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老板给我做按摩 > 第103章

第103章

份手书,让卫先生去京城找钦天监监正沈大人。” 谢知微问道,“是沈诸望吗?” 百灵道,“是。” 谢知微便对周玉晴道,“沈诸望是沈植的侄儿,沈植乃是名满天下的书法大家,沈家家风清正,原本沈植是想沈诸望从书法一道,谁知,沈诸望从小就喜欢演算,他为了观天象,专门在家里做了栋楼,楼顶是平台,白天睡觉,晚上就躺在上面看星星,有一次染了风寒,要不是我外叔祖,就丢了一条命了。” 谢知微看似在讲故事,可周玉晴却知道,谢知微是在安她的心,一个醉心于学问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世俗欲.望的,这样的人会惜才,会对同道中人惺惺相惜。 “你会跟着去吗?”谢知微问道。 周玉晴想了想道,“他眼睛看不见,这一路上,自然需要有人同行,我准备带弟弟跟着一起,若是他留京城,将来我们还是少不了要去。” 谢知微看着周玉晴的神色道,“你将卫先生引荐给我,无非是想我因此而庇护于你,你现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还打算嫁给他吗?” 周玉晴对上谢知微的目光,坦然地道,“郡主,我留意这个人已经有好些年了,我经常去玉华宫看他卜卦,看他演算,不是一日两日。我想,这世间男子万千,若真让我选一个的话,和他在一起,我会很安心,不必一辈子担心。” 她戚然一笑,“我与郡主不同,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就把我的整个世界都带走了,我爹有了继母后,他就已经不是我和弟弟的爹了,连爹都能抛弃我们,郡主,您觉得这世上还有男人值得我信任吗?” 谢知微看着她,想到了前世的自己,可前世哪怕到了冷宫,最绝望的时候,她的手里因为还握着陆偃留下来的资源,哪怕那些人脉资源或许已经不复从前,但她依然没有感觉到被全世界抛弃。 她只是输了而已! 谢知微起身,亲手将周玉晴扶起来,她掸了掸周玉晴肩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柔声道,“自助者天助,你还有弟弟可以维护,这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你要知道,这世上曾有人,只剩下自己,连最疼爱的弟弟妹妹都护不住,他们依然在坚强地行走,追逐遥不可及的希望与梦想,只为了不让步入黄泉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担忧。” 周玉晴落下泪来,她盈盈一拜,“郡主,谢谢!” 次日,周玉晴与卫璞一行便离开了真定府,她租赁的那宅子,还没有住上五天,只能说事情进展得太顺利了,她回过头来,遥遥地望着真定府的城墙,高大的城楼上,悬挂着她熟悉的“真定”二字,她无数次迎着这两个字进这座城,如今,是真的要离开了,她的心里满满都是对谢知微的感激。 祖母曾经说过,“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两个贵人,你的贵人还没有来,等哪一天遇到了,一定要真心地感激那个人。” 她真心地感激这个人! 当天晚上,东厂和锦衣卫包围了周家,周家被大肆查抄,一共抄出了金银、珠宝、古玩、书法及房产地契,合计约一百多万两银。 周家后院的古井里,一共被找到了三具女尸,经过仵作鉴定,死期均在一年之内,这些女子年不超过二十岁,均是被虐打致死。 周大谟父子被锁拿,装进了囚车,其余人等全部都被关进了大狱,等待天亮之后送往京城,等待刑部审讯。 陆偃在真定府逗留了不到五天,七月二十八日,三万寒羽军在城外集结完毕,陆偃身披战甲,手持方天画戟,漫天的朝霞照在他的身上,他如那光辉万丈的天神,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朝北地进发。 两面旗帜在蓝天下招展,猎猎生风,偌大的苍狼头栩栩如生,“陆”字旗在他的头顶,青年昳丽的面容,在众人的视线中越来越远。 谢知微站在城楼上,朝陆偃招了招手,陆偃回头看了她一眼,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道流光,他看到谢知微的唇.瓣翕动,朝他说了一声“保重!” 行军十日后,寒羽军来到了燕京城,昔日被北契占领的城池,如今人烟稀少,在城中间的空地上,竖起了数座宫殿。 陆偃下令寒羽军就地修整,他骑着马儿来到了工地上,正负责此处工程的工部侍郎明安不期然陆偃会前来,他刚刚从一处正在做彩绘的宫里出来,一抬头看到了陆偃,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第748章 大礼 陆偃下了马,将缰绳扔给了米团,他抬头望着面前巨大的宫殿,眼中渐渐地升起了一片火热,阳光落在他的眼里,似有两团火在燃烧。 “下官见过督主!”明安连忙行礼,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看到不远处陆偃的亲兵,和他身上的盔甲,知道他是路过此处,便稍微心安。 “工期还赶得上吗?”陆偃问道。 明安心说,这不是问了一句废话吗?赶不及不也得赶吗?赶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前用,这难道不是死命令吗? “回督主的话,材料和工匠都不缺,眼下来看,三座大殿今年年底可以竣工。“ 蓝天下,金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汉白玉的石雕与栏杆,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亲手设计的,他梦想中的天子的明堂,比起如今京城里的麟德殿要更加高大雄伟壮阔,富有皇家威仪。 所有人以为,这三座殿要赶在明年的元宵节来用,唯有他和萧恂知道,这座宫殿真正要用的日子是明年的正月十六。 陆偃看过一遍后,非常满意,吩咐米团,“给李宝桢说说,一些布置和摆件要运过来了,让裴济看着些!” “是!” 陆偃想了想,道,“另,让内阁用旨,崔应卿为礼部侍郎,即刻来燕京,着手明年正月十六庆典之事。“ 米团正要领命而去,有些没听懂,问道,“督主,这庆典是什么庆典?” 陆偃看了米团一眼,“及笄之礼,崔应卿知道即可,不必大范围地传。” 米团激动得浑身热血涌动,他高兴不已,“督主,是郡主的及笄之礼吗?” “嗯,让崔应卿的夫人也跟着一起过来。” 想到,及笄礼的话,可能女子会知道得多一些,且崔应卿的夫人乃是海氏,江宁海氏最是重礼,陆偃便多吩咐了一句,“这句话,不必写在圣旨里。” 京城里,谢眺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周大谟被锁拿进京了,可是陆偃没有说命谁接任周大谟这个位置,之前他提议让卢琦龄,陆偃也不说行还是不行。 谢眺只好把几个阁老都喊了过来,在值房里,他让人煮了一壶茶,袅袅茶香中,谢眺道,“诸位,周大谟不日就要进京了,眼下河北布政使的位置空缺,诸位的意思,谁最合适?” 眼下的形势,外头的人看不明白,这内阁的人,怎么能看不明白? 皇帝还病在东暖阁里,襄王在梅坞侍疾,皇帝年长的四个儿子,两个在东厂诏狱里待着,一个在云南就藩,一个在山东待着不回来。 曾士毅脑子里过了一遍,“谢大人,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谁合适,不如卢大人吧,但关键是,卢大人太年轻了些,如今已经是正三品,这不到三年时间,又往上升一级,岂不是太快了些?” 会不会落下任人唯亲的骂名? 谢眺没有说话。 张明贺道,“谢大人,李纲此人如何?昭阳元年,李纲进士及第,在户部观政两年,后外放到邢州任县任县令,因年年考绩为上,后迁升邢州知州,寿康八年任太常寺少卿,次年因当时的太常寺卿丁忧,李纲代任太常寺卿,三年后迁任太常寺卿。“ 谢眺对此人的印象自然是比张明贺要深多了,李纲当年进京赶考的时候,他曾在一家小酒铺遇到过李纲,也曾指点过李纲,后来李纲上了榜,提了一瓶酒,来谢家感谢过他。 谢眺对李纲可以说有半师之谊,这也是谢眺为何不提李纲的缘故。 傍晚时分,下了衙后,谢眺专程来到了卢家,谢三娘没想到娘家人会突然来,有些手足无措,谢眺摆摆手,“随便弄几个小菜,我有事要和琦龄谈。” 卢琦龄的儿子跌跌撞撞地扑了过来,嘴里亲热地喊着“外祖父”,谢眺抱着孩子逗了一会儿,将孩子给了谢三娘,与卢琦龄去了书房。 卢琦龄亲自给谢眺沏茶,谢眺抿了一口,道,“原本我是想让你去河北任布政使的,之前在陆大人面前提了一下,他一直没有松口,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不管陆偃是怎么想的,横竖陆偃不会坑卢琦龄就是了。 不等卢琦龄说话,谢眺道,“我之前说,我退下来吧,陆大人也不答应,今日内阁商议,让李纲去河北。唉,不瞒你说,李纲也是我的人啊!” 卢琦龄不由得笑道,“姑父,这话您在我跟前说说就算了,就不要在外头说了。眼下暂时也不是姑父离开的时候,要侄儿说,姑父还是等一等,将来,有的是机会。“ 谢眺道,“前些日子,你崔家的表叔写信来跟我说,崔家的族学已经移交给了山东学政,改了个名字,名叫博陵书院,我觉得如此甚好。” 这一切都是崔谢两家在为新政铺路了。 北契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崔家接到了圣旨,崔应卿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命前往燕京府,督办正月十六日的庆典一事。 他愣了一下,不太明白正月十六日的是什么庆典,但,崔应卿也极为老练,先接旨谢恩,起身后,与前来传旨的小太监套近乎,塞了人家一百两银票,“公公,敢问这十六日的庆典是什么庆典?” 小太监不满地朝崔应卿看了一眼,“崔大人,您好歹也是郡主的舅舅,难道不知道郡主的生辰?您细想一想,正月十六日是什么日子!” 崔应卿恍然大悟,他一时间难掩激动,没想到宸王殿下如此重视郡主的及笄礼,他的手都在颤抖,连忙吩咐管家,“去,去,跟厨上说,备好酒好菜,我陪公公喝一杯!” “哎呦喂,这咱家可不敢,您是堂堂的礼部左侍郎,是郡主的舅舅,您就随便安排个人陪咱家用顿便饭即可,这圣旨挺急的,您赶紧去跟老太太商量,督主可是说了,这及笄礼是不能随意的,建议把大太太带上呢。” 第749章 赞者 “这,这不用陆大人吩咐,本官会带上郡主她大舅母的。” 崔应卿赶紧回到了老太太的正堂,他跪在老太太跟前,很是愧疚,“娘,您年岁已高,儿应当承欢膝下,只如今,君命难违,再妹妹九泉之下,想必也不放心侄女儿的及笄礼,娘,儿子这就要启程远行,前往燕京府了。” 崔老太太一点儿都不伤感,她反而兴致勃勃,对服侍在一边的海氏道,“这么大的日子,我岂能不去?你有没有想好,湄湄的及笄礼,谁是正宾?谁是赞者,谁是有司?“ 海氏想了想道,“母亲,儿媳以为,若论起正宾,以如今郡主的身份地位,想必只有衮国长公主才有资格担任了,有司的话,儿媳可做,至于赞者,儿媳想问问郡主的意思。” 老太太很满意,道,“你有心了,这一次,我和你们一块儿去吧,要是若华还活着,到了那一日,她不知道该多高兴呢。” 海氏心头也是一酸,“母亲,这一路过去,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儿媳担心您的身体。” “我一把老骨头了,青山何处不埋骨?死在哪里不是死?更何况,我还没到那时候,我身子骨儿好得很呢。” 海氏还要坚持,崔应卿用眼神制止住了她,道,“母亲,让儿子侍奉母亲一起去吧!” “不必了,你去燕京府,在那边先找宅子,我跟你媳妇先去真定府,不知道湄湄什么时候会去燕京府,到时候你安顿好了,我们再一起去。” 谢知微正在真定府的宅子里接待远方前来的客人,萧恪兄妹不必说了,绫华居然从云南回来了。 谢知微惊讶不已,看到绫华比以前长高了,肤色也很好,气色不错,她放下心来,“元嘉姐姐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绫华想了想道,“大皇姐应是不会再回来了,我跟你说,前些日子,大皇兄做主,为大皇姐与沐小王爷议亲,沐小王爷答应了。” 谢知微惊得快从椅子上跳起来了,“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出发的时候,就只等着大皇姐点头,我想着大皇姐若是不答应的话,大皇兄应当也不会提这件事。” 谢知微点点头,“元嘉姐姐以后都不回来了吗?” “南边离这里太远了,我听大皇兄的意思,将来……,算了,不说这些了,微妹妹,你眼看就要及笄了,你的及笄礼应当会很盛大吧,你选好赞者了吗?” 正宾一向是由有名德威望的长辈担任,有司也一般请长辈,唯有赞者,是笈者自己选人。 谢知微忙道,“绫华姐姐大老远地跑回来,难道就没想过要为我担任赞者吗?” 绫华大喜,“太好了,我就知道,你的及笄礼,赞者的位置非我莫属了。” 正说着,百灵玄桃进来了,道,“郡主,大姑娘来了!” 谢知微之前说了要回请真定府里的太太和姑娘们,后来因陆偃来了,要送陆偃,便耽误了几天,后来,萧恪和萧灵愫来了,谢知微要安置小叔子和小姑子,一时也没有腾出时间来。 前日,谢知微将这个活交给了萧灵愫去打理,让她凡事多问玄桃和紫陌。 萧灵愫与绫华虽是堂姐妹,但两人从小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见面相聚并不多,感情也不深。 此时在异地相见,姐妹俩各有感慨,见面之后,反而话多了些。 寒暄过后,谢知微便问起萧灵愫,“明日的宴请都安排得怎么样了?” “嫂嫂,我想了想,准备把二哥的猫儿狗儿弄两只过来,一般的太太和姑娘们都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您看如何?” 谢知微愣了一下,笑道,“这真是个好主意,不过,还是要注意一下,要提醒客人们不要随便摸猫儿或是狗儿,若是被咬了,或是抓了,就不是很妥当。” 萧灵愫的脸一红,“嫂嫂,我没想这么多,如此的话,那就不安排猫儿狗儿了。” 谢知微道,“凡事有利必有弊,就像你说的,很多太太和姑娘们都喜欢小动物,你若是弄这么一个猫狗展,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这是利,而万一有个危险,那就是弊端,那你不能说怕有弊端,连利也不要了。” “这天下事,哪里有那么多的十全十美?” 萧灵愫的脸又一红,低下了头,“嫂嫂,我明白了。” 谢知微点点头,牵起了她的手,“好了,你以前没有独自理过事,慢慢地经手多了,就会熟练起来,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想得比别人周全,谁的经验不是通过教训得来的呢?” 萧灵愫依然难免紧张,想做到尽善尽美,她请教了几个问题,谢知微没有一个给她一个确切的答复,都是做一些提示,让她自己决断,最后,她想着凡事要自己思考拿主意,便只好离开了。 香橼很担心,回院子的路上,只有她主仆二人了,香橼忍不住道,“姑娘,郡主是不是不肯教姑娘?” 萧灵愫不高兴地道,“你何出此言?” “奴婢瞧着,姑娘问十个问题,郡主难得回答一个,凡事都不说好也不说不好,这不是在为难姑娘吗?” 萧灵愫抿唇笑了一下,“这就是嫂嫂的高明之处了,我听说,那些能当良师的人都不会直接告诉徒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嫂嫂让我自己想,就是在教我,你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了。” “是,奴婢记住了,奴婢愚钝,没想到那么多。”香橼放下心来。 待萧灵愫走后,绫华对谢知微道,“愫愫有你这个嫂嫂真的很幸福。” 她说着,眼中渗出泪来,哽咽道,”你知道吗?一直到今日,我都不信我母妃过世了,我一直都想着,她还在宫里,在等我和皇兄回去。“ 说到这里,绫华双手捂住眼泪,忍不住哭了起来。当日,云贵妃刚刚过世,她只是木然地流着眼泪,而今日,她却是嚎啕大哭。 像个孩子一样! 谢知微将她搂进怀里,轻轻地抚着她的后背,什么话都没有说,只默默地帮她擦着眼泪。 良久,绫华才停了下来,她靠在谢知微的肩上,流着泪道,“微妹妹,我有时候在想,若是当日我没有看上楚易宁,没有为自己找个归宿的话,母妃会不会就舍不得去死,到现在还能活着?” 第750章 偷听 谢知微的心跟着狠狠地一痛,她想到云贵妃对两个孩子的安排,拳拳慈母之心,她轻轻地抚着绫华的后背,“绫华姐姐,你如此想着,就实在是太不孝了,有的人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绫华闭了闭眼,哭道,“我知道啊,可是我太想母亲了。” “绫华姐姐,等这一仗打完了,你就和楚易宁成亲吧,你也该开始置办嫁妆了,想必,贵妃娘娘已经帮你都把嫁妆攒好了,嫁妆单子也拟好了,可是,你们婚后会在哪里生活呢?是西疆还是北境?” “就北境吧!”绫华想了想道,“我还是喜欢热闹,和好朋友们在一起,大家春天的时候可以出去踏青划船,夏天一起去避暑,秋天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登高,冬日里看着窗外的雪花,喝你酿的梅花酒。” “好!”谢知微道,“那我得在这里好好看看,要是没有好宅子,就要买块好地基,起房子了。” “嗯,说起来,好嫂嫂,我的婚事就指望你了!” 谢知微忍不住用帕子甩了她一脸,脸红得跟西边的晚霞一样,屋子里,响起了一阵笑声,一直在旁边跟着抹眼泪的云嬷嬷和云萝也忍不住笑了,跟着松了一口气。 云嬷嬷和云萝感激地朝谢知微看了一眼,果然,正如郡王妃说的,三公主这病也只有郡主能帮忙治好了。 因是萧灵愫练手,谢知微也没有请多的人,只把那一日在李家别院里赴宴的几个太太和姑娘请了来,因第二次聚会,比起第一次,大家都随和了些,没那么拘谨了。 萧家的宅子比起李家别院要宽敞许多,席面摆在延福楼一楼的明间里,内花园里搭了个戏台,请了李家班唱《岳母刺字》。 谢知微陪着严氏几人坐在戏楼的正对面,姑娘们则在侧面落座,因绫华和萧灵愫身份贵重,坐在正中,赵宝华等人陪坐在一旁,均是看得津津有味。 谢知微看了一会儿,便以更衣为名,让孙氏陪她一起,孙氏心知她必定是有事要和自己说,便忙欣然前往。 果然,下了楼,走到了湖边的亭子里,谢知微的丫鬟已经帮二人放好了垫子,茶炉子也都烧上了,松果噼里啪啦地散发出香味来,熏得人欲醉。 “我活了这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郡主如此会享福的人。”孙氏端了茶,闻了闻茶香,笑道,“你快说,别吊我胃口。” 谢知微便笑道,“有件事,我是想请太太帮我开个口。” 这边,丁佳慧见谢知微和孙氏离开了,她便悄悄地朝赵月华使了个眼色,赵月华忙对姐姐赵宝华道,“大姐姐,我想更衣了,你陪我一起去吧!” 赵宝华正听戏听得起劲,她有心不想,但这庶妹素来能作,若是在郡主这里丢了脸,她可不想让郡主瞧不起,便只好起身了。 “赵姐姐,我也跟你们一起去。”丁佳慧见此,忙跟在了二人的身后。 三人一起去了官房,从官房出来,丁佳慧对二人道,“我听说今日,南漳郡主还安排了赏猫和狗,听说是襄王世子养的,你们想不想先去看看?” 赵宝华心头一动,但想到,既然主家都安排了,就先等等再说,谁知,赵月华一听,高兴极了,“好啊,不过,哪里可以看?” 正说着,从不远处的花丛中过来一个人,一身月白色的锦袍,手里拿着一柄折扇,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样子,道,“你们是要看猫和狗吗?” “哥哥,原来是你,吓了我们一跳,你是来看襄王世子的猫和狗的吗?”丁佳慧迎了上去。 赵宝华的眉头一皱,正要拉着妹妹离开,突然,丁佳慧捂着肚子,“好疼,哎呀,我是不是吃坏东西了,月华,你再陪我去一趟官房吧!” 赵月华忙扶着她,二人二话不说,就直奔官房。 赵宝华此时才意识到不对,她没想到,自己的庶妹和人一起给自己挖坑,她环视一圈,见此地偏僻,正要离开,就被这男子拦住了。 “赵姑娘,在下丁学桐,不是坏人。” 赵宝华朝此人看了一眼,说起丁学桐,她自然听说过他的大名,这人之前一天到晚谋划陈灵玎,如今怎么就轮到自己了呢? “丁公子,请让开!” 丁学桐怎么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他与妹妹已经商量好了,只要他一得手,妹妹和赵姑娘就会出来,那样一来,就都看到了,赵姑娘便不得不嫁给自己了。 这边,赵月华和丁佳慧躲在官房里,赵月华很是不解,“你之前不是在帮你哥哥想办法争取陈灵玎吗?现在怎么又打起了我姐姐的主意了?” 丁佳慧跺脚道,“我怎么知道我娘怎么想的,一开始说好了是陈灵玎,后来,听说郡主对赵宝华很看重,就换成了赵宝华。“ 丁佳慧叹了一口气,“说来说去,不都是因为我们是庶出吗?我娘不得不为我和我哥哥多操点心。” 这话,说到了赵月华的心里去了,她问道,“你哥哥认识襄王世子吗?我今日帮了你,你明日也要帮我。” 丁佳慧笑着捏了捏赵月华的脸,“你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心思?我听说襄王世子人很好,没有什么架子,不过就喜欢养猫养狗,不热衷朝政,你愿意?” “这有什么,嫁给了他就是世子妃,将来就是襄王妃,超品襄王妃,到时候看谁还敢瞧不起我。“赵月华似乎看到了自己被册封为襄王妃的那一天,端了脸盘,惹得丁佳慧大笑。 二人均没有想到,身后的紫竹林里还有人。 萧恪无语地朝身后看了一眼,他怀里抱着最近淘来的一只蓝猫,花了大价钱,但品相和性情都还不错,他也就认了。 更何况,这只猫,还不是他花的钱,是嫂嫂帮他买的。 快步朝前走了数步,终于听不见那两个女人的说话声,萧恪松了一口气,就在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个男子正在将一个女子往怀里拉,萧恪惊呆了。 第751章 小叔 萧恪还没来得及说话,他怀里的猫儿便嗖地一下飞了出去,直接扑在了那男子的脸上。 丁学桐只觉得眼前一黑,他的脸上便被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给罩住了,头顶和下颌传来刺痛声,丁学桐痛得大叫一声。 丁佳慧和赵月华听到声音,愣了一下,照理说,不应该是赵宝华叫吗? 不过,既然已经叫出声来了,证明有了进展,两人连忙从官房里冲了出来。 赵宝华来不及反应,就被一人一把将她从丁学桐手里拉开,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说,“别怕!” 赵宝华站在萧恪的身后,她不认识萧恪,只看到青年肩背宽厚,后脑勺圆圆的,带着一点可爱,顿时,她觉得一颗心似乎得到了安抚,方才的委屈也似乎不曾存在过,她微微低了头,缓缓地勾起了唇.瓣。 “哥,你怎么了?” 丁佳慧一步冲了过来,将萧恪和赵宝华一拐子拐开,一把揪起了那只蓝猫,往地上一扔。 蓝猫着地之后,弹跳起来,吓得往萧恪的怀里一钻。 丁佳慧这才看清楚站在一旁的二人,她看了一眼萧恪,又朝他怀里的蓝猫看了一眼,隐约猜出了这人的身份,顿时,便对站在萧恪身边的赵宝华很不满了。 “赵姑娘,你刚才和我哥哥在一起,我哥哥怎么会被猫攻击呢?”丁佳慧问道。 赵宝华抬眼朝丁佳慧看去,“丁姑娘,我没有和令兄在一起,你和我二妹妹去官房,我在这里等你们,正好遇上了令兄和这位公子。” 丁学桐的下巴和头顶被猫儿的利爪抓伤了,他疼得厉害,但对方是萧恪,他实在不好责备,抹了一把下巴上的伤痕,道,“赵姑娘,你说的事,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的,只是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媒妁之言,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丁佳慧听出了门道,“哥哥,你们说了什么?” 赵宝华气得浑身发抖,眼泪都快出来了,她一把拉住了萧恪,“这位公子,请你为我作证,我与丁公子并没有说上一句话,何来什么……” 后面的话,她都说不出来了。 丁学桐对着萧恪行了个礼,“萧世子,在下丁学桐,父亲乃是河北按察使,今日随母亲前来贵府赴宴,想见识一下世子养的猫儿……” “你已经见识到了,你可以走了!”萧恪虽在襄王府不受他父亲待见,但他身份摆着,不需要迁就任何人,自然是一副贵公子的性子。 说完,萧恪转身对赵宝华道,“你是我嫂嫂请来的客人,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的,刚才,我看到了,你一直等在这里,没有和他说话。” 赵宝华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她深深福身,“多谢世子!” 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随手拉的一个,居然是襄王世子。 这边的动静,很快惊动了谢知微,她忙和孙氏过来,看到丁学桐脸上的伤,吩咐人去请了大夫来给丁学桐疗伤,问道,“这都怎么了?” 丁佳慧很不满,一来,世子从中作梗,哥哥的目的没有达到;二来,哥哥受了伤,明明郡主手里有好伤药,可是郡主居然不亲自给哥哥疗伤,要从外面请大夫。 丁佳慧上前一步,“回王妃的话,我哥哥正在和赵姑娘说话,一只猫冲了过来,就扒在了我哥哥的头上,把我哥哥都抓伤了,这要是留了疤就不好了。” “没有,我没有和丁公子说话。”赵宝华忙分辨着,眼泪都快出来了。 萧恪上前一步,“嫂嫂,我可以作证,赵姑娘和丁公子根本就没有说什么。” 丁佳慧还要说话,谢知微便与孙氏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戏谑,谢知微笑道,“我说什么?这上天安排的啊,可真是没错。” 谢知微说完,就对赵宝华道,“好了,你也别急了,我实话跟你说吧,我这院子虽然不大,可里里外外的人不少,谁在这里做了点什么,谋划了点什么,我心里明镜儿似的。” 谢知微朝这丁佳慧和赵月华深深地看了一眼,便牵着赵宝华的手转身离开,“走,跟我一块儿去那边亭子里坐一会儿,多大点事啊,不值当放在心上。” 赵宝华一颗悬起来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她用帕子擦了擦脸,陪着谢知微和孙氏坐在了湖心亭中。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垂柳飘荡在上面,如同情.人的手,轻轻地抚过。 赵宝华的心,似乎也被人用这样一只手给抚过。 “我这个小叔子啊,心思是最为单纯的,他喜欢养狗,养猫,养小动物,对别的事,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我婆婆去得早,那会儿他年纪小,也没有在亲事上多上心,这一晃几年过去了,现在年纪大了,来前,我公公就说让我帮他操心,你说,我哪里认识几个大家闺秀呢?” 孙氏朝赵宝华看了一眼,故意问道,“我倒是有个好人选,就不知郡主是怎么个条件?” 赵宝华心头一跳,她低下了头,两只手不由自主地紧张,紧紧地握住了裙子。 “人品好,容貌不差,至于身世背景,我还是想找个嫡长女,不是我偏见,一般嫡长女都会体贴人些,您也知道,将来我们总是要分家的,世子妃要掌中馈,偌大个王府,没点能耐,还是不行。” 赵宝华眼中的光渐渐地暗淡下来了,她这才想起来对方的身份,是襄王世子,将来要继承王位,而自己,父亲虽是河北左参政,可是,向来家里的好事是轮不到她的。 “这有什么,我看中的这姑娘啊,就是家里的嫡长女,就身份地位差了点儿,若是郡主觉得可行,我就去说。” “你就别卖关子了,跟我说什么身份背景啊?不是我说句托大的话,这天底下能够和襄王府门当户对的,还真是没有几家。” 孙氏不由得笑起来,赵宝华陪着干笑了两声,笑比哭还难看。 谢知微瞧着,很是心疼,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我听说你在家里也是个能干的,平日里帮你母亲不少。” 第752章 得罪 赵宝华还没有到那种看到一个男子便神魂颠倒非要嫁的地步,对她来说,眼下能够摆脱她在家的困境的路,就只有嫁人这一条了。 她母亲不仅仅只是懦弱,而是被韦氏踩在脚下,若非她在家中帮忙周旋,母亲恐怕连容身之地都没有。 可母亲并不感激她帮忙争取的生存空间,反而常常责备她没有容人之量,与韦氏母女别苗头。 久而久之,韦氏母女也知道了要拿母亲来辖制她。 赵宝华已经厌恶了这样的日子。 女孩儿家,若是在家里不能得父母的疼爱,在外头,随随便便一个男子对她稍微好点,她的心恐怕就会跟着飞了。 坐上马车之后,赵宝华的耳边还传来那一道温柔的声音,萧恪站在她的面前,他的身上有着好闻的气息,只要想到这些,她的脸上便一阵燥热,红晕慢慢地爬上了她的脸颊。 赵月华一直盯着赵宝华看,见此,心头大惊,不动声色地问道,“姐姐,郡主把你喊去说了什么?我看到你和郡主还有李太太在一起。” 赵宝华抬起了眼,冷冷地看向赵月华,“二妹妹,你和丁家姑娘又在谋划什么?” 严氏顿时心头一跳,她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赵月华便委屈地扑到了她的怀里,“母亲,您看姐姐,她欺负我!” 赵宝华别过了脸,这一幕,每日里都会上演一番,她已经不想做任何分辨,也不想企图去改变什么了。 严氏一面抚摸着赵月华的后肩,一面失望地对赵宝华道,“我已经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让你不要欺负你妹妹。” 见女儿别过了头,往日里,她眼中还有委屈的泪花,如今,却是一脸冷若冰霜,严氏更是很不高兴,“你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吗?” “母亲,姐姐也不知道得了郡主什么许诺,这是攀上高枝儿了,不想搭理我们了。”赵月华歪在严氏的怀里,她挑衅地看向赵宝华。 从前赵宝华会很嫉妒她,这让她很有成就感,但现在,赵宝华的眼神只有冰凉,淡淡地扫过她一眼,便什么话都不说了。 郡主并没有与她许诺什么,但赵宝华却一直都会记得郡主对她的帮助与安慰,哪怕今日的事情被有心人宣扬出去,她也不怕了。 严氏带着两个女儿离开后,其余的太太们也纷纷前来告辞,谢知微对丁启睿的太太李氏道,“丁太太,今日贵府的公子和姑娘,把我请来的客人得罪了,女孩儿家的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我就不多说了,赵家大姑娘与我这小姑子一见如故,情同姐妹,今日从这道门出去后,我不想听到什么不好听的话。” 说完,谢知微看向丁佳慧,丁佳慧被谢知微的目光压得抬不起头来,她浑身瑟瑟发抖,忍不住辩解道,“郡主,我,我什么都没有说。” “没有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你也跟你哥哥好生说说,男儿家以功名为重,好歹也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公子,不当做那登徒子行径,叫人笑话。” 丁佳慧张了张嘴,正要为哥哥辩解两句,谢知微又道,“幸而今日,我这院子里到处都是人,如若不然,我好好的赏猫会,岂不是叫你们兄妹俩给坏事了?” 李氏苦不堪言,这庶子和庶女都是她带来的,出了如此大的纰漏,回去之后,婆婆岂不是要骂死她? 想到这里,李氏便道,“郡主,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这两个孩儿,虽不是在我身边长大的,也是家里的老太太从小儿带在跟前的,还不至于做出如此失礼之事来。” 李氏一开口,孙氏便知道要糟糕,谢知微但笑不语,孙氏只好道,“丁太太,不瞒您说,这事儿,从头到尾,我跟郡主都看在眼里,令郎的行径也的确是太孟浪了些,今日,若没有襄王世子出面,就只好我和郡主出面了。“ 若是郡主出面,想必就不是敲打,而是重罚。 可即便如此,郡主的话,一旦被传出去了,她的这个庶子和庶女,还有将来吗? 李氏跪了下来,双膝落在铺着地衣的地面上,她磕头如擂鼓,“郡主,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教母之过,还求郡主看在妾身两个孩子年幼的份上,高抬贵手。” 谢知微抬了抬袖子,将裙子上的褶皱抚平,“丁太太,这话就言重了,我可没有喊打喊杀,你这求饶又是何苦呢?” 张氏一向恨丁家的两个孩子给自己女儿下绊子,若非女儿机警,只怕早就落了他们的圈套了,虽说今日,不知为何,这一对兄妹改弦更张了,但昔日的怨恨,在她心里,可一点儿没有消。 “郡主,您若是喊打喊杀也不为过,今日若是叫丁公子得手了,那也是一桩人命。丁太太,都是当父母的,您的女儿是早就嫁人了,我听说在婆家过得也不好,我就问问,您心里头痛吗?痛在儿身上,疼在娘身上,一般人,还是多为别人着想。坏人女儿名声,可是要遭千刀万剐的。” 孙氏对张氏这番话一点儿都不惊讶,她也早有耳闻,原先丁家兄妹盯上的人是陈灵玎,陈奎的这个女儿是个极为机警的,不曾叫丁家兄妹沾一点儿边。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活在心惊胆战中,平素都不敢出门,谁心里还没一点儿怨气呢? 李氏见说话的是张氏,便极为不痛快,张氏的夫君只是区区知府,四品官,而她的夫君是按察使,正三品,中间还隔了两品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张氏在她面前这么说话了? 李氏不由得抬眼朝张氏狠狠地瞪了一眼,张氏心头发怵,有些后悔自己心直口快,可是话已经说了,如泼出去的水,她又能如何? 谢知微看在眼里,不由得笑了,“今日说来说去都是我的不是了,怪道老人们都说请客是门学问,请得不好,那是要得罪人的。” 她看了一眼孙氏,“我见李太太请客请得怪好的,我说我还个席,谁知就成了这样。” 第753章 跑腿 孙氏的相公只是提学,从四品,官位在这里头可以说是最低的,可她混在这些太太中,如鱼得水,不能不说,她为人处世真是极为练达。 孙氏笑道,“我跟你可不一样,我是尽量把个事情糊圆,你是掌控全局。” 谢知微对孙氏的恭维一笑置之,对李氏道,“令郎到了知慕少艾的年纪了,做父母的,也该给孩子们操操心了,我听说丁太太娘家有好几个与令郎同龄的姑娘,丁太太就没想过要做个亲上加亲?“ 丁太太的脸色猛地一变,但很快,她就平静下来了,讪讪一笑,“我娘家的侄女们,娘家的嫂子都有安排,我也不是没这个心思,可婚姻之事,总要图个你情我愿……” “是啊,还是要你情我愿的,不说姑娘和公子们你情我愿,最起码两家大人总要你情我愿。丁太太原来也明白这个道理,好了,今日就到这儿,我也乏了,让紫陌帮我送送各位吧!” 丁太太的脸色很不好看,起身行了礼,这才随着众人离开。 谢知微将孙氏留了一会儿,道,“你先别说,我问一下世子的意思再说。” 孙氏忙道,“那是自然。” 待将孙氏送走后,谢知微便让百灵去看看萧恪在做什么,萧恪很快就来了,谢知微让他坐,道,“今日那个姑娘,你瞧着如何?” 萧恪愣了一下,有些糊涂地看向谢知微,“嫂嫂,那姑娘挺好的,怎么了?” 谢知微心说,就算不是亲兄弟,好歹也都是萧家的血脉,兄弟二人的差异怎么这么大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世子觉得今日那姑娘如何?” 萧恪的脸腾地就红了,很是不自在,他侧身坐着,眼睛朝外看,讷讷道,“还,还行吧!” “还行是什么意思?是满意的意思吗?”谢知微逼问道,“二弟,这事儿,和谁都不相干,关乎的是你自己的一生,你须扪心自问,然后和我说实话,若是好,我就帮你去张罗这件事,若是不好,我们再看别家的。” 萧恪也不知道好还是不好,他想了想,斗胆道,“嫂嫂,我就喜欢养猫儿养狗儿,我觉得挺好,父王也觉得好,那姑娘若是不嫌弃,我就觉得好。” 谢知微没想到,他是这说法,点了点头,“我看你一时半刻没打算回京城去,我在南门大街上还有一个铺子,原本是打算用来卖漆器的,你先拿去卖猫儿狗儿吧。你尽快把你的这些猫狗都搬到那里去,省得你大哥回来了,又嫌弃。” 萧恪吓得跳了起来,问道,“嫂嫂,我大哥他什么时候回来?” “年底吧,你也别太着急了。” 谢知微的膝头,蹲着一只肥猫,正是萧恪养的,见萧恪要走,那猫儿便起身跳了下去,爪子一把将谢知微的挑线裙子给勾花了。 玄桃看到后,心疼得要死,上前去扯了扯线,没有扯平,不由得抱怨道,“二爷真是的,自己来,还带着猫儿来,这猫儿也真是,一点儿都不见外,进来就往郡主身上跳,好好儿一条裙子,被勾成这样,又穿不成了。” “好了,一条裙子而已,以前在倚照院的时候,溪哥儿的将军、元帅什么的,打坏了我多少东西,也不见你说什么。可见,你们啊,就是看人下菜。以后可别这样了,二爷也是王爷的弟弟,一辈子的弟弟,你们是跟在我身边的人,底下的人都是看你们的脸色行事,别叫我听到什么不好的。” 玄桃神色一凛,忙道,“奴婢知错了。” 因是自己亲近的丫鬟,谢知微便难免多说了一句,“老王爷对王爷的恩情还深,世子是老王爷的嫡子,都说长嫂如母,我这当嫂嫂的,岂能对他不管?日后,你们要像待溪哥儿一样待世子和大姑娘。” “是!”玄桃忙道。 萧恪得了个铺子,谢知微又给了他两万两银子,他高兴坏了,即刻就抱着他那肥猫去找萧灵愫,“妹妹,我打算在这里开铺子,你要是没事,就去帮帮我,一个月我给你五两银子的工钱。” 萧灵愫如今每个月领一百两银子的月例,萧恪则是一千两银子,她为了五两银子抛头露面,她又没疯了。 萧灵愫瞥了哥哥一眼,“我不要,我就跟在嫂嫂身边,你那铺子哪里来的?是不是又是嫂嫂给的?你有本钱吗?” 萧恪摸出了一叠银票递给萧灵愫看,“有,比父王给我的本钱还要多。” 萧灵愫不知道说什么好,萧恪便和她说起了郡主帮他物色人选的事,“是赵家姑娘,我瞧过了,姿色中上,性情应是宽厚,主要的是,毛头为了她把丁家公子都抓伤了,应当是个很好的人。” 萧灵愫心头情绪起伏,她想得更多一些,赵云翔乃是河北左参政,官至从三品,乃朝中大员了,且赵家世代为官,称得上是官宦世家。太太严氏人虽懦弱无能,但正因此,而嫡长女赵宝华颇有主见,在家中协理母亲中馈,制衡平妻,正显得她能力不弱。 “嫂嫂为你选这么一个妻子,是真心为你好。”萧灵愫真诚地道。 孙氏这边很快得到了谢知微的话,让她帮忙上赵家提亲。 孙氏这人,八面玲珑,胜在很能够审时度势,她想到赵家的家可不是当在严氏的手里,甚至,严氏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如若不然,赵家怎么可能会提个平妻? 孙氏帮谢知微做这件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儿办成了,她没想过有什么好,可若是把事儿办砸了,那就是得罪人了。 想到这里,她拉住了正要去衙门的相公,将谢知微托付的事说了,道,“赵大人家的太太,那就是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他家的那平妻,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偏偏两个姑娘年纪相仿,若是弄出个张冠李戴的事,我罪过就大了。不若,你先去跟赵大人说一说,横竖是郡主的话,郡主乃女中豪杰,你帮郡主跑跑腿也不算辱没了你的英名。” 第754章 愿意 李尔巽听太太调侃,不由得哈哈大笑,“郡主差遣算什么?娘子差遣,为夫当赴汤蹈火!” 孙氏闹了个大红脸,一面帮丈夫整理衣衫,一面道,“之前郡主说,将来等殿下班师回来了,让瑾儿去向范大人请教做学问,说实话,这比给我什么好,都让我感动。” 李尔巽听自家太太说了不少谢知微的话,见太太被谢知微迷得晕头转向,也不得不对这个年未及笄的女子感到佩服。 天底下有几个男子有这种让人死心塌地的魅力? 到了衙门里,正好李尔巽也有事要去找赵云翔。 周大谟被逮捕进京之后,河北的军政大事均是由赵云翔节制。 见李尔巽来了,赵云翔忙让人将一叠子文书搬了出去,亲自给李尔巽倒了一杯茶,道,“坐!元举前来,可是为明年春闱之事?” 元举是李尔巽的字。 李尔巽朝赵云翔一拱手,“是为了一桩喜事,弟在此先向兄道喜了!” 赵云翔完全不知情,道,“喜从何来?” 朝廷已经有了明旨,新任的河北布政使乃是李纲,那他暂时断无升迁的可能。 李尔巽便将谢知微欲聘赵宝华给萧恪当世子妃的事说了,道,“原本郡主是让弟的媳妇去说这桩媒,弟就说,这么大的喜事,我要先来向兄讨一杯酒喝。” 赵云翔心知,李尔巽夫妇之所以没有去家里说,而是因为他家的情况实在是特殊,不由得老脸一红,起身道,“走,正好要用午膳了,我们去旁边喝上一杯。” 二人出了衙门,到了附近常吃酒的酒楼,要了一个雅间,两碟小菜,一壶酒,边小酌,边说话。 因两人是同科,交情便比一般人要深一些,赵云翔道,“没想到弟妹如此得郡主的赏识,这对兄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实不相瞒,为了宝儿的婚事,我也很愁。” 赵云翔不是个傻子,自家的情况,自己很清楚。当年,他反对抬平妻,嫡庶不分,乃是坏家的根本,可内宅之事,老太太说了算。 老太太一向很不喜严氏,但这桩婚事是父亲在世的时候定的,他不可能不孝到不遵父命。 以前尚可稀里糊涂地过了,可将来,女儿若是做了王妃,家里这些,可就上不得台面了。 李尔巽对赵云翔也知之甚多,这件事,他点到为止,笑着举起杯子,“赵兄,我就先干为敬了,恭喜!” 人逢喜事精神爽,赵云翔也红光满面,“弟妹能干,我那次子如今还暂时没有婚事,弟回去帮忙在弟妹面前美言两句,有那好的姑娘,帮忙张罗一二?” “若论起对姑娘家的了解,我听我家那位说,莫过于郡主了。回头我让我家那位帮忙打听打听。不过,兄的长子不是早就订了亲,依弟看,不如早日娶进门,家里有了长媳,就不一般,兄不见襄王府,一向都是郡主打理,事事井井有序。” 两人谈论一番,赵云翔这些年淤积在心头的郁闷,随着这桩亲事的到来,而如同拨开云雾见到了明月一般。 下衙后回到家里,他先去给老母亲请安,并没有将这桩婚事说出来,而是待出了老太太的院子,他回到书房,让人将赵宝华喊了过来。 赵宝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些紧张,来到书房,先行过礼,如往常一般在椅子上坐下。 “今日,你李家伯父找到我,说是郡主找了李太太,让她来探一探家里的口风。” 赵宝华的心顷刻便提起来了,她忍不住看向父亲,神色间很是紧张。 见此,赵云翔便换了个口气,道,“京中权贵世家议亲,都不是直接上门提亲,而是让人彼此试探一番,哪怕事不成,也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叫人难堪而坏了情分。” 赵宝华紧张地听父亲道,“郡主让说的人是襄王世子,你不要看那里是王府,婚姻是一辈子的事,虽说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可是,女子和男子还是不一样,女子要在夫家过一辈子,个中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旁人不能为你担分毫。” 赵宝华抬眼看向父亲,“爹爹,这桩婚事,我愿意。” 她顿了顿,道,“郡主是很好的人,不为别的,只为了可以和郡主在一起,我也愿意。这一次,若是没有郡主,女儿只怕只有跳河的命,错过了这桩婚事,我怕今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赵云翔的眼眸不由得眯起来,他问道,“可否跟爹爹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赵宝华落下泪来,“跟爹爹说,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丁家的那一对庶出兄妹,这些都是后院女人的事,娘亲没有本事护着我,跟爹爹说有什么用?” 赵云翔紧紧地握住椅子扶手,他闭了闭眼,道,“爹爹知道了,你既然愿意这门婚事,那就好好在家备嫁。” 赵宝华从前院出来,她站在二门的庭院中,朝着天空深

相关推荐: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危险情人   和徐医生闪婚后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高门美人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摄春封艳   我的美女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