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355章

第355章

果都装上这样的灯泡,到了晚上,画面太美了!” “嗯!”宋徽宗道:“对了武相,这灯泡只有橙色一种吗?” “当然不是!” “还能有其他颜色?” 武植点点头:“灯泡本身的颜色无法改变,但可以采取玻璃颜色进行透光,白色,金色,蓝色,绿色都是没问题的!” “嗯,有道理,正如灯笼可以变成红色,因为灯笼就是红色的!”宋徽宗点点头,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郑居中忽然提问:“武相,这电,是否如同雷电一样能劈死人?” 众人对于雷电敬畏害怕,自古以来被雷电劈死的人大有人在,雷电如神明的力量。 “如果和雷电一样具备杀伤力,触碰到的人岂不是要被电死?”郑居中又补充了一句。 武植:“郑大人说的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不过和雷电相比,被这样的电接触短时死不了。如果长时期被电也有被电死的风险,总之,以后即便普及,对于电的防范也少不了!” 宋徽宗:“武爱卿,按照之前你的意思,你是想要将电传给千家万户,这小小的发电站可以提供多少人用电?是否可以让整个大宋百姓都用上这里的电?” “那不行!”武植笑道:“陛下,这只是一个小发电站,顶多维持上百户人家使用!” 大宋人口有一亿多人。 小发电站绝对是不够的。 宋徽宗:“嗯,那就在全国各地建设更多发电站?” “微臣也有此意,这样的发电站多了,才能让电走进千家万户。” “武爱卿,电是通过这种线传递的吧?”宋徽宗打量竹旁边连着的一根白线,表面上胶装,里面是什么他也没见过。 武植:“电需要铜线作为传导最好,这样的铜线,目前商务司已经在建造,这方面问题不大。 目前只需要将发电站建起来,线同步建设,采取电线杆的方式连接,入千家万户,然后将商务司生产的大量灯泡安装就可以了!” 宋徽宗目光一震:“这样的灯泡,武爱卿提前生产了?” 武植:“陛下,所有有电相关的配套设备,这一年基本都有大量储备,生产了不少,微臣打算先从汴京城皇宫开始,扩散汴京城,其他地方也要安装。真正让所有百姓都能用上电。” “这……”宋徽宗高兴是高兴,但这些花费的钱估计不少,宋徽宗想到:“武爱卿,电我们有了,线我们也有了,这电普及后,咱们该如何收费这是一个问题啊!” 大宋花费这么多钱,总不能没有任何收获吧? 那以后还有其他建设哪来的钱。 宋徽宗考虑的是对的。 武植:“这点陛下不用担心,咱们大宋建立的发电站,线这些也并不是免费的,我们只需要将电牵到城中,百姓想要用电的每家每户要花一些电费钱,安装费,以及日后用电的花费!” 郑居中眉头一皱:“只是……真要开通了,有些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该如何计算电费呢?” 他们自然是无法理解,然而武植将一切准备好了。 他笑道:“这个不用担心,商务司制作了电表。” 武植手一招,商务司的人走过来,将一个盒子递上。 电表刚开始制作的比较简易,并非前世现代那么精细,目前商务司的技术还造不出来。 即便如此,也可以用了。 宋徽宗拿着电表仔细打量,一群朝臣围绕过来看到电表上面有许多数字,刚开始都是零,表好像可以调动。甚是新奇。 接下来武植还给他们试验了一番,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无非就是将电线接在电表上,电表的另外一头是灯泡。 如此电表会开始滚动。 电表接电之后有红色闪光点,是一个小灯。 众人对一闪一闪的东西,看的感慨不已,而且等了一会儿后数字真的在滚动。 “这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宋徽宗。 “数字滚动在这里显示一,就是一度电,如果是二就是两度,咱们可以根据这个收钱!” “一度电收多少钱?”宋徽宗听到可以赚钱,内心有些激动。 武植笑道:“咱们可以定一度电三毛吧!” “三毛?” “会不会太少了?” “不少了,这是日常开销,如果每户提供一百块的电费,一千万户就是一百亿!”武植:“咱们大宋一亿多人口,这还只是粗布计算,如果将西夏,燕云,大理等这些地方都算起来,每个月至少几百亿,这每年就是几千亿份额。” 宋徽宗和朝臣听的瞠目结舌,感觉武相赚钱真简单,这数字跟说着玩一样。 普通百姓一个月赚一两千就很不错了,一个电普及开来动则几千亿? 武植:“这还是少的,个人家庭用电没多少,咱们大宋有工业,还有许多酒楼行业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用电。 商业用电咱们可以将价格标高一点,比如酒楼,厂房,可以提高到八毛钱一度。” “整体算起来,工业越发达,大宋人口越多,每年电费可能会有五六千亿进入国库。这还不算朝廷卖电线,灯泡的各种销售额。 如果算上这些,每个用户至少要买三个灯泡,电线也不少,如此算来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甚至比电费更客观,灯泡可以设计不同规模,就这小灯泡可以卖三块钱一个。好点的可以卖几十,这都需要后续生产设计!” “……” 宋徽宗呼吸急促了。 对于钱,对于国库的营收,宋徽宗看的非常重。 之前因为纸币动荡问题,宋徽宗就是因为太看重钱,差点将纸币给废掉了。 好在后面没成,现在听说可以赚这么多钱,宋徽宗内心难以抑制的激动! 日后电开发普及整个大宋全国,宋徽宗作为官家也无法想象那是如何的规模。 总有一种时空穿越的幻感,他感觉这些东西似乎……似乎不是这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东西。 目光掠向眼前的武植,宋徽宗寂静了一会儿,随即笑了。 武植做出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他问了一些武植为何知道这么多的问题,不但是宋徽宗,朝臣都在问,因为武植说的这些知识他们完全听不懂。 在场朝臣都是读四书五经的。哪能学到这些类容。 对于这些人的询问,武植也只能随便找个借口,说自己琢磨出来的。 虽然有些勉强,但要说自己碰到个高人指点之类,也不太行,还不如标榜自己是天才更好。 众人疑惑,却也还算能接受。 能做出这些的大概就是天才吧。 每次看到年轻的武植,众人真怀疑他脑子是如何长的。 现在讨论久久不息…… 这件事情过后,武植还要继续规划一下接下来的生产进程。 宋徽宗等人一路上议论的火热,将陛下送回了皇宫,宋徽宗让他们也回去休息去了。 至于这里的发电站,武植让人关掉。四周百姓久久不散,发电站是搬不走的,所以武植还得建立水电局。 一个新部门,这件事情宋徽宗想都没想就批准了。 水电局就让武植负责。 发电站现场留下人看守,防止有人破坏了发电机,或者是触电死亡。 之后的时间,武植带着人到处建发电机。只要有上游之水的地方武植都不会放过。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商务司厂房中一箱一箱的灯泡已经堆积如高山,还有电线设备。 发电站并未完全建好,电线的铺设早就开始了。 尤其是汴京城外围,城内街道,已经出现水泥建造的电线杆,这种电线是裸线,迁往百姓家里的是铜线。 愿意购买线和灯泡的百姓,水电局的人沿着墙壁将线牵进去。 只等通电他们就可以照明了,也无形中节约了灯油的开支。更方便快捷。 牵了电线和灯泡的百姓们,整日盯着上方的灯泡小心研究,生怕将其弄坏了。 他们非常期待通电的一天。 电的产生,让全国各地的百姓议论纷纷,他们说武植是神人,给世间带来了光明! 而水电局的人大量前往全国各地修建发电站,牵电线。 就是此刻清河县的张老爷和张夫人,也花费了四百块安装了电线和灯泡。 看着水电局的人在忙碌,一根根神奇的白色电线攀岩走壁,蜘蛛网一般,又看到几间房上方悬挂着白色的电灯泡,张老爷久久回不过神来。 第599章 张老爷和张夫人看着房间的布置,还有奇怪的电线,灯泡,啧啧称奇。 活了大半辈子了,谁见过这玩意,听说还能发电? 张老爷盯着灯泡有些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发电啊!” 张夫人:“咱们清河县水坝已经开始建造发电站了,人家说再多半个月就可以了!” “如今清河县,王家,孙家都装了,咱们也不能落后。这每个房间都得装一个电灯泡才行。” “嗯,夫人说的是,这是咱们清河县出的宰相实行的国策,咱们必须配合。” 张老爷笑眯眯道:“说道武大郎,诶不,宰相爷,那真就不是一般人呐。” “那可不!”张夫人笑道:“现在谁不知道咱们清河县出了个青天大老爷啊!” 张老爷一家议论好久,清河县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而半个月后。 “老爷,通电了,亮了!” “什么亮了?” “灯泡啊,灯泡亮了,老爷您看!” 张老爷家里的仆人指着悬挂的灯泡,果然,按下开关后灯泡全部点亮。 即便是到了晚上,整个府邸也是光明四射。 “哎呀,我的个天啊,太不可思议了,咱家有电了?” 整个城池的人都在欢呼,他们念叨着终于有电了之类的。 全国各地只要是修建了发电站的,此刻基本上都通电了。 所有人激动不已。 与此同时。 汴京城。 武植掌控着一切四周的情报,关于发电站修建数据他心里有数。 现在大宋至少有四十个小县城安装了。 其中清河县,阳谷县,是武植的老家,他特别照顾了一番,让商务司的人提前过去建造,让他们早早用上电。 老家的人很感谢武植,虽然这些都是花钱安装的,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而这天。 童贯带着圣旨,进入了府邸。 原来是宋徽宗又给武植来了一个册封。 册封武植为雷王。 因为武植制造了雷电,让大宋进入新的时代,所以宋徽宗想来想去,给了武植一个爵位封号。 这也是王的头衔。 而且还赏了武植许多古玩,珍品,各个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雷王? 我去! 武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雷王? 这封号太霸气了吧? “恭喜武相,获得雷王爵位!”童贯知道武植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王不王的,毕竟这只是一个头衔,并没有实际上的封地,武植本身就有了燕云地盘,这就是一个荣誉称号。 这件事情也会记录进入史册。 当然武植还是会感谢一番,谁会嫌弃自己头衔多呢? 这个消息在大宋掀起了不小的震动,雷王这个比较大了,听起来就很厉害。 雷是什么? 那可是至刚至阳的毁灭力量。 武相发明了电,这称号也挺合适。 由于电触发了大宋一波经济,武植现在已经有五百八十的经济指数了。 “距离一千也没多少了!”武植刚看了一些面板,很满意这个结果,虽然进程不是那么快吧,但好歹也在增加。 开启新属性要不了多久。 大宋经济高度发展,在武植的带领下,随着时间流逝。 又过去一年。 全国各地的道路,电线,包括发电站,基本上该建立的都弄好了。 如今大宋经济指数暴涨到了七百二十点! 而这天,铁路与火车的建设也已经完工。 火车要通运了。 对于铁路建设,许多百姓有些不理解,到处都在叮叮当当的。不知道武相要干什么,有必要专门建立一道铁路吗? 还不是给百姓用的。 大宋早朝。 此刻宋徽宗知道了消息。 他非常高兴。 “陛下,马车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可以出发!” 旁边童贯笑道。 “嗯!” 宋徽宗:“诸位爱卿,咱们都去看看武相建立的火车站!” 说话间,宋徽宗站了起来,文武百官也一起进入马车前往武植说的火车站参观。 汴京城外几百米就是火车站的一个站口。 这里一条铁路直通燕云。 现在火车站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或者说有点粗糙。 很多工人在忙着搬运货物。 一辆绿皮火车就躺在铁路上,一眼似乎看不到头。都是一截截的火车厢。 文武百官和宋徽宗看到火车厢,围绕四周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对于火车充满了好奇。 “这车真长啊!” “这是老夫见过最长最大的车!” “做工很精致!” “嗯,看起来结实!” 郑居中,郑绅等人唏嘘。 眼前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姑母撩人   宣言(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阴影帝国   大唐绿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