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131章

第131章

必,从两国之间赚来的钱,陛下已经将钱的管理权交给我,根本不需要动国库的!” 宋徽宗:“好吧!不过武兄,咱们私下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别陛下陛下的!” “咱两的交情,在私下可不能乱了!” 武植点点头:“赵兄!” “哈哈哈!武兄我跟你说,我最近和我那刘贵妃,好像……又有点不行了!” 宋徽宗:“你上次给我的药丸还有吗?” “有!”武植知道宋徽宗沉迷这些,拿出来了三颗药丸。 宋徽宗大喜。 “多谢武兄!”宋徽宗将药丸放好。这可是自己纵横的资本。 宋徽宗一直有和武植要这些东西。他都习惯了。 而且武植最近时间也不完全是研究兵器,收集人之类的,他还在系统中购买了一些医药方面的书籍。 因为潘金莲跟他也有好长时间了,至今没有怀孕。 像李师师,庞春梅,扈三娘她们都没有潘金莲跟着武植早。 她们没有武植能理解,但是潘金莲跟随这么久,还没有,这倒是让武植有些着急啊。 不会是自己身体没有小蝌蚪吧? 如果是这样就没有后代,他可是世袭爵位,没后代怎么行? 再说了,在这个世界武植年纪也不小了。 但想来他的体魄如此强横,不可能没有小蝌蚪。 所以武植研究了一下医药,准备看看这方面的问题。 他又和宋徽宗聊了一会儿后,宋徽宗也回去了。 武植很多事都交给手下去做,自己则回到府邸中。 潘金莲最近吃药也有一段时间,武植准备在去看看。 由于武植有系统,所以学东西是瞬间就会。 他观看了一下潘金莲的气色,发现最近服药之后潘金莲气色有所恢复。 房间中,潘金莲刚刚喝完一碗中药。又喝了一碗鸡汤。 补补气血。 因为武植太猛,潘金莲最近消耗有点多。 潘金莲喝完中药感觉很苦啊,脸上表情很是难受,喝了鸡汤后这才好些。 还是鸡汤好喝。 潘金莲看到武植抓住她右手的脉搏,问道:“大郎,你还懂中医呢,我的脉象可是有什么变化吗?” 武植笑道:“略懂,略懂,这不是看你身体有些消受不了,给你开了点中药嘛!毕竟这都好长时间了,还没有喜,可不正常啊!” 听到这话,潘金莲神色有些低落:“大郎,我也想给你生一个孩子,可是至今没有,我……” 潘金莲感觉很惭愧,身为夫人若是没有诞生一个子嗣,肯定是不好的。 潘金莲最近因为这事也有些情绪低落。 不过就在这时,武植脸色变换了一下。 潘金莲:“怎么了大郎?” 武植:“你先别说话!” 潘金莲不在吭声,武植则是静静的把脉。 随后,武植脸色很是喜悦:“金莲,你有喜了!” 喜脉是指滑脉,如果在手中的脉象中摸到脉感为指尖如有玉珠滑过,呈颗粒状,象玉珠掉在盘子里一样就是怀孕了。 看来武植调理的中药还是很有效果,毕竟他学的是中医大师级别的领悟。 这点问题倒是不难。 而对于潘金莲的怀孕武植非常激动,他是镇国公,他将来的长子也会继承爵位! 潘金莲听到这消息后,陷入狂喜中:“大郎,奴家有喜了,奴家怀上了!太好了!……” 武植感慨一声,谁知道他穿越过来,不但娶上了潘金莲,还和潘金莲有了孩子。 他做梦都没想到。 武植:“这段时间你就好好养胎,不管将来是女儿还是儿子,这些都不重要,你好好养胎明白吗?” 潘金莲擦掉眼睛的泪水,小鸡啄米一般:“嗯,知道了大郎!” 嫁给武大郎这么长时间,她终于有孩子了。潘金莲自然高兴了。 即便武植不说,她也会好好养胎。 武植并没有将消息告诉其他人,而是让小蝶,小舞安心照顾夫人,其他人没事不能打扰。 现在金莲是刚刚怀孕不久,至少需要八个月。 而作为镇国公的儿子,还未出生,就已经站在了很多人遥不可及的终点,身份极为尊贵了! 时间缓缓而过。 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武植如往常一般上朝。诸位大臣排列,满朝文武聚集,宋徽宗在上首位置。 朝堂上有朝臣上报了最近的情报。 是关于西夏的。 此刻西夏那帮人,正在攻打他们大宋的边境。 第228章 有朝臣道:“西夏这帮人屡次犯我大宋边境,已经是常有的事情了,只是这次他们动用的军队较多,看来他们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 随着朝廷众臣的讨论,武植静静的听着。 西夏人和大宋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年。 说来,北宋的繁荣可以说少有国能相比,即便是罗马也不行。 但北宋虽然繁荣,却是在军事上给人一种非常水的感觉。 好像什么国都能过来欺负一下。 西夏只是一个小国,却也敢挑衅大宋。 而且发生了好几次事件还都是比较大的扰乱。 他们对宋朝先后进行了四次进攻。 现在应该是第五次。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看来西夏人坐不住了,想要攻打大宋,他们的大军要打过来了吗?” 在武植看来,其实西夏的人不怎么行,只是大宋军队实力过于弱了才一直被欺负。 当然,大宋目前来说也不是西夏人能打破的。 因为在战役中,历史上有名的童贯被蔡京举荐,行军攻打了西夏。 将西夏给打回去了。 他们根本无法进入大宋深处。 这时蔡京道:“陛下,西夏人此刻攻打,大宋在湟川那边的兵马,微臣担心抵御不住。” 宋徽宗:“朕准备派一支队伍过去,抵御西夏人的进攻。” 宋徽宗肯定不希望大宋的土地被人家占领。 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一旦被敌军攻下,他这个官家很没有面子。 而且打仗非常消耗钱财,不管输赢都消耗惊人。 军费,抚恤金,还有赏赐等等之类的都要消耗国库的钱。 但现在宋徽宗倒是很有把握,因为国库有钱。 朝堂中又有武植,还有先进武器,宋徽宗倒是没怎么担心。 若是没见过武植的武器,宋徽宗可能听说战事就有些头疼,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次宋徽宗是想要派人过去镇守,让西夏人知道他们大宋不好惹。 他们还要对付辽国和金国,所以西夏这边暂时不能大动干戈。 这次,他也没想过要武植去。 因为金国和辽国打的火热,宋徽宗担心有变,武植留在汴京宋徽宗才放心。 上次辽国侵犯是武植主动提出要去,但这次湟川边境太远了。 行军到那里至少一个月多,不算前期准备时间,这一来二去武植不在朝堂很多天,他宋徽宗找谁探讨国事呢? 宋徽宗和众臣又商议了一番,最后策略依然是派军队过去镇压,也的确只有武力才是最简单的办法。 宋徽宗:“诸位爱卿,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就在这时,一名朝臣站出来,名为李纲:“陛下,微臣愿往,镇压西夏!” 李纲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期间,官至太常少卿。 对于打仗,这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还不是一般人能胜任。 打不过讨不了好,但打赢了或者将其击退是有很大功劳的。 李纲想要去,恐怕还没这个资格。 因为根据历史上,此次去的是童贯。 童贯虽然是一个太监,但身材高大魁梧,如果让他穿上铠甲,自有一股将军的风范。 关键这童贯也不是一般人,他曾经领兵参加过不少战事,并没有战败还立下功劳,击败了西夏。 之后即便是大宋境内的贼寇方腊,那也是童贯兼任监军一起去镇压的。 换句话说,那也是有本事的人。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通过几次交战立下了一些功劳,以至于后来童贯飘了。 宋徽宗也对其很信任,到金国联合大宋打辽国的时候,交给童贯指挥却是吃了连续的败仗,才让金国发现原来大宋是一只菜鸡啊? 金国对大宋彻底起了侵略之心。 要不然金国可能畏惧大宋,不敢随意攻打。 失利之后引发了很多一系列的后果。 因为这个童贯就成了六贼之一,风评不太好。 此刻李纲为了表达自己的信心,还说了一连窜漂亮话,说的很是有气势。 不过宋徽宗压根就没想过他,便是道:“李爱卿不愧是我大宋之臣,你这份心意朕很欣赏,不过此次镇压西夏关系重大,还是要小心行事,具体人选还需要商议。” 听到这话,李纲也不在坚持,退了下去。 他也没抱希望。 毕竟他的职位不大,也不像镇国公那样一句话官家就会听。 被反驳李纲也就算了,他不过就是试试,能行就行不行拉倒。 毕竟这么大事,还真轮不到他。 这份差事虽然比较苦,也是一次建功机会,很多人不想去,但想去的人多了。 还有一些官员摇摆不定,他们想去又怕将事情搞砸。 这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可以升官得到重用。 做不好,在想要起来就没机会了。 此刻高俅站在群臣中,他现在是打死也不敢去任何地方打仗了。 自己安心老老实实的做蹴鞠就行,他眼观鼻鼻观心,爱谁谁的态度。 宋徽宗又看向蔡京,蔡京毕竟是宰相。 宋徽宗有时候会第一个问武植有时候会最后一个问。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 宋徽宗:“蔡京,你觉得谁去比较合适?” 武植在旁边看着这一幕,暗道怕是历史要在眼前发生了。 根据历史,此次是童贯前去,战胜归来。 蔡京恭敬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觉得此事干系重大,派谁去要慎之又慎。按理说镇国公战功卓越,之前收回燕云十六州,后来又平定了梁山。 这次如果让镇国公去,也能平定西夏,不过镇国公毕竟在汴京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不能事无大小都要镇国公去。” “微臣倒是觉得童大人本身带领了一部分禁军,有领兵的能力,让他去比较合适!” 蔡京说来说去,说到了童贯身上。 这一点历史倒是没有改变。 历史上,蔡京可能觉得童贯的确是合适的人选,而现在,他也没有推荐武植。 他虽然想要看武植走的越高摔的越狠,但眼看武植功劳越来越大,他又有些想要左右这种局面。 他也担心武植在掉落下去之前,先将他给弄下来。 所以他临机一动,想要试一下自己能否左右官家的心思。 四周的人也很诧异,没想到蔡京会推荐童贯。 因为童贯和蔡京其实不是一条船上的人,大家表面上都是很客气,实际上心思各异。 都想要得到宋徽宗的信任,巩固自己的地位。 大家都是竞争对手,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蔡京想要强大,应该是举荐他身边的人,或者是自己的心腹,他推荐童贯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蔡京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想让武植去。 武植去说不定又立下一功,这样他的势太大了! 就怕武植在势大的时候将他给弄下去,自己看不到武植从高处摔落的一天。 而推荐童贯,也不一定是为他好。 此事一旦失败,童贯就完蛋了。 也威胁不到蔡京,若是童贯成功了升官进爵,那他蔡京更是帮了童贯。怎么样蔡京都不会亏。 童贯听到蔡京的话,心中也是觉得意外。 这件事情对于他而言,可做也可不做。 做有立功的机会,不做规避了失败的可能。 若是这件事情落在童贯头上,他也不会拒绝,如果不是他,他也可以很淡然。 听到蔡京的话,宋徽宗点点头,童贯的确是有一些能力,但他并没立刻下定决心,而是看向武植:“武爱卿,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第229章 问到武植,众人目光扫视过来。。 他们知道,如果武植要去建立军功,可能就是武植去了。 宋徽宗比较依武植的建议。 蔡京目光掠向武植,不知道他怎么想。 武植:“陛下,西夏之事,只能胜不能败,微臣以为童大人去自然没问题,不过微臣禁军之中也有人选,我举荐岳飞担任监军!” 众人对岳飞的名字很陌生,没听过。 被举荐之人多少有一点官职,这岳飞是什么情况? 众人面面相觑,既然都不认识,那就是一个无名之辈。 怎么能担当大任? 蔡京:“武大人,岳飞是谁?” 武植笑道:“岳飞,是我禁军刚招的一名手下,今年十八岁!” 全场议论纷纷。 这么说来,就是武植帐下的无名之辈,或者说是他自己人了。 十八岁,刚进入禁军就被武植举荐出来,这谁能服? 蔡京的人觉得这不合适。 宋徽宗也没想到,武植举荐的是新人。 宋徽宗:“武爱卿,西夏之事关乎大宋,你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宣言(肉)   人妻卖春物语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我以力服仙   小怂包重生记(1v2)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赘婿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