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然可以盈利如此之多,如果扩展到整个大宋,那将会为国库增添一笔不菲的收入啊!” “燕王辛苦了!”宋徽宗嘴角含着喜悦。 朝中大臣也不得不佩服,武植还真会搞一些新东西,这什么驿站当初蔡京站出来反对过,此刻听到收益,也是脸色一红。 这是功绩,看的到的功绩。 人家就是做的好。 宋徽宗可谓是龙颜大悦。 武植也站出来说了李格非关于驿站的事情也是兢兢业业,是有巨大功劳的。 宋徽宗表扬了李格非,大有以后将其重用的趋势,不过李格非现在已经是高官,能做出这样的功绩,证明武植选人没错,他现在可以坐稳这个位置了。 随着时间过去。 时间转眼已经进入了冬季。 天气就要变冷了。 武植正准备回去在被窝里面暖和暖和。 按照他的计划,以后大宋将会有他的政务司主宰,大宋未来也是大有可为。 他心情不错。 就在这时,武植走在汴京的街道上,忽然天空雪花飘零。 下雪了吗? 似乎雪下的有些早了,这让武植眉头一皱。 他以为这只是一时的。 当第二天武植不舍的从李师师被窝出来看到窗外的时候,他脸色一变。 一夜之间,外面银装素裹,大雪纷飞,景色全变了。 武植有些惊讶:“这雪也太大了吧!” 武植出去看了一下,发现院落地面的雪居然有一尺之厚了。 要知道,这才一天不到啊! 武植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第386章 “今年的雪比以往来的更早了一点!” 武植第一反应就是,如果雪持续这么下,对于大宋绝对是一场灾难。 在下几天怕是整个汴京城都要遭遇雪灾了! 武植又走到自己府邸一座高达四层的顶上,眺望远处整个汴京城的场景。 远处一片白茫茫,街道很多百姓清扫门前的雪,也聚集在一起对这次天气议论纷纷。 看天上雪花不断飘落。 李师师也走来:“老爷,好大的雪啊,今年才到冬季雪如此大,有些反常啊!” 武植点点头,目光有些凝重:“看现在雪花飘落的架势,怕是还要下几天!” 李师师惊讶道:“若在下几天,汴京城岂不是都要被雪覆盖了?” 武植点点头:“目前来说,有这种可能!” 武植知道,这可不是现代,现代下点雪就算在大,顶多人们待在被窝里不出来了。 还能开着空调,不知道多舒服。 但古代天气太冷,是要冻死人的。 很多富贵人家倒是可以烤火炉过日子,而穷苦百姓就那几个破棉被,哪里承受的了。 还有偏远区域的房子都是破的,这些人就不好过了。 更何况是那些乞丐。 恐怕要死不少人。 其实,根据历史,大宋的天灾并不是非常严重,而在明朝的时候进入过小段的冰河阶段。 什么水灾,旱涝,蝗虫,这样的劫难太多了。甚至严重的时候百姓没有吃的,出现人吃人的状况,还有整个城池陷入瘫痪到处都是人吃人。 这种情况才是惨不忍睹。 宋朝相对来说比较好,但大雪下的太久,绝对不是好事。 如果仅仅是大宋还好说,关键辽国那么大的区域也成了大宋的。 之前辽国和金国战火蔓延,很多地方本来就水深火热。 现在还没复原过来。 到时候天灾后面就是人祸。 过早的下雪会导致很多后果。如果一直下,人们坐吃山空,粮食价格肯定是会暴涨的。 武植身为燕王,朝廷的太师,肯定要操心很多事情。 早晨,武植便是到了皇宫。 地面的雪很厚,走路比较艰难。 武植虽然坐的是轿子,几个下人走路很吃力。 不过他们还在议论这雪景有多美之类的。 当武植来到皇宫的时候,许多大臣也是议论纷纷。 关键是,他们等了半天,官家也没来,最后李彦过来通报:“诸位大人,今日陛下身体不适,不上朝。诸位大人可以退朝了。” “什么?” 在场的朝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官家今天不上朝? “官家今日不上朝了?” “今天雪大,可能因为这个原因。” “呵呵,官家不上朝又不是第一回了。正常!” 不少朝臣还有事启奏呢,既然官家不上朝,那只好之后在处理了。 对于官家不上朝,他们倒是没什么说的,以前这是常有的事情。 官家留恋后宫不上朝,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武植没有去找宋徽宗。 而是回去等了几天。 果然如他所料,这天气怕是短时间好不了了,连续几天依然下雪,他院落中的雪已经堆积的有些吓人。 武植让下人去清理,否则走路比较麻烦。 这天。 武植再次去上朝。 然而,和往常一样宋徽宗还是没有上朝。 李彦道:“陛下身体有恙,今日不上朝!诸位大人回去吧!” “官家怎么还不上朝?” “这都三天了官家难道真病了?” “谁知道啊,我昨天找陛下,也没召见啊!” 不少朝臣摇摇头,倒是笑了笑,回去了。 对于有些朝臣而言,反正也没什么事,每天早朝若是商议事情搞不好就是一上午,所以有的朝臣还是蛮高兴的,回去就是了。 该干嘛干嘛。 武植觉得天气不对,还是要告诉宋徽宗。 而且宋徽宗说自己病了,武植也要去聊表关心。 当武植到达延福宫的时候,却发现门口有好几个朝臣,被里面的人打发了出来。 即便是蔡京,也被太监打发了。 一名小太监笑道:“蔡大人,陛下身体不适,不见任何人,大人还是请回吧!” 身为宰相,蔡京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几天不上朝来看看陛下,却不让见,蔡京眉头一皱,那就只好回去。 恰好看到武植也走了过来,蔡京拱拱手:“燕王,陛下身体不适,拒不接见,咱们还是回吧!” 由于有把柄被武植抓着,蔡京还是要客气客气的,虽然武植弄了他的儿子,但在朝为官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武植笑了笑,没说话。 里面那个太监看到燕王,顿时道:“燕王可是要见陛下?” “嗯!”武植点点头:“如果陛下不方便,我可以回去!” 小太监恭敬道:“燕王说笑了!陛下说如果燕王来,可见!” 小太监立刻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邀请武植进去。 武植点点头,随后背着双手走进去。 “……”蔡京,王黼等人在后面傻眼了。 王黼:“蔡大人,陛下见燕王,不见我等,这这这……” 蔡京摇摇头:“燕王毕竟是燕王!哎,行了,走吧!” 蔡京无奈,带着他的人走了。 武植来到延福宫深处的时候。 好家伙,他本来就对宋徽宗病的事情有些怀疑。 此刻一看。 宋徽宗在一处大殿桌面前,正盯着窗外的雪景绘画。 画的一丝不苟,非常的认真,而且武植还看到那画上的一副窗外雪景栩栩如生,有高大的雪树,皑皑的雪地,包括外面被大雪覆盖的白色宫殿也是惟妙惟肖。 别说,宋徽宗的艺术造诣真不是一般的高。 画的确实好! 宋徽宗不上朝,说自己身体不适,原来是在这里画美景?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已经超过了对江山的治理。 让武植有些感慨,宋徽宗根本就不应该当官家,而是一名艺术家。 “陛下,燕王来了!”旁边李彦提醒道。 宋徽宗抬起头笑道:“燕王来了!” 武植:“陛下……” 宋徽宗笑着:“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其实朕没病,只是这难得的雪景,朕要将景色画下来!早朝太无聊了,哪有绘画这般难得美景来的自在!” “……”武植无语。 宋徽宗知不知道这种大雪持续下去,那还真是难得的灾难了! 他居然优哉游哉的在这里绘画? “燕王,来,你看一下,朕画的如何?”宋徽宗说完,一双期待的眼神。 武植笑道:“陛下的画,栩栩如生,太真了!在绘画这一块,陛下堪称一流!” 听到这话,宋徽宗一张脸色顿时笑开了花:“能得燕王如此夸赞,朕很欣慰啊!” 他知道燕王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他也不怀疑武植说的话是假的,为何? 因为他的画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比。 这点没的说。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尤其是燕王夸赞,宋徽宗很是高兴。 武植首先和宋徽宗交流了一会儿,随后武植笑道:“陛下,这雪景虽好,但如果在这么下,恐怕大宋要遭雪灾了,陛下不得不防啊!” 闻言,宋徽宗一挥手,笑道:“燕王为大宋劳心劳力,朕很欣慰,不过燕王也不用过于担心,这雪过几天就停了,不会有事的!” 在宋徽宗看来,往年虽然没有这么大的雪,但一般几天后也就停了,不可能一直这么下。 反正在大殿中旁边有火炉,浑身热乎,一点也不冷,他反而觉得这样的美景如果在多维持一段时间更好。 第387章 武植笑道:“这大雪看势态,怕是暂时停不了,咱们大宋这边还好,就怕之前辽国的地盘会出现问题。” 其实辽国现在归于大宋,已经不应该称之为辽国,有了一系列路区的划分。 但说辽国地盘一目了然。 反正辽国已经不存在,顶多就是跑了一个耶律大石,翻不起什么浪花。 武植:“陛下,咱们应该去救灾了,大宋以及辽国以前地盘的粮食运输都要及时,否则有些地方粮食储备不足,大雪冰封了道路,时间长了会出现灾荒。到时候一定会有人饿死!” 宋徽宗听到这话,问道:“燕王需要朕如何做?” 武植:“朝廷可以就近区域派发粮食,即便运输比较缓慢,但也要确保粮食储备不足的区域获得足够的供应,以免出现缺粮暴乱的现象,还得派更多的士兵去清理道路,疏通渠道,方便百姓们维持一定的运转生活!最主要是物资的运送。” “燕云十六州就交给微臣自己处理,辽国之前的地盘和大宋,这都要当地的士兵进行协调,还要派出更多的兵马援助。” “微臣担心的是之前燕云的暴乱会在辽国地盘出现,而辽国地盘广大,若是出现这种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武植一系列的话,让宋徽宗也想到了之前燕云暴乱差点攻打了他们汴京,出现大宋危机的情况。 那还只是一个燕云出现的叛乱,若是整个辽国都出现这种暴乱,那可不得了啊! 宋徽宗吓出一身冷汗。 他道:“燕王说的有理,朕要派钦差去办理这件事情。” “陛下,这件事情还不能让枢密院的人去做,因为他们行动迟缓,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微臣建议先将粮食运送燕云,由政务司的人掌管运筹!随时观察区域局势!” 武植说的很认真。 宋徽宗点点头:“好,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燕王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一场大雪却让你如此思虑,此乃大宋百姓之福!”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只是不想辛苦打下来的辽国出现后续问题,更不能出现之前燕云的叛乱,所以比较担心。 微臣这次要防止奸商屯粮,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出现叛乱,如果发现一些官商勾结的商贩,恶意抬高物资价格,微臣定然将其镇压,甚至斩杀。” “嗯!”宋徽宗点点头。 武植:“对了陛下,整治这些官吏,正好也于治理大宋的新法息息相关,虽然政务司还没有在大宋建立,但是一些贪官污吏,正好可以在治理雪灾导致的一系列隐患契机,震慑一些下面的贪官,以便于以后推行新法进行铺垫!” 宋徽宗:“哦?燕王有什么想法?” 宋徽宗知道武植治理手段多,想要听听武植到底是如何想的。 武植笑道:“陛下,昔日咱们大宋仁宗官家治理江山的时候,有名臣包青天治理案件,官家亲自赏赐了包青天三道圣旨,那圣旨空无一字,都是空白的,不管是何人阻拦包拯断案,都可以由包拯直接处理。” 武植说的这件事情,实际上宋徽宗也是知道的。 宋仁宗时,陈州遇到了旱灾,而当地官员却私吞赈灾银两,官家大怒,命包拯前去调查整治,并给了他御札三道的特权。 那时包拯一时困顿,这御札三道史无前例,就是三道空白圣旨。 这让他难以参透,便愁上眉头,只好与公孙策商讨。 公孙策见状,计上心来,便想到了一妙计。 公孙策想这既然是特权,便必然可以上斩无道皇室下斩恶劣平民。 御札三道可不就是御铡三刀吗? 于是公孙策赶紧画好这龙虎狗三道铡刀的图纸。呈给包拯后,包拯欣喜不已便做好这铡刀。 宋仁宗一看本意,也是一脸懵逼。三封信成了三道铡刀,无奈之下也是批准了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赘婿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