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太子让他们进来,相当于是开一次小会。 这些都是太子的人。 他们平日里经常聚集在一起商议事情。 其中,王黼,郭飞明等人都在。 还有御史大夫沈卫。 郭飞明一干人等脸色是比较凝重的,因为他们在武植出去打仗的时候,私底下议论的都是这次打仗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这样太子可以长时间在朝廷中主持事务。 最好听到前线武植战死的消息。 或者,哪怕是官家没了,那也是很好的结果。 他们是太子的人,官家没了太子可以上位,他们都是一帮扶持的元老,肯定会得到重用。 总之,官家现在不听他们的,就相信武植一个人,他们就不能任由这么下去。 只是,谁也没想到西夏没多久灭国了。 大宋军队占领了西夏,得知消息的时候他们无法接受。 也很恐慌! 为何? 因为他们在冬季的时候,给前线断粮了。 本意是想要牵制武植,不让他建立军功,也是为了能让他们死在外面。毕竟这一来二去,没有粮食恐怕是回不来了。 可现在刚刚步入冬季,大宋军队一路进入西夏皇宫,打赢了! 发生的太快了。 让他们措手不及。 以至于断粮的效果没出来,后果已经要显现。 其实这帮老臣到如今,有这样的心思实际上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这和谋反没什么区别。 他们没想到大宋军队这么快打赢,断粮已经没了意义。因为占领西夏后,大宋军队可以在西夏得到粮食。 如此行为,反而露出了他们图谋不轨的意图。 这些人脸色非常凝重。 而挑唆断粮的是郭飞明一帮老臣。 郭飞明为首说要断粮,挑唆的理由就是,担心武植以后功高震主,意图造反夺取大宋江山。 是为了陛下好,也是为了太子好! 郭飞明说武植功劳太大,若是在攻占西夏,怕是无人能压制,所以要采取断粮,最好让武植死在战场上,反正不能打赢。 还说这次官家去西夏,都是听信了武植的谗言。 他们若是不做点什么,恐怕武植以后威望更甚,搞不好武植就要造反。 一旦武植造反,他们就完了。 他们不停的说这些,在赵恒耳边吹风,这赵恒头脑一热,还真就给批准,将前线粮食给拖延了。 断粮的理由和借口也找了,那就是运输问题。 说有一伙山贼将一条必经之路给摧毁拦截,所以粮食过不去。 他们打的算盘倒是很好,只是西夏被攻占,大军不缺粮食。 但这件事情兜不住。 此刻,这些老臣过来就是商议这件事情。 “殿下,咱们断粮的事情,怕是现在陛下和武相都知道了,现在西夏打赢,他们随时都可能回来问罪!” “还是让武植建立了功劳,这次回来他恐怕更加嚣张了!” 赵恒咬牙切齿。 “断粮之事没有效果,父皇回来肯定会兴师问罪,如何是好啊!” 赵恒也开始担忧起来,前线打仗,后方断粮这可不是小事情。 他们做了就会漏出马脚,现在消息应该被知道了。 赵恒现在忧心忡忡,随后他问道:“最近武植罪证查的怎么样了!” 王黼:“殿下,武植的府邸咱们进不去,所以不好栽赃!” “府中没了武植,此人居然放了这么多护卫,还有,他弟弟武松就在禁军中,时刻关注,上次我们要进入搜查武植的府邸,准备栽赃他意图谋反!却被武松带人拦截了,还抓了我们不少人!” 郭飞明:“武植在汴京安排了防卫,可惜啊……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武植安排在汴京军中的人我们都可以撤换掉,但时间太短了!” “现在,我们该如何!”赵恒有些焦急。 郭飞明:“殿下,现在武植俨然成为了大宋第一权臣,此刻又攻占西夏,功劳甚大!历年来这样的臣子,发展到最后都会出现忤逆之心,从而造反!所以咱们做的是对的!” “陛下如果回来问罪,我们一口咬定是因为道路问题,非我们刻意断粮! 若真兜不住,殿下大可直言是因为听说武植要谋反,所以才出此下策!” 其实郭飞明的说辞,漏洞百出。 无论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极为放肆的。 但赵恒听就行了。 赵恒:“太傅说的没错,父皇什么都听武植的,在这样下去大宋江山就要易主了,我断他们的粮食,实际上就是为了打压武植。只是现在西夏已经拿下,我们做的好像有点多余了。” 与此同时,武植和宋徽宗在西夏,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要回来。 这时有人来报:“陛下,咱们大宋粮草断了!” 宋徽宗:“断粮了?现在西夏已经打赢,根本没有人阻拦粮食运送,大宋粮食也非常充沛,怎么会断粮呢?” 来人道:“陛下,听说是路上有盗匪山贼销毁了必经之路,导致粮食在路上耽搁没有过来!” 宋徽宗眉头一皱:“朕一路走来,这样的必经之路很少,也没听说什么盗匪之类的,这是假消息吧!” 来人跪在地上:“陛下,小的万万不敢,这是探子打探的消息,绝对不会有错!” “这种时候断粮?” 宋徽宗又不是傻子,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厉害之处:“这多亏现在西夏攻占了,若是没有攻占,此刻两军还在厮杀,忽然大宋断粮,我军必败!一个不好就会全军覆没,甚至饿死,到底是谁挑唆太子下发这种命令的?” 宋徽宗知道,粮食运送根本没什么太大问题,至于劫匪什么的更是笑话。 粮食运送是一个军队,有人护送的,大宋境内大的劫匪要么归顺,要么被杀了。 朝廷军队在,哪个山贼有这样的本事? 不但是宋徽宗想的到,武植更能想到。 这怕是一个借口。 武植:“陛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图谋不轨,想要加害于我,让我吃败仗!” “而且他们还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是路的问题,这时如果我们败了,也找不到他们头上去!”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立刻分析出了一些问题,然后道:“陛下,断军中的粮食是有人希望我军战败,但断陛下的粮食就过分了,他们这是想要饿死陛下,好谋权篡位啊!” 武植这一句话,当场说的宋徽宗双眼遍布血丝。 太可怕了。 他才出来多久,居然有人开始谋划篡位? 虽然这都是猜测,但很有可能。 到底是谁在挑拨太子?做出这种荒唐之事! 宋徽宗甚怒,当即和武植开始回汴京。 而此刻的太子赵恒。 大半夜他也睡不着,忽然想到了什么。 郭飞明口口声声武植祸国殃民,以后一定会谋权篡位。阻止他建立军功,甚至让他死在战役中,是他们的意图。 只是断粮,连同他父皇也在其中啊! 万一父皇遇到什么危险呢? 赵恒被郭飞明一帮老臣挑唆,此刻感觉不太对劲,便大半夜找到了郭飞明。 郭飞明还没睡醒呢,听说太子找,且亲自上门,他只好出来迎接。 赵恒:“太傅,我有些疑惑,之前我们断粮大宋军队,想来岂不是连父皇的粮也给断了,虽然太傅所言,再如何父皇也会有吃的,只是这好像并不太符合仁义礼智信吧,我这样做好像是不忠不孝啊!” 赵恒对于这些非常讲究,之前郭飞明就是利用这点,说武植是奸臣,要除掉他才断粮,现在想来,此举好像不太孝顺,不符合仁义,所以特地来找老师解惑。 倒是要听听老师怎么说。 郭飞明闻言,赶紧道:“殿下,非也,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天下和平,不让大宋和西夏开战,殿下想想,这每次战争,哪次不是血流成河,百姓民不聊生,给天下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和税务啊!” “而打仗消耗的军饷,支出的银两更是惊人,对谁都没好处,而我们断粮就是逼迫他们回来,不能继续打仗,这不是好事吗? 如果那武植栽了,殿下也可无后顾之忧! 再者,陛下什么都听信武植的,为了不让官家成为暴君,此举也没问题。 西夏虽然行刺大宋,但殿下想一想,行刺大宋,又没有发兵大宋,不至于非要战争,现在的陛下是越来越喜欢打仗了,这样下去就会变成残忍的暴君,咱们这不但是为了制衡武植以后谋逆,也是为了咱们的官家不成为暴君,天下和平,这哪一点不符合了?” “殿下,您就放心吧,您做的是对的!” “将来,您若是登基必定是一代贤君,不会造成战争,这才是我们要走的道啊!” 说到底,赵恒还是太年轻了,哪里是这老狐狸的对手,几句话就打发了。 太子点点头:“太傅说的极是,这样做是为了大宋好!” 太子放心了,感觉还是要多亲近老师,才能让自己受益匪浅。 他这样不是不孝,而正是因为他孝顺,才不希望父皇成为暴君,只会战争,也不想武植做大! 将他们逼回来。 当然,赵恒是这么想,实际上郭飞明一帮老臣是想要将武植弄死在外面,最好两个一起死,然事到如今大宋打赢了西夏,他们心里实际上都在想如何开脱自己的罪名。 而太子赵恒,既想要弄死武植,又想要保全自己的仁义道德。 所以才有此一问。 总之,这天晚上他们都没睡好。 而在赶路回来的宋徽宗,他是越想越气,他也没休息好。 因为断粮是他儿子批准的旨意,这还了得? 他在外面打仗,太子在朝堂坐镇断粮,这……这是要谋反,弑父篡位啊!!! 断粮的后果可轻可重,轻的是没粮食可以提前赶路回来,大不了休战。 严重的是如果正处于和敌军厮杀追逐中,断粮会被敌人全部杀绝。 他这个官家,也会死在这场战役中,如此一来,在汴京坐镇的监国太子就可以顺利继位成为新的官家。 武植和官家都死在外面,他可不就顺利登基了吗。 宋徽宗如此一想,他感觉太子绝对要谋反!这个不孝子!!! 他居然敢谋反! 第511章 宋徽宗转头问道:“武爱卿,你说咱们大宋朝是不是出现了谋逆之人?不然太子为何无缘无故下这种命令,断我们的粮食?” “难道真的只是粮食在路上被盗匪劫了吗?什么样的盗贼可以截走军队的东西?” 宋徽宗疑惑,他更希望真的是山贼原因,而非是太子找的借口。 他们已经派人去查这件事情了。 武植笑道:“也许真是山贼的问题!” 宋徽宗:“嗯,赵恒再怎么说也是朕儿子,他怎么能断他老爹的粮食,他没这么不孝,一定是有人挑唆的!” “但不管如何,他不管朕的性命乱来,实在不该,若是查清楚,朕决不轻饶!” 武植也在骄子中和宋徽宗一起喝茶,骄中很大,可以容纳好几个人。 武植也只能安慰一番,总不能当着宋徽宗说他儿子谋反吧,当然这一幕武植是愿意见到的。 太子对自己可没什么好面孔。 武植不会说的那么直白,而是折中的劝解。 武植:“太子可能一时糊涂!” 武植并没有否认,也没有当着宋徽宗的面说你儿子一定是造反,他想要谋反弑父夺位,如此逆子要除掉之类的话。 这样反而会激发宋徽宗对儿子的保护心里。 武植说他一时糊涂,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责怪,好像只是一个年轻人犯了些错误罢了。 宋徽宗心里却不悦了。 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要了他老爹的性命,这还了得? 逆子,假以时日还得了? 宋徽宗听到武植的话,心里更是对太子产生了一种愤怒。 为何他出来将大宋交给太子监国?那是因为信任,是因为赵恒是长子,他是嫡长子未来就要继承官家位置,是未来的君王,现在他出来也是为了培养给他一些磨炼的机会。 但这不代表太子在他老子还没死,甚至没老的时候就动一些歪心思,若真有这样的心思,那么宋徽宗肯定是心里堵得慌的。 宋徽宗喝了一杯茶,提到太子就生气,他说了点其他的话题:“武爱卿,这次我们匆匆出来,西夏那边能稳定吗?” 武植笑道:“陛下,西夏那边有宋江,岳飞等人把手,十万军队镇压,问题不大,而且有威胁的俘虏也被分散充入军中,分成两部被我和岳飞统治,所以西夏是安全的!” 听到这话,宋徽宗点点头:“朕担心多余了,既然你能消灭西夏王室,也不用怕什么。” 武植又和宋徽宗聊了一会儿。 武植说的倒是实话,西夏王室成员都不在了,其他人即便想要拥护也没个人。 就算西夏有起兵造反的,大宋也不会惧怕。 西夏王室在大宋面前不堪一击,更不用说其他人。 这次他们回去,主要是处理太子的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赘婿
阴影帝国
沦陷的蓝调[SP 1V1]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心情小雨(1v1强制)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