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了李清照的龙凤胎,又招了两个丫鬟专门伺候,同时还找了一个汴京城有名的接生婆,随时候着。 当然,花的钱自然是非常多的,毕竟距离接生还有好几个月呢。 这么早就找接生婆看着,着实没几家人这么做。 接生婆一听是不愿意的,了解到武相出十几万纸币,顿时乐呵乐呵的毫无怨言。 毕竟有钱任性。 当然,接生婆除了是防着之外,也可以给予一些养胎的注意事项,这才是重点。 对于李清照怀的是龙凤胎,潘金莲,李师师她们知道后也是颇为震惊。 她们都只是一胎呢。 李清照一下就龙凤胎了? 众姐妹纷纷祝贺李清照,也很羡慕。毕竟生了龙凤胎以后就可以少生一次了。但也有些担心,因为龙凤胎不是那么好生。 府邸一阵热闹。 武植在家里陪着家人之外,白天也会处理公务。 朝堂上,最近也在商议关于修建道路的问题。 武植提议修路。 宋徽宗对于修路没什么感觉。 好在王判在这点上和武植是一致意见,路通财通,道路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宋徽宗想了想,便同意,只是修路是工部的事情,工部尚书王判一定要将这活给拦下来。 不知是想要建工呢,还是贪污呢? 武植感觉不像是贪污,王判并非蔡京那种贪的比较吓人的。 毕竟上次武植没找到他的证据。 那么,王判就是图一个功劳了。 想一想,四面八方的大宋官道都是你修建的,百姓议论起来都说这是谁谁谁做的,心里也骄傲不是。 武植自然不会将修路工程给工部,虽然工部负责这些,但武植不让。 首先,修路非常消耗资源和钱财,也很有油水。 前世武植印象深刻的是,有的地方天天修路,屁大点地听说都要上千万,然而该修的地方到处坑坑洼洼,不该修的路,给你挖地三尺毁了也要重修,总之就是不消停。 为什么该修的地方不修呢,因为那是属于一片区域的交点公共区,可能是没什么利益吧。 为了确保武植给国库赚的钱用在正道,而不是被贪污上,武植要亲自来做。 所以他和王判在争夺修建道路的管理权。 不得不说,王判和武植争夺,是没什么胜算的,不过这家伙会说话。 王判:“陛下,近日武相同时处理诸多事务,比较繁忙,不如让武相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修建道路的事不是一时半会,工程浩大,要修建大宋每一条主道,消耗也是非常惊人的!” “武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处理,不如就交给微臣吧!” “微臣是工部尚书,对修建道路颇有心得。一定能完成任务!” 宋徽宗点点头:“王大人说的有几分道理,武爱卿你意下如何?”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不怕辛苦,微臣之所以要修建道路,是因为微臣有新技术,商务司研发小组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总体投资减少,修建出来的道路却可以维持数十年运转,既然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交给微臣,更利益道路工程。” 王判脸色一变:“技术?什么技术,难道武相还会修建道路吗?” 武植点点头:“自然,王大人的方法本相也多少了解,你的那套已经过时了!” 过时? 造路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众人面面相觑。 宋徽宗也来了兴趣。 满朝文武好奇武植说的新方法是什么。 宋徽宗:“武爱卿,你说的新方法是什么?” 武植:“陛下,微臣建道路的新方法,是采取一种叫做水泥的材料和石头混合,形成坚固的道路,不但可以常年保存,还能承载重物,是以往大宋修建道路的数十倍质量。且建造更为迅速!” 不错。 武植说的就是水泥。 武植已经在商务司研究了,制造水泥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找到材料配方就行。 没有武植的配方,古人很难研究出来。有了配方,加上武植系统提供些材料就很简单了。 稍微试验一番,武植就有了成果。 水泥? 这个词众人还从未听过。 王判笑了:“陛下,微臣这些年为官,主持修建道路经验丰富,对如何修路了如指掌,从未听说过什么水泥。而且没有经过试验,怎知到底如何?” “嗯,倒也是!” 众人点点头。 大宋道路建设已经极为完善,质量还是不错的。 他们不认为水泥能有多厉害。 大宋的道路,古代人多少有点了解。 没水泥的古代修路,会先后用过熟土,地砖,石头,烧制石灰,或者是灰浆技术。 所谓熟土。 就是把土用火炒一遍,这样不会有虫或草,保证了土的质量,像秦始皇兵马俑那就是这么制造的。 比如用地砖。 用黄土烧制的地砖,很硬,古代没有什么重型车辆,完全满足日常使用。 再就是石头,宫殿地面很多都是用大理石,材质很好的那种,现在很多古巷落还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岁月痕迹,打磨的光滑平整。 再者就是石灰了。 古人烧制和使用石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在西周中晚明,石灰被用来处理建筑的柱基、地基、屋顶等。 东周开始,石灰被用于墓葬,如《左传》中记载了宋文公的陵墓使用了蛤壳烧制而成的石灰。 至少在西汉早期,就出现了用石灰、黄土和沙子制成的混合材料。 这种材料十分坚固,类似于后代的“三合土”。 而在唐代及以前,砖石建筑很多都使用黏性黄土灰浆来砌筑。 这也是鉴定古建筑建造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这些都没有水泥强。 水泥可以万丈高楼平地起,配合钢筋能承载重物,质量更好。 古代技术在道路上肯定没现代强的。 这时。 武植将一小包水泥拿了出来。 并让人将准备好的一块水泥石方抬出。 “陛下,这石方就是水泥制造的!” 武植指着地面的石方。一尺方圆,灰颜色,四面整整齐齐,看起来就是一个硬疙瘩。 文武百官纷纷过来观看水泥浇灌的石方,触感非常之硬。 又看到武植手中拿出的一小袋水泥,更不理解了。 王判惊讶道:“武相,你说这硬块是这粉末水泥制作出来的?” 武植:“不错,就是它,水泥!” “有了它,便可以采取混合沙石形成混泥土,可以防水防火,承载多人的重量,保持六十年之久,目前水泥只有商务司厂房有,这就是我说的新技术!” 水泥中的有些材料,是武植系统提供,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但众人无法想象,这粉末是如何将沙子和石头混在一起的。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宋徽宗也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奥秘。 武植不会给他们解释太多,说太多专业的他们也不懂不是。 用事实证明就行了。 “诸位,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 “如何试验?”王判好奇道。 武植:“我让人用水泥混合沙子石头造一段路。等第二天在看结果,诸位就知道了!” “混泥土?” “不错!水泥制作出来的可以称之为混泥土,将来咱们大宋的道路,都将是这种材料!” “所谓路通财通,大宋有了四通八达的运输道路,贸易将更加便利繁荣!” 王判目光狐疑,这什么玩意就能造路? 他怎么那么不相信呢。 王判笑道:“这样武相,如果明天你成功了,下官不跟你争道路修建权!但你输了,下官来负责,如何?” 王判说完后有些脸红,毕竟他争也争不过。 武植点头,瞬间同意。 宋徽宗也点点头:“开始吧!” 众人还真有点无法相信这粉末有这么神奇。 武植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殿外有一群工匠,一块模板,还有准备好的沙子,水泥,石头。 将东西搅拌均匀,众人所见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被工匠刷平后,一道一平方米,高一指的地面出现了。 王判就要用脚去踩。 “且慢!大人,这水泥还未凝固,此刻踩会弄坏了路面!” 有工匠吓了一跳,赶紧提醒,暗道这王判是个傻子么。 不过想来也是,这是新技术,别人不懂也正常。 众人也是唏嘘。 王判收脚,脸色难看,他居然被一个工匠鄙视了? 但王判不死心,他用手在路面上轻点了一下,直接戳了一个洞,他笑了:“一根手指都承受不住,我还从未见过这么脆弱的地面,武植,你就等着输吧!” 他根本不相信,如此脆弱的地面能凝固的比他们修的路还坚硬。 四周不少人怀疑了。 “武相,这……软的路面,第二天就能承载重量吗?” 武植:“不错,现在不行,到了第二天,即便十个人站在上面也不会出现裂缝!就是铁锤砸,也没那么容易损坏。比传统路面要结实。” “呵呵……” 王判摇摇头,越来越离谱了:“我王判建桥修路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种荒唐的东西,陛下,这绝对不可能。” 武植笑道:“事实如何,明天不就知道了?” “好!我就等明天在看结果,若是不行,修建道路的工程,可就归我王判了!陛下……” 宋徽宗闻言,点点头:“此事就按照你们的约定,谁输了就放弃。” “多谢陛下!”王判内心有些兴奋。 在修路这一块他王判是专业的,他不信武植能超越他。 王判,旁边的郑绅,郑龚,包括其余朝臣目光掠向地面灰色水泥,纷纷摇头。 如果这事成真,可不是开玩笑的,相当于将大宋传统的造路方法给彻底掀翻,改变了。 其实他们不怀疑武植的能力,他们只是觉得一个软的东西,第二天就变得可以当成道路供人行走,怎么看也有点无法理解。 不一会儿,众人散了。 此地则有专人看守。 直到第二天早朝。 宋徽宗带着文武百官守候在水泥路面,密密麻麻的官员站立,正低头打量呢。 外围的挤不进来也是干着急。 “诸位大人……水泥干了没有,能站人吗?” 高俅此刻挤不进人群,额头都是汗,人太多了,他只好在旁边问道。 第577章 高俅很好奇啊! 高俅是少数没有被武植整下去的朝臣之一。 为何呢。 当初武植彻查汴京城官员的时候,高俅身为体育司司主,刚好那段时间外面体育司分布要组建一个新的类似协会的东西,他过去组织张罗了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特意避让,武植在外面查的时候他在汴京城,武植回到汴京城,他跑到外面去了。 武植没盯着他搞,所以让高俅逃过一劫,真要查的话,这高俅肯定跑不了。 过了这风头,武植依然可以查,但也就是例行公事,没有上纲上线,算是放过了高俅。 如今高俅依然是体育司司主,对武植没什么威胁,也不和武植作对,所以他活的很好。 对于修建道路高俅还是支持的,因为全国各地都要建立蹴鞠组织,他跑来跑去路好走他也方便。 如今他也很想要看看水泥到底是什么样。 “高大人,我也没看到,人太多了咱们挤不进去啊!”旁边听到高俅问话的官员,也是无奈。 众人只是听到深处传来惊叹声,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画面。 就在这时,武植走过来。 宋徽宗道:“武爱卿来了,大家散开,不要拥挤!” 众人这才变得秩序,而看过水泥的官员一脸惊奇的退后,还没回过神来。 此刻。 水泥路面周围,宋徽宗,王判,郑绅等人都在。 武植的到来,使得众人让开一条路。 看到水泥已经干了,武植放下心来。 只要水泥干了,就不怕人破坏。 结果已定。 武植笑道:“王大人,这水泥你看了吧,觉得如何?” 如今的水泥路面质感和之前完全不同,表面平滑,不可摧毁,武植说话间一只脚踏上去,路面能承载住武植的重量,毫无损失。 王判,郑绅,郑龚,甚至郑居中宰相也过来试了一下,脚下感觉很结实,无论他们怎么踩,怎么蹦,水泥路面纹丝不动。 实际上他们刚才就狠狠踩过,想要踩坏,只要路面裂开或者坏了,武植就不可能接手修建道路工程。 王判:“这水泥路面着实结实,这简直太神奇了!” 王判对于道路的技术更新,非常激动。 他修建那么多道路,从未见过这样的水泥。 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味道。 郑居中:“武相,这样的水泥路,当真可以维持六十年吗?” 六十年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修建之后,六十年都不用操心道路损坏的问题,这质量非常吓人。 而且水泥造路,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的确是新技术。 此刻高俅有机会跑过来,也在上面观察触摸了一下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角色扮演家(高H)
下弦美人(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御用兵王
大唐绿帽王
心情小雨(1v1强制)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