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不只是学弟 > 第91章

第91章

了一句,“三万两,请杨统领尽快吧。” “刚才二万两的时候我就已经答应了,王爷为何还要加到三万两?”这一刻,杨洪武是真的有点儿绷不住了。 早听说,如今的秦王,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今天他算是彻底见识到了。 “本王不喜欢二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傻,所以还是三万两吧。” 杨洪武嘴角抽动,再也没了刚才阴阳怪气,字字珠玑的样子。 他想跟苏离玩儿心眼儿,苏离直接耍无赖,真是憋屈得很。 “来人,把你们身上的银子和银票都凑一凑,回头本统领一并归还。” 这且御林军带刀侍卫,多数都是官二代,家境殷实,身上的确不缺银子,一番拼凑下,还真让杨洪武以极快的速度就凑齐了,甚至都没有耽搁行进的速度。 杨洪武看着苏离一副要少了的模样,吓得赶紧和苏离分开走了,再不敢和苏离搭话。 不然还指不定要赔进去多少银两。 终于一波三折后,杨洪武成功的将苏离带到了宫门城墙上的阁楼之中。 当苏离朝着下方看过去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全是人。 一眼望不到头,看不到边际。 苏离也是没有想到,居然夸张到了这种地步,难怪皇帝生怕自已不来,非要搭上一个太监给他泄愤。 如此规模,要是处理不好,今天直接掀了皇宫都是有可能的。 此刻,苏离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么多人,他不确定自已说的话还能起到效果。 人性这个东西,是难以捉摸的,万一这里面真有造反之人,一直在煽风点火,那可就糟了。 他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对抗得了几万人的声浪。 杨洪武看苏离脸色难看,冷笑一声,他此前就来到这里看过,也是被震惊得不行。 他很难相信,苏离还有能力平息这场闹剧。 杨洪武早就命令御林军以及护城军待命,整整十万的兵力,只要苏离失败,那今日,京城注定是要血流成河的。 当然,有些罪魁祸首,也是倒不掉的。 三万两银子,就是不知道秦王有没有机会花了。 “秦王,请吧,我很期待秦王会用什么办法说服这近十万人。” 接着,又是冷笑道:“或者说,秦王的声音,能否一瞬间就能传达到十万人的耳朵里,如果不能的话,呵呵,这前面的人听不清,后面的人听不到,秦王有再大的本事,似乎也是没用的。” 杨洪武讥讽的话,非但没有让苏离生气,反而提醒了苏离。 苏离立马命令道:“去找一口大钟来。” 杨洪武皱眉,“王爷要大钟何用?” “叫你去就去,废话那么多干啥?要大钟,越大越好。” 杨洪武仔细看了苏离一眼,确定苏离是真的在为眼前这种棘手的情况想办法之后,才挥挥手叫人立刻去准备。 御林军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直接把灵隐寺的大钟给拆了,抬到这里来了。 苏离很是满意地看了一眼立在地上比他都要高出不少的大钟,然后对杨洪武说道:“杨统领,把这钟顶给我劈开,抠出一个洞来。” “劈开?拿什么劈?”杨洪武有些傻眼地看着这巨大的铜钟。 都不确定斧头能不能将其劈开。 “拿手啊?办不到吗?这点儿本事都没有,做什么御林军统领啊?” “用手劈开?”杨洪武觉得不是苏离疯了,就是自已疯了。 苏离愕然,好像是他代入感太强了啊。 “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总之,赶紧的吧。” 苏离已经看到,下面的人已经开始变得躁动起来,不用想也知道,这么多人挤在一块,没有矛盾也会爆发矛盾了。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带着怨气而来,朝廷迟迟不出面,为数不多的耐心已经快消磨殆尽了。 这边,杨洪武只得找来斧子,开始劈钟,终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满足苏离的要求,在上方破了一个洞出来。 与此同时,下面的百姓们以及那些读书人,已经开始去撼动宫门了,场面也是越发的混乱。 而在最前面的孙文坛、赵院长等一些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已经意识到局面的不妙了。 其实他们没有料到朝廷会如此不作为,到现在都没把苏离放出来。 这让孙文坛都觉得心寒,然后看着不远处,被一群人暂扣下来的吴丞相说道:“朝廷这是真打算与整个京城的百姓为敌吗?” 吴丞相苦笑道:“老师,我不是跟你说了吗?秦王一定不会有事的,我已经跟陛下求过情了,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这下好了,就因为老师你的一时糊涂,导致如今已经彻底失控的局面。” 吴丞相这一番话,顿时让周围不少读书人都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孙文坛。 他们虽然对孙文坛充满信任,可是眼看着要出大事,似乎要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到了推卸责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这都是孙文坛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孙文坛目光深邃地看了吴丞相一眼,只一眼,就让城府极深的吴丞相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果然,面对孙文坛,还是有着不小的压力。 但他还是想试探出来,孙文坛到底是不是秦王背后的高人。 现在看来,吴丞相至少有六成的把握确定,孙文坛就是那个高人。 这时,有学生突然惊恐地跑了过来,“不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离开这里了,到处都是人,没有一条可行的路,而且那些百姓,已经开始变得狂躁,不少人都打起来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这话,孙文坛也是当机立断,“立马叫人去把打架的人拉开,另外继续派人去劝说百姓们,这里没有什么可瞧的热闹,让他们都回去。” “先生,已经没用了,先不说他们根本不听咱们的劝告,如今,咱们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很多话根本没法传递到后方黑压压的人群中去。” 这时,吴丞相故作紧张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别说喊冤了,更别说什么万人上书了,说不定啊,待会儿就会出人命,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声音无法传遍京城,说什么都晚了。” 话音刚落,突然传来巨大的声音,“喂喂喂,听得到吗?听得到吗?” 如惊雷之声骤然响起,直接震惊了所有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史上最接地气儿的王爷 “这是什么声音?” 吴丞相立马对身后的手下问道。 “大人,属下也不知,这好像是有人在说话?可是如此洪亮的声音,莫不是天人显灵了?” 吴丞相脸色一沉,“亏你想得出来,天人显灵这种事,你也说得出口?” 只是嘴上说着不信,但心理上,吴丞相也是犯起了嘀咕。 如果不是天人,还有谁说话的声音能如此洪亮,而且还能回荡在天地间,久久不能平息。 “老师,您觉得呢?”吴丞相看孙文坛陷入深思,便是走过来笑着问道。 孙文坛有些不满地道:“丞相大人莫要以老师称呼老朽,老朽一生从未收过任何一个门生。” 这倒是真的,因此,赵院长等人都称孙文坛为先生。 孙文坛也不许别人喊他老师,可是这吴丞相却怎么也不改。 “老师何必过谦,在本相心中,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这话说的,虽然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可怎么听都觉得怪怪的,丝毫感受不到吴丞相的语气中带有多少敬意。 孙文坛也不善与人争辩,见吴丞相依旧不停,也不再理会吴丞相。 可吴丞相却是追问过来,“老师,您还没有说这是什么声音呢?莫不成,老师也以为是天人?” 吴丞相故意如此说道。 这是把孙文坛直接当作他手下一样肤浅的人了。 赵院长等人顿时有些生气,但正准备开口的时候,孙文坛却是笑道:“吴丞相与其在这里问东问西,不如赶紧去派人察看一下,不就知道答案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就是三岁的孩童都知晓。” 一句随和的话,确实把吴丞相怼得哑口无言。 吴丞相脸上挂着冷笑,“呵呵,学生也是一时糊涂了,这就派人去察看情况。” 不过这时,那道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喂喂喂,都听得到吧,既然如此,本王就长话短说了。” 苏离对着巨大的“大喇叭”喊道。 旁边的杨洪武、以及城门楼上的御林军和官兵都是满脸震惊地看着苏离。 准确的说,是看着苏离面前的大钟。𝓍ᒑ 这是什么道理?把钟顶开个口子,对着里面说话,居然能发出如此洪亮悠长的声音? 这声音,虽然做不到可以传遍整个京城,但在皇宫前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苏离的喊话。 甚至远一些的几个街道上的人,也可以听得到。 苏离只用了一口大钟,便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杨洪武都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太离谱了,这是正常人可以想到的办法吗? 随着苏离表露身份,下方的所有人都是知道了,被冤枉的秦王已经出来了。 读书人都激动了起来,纷纷询问那两句圣言到底是出自何人之口。 对于这个问题,苏离只是笑道:“英雄莫问出处,圣言不必追溯,宝剑配英雄,圣言当与天下读书人共勉之。” 巧妙地回答,顿时赢得了读书人的盛赞。 看到无数读书人如此兴奋,吴丞相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现在还在想着,苏离究竟是怎么做到可以让说话声如此洪大。 结果苏离一句话,居然直接赢得了众多读书人的追捧。 要知道,读书人虽然喜欢讲道理,但是读书人各有各的傲骨,你的道理,他未必会听。 可苏离居然只靠一张嘴,让在场所有的读书人都如此认同,甚至不再追问那圣言的出处。 一句英雄莫问出处,直接抬高了所有读书人的身段。 这些人又怎会不高兴? 这时,有下人来报,“丞相大人,御林军统领杨洪武大人,请您和孙老先生、以及一众院长登上城楼。” 事实上,杨洪武知道吴丞相在下面后,就邀请他一起过来的。 至于孙文坛等人,是苏离提出来邀请他们一起上来。 苏离已经从蛇二的口中得知了,今天他能如此顺利出来,这些德高望重的院长都是出了不少力的,尤其是那位孙文坛。 苏离也是第一次知道孙文坛这个名字。 但没有想到,孙文坛这个人,曹邙等一众战狼的兄弟居然也知道。 如此一来,苏离对这位曾经差点儿成为国师一样的存在,也是有几分好奇。 得知秦王也在上面后,孙文坛立马答应,随着一起上去看看。 那两句圣言,在孙文坛看来,一定是出自苏离之口。 虽然人人都说大乾秦王是个废物,但在孙文坛眼里,又何尝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说非寻常人,怎会说出堪比圣言一样的两句话。 这边,苏离也是通过大喇叭讲述了他被冤枉的始末。 这件事总是需要有人来背锅了,无疑,负责调查的齐广军和陈富年两个人是最佳的人选了。 再加上之前,这两个人还敢跑到王府门前嚣张,如今,也只能是他们两个出来背锅了。 这里,苏离还不忘替皇帝开脱,称皇帝只是一时糊涂,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而已。 杨洪武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当众说陛下糊涂? 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了,天知道,陛下知道苏离说的这些话会是什么表情。 还能是什么表情,御书房里的瓷器又得重新换一批新的了。 “诸位百姓,今日本王本应是大喜之日,却倒霉地被小人陷害,幸得诸位父老乡亲抬爱,为本王伸张正义。” “本王一直都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缺席!” “本王在此,谢过父老乡亲能让本王回家娶媳妇,入洞房!” 说罢,苏离站在城楼上,对着下方深深地鞠了一躬。 百姓们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眼前这位可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啊,居然对着他们鞠躬。 不过秦王真的好随和,回家娶媳妇儿,这话听着舒坦。 在他们这些寻常百姓看来,娶妻那是人生头等大事啊,耽搁不得。 一时间,老百姓看着苏离的眼神倍感亲切,如此接地气儿的王爷,谁能不爱啊。 甚至已经有人着急地大喊道:“秦王,那还等啥呢?新娘子还在王府门口等你呢。” 那人没有想到他喊话的时候,周围突然安静了,这导致他的话,一下响彻全场,所有人都听得真切,一时间,顿时吓得脸都白了,“完了,如此轻浮不敬的话,秦王不会杀了他吧。” 但下一秒,却突然听到苏离洪亮地回话。 “大叔,不是本王不想走,而且现在走不了啊,皇帝发话了,你们要是不回家,本王也不能回家。” “本王啥时候能回家娶媳妇儿,全仰仗各位叔叔伯伯了。” 第一百二十章 吴丞相好惨 苏离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就是传来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 “秦王,不过是一群刁民而已,又何须对他们卑躬屈膝,莫要折了皇家威严。” 苏离回头看去,但因为没有见过这位吴丞相,所以一时没有认出来。 看到苏离的眼神,吴丞相也是连忙露出了和善的笑容,“秦王,在下因为身体常患疾病,所以时常告病在家,秦王看着本相眼生,也是情有可原。” “哦,你就是那个吴丞相啊。” “正是!”吴丞相一脸的得意。 想来,这位秦王一直被朝廷众大臣联合针对,就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 如今突然来了一个丞相示好,一定很开心吧。 “呵呵,就当暂时施舍一下你这个废物王爷好了。”吴丞相已经准备接收苏离兴高采烈的热情。 看着苏离朝着他这边走来,甚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待会儿苏离要是拿出什么贵重礼品的话,他就勉为其难地收下好了。 可谁知下一秒,苏离就这样从他的身旁走过。 而他“秦王”两个字,都已经脱口而出了。 “恩?你刚才有对本王说话吗?”苏离瞥了吴丞相一眼。 吴丞相脸色有些难看,但正要开口时,结果苏离又是直接转过头去,完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或者说,这是赤裸裸的不屑和无视,丝毫没把他当回事。 反而热情地与孙文坛等人打招呼。 “孙老,久仰大名啊,您老身子骨还挺硬朗,待会儿随我一道回去喝杯喜酒,可好?” “呦,赵院长,咱们也算是第二次见面了,今日多谢,多谢。” 看着苏离和这些寒酸的读书人聊得火热,被无视的吴丞相,那脸色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杨洪武都忍不住对吴丞相投去了同情的目光,换作是他的话,早就被气死了,不愧是吴丞相,还挺能忍的。 却没有看到,吴丞相袖袍里的拳头指节都白了。 “秦王,好你个秦王,走着瞧,本相一定会给你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时,吴丞相走了过来,对刚才的事只字不提。 反而脸上依旧挂着随和的微笑,“秦王有所不知,今日要不是老师出手相助的话,恐怕秦王你,还继续在刑部大牢里待着呢。” 苏离看了吴丞相一眼,然后对孙文坛问道:“你学生啊?” “不是。”孙文坛平淡地回了一声。 “哦,我说呢,咱们刚才聊到哪儿了?”苏离再次无视吴丞相。 吴丞相的脸面也是被孙文坛那一句“不是”彻底被踩在了地上。 但还要告诫自已,一定要忍耐,他必须赢得苏离的信任,确定苏离身后的高人究竟是不是孙文坛。 眼前这情景看来,吴丞相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了。 居然还在他面前装作刚认识的样子,如果这都看不出来,他有何颜面去面对陛下。 而在吴丞相看来,苏离对他的不待见,也不是针对他这个人的,多半是对整个朝廷的大臣都有成见,所以自然而然的,对朝中的人充满了戒备,更何况是他一个丞相了。 如此想着,吴丞相立马对苏离说道:“王爷,本相今日前来,也是听说了王爷被冤枉的事,如今陛下虽然迫于压力放了王爷,但陛下也给王爷出了一道难题啊。” 苏离就想好好和孙文坛等人说说话,因为他能感觉到,眼前的这位孙老,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三言两语间,就能说透很多东西。 其为国为民的思想,更是让苏离直呼难得,还有对朝廷颇有微词的态度,也是引得苏离共鸣。 这是苏离来到这世上,第一次碰到一个可以谈得来的人。 可耳边总是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聒噪得很。 这时孙文坛笑道:“王爷寥寥数语,让老朽豁然开朗,不过眼下,王爷还应早些处理眼下之事,你我也好有机会促膝长谈!” “那就依老先生所言,且稍等本王片刻

相关推荐: 薄情怀(1v1)   我以神明为食   岁岁忘忧(完结)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召唤之绝世帝王   妄想人妻   南城(H)   我有亿万天赋   失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