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存冰,也的确是因为宋朝夏季实在是太热了。 宋朝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一书中写道:“今岁热甚,闻道路城市间多昏仆而死者。”这句话意思是说:今年夏天特别热,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中暑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再也醒不过来了。 叶梦得没有夸张,查《中国气象史》,宋朝气温比现在高,两宋三百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两摄氏度,夏天气温最高可达45摄氏度。 一个人如果抵抗力太差,同时又没有防护措施,完全有可能活活热死。 说到宋朝气温高,还有一个佐证。 南宋初年,金兵频繁进犯江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不过从时间上看,这帮金兵有一个规律。 很少在夏天进犯,为啥?怕热啊!其实金国的夏天也很热,但那是干热,容易抵挡,而南宋位于淮河以南,水汽大,那是湿热,浓浓的高温水蒸气弥漫在天地之间,笼罩在前后左右,让人燥热难忍,呼吸不畅,就像浑身上下紧紧裹着几层湿透的毛衣毛裤。 宋高宗建炎三年,据说一支没有经验的金国部队在农历六月渡过长江,准备攻打南京,结果在路上就热死了两千人。 剩下的金兵吓坏了,赶紧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又热死了七百人。 可想而知,天气是多么热啊! 皇宫虽然有冰窖,但说实话真有点不够用。 而且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所以宋徽宗都没调动,直到武植的冰块送出来,他才知道武植居然可以制造冰块。 这下大臣们就都够用了,只要可以买。 要知道,冰窖的那些冰块根本不足以让这么多人用完一个夏季。 要想要全民用冰,还只能用武植夏天制造的量产,冬季存储的哪够啊。 所以很多朝臣还是找武植买。 毕竟家里有冰块,夫人,亲属,自己也都能享受一个凉快的夏天。 虽然这些官员条件好,即便没有冰块也会比普通老百姓好的多,但过的更好才是人们追求的享受。 大臣们纷纷找武植,于是乎武植又提出了一个预定计划,那就是接下来五年的夏天冰块,都给他们包了。 当然,之前坑了他们一笔,有些朝臣还真未必能拿出这么多现金,而这些武植早就想好了。 只能拿出少部分钱的,可以赊账,分期付款,这个账是算在朝廷账目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欠的是朝廷的钱,不怕他们不还,要是谁想要赖着不还,这简单,直接从俸禄里面扣,再者,谁真敢欠朝廷的钱? 还没有人这么大胆。 而且这些还有利息,付不出钱的人每年要给四个点的利息,这已经很低了。 武植也足够考虑他们的情况,有些人不想多付利息,就会一次性弄。 当然,这次没有官家的供天名义,所以他们不会得罪官家,这个才真正是自由的。 上次卖西瓜,那是官家合作,是记账的,这次武植是自由买卖。 他们要是不愿意,就算了。 只是其他官员都定下了,你家没有,丢不丢人? 同样都是在朝为官,甚至一个等级,人家在用,你用不起?这传出去难免会低人一等,要知道官员之间也是很讲究的。 你上级有,下级没有也就算了,咱们都是一个级别,不能输了这种无形的攀比。 就好比你有车,老子也要有,你有房,老子也要有,你特么有冰块?我也不能差了,对不? 武植不怕他们不卖,再说这宋朝的天气还真特么热。大热天站在皇宫广场上,看着天空那火辣辣的刺眼烈日,你要是站的久了都能被晒死。 这不由让武植有些同情那些站在四周的侍卫,汗流浃背,还身穿厚厚的甲胄,手持兵刃守护皇宫的安全。 敬业啊! 武植身为燕王,自然是不用受这种苦难的。 这种天气,他们若是不买,武植也不卖,看谁熬的住谁,反正武植不缺钱,他做这些就是抱着钱多多益善的想法,毕竟有这样的季节机会,多赚钱是没错的。 当然,武植也不会真的任由他们,所以他找到了蔡京,蔡京这个被武植抓住尾巴的人,哪里敢不听他的。 只好又预定了五年,蔡京真是欲哭无泪。 一帮人见蔡京都预定了,有钱的官不差这点钱,也预定了,这就形成了一种预定风气。 “燕王,我预定五年冰块!” “燕王,我也要五年的!” “额……燕王,下官手里拮据,怕是拿不出五年的钱,您看能不能给少点?” “拿不出也简单,可以贷款,分期支付……” “贷款?分期支付?”武植说的都是现代化的词汇,这些人也大致能听懂,却不知道怎么个贷法。 最后武植会告诉他们如何如何,不少人还是乐意接受的。 毕竟,他们可是宋朝的高官啊! 即便现在没有,长期来看他们是不缺钱的。 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交钱了。 在一个,有些官员不敢得罪燕王,是抱着别人买,他们也不能落下得罪燕王的想法。 这就导致,武植又营收了至少两千万以上。排除一切成本。 宋徽宗听到这消息,高兴坏了。 而且武植在推销这些时候,是连蚊香也是一起卖的,不过蚊香这东西,赚的稍微少点。 但也是预定模式,所以同样带来了几百万两的收入。 别看武植赚钱简单,那是因为他自身的地位在这里,有这样的渠道。 普通人你即便有好东西,你也没这样的销售渠道。 再者,武植的冰块,蚊香,那都是超时代的东西,抓住一个都是暴力,关键别人也没有啊。 所以对武植来说,赚钱还是蛮简单的。 武植想来也是有些搞笑,他是堂堂的大宋燕王,却在朝堂里面卖西瓜,卖冰块,蚊香,弄的跟一个销售员一样。 而且,这业绩妥妥的销冠呐! 总之,接下来武植也要大规模的生产冰块,蚊香,然后以他的名义在汴京召集了一批汴京的富商。 一些富商听说燕王召集,屁颠屁颠的过来,想要一睹燕王的容貌。毕竟想要近距离接触燕王,机会是不多的。 第385章 对于武植的提议,这些商人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 他们也表示愿意预定。 首先他们不缺钱,其次,讨好燕王那是必须的。 在一个,武植还会将这些冰块全部让他们代理销售,帮助他赚钱,所以武植相当于总的批发商。 因为想要销售到全国,靠自己是不可能的,夏天就这么几个月,所以武植要和他们合作。 只有预定了的,才能和武植合作。 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做,加上这是一个赚钱的项目,夏天有源源不断的冰块,市场还是非常不错的。 很多商人都同意了。 于是乎,他们给了武植大笔的钱,然后从商务司冰工厂开始拿货,进行全国销售。 当然,太远的地方,可能冰块保存没那么长时间,所以先出售近一点的。 而通过武植研究,最近他做了一种特殊箱子,可以长时间封闭温度的那种,所以销售区域远的可以购买武植的保温箱。 这样武植卖箱子又赚到了一大笔钱。 除此之外,还有蚊香。 很多商人也争抢了蚊香的代理销售,纷纷从武植这里拿货。 蚊香这东西也是可以量产的,只要找对材料和制造方法,多花费些人力物力,根本不是问题。 这就造成了这段时间,整个大宋百姓都炸锅了。 “冰块?听说是燕王卖出的冰块,咱们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呢!” “是啊,一箱冰块一两银子,咱们买不起,但买十几块二十块冰放在家里还是挺便宜的!” “哎,有了燕王的冰块咱们也能好好过夏天了!” “太好了!” “燕王造福了我们百姓啊!” “呵呵,你是不知道,这冰块听说燕王卖给大臣们那是几十两银子呢,卖给我们不但可以分着买,一整箱也才一两银子。这便宜多了!” “燕王还是为咱们普通老百姓着想啊!” “嗯,你说的对,还有这蚊香,用了蚊香后每天晚上没那么难受了!” “是啊!” “这一切都是拖燕王的福啊!” “燕王乃是咱们大宋的好官啊!” 大宋每一个地方的街道,茶馆,酒楼中都有许多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商议关于最近燕王一系列操作的事情。 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让百姓们对燕王更是尊敬。 解决了他们夏天的很多问题。 这不是造福百姓是什么。 武植对于天下人的议论拿捏的死死的,他在府邸中也收到了外面的消息。 赵三:“燕王,现在天下百姓都在说燕王的好呢!” “说大宋有燕王,是他们大宋百姓之福!” 赵三笑道。 赵三自从跟着燕王之后,现在也是混的风生水起,汴京的一些官员看到他也不敢怠慢,毕竟是燕王府中的人。 还是武植的心腹。 赵三是看着老爷一路过来的,所以知道老爷的厉害和为人,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武植笑道:“我做的这些都可以利益到百姓,这些自然不在话下,对外我可以利益百姓,对上,这次卖的东西给陛下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对了,现在燕云那边怎么样了?” 武植问道。 赵三:“燕云那边一切正常,新法正在实施,目前很稳定!” 武植点点头:“继续关注,那边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有结果,但也不能疏忽大意了!” 赵三:“是!” 武植对于燕云那边还是抓的很紧。有什么消息都会密切关注。 燕云建立的政务司人下发之后,都在各地进行管理,重新分了田地,都是按照武植的新法来执行。 燕云能不能行至关重要,这关乎以后能不能在大宋也实施。 一旦大宋也有了政务司,以后武植的门生就多了。 而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燕云那边几个月过去后,武植去了燕云一趟。 召集了一场会议。 将燕云的许多官员聚集起来。 首先就是新法的继续洗脑。 然后听他们最近的报告。 而听到最近燕云的粮食产量是之前燕云三倍之后,武植笑了。 这也在他意料之中,因为他种的粮食是超优千号,可不是一般的粮食。 有些甚至可以错开季节也能顽强的生长。 除此之外,武植让人种的红薯,土豆,当然还有一系列农作物比如辣椒,西瓜等等都有了不少收获。 当然,现在已经到冬季,所以西瓜是反季节的,搭棚建立。 不但是燕云有,汴京田地也是有的。 其中最好的消息就是,燕云的百姓收入比往常多了两倍有余。 各地的官员政绩不错,没有太差的。 如此产量就是一份很好的证明新法的妙处。 所以,武植回到了汴京,将消息告诉了宋徽宗。 朝堂之上,宋徽宗听闻新法在燕云测试颇有成效,也是极为惊喜:“太好了!粮食产量提升三倍,各地政绩平均,当地百姓也能丰衣足食,收入翻倍!朕万万没想到啊!看来这新法实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武植笑道:“正是,新法实施之后,燕云百姓的收入便上来了,当地还有很多百姓在冬季有钱添置过冬的衣服。除此之外,各地官员播种贷的钱都还上了,如今燕云粮食已经堆积了三十个大仓库,百姓们家里粮食也多了,收入也是往年的数倍。” “如今,燕云的百姓也不在叫苦!之前新法实施,他们多有不愿,现在却都愿意支持新法!” 对于武植的话,宋徽宗丝毫不怀疑,这也的确是非常好的消息。 意味着新法是可行的。 当然,也有人提出,这只是暂时的需要在观察。 朝堂中不可能都是武植的一言堂,所以这些意见还是可以采取的,毕竟新法之事非同小可。 对于这点,武植也并未着急,因为他的出发点还真是希望大宋越来越好,贸然在大宋推行,也有风险。 要稳定政绩,再来看是否可行。 众人一商议,武植也没否认,所以宋徽宗便让武植继续推行,明年如果情况稳定,就可以在大宋尝试了。 曾布听到这些好消息,感慨不已,暗道还得是燕王,新法他们推不动,看燕王这种情况,政务司建立是迟早的事情。 只要建立了政务司,以后一系列的改革都可以实施。 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和燕王商量推行。 此刻。 李格非上报了最近关于顺风驿站的情况。 李格非:“启禀陛下,目前为止,顺风驿站已经盈利一千四百万!这是排除支出之后的纯收入。而且现在还在全面扩展,到时大宋每一个角落都会有驿站点。 我们也准备在辽国区域也建立驿站,争取全面搭建。” 听到这消息,宋徽宗站了起来,连说三个好字:“燕王建立的驿站,居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左拥右抱_御书屋
虫族之先婚后爱
御用兵王
沦陷的蓝调[SP 1V1]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怂包重生记(1v2)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