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之下的暗流涌动? 魏劭随行当中,有一人名唤陈绍的南国楚人,精通水性,见状立刻主动站出道:“君侯,可往末将腰上绑一绳索,放末将下水探查。” 水流刺骨,水下如有空洞,则吸力巨大。这样放人下去,即便身缚绳索,万一被水流吸入暗洞,也是极其危险。 魏劭迟疑的时候,身后忽有一个苍老声音说道:“老朽有一法子!君侯不必放人下去涉险!” 魏劭回头,看见说话的是个游者装束的麻衣老者。肩背药袋,鹤发童颜,白须飘飘,大步朝魏劭走来,到了他的近前,见魏劭望着,不过微微点头,随即命人速取布幕席片,用绳拴好,下沿坠以重物,再沿堤坝边坡沉在水里,贴紧边坡,慢慢移动。 众人照做,缓慢移动之时,忽然感到拉拖一阵费劲,背坡出水口的水流也随之变小。齐齐欢呼,知是漏洞找到了。 漏洞既找到,早有泥水作匠带人填补,等补好漏洞,背坡水涌渐渐消失,其余人又继续回去填埋土方。之前被逼掘土,个个都是迫无无奈。此刻却争先恐后,唯恐慢人一步。 …… 险情除去。魏劭转头远眺九里山的方向,犹豫之时,见那个麻衣老者朝着自己大步走来。 大风掠动老者白须,飘飘然然,带着几分仙风道骨。 “老朽有礼,见过君侯。” 老者停于魏劭面前,道。 魏劭见这老者不俗,隐有世外高人意态,不敢托大。便向老者行了个见长者礼,道:“不知老丈来自何方,去往哪里。方才全靠老丈,这才除了堤坝祸患,我很是佩服。” 麻衣老者双目望着魏劭,炯炯放光,微笑道:“老朽略通岐黄,想世人多苦难,便云游四方,也算随缘济世。数日之前,夜观星象,见四象三垣齐列此地上空。紫薇帝王居中,太微、天市拱卫,星象灿烂。老朽以为异象,是故寻访而来,恰好听闻安乐堤堰有异,便找来,不期在此遇到君侯。亲眼所见,君侯果然有武有智,心中也是有仁。天下黎民,从此有望。” 他二人说话之时,便有民众慢慢靠拢而来,侧耳细听。听老者的话,似懂非懂,但听到“紫薇帝王”,却都仿佛明白了过来,纷纷看着魏劭,面露崇敬之色,低声交头接耳。 魏劭其人,生性实凶暴,天性里也少了怜悯之心,甚至睚眦必报。否则少年时候,也不会有小霸王的称号。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魏劭也不例外。既然在其位,便一直怀有如此勃勃野心。 称霸,乃至以武力夺得天下江山,这是他向来醉心的宏图大愿。 但多年以来,他也受徐夫人的时时提点,又有公孙羊在旁劝诫,随着年岁渐长,四处奔走,见多民生艰难,身在高位,于百姓疾苦,犹如后天施加之责任一般,渐渐也有些放在了心上。 今日之所以临时改道,一来,有施恩于杨信之意,二来,也确实被路上所遇村民的凄惨之状触动。 不期在这里,却遇到了这样一个老者。 他自然也听明白了老者的话中之意。不禁微微一怔。 那老者说完,朝他打了个稽首之礼,转身便如来时一样,大踏步而去。 魏劭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问道:“敢问老丈,尊姓大名,可否再见?” “老朽有一三月的半徒,如今就在君侯麾下听用。他日若是有缘,自当再见。望君侯不负老朽今日之所见,他日造福黎民,则天下幸甚!“ 老者并未回头,话音于风中飘荡而来,麻衣大袖飘飘,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淮水岸边的一片原野之中。 87.12.16 麻衣老者远去。 魏劭想起来了。 这个老者,应该就是从前在信都之时,有一晚上,他与公孙羊偶遇于檀台之上,公孙羊曾对他提及过的那位当世墨家传人王白石。 魏劭有些惊讶,没想到会在这里偶遇。 但惊讶过后,白石临去前说的那一番话,他其实也没怎么放心上。 紫微斗数,天命之说,他从不相信。 从他十二岁目睹父兄战死的那一刻起,他便信奉,唯强自保,唯淫威,方能让人臣服。 其余都不过是镜花月水。何况从古至今,也多的是借用天数之说来为自己造大声势、收拢人心的,何尝见到都能成为九五之尊? 不过,他既志在天下,天下局面已是如此,他也无意再隐藏野心,继续以北方霸主的地位而在世人面前做出汉室忠臣的一番假惺惺模样。 魏劭立在原地,出神片刻,转身上马离去。 身后民众见他要走,不舍追了上去,追赶不上,在他身后纷纷跪地下拜相送。 魏劭上道后,疾驰继续往九里关方向而去。 他这么一个中途改道,来回耽搁,等再赶去九里关,最快也是明天的事了。 想必小乔早已过去进入灵璧了。 雷炎等一众随从,见主公无意而收归人心。势力虽未到淮水,往后在淮水一带,名声却必定大显,无不心喜。 魏劭心里却有些焦躁。中途没再作任何的停留。次日早,折回原道,途经萧地附近,忽然远远看到对面驰道之上来了一支军马,旌旗展动,尘土飞扬。再稍近些,便辨了出来,迎风招展的旗帜中间,书着斗大的“杨”字。知是杨信人马,纵马朝前。 杨信领兵在前行于道上,远远看到对面来了一行十几骑的人马,竟不避大军,径直而来,实在反常,疑有诈,出于谨慎,命身后大军止步,随了自己观望。等对方近了,见当先的那个年轻男子神情威严,双目笔直地望向自己,气度渊渟岳峙,迟疑了下,正要发问,却听到对方身后一人高声呼道:“使君可是扬州杨信?我乃幽州燕侯麾下副将雷炎。我家主公在此!” 杨信从前虽与魏劭结盟,将薛泰打了个措手不及,却从未亲眼见过北方魏劭的面。只听闻他年轻,不过二十多岁,姿貌出众。定睛望了一眼,见那年轻男子双目投向自己,面含微笑,颔首示意。大喜,翻身下马,疾步迎了上去。 魏劭也下马,二人道上见礼。杨信便一番恭维,称自己久闻燕侯大名,今番得见,实在荣幸。 魏劭道:“昨日我派人给使君送信,使君收到否?萧地围城之困可解?” 杨信道:“昨日我收到君侯消息,方知薛泰竟绕过萧地意图引水淹城,幸蒙君侯前去阻挡,方如梦初醒。又知君侯领军而来,如上天助我,岂再坐以待毙?当时便杀出城外,薛泰被我杀的大败,退回灵璧。我想起君侯,特意前来相迎。不知君侯大军何在?南下有何贵干?”说完往魏劭身后张望。 魏劭微微一笑:“不瞒使君,我此番南下只为私事,并未引军。何况此处也是使君地界,我若引军,岂不是冒犯了使君?” 杨信一怔。 此番他被薛泰围在萧城,冲不出去,薛泰一时也攻不进来,已经相持了多日。 昨日薛泰命士兵继续在城外数里之外假布旌旗,埋锅造饭,迷惑杨信。杨信分毫没有起疑。忽有箭矢射上城头,裹了一封书信。士兵送去交给杨信。信竟是魏劭的手书。信末加盖与前次通信时候相同的鱼符。杨信这才知道出了大事,便如他自己方才对魏劭说的那样,知道再不杀出去,倘若安乐堰果真被毁,全城难逃一劫。何况又有魏劭大军前来作为后应,更添气士。立刻便召集部将,将消息传达下去。军士获悉,无不心惊,怒骂薛泰恶毒,纷纷请战。杨信见背水一战之势形成,趁薛泰埋锅造饭之时,打开城门,领军杀了出去。薛泰毫无防备,军况松懈,被杀个措手不及,边战边退,最后见抵挡不住,放弃萧地,昨夜带着残兵往灵璧逃退而去。 这边杨信解了城围,想到魏劭,匆忙前去相迎,不期在此半途之上,两边相遇。 杨信望着魏劭,暗暗心惊。 原本他真以为魏劭带兵南下,这才会去插手薛泰之事。没想到他身边竟只有这寥寥十数人。以十数人解了自己的困。心里想道:他虽年轻,却为北方霸主,声名加诸海内,大有日后问鼎天下之势。今日一事,他胆色计谋,都是自己生平少见,令人折服。当今天下,势力虽然众多,但成气候,能与他一争天下者,寥寥无几。自己虽占据扬州,但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望,都远远不足与他相比。与其日后交恶被灭,不如趁着这交情投他,襄助他日后霸业。往后若真取汉室代之,自己也少不了一个拥戴之功,胜过与他为敌。 杨信下了决心。便面露敬色,恭声道:“君胆色卓绝,智谋过人。此番若非蒙君相助,某已中了薛泰奸计。大恩大德,杨信铭记在心!往后君若有差遣之处,但请吩咐。杨信在此静候君侯南下,以共谋大事!” 魏劭岂会听不出杨信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仙道空间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我有亿万天赋
萌物(高干)
芊芊入怀
爸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