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三个人连忙上手把老头老太太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到了人少的地方,警卫员把孩子放下,老头老太太牵着,这才松口气, “你们怎么来的这么早,我还寻思得等一会儿呢。” “我们早就来了,就怕你们等着急了,走吧,车在前面,先把东西放车里。” 老太太一把就抓住简单, “儿媳妇儿,这次是妈对不住你,大人不管,妈不能眼看着孩子也跟着遭罪。” 简单把东西挪到一个手,另一个手回握, “妈,你说这话不就见外了吗?那当侄子的来叔叔家那不是应该的吗?难不成这有个亲叔叔不找,反倒去找没有关系的两道旁人,那不是让人戳秦淮的脊梁骨吗?” 说着就看向一边一直绷着脸的秦靖几个, “欢迎你们过来,不过这边条件肯定没有京城那边好,但是地方大,可以随便跑,好玩的也不少,哪天有机会三婶带你们上山去打猎。” 毕竟是男孩子,对这种比较带着点挑战性的事都是感兴趣的,几个孩子都把目光投了过来,最小的秦恒蔫哒哒的,就听懂了上山,仰着脑袋问, “三婶,打猎是什么?” 秦义在一旁叽叽喳喳, “小秦恒,你连打猎都不知道?那吃肉知道吗?” 小孩眼睛一亮, “吃肉!呲溜!肉好吃。” “打猎就是上山给你找肉吃,去不去?” 小孩立马就蹦跶开了, “要去要去,三婶,小恒也要去打猎。” 将东西都扔到车上,几个人才缓了口气, “你们吃饭了吗?要不先去吃饭,然后再往回走?” 大人可能还能坚持,孩子已经蔫了。 “行,先吃饭。” 老爷子一行连大带小九个人,简单他们三个,加上钢铁厂那位司机李哥,一大桌子人,吃饱喝足,这才准备返程。 上了车,几个孩子直接就睡了过去,老爷子也面色淡淡的看着窗外,秦义想说点什么调解气氛,都不太敢开口。 相比较,钢铁厂车上的几个人就欢快多了,秦清淮在副驾驶,跟司机有一搭没一搭的,不一会儿想套的话就都套出来了。 老太太拉着简单说了说这几天的事,话里话外的,都还是觉得给他们添麻烦了,简单劝了几句,折腾一路,老太太精神头也有些不够用,没多远就靠着后座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秦清淮回头看看,压低了声音, “睡着了?” 简单点头, “嗯,想想家里还有什么没收拾好的,回去都给上,这几个孩子,爸妈这一路估计也累得不轻。” 毕竟是自己亲爹妈,秦清淮心疼才是正常的, “这么大岁数了这么折腾,这把老骨头不得折腾散了,” 抱怨归抱怨,但是眼里的高兴还是很明显的,若是可能,在父母年迈的时候,谁不希望能够承欢膝下呢? “这事,就这么算了?你看那爸妈那精神头,那脸色都不太好,” 秦清淮眼里闪过一丝阴郁,他可不是表面这么风光月霁的好人,伤了他爸妈,还想置身事外? “你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像爸妈说的,先看看大哥的反应,若是他舍得倒也罢了,他舍不得,那就我来当这个恶人。” 简单也不是什么天真的,倒也没觉得过分,跟着点点头, “只是,那几个孩子,都是好的,他们确实是挺无辜的,你说,要是知道了他们妈妈做的事,他们,得有多难受啊?” 那几个孩子,尤其是秦靖,那么懂事又知道照顾弟弟的一个少年,简单都能想到他日后知道真相时的震惊和失望,想到那个小少年眼里的光芒可能会暗淡,还有那两个懵懂的小的,简单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秦靖这么大,什么都懂了,” “是啊,” 秦靖是秦家小辈最大的,性子开朗,孝敬长辈,爱护幼弟,友爱同学邻里,不管在谁眼里,都是一个最好不过的孩子,秦清淮也很喜欢,闻言也感叹, “是啊,那几个孩子,多少也会受到影响,大嫂,虽然脑袋拎不清耳根子软,但是对孩子,那是真的不错。” “那她就不想想,在外人眼里,秦家几房就是再分家,那也是一家人,这事,不管是谁输谁赢,孩子都会受到影响的呀? 这个时候她就没想过孩子?” 越想越气,这声调都不自觉的高了起来,旁边的老太太也睁眼看看,静静的笑了笑,又闭上眼睛,像是从来没醒过一般。 “好了好了,你怎么还气上了,” 秦清淮赶紧安慰媳妇儿, “你放心,我会注意着那边,就算大哥心慈手软我也不会的,把孩子带过来也是怕他们受那边牵连,毕竟,他们怎么都是脱不开的关系,真相,让孩子亲眼看着,还是挺,残忍的。” “是啊。 可是,这突然间的,又是退学,又突然的过来,让孩子怎么想?我看着拿的那些东西,大包小包的,好像是把孩子的家当都搬过来了,难道秦靖真的不会多想吗?” 秦清淮看着后退的景色,声音低沉, “可能,他已经猜到了,” 简单顿了一下,回想着下车到上车,也终于察觉异常, “他没说话,全程他都没说几句话,除了打招呼,还都是点名问他他才会简单的说几个字,是吧? 还有,脸色也不对,笑的时候有些僵硬,” 这不想还好,一想,就到处都是疑点, “啊,还有,他好像对,对妈有些闪躲,” “是啊,他是个很喜欢说话的孩子,这样的反应,应该是什么都明白,对老太太,愧疚了,” “这又不是孩子的错,这锅怎么也不能甩到他一个孩子身上,” “咱们都明白,但是孩子,事情太突然,他还是个孩子,惹事的是他妈,大哥不在家,底下都是需要他照顾的弟弟,估计也不敢去问爷爷奶奶,出了这事,孩子可能还怕家里人对他们也有意见,他也没有能商量的人,就这么憋着,都压在心里,” 简单气的拿拳头去砸座椅,座椅跟着一颤,老太太心头也是一颤,但是就当自己真的睡着了,被巅的换了个姿势,继续不动声色的闭着眼睛,心里酸涩的厉害,她还真就没注意大孙子的样子。 “真是作孽,自己几斤几两不清楚吗?是不是她以为她干了一件大事,大哥会对她感恩戴德啊?” “像你说的,有的人,那个脑回路,就是和常人不同,她可能就是这样的人,我也不否认,她也确实一心都是为了大哥和孩子,但是,这法子真的是,让人,无法接受。 我想,大哥应该也是一样,所以这几年对她看的很紧,但是他一个按时按点上班,还要经常加班的,嗬,老实人,还真就没有什么威慑力,她也不怕。” “大哥怎么摊上个这么个拎不清的?” 她倒不是质疑公婆,只是单纯的吐槽, “大哥这样的人,这样的家世,自己又上进通透,这个长嫂,真,” 她憋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 “真不适合她。” 这都口下留情了,要不是顾忌这老太太在这儿,她应该说的更难听的, “算了不说她了,也是一番苦心。 那孩子们就这么辍学,不耽误了吗?咱们这边的计划是幼儿园和小学吧?” 秦清淮点头, “我也还没想好,要说现在就建中学,应该也没有几个学生,” “是啊,家属院那些,我看大的孩子有的留在老家干活,在家的好像对不上学不读书也都没有一点意见和想法,好像是,这才是正常的。” “是啊,” 秦清淮叹息, “所以这个还不太现实,学校不能去,那就只能想别的路子。” “那倒,也不是那么绝对吧?” 简单犹豫着,这事,要看上位者怎么想。 “你有什么想法,” 秦清淮转过头来, “虽然计划的很好,但是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咱们现在的每一步,其实也都是摸索着往前走,群策群力,” 简单想了想,先问一个问题, “你知道二叔家的小安和小锐,还有简欣,还记得吗?” “小锐他们不是在那边吗?简欣,是那个盛大哥的女儿?” “是,小安在我那儿住了一段,后来朝哥说要把体质练上来,就带过去了。 简欣也是,在部队里锻炼一阵,后来被带出去见世面了。 我就想着,学习也不一定要在学校里吧?” 秦清淮神情严肃, “接着说,” “前些天二婶过来就说了一句,两个孩子现在就差年龄,年龄到了直接就参军,这个正常,只是,文化知识还是不够,然后我就想着,这个问题要想个什么法子解决。 然后刚才说到几个孩子,尤其是秦靖,我有一个想法,你看看行不行?” “嗯,你说,” 老太太也支起了耳朵。 “你看啊,咱们这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在计划中了,如果哈,我说如果,提前,这个没问题哈? 然后呢,家属院适龄的孩子确实有,但是,不适龄是不是也可以?” “你是说?” 秦清淮都有点紧张了。 “急需学习文化知识的可不光是适龄的孩子哦?” “比如说,家属?” “NONONO!” 简单摇着食指, “咱们那儿是什么地方?边境,也是军区,军区以什么为主?” 秦清淮心头一跳, “军!” “是啊,军区的主体自然是你们这些军人,我们,家属,孩子,以军区这个主体参照物来说,我们才是周边,是附属,我们操心的都是我们这些周边的教育问题,那你们这个主体呢?有多少是也有这个需求的? 或者说,现在是和平时代,这种粗糙的兵,真的会一直符合部队的发展吗? 当然,我不是贬低任何人。 只是,我觉得,你要是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能跟着部队一起成长,对这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会不会是另外一种互相成就?” 第712章 “另一种,互相成就?” 秦清淮怔住,互相成就? 简单以为他不赞成,解释了一句, “不说这边的驻军,我猜大部分部队应该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大头兵吧?” 这个倒是真的,毕竟这战争也刚结束十多年,存活下来的老兵都是当时抓壮丁上战场的,现在的小兵大部分也都是农村出来的,能不饿死就不错,上学,那可真是奢侈了。 “那他们就只有一条路,到了年限退伍复员,这些年在部队跟外界没有联系,跟社会脱节,这是正常现象吧? 本来就没有文化,出了部队还是个大老粗,就算给安置了工作,那也是按照人的本事来吧,你就说,没有文化的老兵,给安排的是不是也都是出力的工作?看大门?保安?还是什么? 那你说他们在部队都得到了什么?一个月二十几块的津贴,然后再另一笔退伍费用,一个工作。 以后人家说起来,啊,那个人啊,啊,部队出来的,有点拳脚功夫,别的啥也不会,也就能出点力。 这种事,应该不少,但是你们不一定常见。 退伍返乡的那些人,说句不客气的话,胳膊腿完好的还好,还能出把子力,那也不排除有出了意外致残的,生病的,他们呢,回去能干什么?坐吃等死? 还有,一个退伍回来但是残废带着工作又是个老光棍的儿子,和一个几十年都在身边承欢的儿子,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做? 被抢了工作又被家人赶出来的,也不少见吧? 陌生的父母兄弟,陌生的农村生活,陌生的农活,陌生的故乡,让他们如何自处?” 秦清淮艰难的吞咽,突然就觉得,自己这几年,好像真的是眼盲心瞎了,这些其实并不深奥的东西,愣是一点都没想到,亏得他一直做的就是行政后勤的工作。 旁边的老太太也愣愣的坐着, “难怪,难怪啊!退伍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人,回去就失联了。” “你的意思是?” “我没有什么意思,可能是我是旁观者,所以看事情和你们不太一样,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那部队又给了他们什么? 除了信仰,除了这一声声口号,一腔腔热血,一身荣耀,几枚勋章,他们又能带回去什么,什么是他们自己的? 离了部队,就要回归现实生活,更多的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信仰只能放在心底,口号热血和荣耀勋章,是曾经,是历史。 就是那退伍费,也是有用完的时候。 他们要面对的,是柴米油盐,是鸡零狗碎,什么是他们离了部队依旧能好好生活的倚靠?” “本领,只有自己的本领才是自己的,” 老太太喃喃自语, “是啊,离开部队,他们就一无所有,是真的一无所有。” 司机一言不发的听着,眼眶子也发酸,忍不住插了一句, “妹子,你说的太好了。 我一朋友就是前几年退伍回来的,他还好点,结婚了,孩子都好几岁了,结果,像你说的,回来的时候就剩下一条腿,战友们安置的工作是公安局的,武装部的,最次的也是工厂的,他就分配到厂子食堂。 不是说食堂不好,其实他能看得开,他也是大字不试几个,好在他在炊事班干过,在厨房倒是也能接受。 他父母虽然遗憾,倒是没说什么,但是媳妇儿家里不干了,老丈人三番五次的找事,逼着他把工作让出给小舅子,他想着媳妇儿守着爹娘孩子也不容易,就一步步的退让。 后来他才知道,他不在家这几年,他媳妇儿,早就有人了,本来还盼着他干脆就死在外头,他们拿了抚恤金直接就从暗转明,皆大欢喜。 谁知道他这样子回去,抚恤金没有了,也赚不几个工资,他们就只能从他身上吸血,恨不得把骨髓都吸出来的那种。 最后,他被那些人逼的,妻离子散。 你们说,他这一辈子过的,我问他,你后悔当时去参军了吗? 我说,如果你不去不参军,守家待地的,可能干农活回辛苦点儿,但是还会是媳妇儿孩子热炕头,这一切的,麻烦事儿,就都不会发生, 他就沉默着不说话。 但是我知道,他是不后悔的,他说过很多次,兄弟情,每一次将进犯的敌人打退的成就感和自豪,在战壕里互相分享一口吃的,我记得,他每次说起,不管什么事,都是怀念的。 只是,如果事先知道会是这种结局,” 他摇摇头, “可能也不会后悔吧,但是,他肯定不会成家的。” 半天,老太太才哑着嗓子开口, “儿媳妇儿,你是怎么想的,你接着说,” 简单想了想,后世对于退伍军人和家属的安置其实有很多措施,她大致听过,具体的不了解,但是现在,也用不到其他的, “妈,这个我也不是很明白,只是清淮河我哥,我二叔小叔都是干这个的,之前跟着我小叔也去见过烈士家属,我就想的多了点。 刚才说的也是突发奇想,咱们家的孩子要学习,要上进,那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有这个机会,他们会不会比现在更优秀? 我听我哥说过,好多战士都是不识字的,其实就跟好多农村家长的心理一样,识个字也好,出门也不会被人骗。 我们这边在建设在发展,什么硬件软件,都是有钱,有东西就能完成的,但是就像是这次,我们需要种地的专家,养殖的专家,为什么第一反应不是去村里找个老农民,而是要去找他们? 这个道理其实我们自己也明白,不是说老农民就没有懂的,更值得信赖的可能并不是他们本身,而是拥有专业知识的这个人,他来了可以指导我们更专业的做这个事,同时,也能把这项技能传授下去。 我说的没错吧? 指着下一代,就像是种树,这个长成的过程,实在是太长。 这些战士就不一样,他们缺少的也只是知识储备,他们还拥有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的作用,亲身体会这种差距,他们,应该也是愿意进步的吧?” 靠在椅背上,她想起孙大牛和孙二牛,那两个可怜的孩子, “那次之后,小叔说他会安排人排查这方面的情况,” “对,” 秦清淮怔怔的看着前面的路, “后来是这边被人盯上之后,这事才转为暗地里调查,效率就慢了下来,” “这边不管是建设什么,是盖房子还是种地,养猪,养鸡,还是蔬菜大棚,那不是哪哪儿都需要人吗? 用谁不是用呢,是不是?这还知根知底,都是国家和部队培养出来的,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秦清淮已经转过身子听的认真,闻言和老太太对视一眼,这才听出了简单的意思, “这,我怎么就没想到?” 老太太还犹豫一下, “可是,这又背井离乡的,有多少愿意的?” 简单一摊手,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工作岗位,选择的权利都在个人,有回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也有正好相反的,当了这么多年兵,回家却要忍气吞声,或者忍饥挨饿的,那还不如来这边,起码这边的气氛,环境,都是他们已经习惯的。 这边空地那么多,又不差那点儿地方,弄一块空地盖上几排院子,愿意来的,那就全家一起来呗,正好,还能为咱们这边人口发展做做贡献呢。 怎么算,这都是好事啊。” 秦清淮定定的看着她,眼里有笑意闪过,心里已经盘算开这事的可能性和操作难度,老太太也已经把自家的糟心事忘了,也不颓废了,趴在副驾驶的靠背上跟儿子念叨着都要干啥干啥,秦清淮看着这笑容,心里舒坦了不少, “妈,你这是打算再发挥发挥革命的余热?” 老太太轻哼, “咋的,你瞧不起谁呢?” “可没有啊,我可不敢,你跟老头在这坐镇,我估计啊,我们都得少了不少麻烦呐。” 老太太有点心动,还有点犹豫,秦清淮也没逼的太紧, “反正也不急,回去还得好好研究研究呢,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事的,不过我可不是虚乎,那边最高级别就是团长,你们去了,要是不想出头管事,就当个镇场子的吉祥物,就当帮我们了。” 老太太都气笑了, “去去去,什么玩意儿,哪有拿两个老头老太太当吉祥物的? 不过三儿啊,单单说的这事啊,我觉得真的不错,你们研究研究,单单说的对,用谁不是用呢? 家属院都是女眷,遇着出力的活不还得要男的,战士们平时也挺累的,你这一次两次的行,总不能真的天天拿他们当成义务劳动啊?” “我知道,正好朝哥今天也回来,我问问他那边调查的情况,和那边正好统一口径,我估计啊,他们肯定也都不会反对的。 朝哥和小叔这么多年就没少暗中帮助战友。 林团长这儿,也差不多,要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肯定是乐意的。” 简单没再掺和,她能做的也就是提提建议,毕竟这边发展好了,她干什么也才更方便。 本来枯燥无味的路途,到了家属院的时候,老太太居然还有些意犹未尽,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劲头,把下车的老爷子看的一愣一愣的。 隔壁的院子已经收拾干净了,秦清淮在家属院门口就下车带着后面的车去了营区,秦义和两个警卫员往屋里拎东西,几个孩子在附近张望着,眼里都是好奇。 老太太也四处打量着, “这还真不错,宽敞,清静。” 简单把自家的院子也打开,把买给自家的东西拎进去, “爸妈,你们先看看,活动活动。 这边是你们的院子,能想到的东西我们都置办了,但是有的可能没想到,你们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就从这边拿。 我和清淮住这边,咱们就隔着一道墙,要不是这是公家的,清淮都要把墙拆了。” 一句玩笑,把两个老人逗笑了。 “秦靖,你们也进来看看,这边是三叔三婶家,和那边是一样的,以后也都是自己家,知道吗? 桌子上有白开水,有零食,想吃什么自己动手,不过要先洗手啊。” 说完也不管几个孩子, “爸妈,这边是种的菜,这边比其他地方暖和的晚,这长的就小。 你们那边时间来不及,就来得及把地翻了,苗子我这还有,明天有时间咱们再栽吧?” “行行行,正好啊,你爸还念叨着多少年没种地了,明天我们俩就干了,” 两个人进屋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儿媳妇儿啊,你也跟着折腾一天,可别跟着忙乎了,我们回去看看,那些零碎的,我得自己收拾。” “好,对了妈,之前没想到有警卫员,房间可能不够,他们长住吗?要是长住的话,明天找人在这边上起个这样的小厢房?” 挨着简单他们西墙是他们搭的一个放柴禾的棚子,要起房子应该在那边的西墙。 老爷子想了想, “行,起一个也行,” “那我让小一找人,让他们跟着小一住几天?这房子小,也快。” “领导,我们打地铺就行,我看后面还有个小房间,我们把那个收拾出来就行,” 这个房子和简单那边的差不多,东西两个房间,不过西屋没有这么宽,后面还有一个稍小的房间,一边挨着西屋,一边挨着后墙,看着像是放杂物什么东西的,不太大,一个人住还行,两个人就不太宽敞,不过如果只是睡觉,还是可以的。 “呃,那个房间没有炕,要是住人的话要盘个炕才行。” 老爷子进去看了看, “也行,那你们也不用打地铺,晚上让两个小的跟我们睡,你们跟秦靖他们住西屋,我看那炕大,够用。 这屋慢慢收拾,不着急,住人的,也不能太将就了。” 这就算安排下了,简单也暗暗的松了口气, “爸妈,那你们休息一会儿,我回去做饭,今晚上在我们那边吃吧,给你们接风洗尘。” 看着简单绕过门口,回了自己院子,老太太一脸兴奋, “老头子,我跟你说,咱们可是来对了。” 第713章 “老头子,我跟你说,咱们可是来对了。” 老爷子一脸莫名其妙, “你这是,累懵了?这才刚到,啥对不对的? 不过儿媳妇儿安排的确实是很周到了。” 老太太白了他一眼,给他一个你啥也不懂的眼神,傲娇的转身进屋, “小靖啊,让他们几个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去洗洗,换身赶紧衣服,待会去三婶那边吃饭了。” 老爷子半天没反应过来, “诶?诶?你这老婆子,还卖上关子了,你倒是说明白啥意思啊?” 就怕他们过来后人来人往的看出什么,简单他们早就把家里不合适的东西都收起来了,食材什么的也都在明面上放了一些,这会儿倒是也不怕人看,回来了就把门窗打开通风,把自己简单收拾一下,就准备去准备晚饭。 今天毕竟是他们刚到第一天,她这个主人又是儿媳妇儿的,也该招待一下的。 这个季节,其实能吃的菜还真就不多,院子里的苗子也还都没长起来,还是以干菜为主。 简单能打猎不是秘密,所以家里有肉也不奇怪。 猪肉炖粉条,酱炖排骨,坛肉,小鸡炖干蘑菇,土豆干炖茄子干,醋溜白菜,葱炒鸡蛋,炒土豆丝,韭菜虾仁,炝花生米,最后一个萝卜丸子汤,撒上一把嫩嫩的香菜末,让几个孩子不由得直吞咽口水。 秦靖是过来帮忙的,他亲眼看着这些干菜在他三婶手里变成一道道香味四溢的美食,全程看下来,猪肉,小鸡,韭菜,虾仁,香菜,其他的都是干菜,和可能存下来的冬菜,猪肉和小鸡可以是山上打的,他看见了园子里的韭菜和香菜,虽然还都不大,就剩一个虾仁,前些日子三叔三婶回去还拿了大虾,他们自己有也不奇怪。 没用简单说什么,孩子自己就都想通了, “三婶,好香呀!” 几个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但是几个孩子被教的很好,馋了也只是看,谁也没有说要吃,更没有调皮的直接上手的,这点让简单心里很舒服。 一个家的家风,从一个孩子身上就能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显然,秦家的孩子这点都很好。 最小的秦恒忍不住的抽着鼻子,呲溜呲溜的吸着口水,眼睛直直的盯着桌子,看的简单忍俊不禁,故意逗他, “哎呀,有个小馋猫要馋哭啦?” 小孩伸手就去抹眼睛, “没哭,我没哭,” 简单伸手点了点嘴角,那里还有可以的一丝口水, “真的么?这是什么?难道不是眼泪从嘴角流出来了吗?” 小孩鼓着小脸,气呼呼的纠正,语气却是一本正经, “那是馋的口水,是三婶你做的太香了,我馋的口水都出来了。” 她是开玩笑的,但是小孩这严肃的小模样,瞬间
相关推荐:
暗恋告急(矛盾小太阳x性单恋插画师)
门当户对
[犬夜叉同人] 人见城主的符箓师
我的2吨钢铁直女
人妻守则
欲望庄园
一蟒情深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莫名其妙去修仙
我和邻居的棈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