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的也不是没有。 这其中就得有一点点运气成分了。 如果王韬有自信才能超过武植,他便觉得是才能而不是运气。 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确有些不如武植,如果在考题上面他发挥的刚好被官家喜欢而夺得前三甲也未可知。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运气好一点。 武植拱拱手:“一定,一定,若是你们二位中了前三甲,以后也得多多照顾一番啊……” 几个人在一起交流,倒也算是和气。 他们都是清河县的人,所以大家彼此之间有些老乡之情,总归是自家那边的。 不然他们也不会找武植聊天了。 何况武植是最有潜力的一个。 再过两天,他们就要进行殿试。 而武植倒是对汴京皇宫非常好奇。 作为地球人,他虽然去过现代故宫,但宋朝的皇宫他还是没见过的。 此次能否去殿试,非常重要。 只要能参加殿试,基本上就是过了。 以前宋朝还有在殿试期间被淘汰的考生,但最后那些考生心中冤屈,所以投敌西夏,导致给宋朝造成了很大动荡。 所以宋朝吸取了教训,现在只要能参加殿试,基本不淘汰,后面只是一个名次问题。 能入殿试,以后有官职在身,一朝从民众变成统治层。 这是所有科考之人期待的一天。 以后是一腔热血报效朝廷,大展宏图,还是落榜回归乡野,全部靠这次机会。 武植看王韬,李树两个家伙此刻着急的额头都是汗,坐立不安。 他们在想象自己以后平步青云,也想着回家乡光宗耀祖。 享受诸多荣誉和地位,若是落榜,虽然他们还是举人身份,但有机会上去却停滞不前,有点可惜了。 上下落差太大。 此刻。 曾布已经审阅了所有考卷,也定了排名。 他不知道武植是哪一张考卷,还是排定了名次,定名次之后,可以看考生名字了。 会试,无疑比解试更严格。 此刻关系武植名次,他曾布也紧张了。 所有程序走完,排名定出,这时终于开始要揭开名字了。 第80章 曾布有些紧张,拿着已定下的名册,不确定第一名是不是武植。 虽然他的排名只是参考,最终决断是官家。 但在怎么说,他的排名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只要稍微左右了宋徽宗的判定,结果就迥然不同,所以他自己定的名次,也很想知道第一名是不是武植。 随后,他看向名册首位名字。 第一名——武植! 看到这名字,曾布浑身一颤。 他刚才审阅非常满意的文章是武植写的! 曾布激动了:“果然是武植!这……此人真是极度自信,极度自信啊!居然绕开我而的第一!” 曾布不得不佩服武植,即便是改变了字迹,不知道是谁所写,曾布还是将其定为第一名了。 看到这里,他算是放下心来。暗道这武植的确非同常人。即便不用他的照顾,也会排第一。 只是能否成为状元,得看最后官家了。 不过武植和官家称兄道弟,想必也有加成作用,当今官家最喜才能,如果有意提拔武植,问题应该不大。 之前还觉得此人逛青楼,有些不妥,现在想来这青楼逛的好啊!逛了一个仕途前程,岂不妙哉? 虽说如此,也不能大意。 曾布知道,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谁也不敢笃定,就是武植成状元。 既然名次已经定下,曾布等人也不敢耽搁,天还未亮,就早早进宫给宋徽宗定夺。 天未亮,按照平日的时辰,此刻宋徽宗还在睡觉。 被众人吵醒,他也是颇为无奈,只是科考是天下大事,他也没耽搁,起来面见曾布等人。 此刻,曾布将名次考卷还有排名册全部递交到了宋徽宗手中。 曾布:“官家,这次会试所有名次已经出来了,一共选拔325名进士!” 随后曾布立刻补充道:“前三名已经定下,请官家裁断!” 宋徽宗精神有些迷糊,此刻他可以轻飘一句话,便准允了,只是一想,科考也算是大事。 而他才是大宋朝的主人,这么大事自己都不过问,让下面的人决断,自己这个官家哪有权威和意义。 再者,武植他很看好,倒也想看他的名次如何。 宋徽宗坐在龙椅上,开始翻看考卷。 当然,宋徽宗不可能将所有的看完,他还没这么勤快。 他打开这些考卷,看到密密麻麻的字,他只是随意撇了一眼,也没细看,他主要是看字迹如何。 研究书法是他的喜好。 所以第一印象,自然是书法的好坏。 一连看了些考卷,宋徽宗觉得很无趣,文字都还可以,但并不能让他心动。 至于内容,他也稍微看了下,大致差不多。 一份,两份……这时他翻开一张考卷,随后便是眼前一亮。 这份考卷从第一个字开始,让宋徽宗有一种特殊的感应,导致他浑身一震,双眼惊愕。 这字迹怎么这么熟悉? 宋徽宗最近研究了很多古朝书法大家的字迹,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 对于这些宋徽宗绝对是疯狂的,而且最近他已经有了一点苗头。 那就是瘦金体。 还需要多多研究才能尽善尽美,创造出完美的瘦金体。但他还缺少一些灵感。 此刻看到这考卷的字迹,让他脑海轰鸣! 虽然书法并不是完全的瘦金体模样,却很有韵味,每一个该有的字法技巧都有,颇具观感。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武植并非完全按照瘦金体而写,只是透露出其中的韵味。 却给宋徽宗强烈的冲击,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灵感。 而在瘦金体上,虽然武植有才气和悟性,最近也练习很久。 但相比真正的宋徽宗书法还是有一点差距。 宋徽宗在书法上,绝对是一流。 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意思是挺瘦秀润,瘦直挺拔,不乏韵趣和审美趣味,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屈铁断金! 武植的书法达不到这样的地步,宋徽宗看了之后却有强烈的信心,完善他的书法。 武植这种写法,无疑给了他更大的灵感,又不完全窃取宋徽宗,让他出现重复。 可以说,武植帮助了宋徽宗更快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创作,对于宋徽宗而言,不亚于帮了他大忙。 观之,考卷上的字迹似乎生动活跃起来,印入宋徽宗的脑海,让他有一种明悟。 而一看考卷的名字——武植! 是他? 更是让宋徽宗猛然坐了起来! “官家,可是中意此份考卷?”曾布问道。 其余考官等人也是疑惑是谁的考卷让宋徽宗如此激动? 宋徽宗大笑:“好,好啊!这武植果然是个人才,朕果然没看错!首先不谈内容,就这字迹就无人能比!” 按照宋徽宗的想法,这名次他肯定是要打乱重排的。 不然全部被曾布所排,要他做什么。 毕竟他才是大宋朝的主宰。 绝对不能让臣子随意安排。 可是如今看到武植的考卷和字迹,他认为,武植当得第一。 而这次排名榜首,也的确是武植。 宋徽宗并未反驳,反而非常赞同。 这时,宋徽宗才开始仔细看考卷里面的内容。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事异则备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文章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虽然朴实并不华丽,却也是让宋徽宗频繁点头。 首先他对武植本身印象就好,有意提拔,如今考卷内容和字迹,颇得宋徽宗喜爱。 宋徽宗:“文章甚好,甚好,朕很满意!” 宋徽宗拿着武植的卷子,很是激动。 曾布一看,赶紧道:“官家圣明啊!” 曾布:“官家,那这次的名次,官家是否还需要重新……” 宋徽宗手一挥:“不必了!朕很满意武植的文章,这第一名,非武植莫属!” 按照往常,他必须要改名次,但这次他不改了。 加上他着实欣赏武植,即便不是他第一,他也要将其弄个前三名。 其中最主要,就是这个瘦金体,让他惊艳了! “名次就这么定了!”宋徽宗一句话,曾布这才松了一口气。 刚开始还在担心宋徽宗会不会改名次,结果那武植的文章却是让宋徽宗极为喜欢。 就在曾布等人领命就要离去的时候,宋徽宗道:“来人,拿笔墨来!朕要将这文章抄录下来!”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抄录? 官家居然要抄录武植的考卷? 这…… 宋徽宗看了武植文章后,对瘦金体有了更多的灵感,他已经感觉自己可以创造出来了。 武植给了宋徽宗非常大的灵感。 在他笔下的瘦金体,要完美演绎而出了。 他首先拿起笔墨抄录了一番,以供以后他找灵感。 宋徽宗不愧是宋徽宗,他抄录之时,还增加了自己的笔迹,比武植的瘦金体更为完美。 首先不说武植并没有完全展现瘦金体,即便他完全展现,和宋徽宗笔下还是有所差别。 这一点,武植是承认的。 可见,宋徽宗书法之才,还是极为过人,乃是这方面的天才。 除了抄录之外,他还写下了这次的名次。 属于钦点。 钦赐武植,为会试榜首! 而且,是按照瘦金体而写。 宋徽宗得到灵感,他的书法更加完美。 “哈哈哈哈!”宋徽宗大笑起来,看到对比的字迹:“还是朕甚一筹啊!妙极,妙极!” 就好像一个在瓶颈多年的人忽然醍醐灌顶,开窍而得到了突破。 全场全部呆滞了。 “来人,把朕的大印拿来!” 有小太监拿来大印,宋徽宗右手一挥,狠狠盖在了卷面上,第一会元榜首钦赐的考卷上面多了一份官家的大印。 皇恩浩荡! 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考官,头一次看到宋徽宗如此激动。 众人知道武植怕是要青云直上了。 得到官家赏识的人,他日必定一步登天,只要武植不犯浑,很快就能进入朝堂高升,成为大宋新的红臣。 而此刻还有一人更激动,他比宋徽宗还激动。 就是曾布! 为何? 因为他担心这次名次会有问题,但他还是小看了官家对武植的喜爱。 尤其是这次武植的字迹颇受宋徽宗喜欢。 还钦赐了他的考卷,一旦武植踏入上位,新派就增一员猛将。对他们施展变法极为有利。 如果武植能成为他的得力一员,他以后在朝堂上话语权也更重了。 压力也小了许多。 武植这次可谓是皇恩浩荡啊,对于科考的人来说,有什么能比官家亲封恩赐来的大? 曾布转念一想,武植后面换了字迹。 莫非他一开始就知道宋徽宗喜欢这种字迹,所以投其所好?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武植心思之巧妙,还真是让他刮目相看啊! 而之前打算改了名次展现自己权利的宋徽宗,也没动名次。 可见对武植的欣赏。 “来人!将这份考卷放榜那天亲自送给武植,还有朕的笔迹给他看!” 宋徽宗忽然有一种想要和武植一比高下的意思,看看是谁的瘦金体更为出众。 毕竟天才都是惺惺相惜的,宋徽宗也想要在武植面前卖弄一把,可见其看中。 事情就这么定下。 然而,宋徽宗忽然道:“等等!” 曾布身一顿:“官家,可是有新旨意?” 宋徽宗道:“刚才好像有个叫做王韬的,他是这次的二名?” “确有一个叫做王韬的,文章倒也不错!”曾布点头。 “此人可是清河县的王韬?” “是的,官家!和武植一样,都是来自清河县!”曾布被问的一头雾水。 宋徽宗点点头:“此人,朕觉得他的文章不足以排列二名,我看李树……此人名次不高,但文章朕觉得不错,定为二名,替换掉这个王韬吧!” 之前樊楼中,王韬让宋徽宗难堪。 而李树对他还算是礼貌,为人谦虚谨慎,临走之前还与其热情招呼了一番,这一点宋徽宗有印象。 曾布闻言,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宋徽宗改变主意了,只要不动武植,其他的倒是没差别。 曾布领命,重新定了名册,将王韬的名次划掉,让李树排了二名。王韬被划掉不说,还被排到了进士之尾。 此刻天色渐亮。 武植才刚刚睡醒。 对于宋徽宗和曾布考官之间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但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不过从放榜到至今还需要一段时间,考官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而考生们这段时间比较清闲,只是心里压力很大。 武植和王韬,李树,赵三几个人经常会逛汴京。 时间缓缓而过。
相关推荐:
阴影帝国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下弦美人(H)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