将钱看的很重,若是让他们将金银换成一堆他们眼中认为的废纸,不知道这些朝臣是什么表情。 他们最喜欢金银,然后武植将他们的金银换成纸。 虽然纸也是有同等价值,但他们不这么认为,一定会非常痛心。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宋徽宗和往常一样过来上朝。 朝廷的文武大臣站在一排排,上奏各种事情。 期间,郭飞明,赵恒等人都会有意识的将目光看向武植。 上次燕云的时候,他们心里也是百般不是滋味。 他们知道,武植总是能整出很多事情来,但武植的事情,他们多半会反驳。 即便是这次纸币,他们同样是这种态度。 说了一些简单的小事情之后,这时候宋徽宗终于开口了:“诸位,今日,武爱卿的纸币已经准备好了,朕决定马上发行纸币,让整个大宋都用新制造的纸币,这样可以促进大宋的繁荣。” 宋徽宗巴拉巴拉的一大堆,中心思向是纸币发行,有利于大宋发展,所以他支持武植的纸币。 然而,底下的朝臣,现在很多都已经感受到武植是个威胁。 动了朝臣们的利益,除了一心觉得武植强势,想要靠着他的大臣们,比如李格非,和少数一帮曾布的人。 其余的人大多数都是抱着对武植的敌意。 谁动摇他们的蛋糕,他们就仇视谁。 所以,对于武植的任何东西,他们都比较排斥。 这纸币他们也不看好。 总之,和武植唱反调就对了。 郭飞明在赵恒的眼色下,第一个站出来:“陛下,纸币发行,事关重大,武相目前还要管理辽国区域,现在就发行难免有些仓促,而且纸币未必行得通,这件事情咱们还得从长计议啊!以免有什么纰漏,影响了大宋经济!” 王黼:“郭大人说的对,微臣也是这么想,自古以来金银就是流通的货币,忽然改掉,会让人不适应,而且金银是金属,纸币则容易损坏,天下百姓的钱财若是遭遇水灾和火灾都会摧毁,这百姓们也是不愿意的!” “微臣附议!” “臣附议!”…… 如今站出来反对武植的朝臣变得多了起来。 自从上次武植的新法,差点在大宋实行之后,让许多朝臣意识到了危机。 他们都不想武植得势。若是这件事情办成了,武植的功劳又增,无疑会让他的地位和威望更高! 如此一来,新法就更容易实现。 从而剥夺他们的利益。 这帮士大夫,都出来反驳。 太子赵恒,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也觉得武相的纸币有待商榷,不如先暂且搁置,以后在考虑不迟,现在大宋需要管理辽国,稳固江山,事情得一件件做,之前让新法在辽国区域实行,现在又搞什么纸币,这一切发展的太快了,儿臣担心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诶!”宋徽宗看到文武百官纷纷议论反驳,他挥了挥手:“诸位爱卿,先不要着急,武相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也知道,武相为大宋做出的功劳,那是有目共睹的,他做的事情不会有错,你们在场的诸位,有谁比武植的功劳更大?” 说道这里,众人面面相觑,都没话说。 这…… 轮功劳,武植的确比他们强。 而且是强太多了,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赵恒不服:“父皇,诸位大人并不否认武相的功劳,只是任何事情还是要多方面考量,大宋用了金银这么多年,不可能一下转变过来。” “好了!……”宋徽宗打断了赵恒的话:“行不行,暂且不说,诸位爱卿先都来看看武相制造的纸币再说。武相,纸币带来了吗?” 第457章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将各种数额的纸币带在身上,可以给诸位大人看看!” 武植说话间,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币。 各种数额的,不同颜色的。 武植没有带一大箱子,就这种样板,不同数额的几张也就够了。 当武植将东西拿出来的时候,一道道好奇的目光在朝堂上扫视而来,注视在他手中的纸币上。 他们虽然不乐意纸币发行,但这纸币制造出来是什么模样,心里倒是有点好奇。 若是真弄的像纸一样的钱,岂不是跟烧给死人用的冥钱没什么差别了? 那不就是给亡人用的吗? 隔着一段距离,郭飞明看到了武植手中的纸币,稍微一瞥,他笑了,一张老脸如同树皮挤动,随后拱拱手:“陛下,我感觉武相手中的纸币和清明时期百姓烧给亡人的冥币差不多,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给活人用呢!” 王黼目光好奇:“这就是纸币?” 王黼,还有旁边的几个大臣看着都觉得晦气。 这玩意真的能给活人用吗? 他们不说用了,就是看一眼,也感觉多少有点不舒服。 还是金银这种实物拿在手中比较有感觉吧? 不少朝臣摇摇头,对武植的这玩意不太认同。 宋徽宗:“好不好,诸位爱卿先拿在手中看看就知道了!” 这时候,郭飞明也是过来拿了一张纸币端详。 他的眼神是嫌弃的。 是觉得晦气的。 不过当他将纸币拿在手中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同,虽然是纸币,却不完全是纸,有一种很好的手感。 仔细一看,纸币一些细节上还有金光显现,质感非常之好,而在上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数额,一百。 右边就是太祖威严的头像。 不同数额的纸币颜色不同,大小也有所变化,色泽和上面的一些细节图案都会改变。 而且在上面抚摸,会发现一张纸上面有许多不同的纹路,他不知道一张纸是如何制造的这么神奇的。 无法理解,的确很特殊。 最后郭飞明打量一张五块的,发现上面果然是武植的头像,他怎么看怎么别扭。 其他都是官家的头像,而这五块的居然是一个臣子。 呵呵。 这个武植本事还真是大,纸币图案除了历代官家,就只有武植一个是臣,想来真是荒唐。 上次他还没多么激烈的反对,经过燕云的事情后郭飞明越发觉得,武植的事情他们都要反对。 旁边太子赵恒,还有蔡京,李格非,王黼等人也都相继看了一下。 包括在场的其余大臣纷纷转呈,每个人看了一遍。 现场议论纷纷。 他们内心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 觉得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大宋朝。 因为这实在是太精致了。 这虽然说是纸币,拿在手中,看在眼里却让人惊叹其细节和手感。 这些外行来看,实在想不出这么精致的纸张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他们看不懂,也着实是无法理解。 纸张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 不过他们反对武植搞什么纸币,尽管这东西做的再好。 立场问题不可能改变。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郭飞明老臣又出来说话:“陛下,这还真是纸币啊!如果要让这种纸币发行,如此容易损坏的东西,肯定行不通!” “如果百姓家里若是不小心起火了,那这辈子的家当岂不是全部烧没了?” “微臣看,只有金银才是好东西啊,可以不惧怕水火,长期保存,放再久也不担心坏,即便是潮湿的环境,炎热的环境,亦或者是泡水,百姓的利益都不会受损,而纸币稍微沾上一样,就可能让百姓倾家荡产。纸币诸位大人也看过了,如此缺点是无法改变的!” 郭飞明说的有错吗? 他没错。 金银的确是比纸币更好保存。 但这只是保存,流通哪里有纸币方便? 不过他这样说也没毛病,你也找不出什么问题。 郭飞明就是看中了弱点来攻击。 但是,这只是他以为的弱点,武植怎么会没有准备呢。 不过他还没有说话,不远处的李格非走出来:“陛下,纸币虽没有金银易保存,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这才是纸币发行所要的结果。 至于保存问题,火灾水灾毕竟是少数情况,大局上还是更能利益大宋,所以郭大人说的问题并不大,相反纸币若是能普及,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 听到这话,武植点点头,目光看向李格非,暗道自己没白提拔啊,关键时候还是能站出来说话的。 别小看几个说话的,朝堂上的局势就是通过辩论,这话说的好,形势一到结果就出来了。 当然,对于武植这种说话份量重的人来说,只要宋徽宗信任,有人帮着说话可以有用,也可以无用,但总归多几个人说话也是好的。 武植看向了身后的人。 若是没其他人出来说话也无所谓,他一个人的话,就可以挡住一帮人。 这时,他目光看向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低下头。 户部尚书王玮犹豫了一下,看向太子赵恒,郭飞明,又看向武相的背影。 在两者之间有所取舍,太子是将来的官家,一旦太子登基,如此争锋相对的情况,武相官职难保。 若是站在武相一边,太子登基后,不说武相,凡是站在武相这边的人都会波及,可能还会有性命之难。 除非太子无法登基,或者官家能继续在位几十年,这样也没什么问题。 哎。 真是难以取舍啊! 他毕竟是曾布的人,本来他要好好跟着曾布,但曾布年纪毕竟大了,退休后,他是想要跟着武植对付蔡京他们。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武植杀了太子的老师张令铎,导致赵恒和武植站在了对立面。 和太子作对,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太子不出意外,绝对是未来的官家。 然而武植功劳巨大,权势,地位,还有他的能力,以及现在宋徽宗对他的信任,又让王玮犯难。 将来太子若是被武植弄下去,自己没有及时站在武植这一边,对自己的前途也是不好的。 他是户部尚书,哪天武植看他不顺了,可以将他随时弄下去。 至于如何取舍,王玮只好坚定内心的想法。 曾布是他的恩师,且武植有能力,不可能坐视太子的崛起。 他还是打算站在武植这一边。 王玮站出:“陛下,微臣觉得李大人言之有理,纸币发行,利国利民,宜早不宜迟,不能因为保存问题而耽搁,金银虽好,终究过于重了。微臣支持发行!” 此话态度明显。 王玮显然没有做墙头草,也没有中立,而是选择了武植这边。

相关推荐: 阴影帝国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下弦美人(H)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