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角上翘和苹果肌凸起也消失不见。 另一幅,画中的蒙娜丽莎身形消瘦,脸色特别红润,明显就是少女到青年之间时代的蒙娜丽莎。 青年时代的蒙娜丽莎衣袖是红色的,显得更爱美。 而衣服领口也少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中那圈压边。 “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这种领口服饰是当时意呆利的孕妇装。” “有部分观点认为,达芬奇在描绘这张画的时候,用了很多非常小的细节,去调整蒙娜丽莎的状态,让她的慈爱被凸显。” “一般来说那个时代,这种手法是只针对圣母而存在的画技。” “不过文艺复兴时代,这些先驱们对神性不屑一顾,所以达芬奇将这份慈爱放在了自己邻居丽莎夫人的身上。” 林轩笑着:“其实,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 “它的左右两边的背景,被人物挡住了一部分,各位可以试着去补全中间的地形。” “我觉得,你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办法让背后的背景显得和谐。” 梅雷尔森仔细的看向《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背后,深吸一口气摆了摆头:“两边的风格很奇怪,但是放在全图里却非常的合适。” “或许这是按照真实地形变形而来的背景。” “如果是写实的话,我倒是非常想去这个地方看一眼,在这里临摹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 “不过,我可能会画光线派的画法。” 写实派毕竟已经过去五百年了,在地星,梵高这个印象派大师在小学时代的写实画作就已经达到了几乎二流程度。 梅雷尔森的写实画当然也不可能差。 毕竟时代不同了。 马克罗:“达芬奇本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一个推动地星画技达到真实派巅峰的人物,真实派大师马克罗当然非常渴望了解。 林轩打了个响指,屏幕变化。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舞台做了告别。 屏幕上,出现了一本书,或者说应该叫笔记,手稿。 但是,上面的字很奇怪,看不懂。 林轩:“实际上,两个平行世界非常相似,两个意呆利国的文字以及古文字也是几乎相似的。” “你们看得出写的什么吗?” 李军看了半天摆头:“你确定两个意呆利国的古文字一样?虽然字母文字的更迭换代非常快,几乎三十年前的东西现在的人就看不懂了。” “但是,那是不知道意思,而不是拼读不出来啊。” “我在这手稿里,除了大写的A和U,其他字母压根看不出来。” 梅雷尔森:“这是……你把图片左右反向一下试试。” 林轩笑着照做。 这一下,能够拼读了。 虽然除了古意呆利语言专家之外其他人依旧读不懂。 但是,上面的东西至少可以拼读了。 “这是……” “镜像反写。”林轩:“达芬奇有六千多页手稿,上面记录了数十种科学的东西,包括地星上第一张血液循环系统图示,第一张心脏四腔室解剖图。” “但所有的文字全是左右镜像的。” “它并不是hello和0-l-l-e-h这种反向拼写,而是要拿着镜子,看着镜子里的内容,才能读的一种书写方式。” “达芬奇时代后几十年,一个名为哥白尼的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的说法,认为太阳不是绕着地星旋转的,而是地星环绕着太阳转的,他被教会烧死了。” “不过,在几十年前,达芬奇就在手稿中记录了自己日心说的观点,只是没有公布。” “如果达芬奇的手稿公布,可能会让地星欧陆的科技更早一百年进入工业时代。” “但也意味着达芬奇百分之百会被教会当做异端烧死。” “所以达芬奇把所有的东西都写成普通人读不懂的镜书,避免有人拜访时突然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如果林轩看到这一点,一定会感叹没错。 就好像,明朝时代就有了全球地图,那时候皇帝就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圆球。 而康熙的御书房放着一个大地球仪,什么高科技御书房里都有,但依旧拒绝民间发展科技。 甚至于,这个大地球仪一直放到了末代皇帝时代都没搬出过御书房,而鸦片战争时代,道光这个二愣子还在问:‘英特兰在那儿’‘英特兰陆路可通大清否’。 明明他办公室里有个地球仪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在上面随便转一下,就能看到英特兰在什么地方。 这是无知吗?不是,这是蠢,是坏,但和知不知没关系。 1500年的教会,也不是无知,而是蠢,坏。 在展示了很多页手稿后,林轩再次开口:“达芬奇还因为他的睡眠法闻名世界。” “这样一个涉猎几十个科目科学以及多种艺术门类的人,怎么就算如何天才,他哪儿来的时间去学习这么多东西?” “达芬奇发明了一种睡眠法,他并不是每天睡六到九小时。” “而是每四小时睡一次,每一次睡二十五分钟。” “只要经过长期锻炼,能在最快时间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一天一百二十五分钟的睡眠就可以完全保证充足的休息了。” “不过,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并不能适应这种睡眠,无法调整出深度睡眠状态。” “而学习他睡眠方式的人,大多数在不久之后回到了八小时睡眠法。”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多出来的这些时间,应该用来干什么。” 马克罗满意了:“的确是一个超级天才,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历史上只会出一个这种天才。” “没有错。”林轩:“我选择的西画第二位代表,就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一个深受绘画艺术折磨的痛苦画家。” “他在三十七岁那年因为精神疾病发作,死于自己之手。” 台上的林轩微笑:“不过,我们现在要去看的作品,是龙国古代的画作。” “一位被称之为画圣的传奇画家的作品。” “《八十七神仙图卷》!” 林轩:“这一幅画,是道佛画,也是壁画的手稿,是地星龙国历史上白描艺术的巅峰之作,龙国古画巅峰之作!。” 听到这里,张培恩和李军都不淡定了。 白描巅峰之作?龙国古画巅峰之作?这么狂吗?!真这么牛叉? 0110、心脏病?我可不想播打这个号码! ——副标题《八十七神仙卷》! 林轩站在台上,娓娓道来: “说到白描,在地星那边,也有很多普通人认为世界第一的笔描类名画是《清明上河图》。” “大家请看。” 清明上河图出现,然后从右往左开始移动,展现。 清明上河图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讲不完。 比如那一车书,就是在暗示当时的一场变革,王安石和苏轼斗法,最终苏东坡败了,画中人就是在把和苏轼有关的书籍,全部送出城去。 画中,甚至还有卖冰淇淋的。 很多人以为冰淇淋是意呆利人发明的,其实冰淇淋、啤酒这些东西都是古龙国发明的。 在宋代时候,冰淇淋已经发展出四千多个口味品种了。 当然了,后面全部失传了,不知道是因为不好吃,还是因为统治阶级更换导致的。 清明上河图以不慢的速度展现过一遍后,林轩开口:“各位觉得清明上河图的水准如何?” 张培恩思索了一下后:“单轮描绘,放在蓝星,能进入长卷前三。” 的确,描绘长卷本来就少见。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和细节,都是上乘。 林轩微笑:“地星上专家预估,《清明上河图》值三十亿。” “不过,价值超过三十亿的《清明上河图》画作价值顶多一千万,剩下二十九亿九千万都是民俗历史研究价值。” “这幅画虽然构图、细节、工笔都属于上乘,但是要和接下来这幅画比,《清明上河图》是属于学童级别的。” “这幅画就是价值预估高达五十亿的《八十七神仙图卷》!” 林轩笑着:“为了展现它,节目组花了血本,准备了一块可能只会在今天用到的屏幕。” 之前的大屏幕上方,一条灯带亮起。 随后,《八十七神仙图卷》一位以为神仙踏云而来。 在场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而直播间,则是才用从右到左轮播的方式探出小窗口播放。 这幅图一出来,现场六个大师站起身来! 国画大师张培恩直接起身,激动的想要说话却说不出口。 李军直接被震住了,差点一步跨出评委席。 梅雷尔森瞪大了眼睛看着画卷,而马克罗虽然没这么夸张,但也非常惊讶。 除了他们,一直很少说话的刺绣大师李钰直接傻了:“不是吧!!!” 而唐云蹬着屏幕,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不停的看。 此时,外网的观众一脸懵逼。 他们不知道世界现在最知名的画家光线派的历史第一人绘画大师梅雷尔森为什么会面对一副东方画作如此激动。 答案很简单。 梅雷尔森:“你确定实时翻译没出错,这是龙国古代白描画作,而不是光线派历史级宏幅钢笔画???” “不对啊,光线派哪儿有钢笔画这个分类?” 没有错,画圣吴道子,以软笔以白描手法,以工笔画题材,画出了现代定义上的光线派也就是印象派历史级画作。 它是白描巅峰没错,它也是国画在印象派上的巅峰之作。 当然了,称呼上不这么称呼,但是顶级画家一眼就把特质剥离了出来。 梅雷尔森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幅画。 空间感,错落感,光暗描绘,都做到了。 而且,这幅画有很明显的精神主题。 这不是光线派(地星印象派)顶级宏幅巨作是什么? “这种感觉是……风?不对不对,是潇洒?还是不对……是飘逸……也不对……” 林轩乐呵:“这叫仙气,这个词语怎么翻译的我倒真的不知道。” 而另一边,得到了实时翻译反馈,梅雷尔森:“道?” 仙气翻译过去再翻译回来,被翻译成了道。 这倒也没错。 这幅《八十七神仙图卷》注定了要震惊蓝星绘画界。 就连《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没有这个威力,但是从八十七神仙图卷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幅作品,都将会震惊蓝星绘画界。 林轩:“《八十七神仙卷》是道佛画,也是壁画手稿。” “很可惜,这个世界是不存在敦煌的。” “所以,去敦煌学习过的那些伟大画家在这个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由他们推动的东西方绘画神秘的交融,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蓝星绘画中融合派的未来,就从它,开始吧。” 在地星,齐白石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过敦煌的影响。 而张大千更是为了学习敦煌,不惜破坏了敦煌壁画去研究外层壁画覆盖下的更古老的壁画,产生了破坏千古名作的巨大黑历史。 而后来呢?毕加索在晚年时代,不停的研究模拟齐白石人生中最后那一幅画作。 如果毕加索没有看过‘低眉顺眼’,他从什么地方去寻找抽象派空间拼接的意向?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的。 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环扣一环而存在的。 如果是在地星,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么魔幻的事情,但是幸好这里是蓝星,林轩用不着去解释。 林轩用不着去说毕加索超级喜欢齐白石去佐证艺术传
相关推荐:
莫名其妙去修仙
孤灯暖他
万法无咎
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
修仙后,她一心做老祖
那一片厚土
圈套/玩物
招惹
斗罗之最强主角
艳鬼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