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青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半天才狠狠的吐出来, “啥呀这是,咋这么香呢?” “这味儿,” 林东方就觉得很熟悉了,毕竟简单的烧烤料他们几个都没少吃,和凌卫东对视一眼,就加快了脚步。 钱程和袁野慢了一步,眼睛也亮了, “哎呦,这是,简单在上面,肯定是,快走快走,说不定还能蹭上点这料呢。” “还真的快点,她这东西可难得的很,上回是啥时候吃的来着?得有半年了吧?” 钱程回头回了一句, “你要再慢点,今天这你一口都抢不上。” “诶,等等我!” 后面几个不知情的知青见状,也都加快了脚步。 撒料本就是最后一步,简单这会有点饿了,也想着快点吃完好回家,等林东方和凌卫东两个紧赶慢赶的上来后,看到的就是,她正香喷喷的把一条鱼的尾巴送进嘴里,然后手伸向了火上的另一条鱼。 几乎是同时,林东方和凌卫东同时发力,蹭蹭蹭,几步就跑到了简单面前。 这么大的动静,再听不见那就不正常了,不过简单也是有些惊讶的,微张着嘴,两手还傻楞的,还是那个撕鱼的动作, “你们,也来抓鱼?” 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还自然的把撕下来的鱼尾巴塞到嘴里,刚才那口没吃够,咸香,酥脆,夹杂着烧烤料的香味,她可是喜欢的很。 大男人,再怎么样也不能从小姑娘嘴里抢东西吃就是了,不过这香味也直往鼻子里钻,两个人有点忍耐不住,自觉狼狈的转身直奔水边, “我先去放背篓。” “我先去放背篓。” 第560章 “嗯?” 简单还愣了一下,来这不就是要抓鱼的吗? 不过再一抬头,不远处的一群知青映入眼帘,简单这脑子也终于恢复了运转,回头看看,再抬头看往这边狂奔的钱程和袁野,简单干脆粗暴的把手里的鱼撕吧撕吧都塞到了嘴里,。 这可不是她抠门,这么多人吗,她这就一条鱼,哦不,就半条鱼了,咋分? 人都说宁落一群不落一人,她可不干这让人挑理的事儿。 钱程和袁野就眼睁睁的看着简单加速般,手上的鱼肉肉眼可见的减少,几息的功夫,手上就空了。 巧了,他们也到了简单面前。 于是,简单一抬头,就对上了他们略带幽怨的眼神,还有些傻眼,顺着视线看向自己手里的...鱼骨头? “你们也是来,抓鱼的?” 她也只能想出这一个理由,毕竟林东方和凌卫东刚刚也是差不多的表情,这会儿,也是在后面抓鱼。 伸手就朝后面一指, “是找他们吧?呶,在那儿呢。” 他们要烤鱼,刚刚的简易灶台简单就没撤掉,只是收拾着自己的背篓。 钱程和袁野闻着火堆里残留的香气,本来就饿的肚子更是不争气的咕咕叫唤,让两个少年整张脸都红透了,又带着一丝囧迫。 这馋的,和饿的,也不知道哪个更丢人? 简单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心思细腻的人,听见声音也就抬头问了一句, “你们没吃饭就过来了啊?” 也没想听回答,就回头示意他们, “那你们快去抓鱼吧,这火还没灭,一会烤的还能快点。” 钱程顿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他们缺的是那口鱼吗? 躲在水边的两个人终于看到背篓沉了下去,眼疾手快的拖了上来,挑了一条偏大的,起身过来时,简单已经收拾好自己霍霍的现场,准备背起背篓下山了。 凌卫东拎着鱼就有些不大自在,还是林东方在后面推了一把,他才往前了几步。 简单也没多想,还特意往旁边挪了一下,把火堆给他让了出来, “快去烤吧,火还没熄,你们再捡点柴禾就行。” 凌卫东手里的鱼一时间也有点伸不出去,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东方在后面翻了个白眼,明知道简单无意,在简单面前说话,还总是这副底气不足的模样,真是无语了。 钱程和袁野对视一眼,赶紧的去旁边收拾柴禾,凌哥的热闹可不敢看。 其他知青也动了起来,去帮林东方下背篓捞鱼的,去附近找柴禾的,几乎是一瞬间,人就跑空了。 凌卫东也确实有点紧张,尤其是对上简单那黑白分明,似乎又带着一丝疑惑的目光,就更恼自己不争气,也生出几分无力,简知青,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还是自己表现的太少了? “怎么了?你们不是饿了吗?” 身边没有其他人,凌卫东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不少,但是也还是一脸的严肃, “不是,简单,我是想问问,能不能用这条鱼,跟你换点,嗯,换点你烤鱼的调料。 主要是,那那个实在是太香了,我们在外面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差不多的,还是惦记着你这个味道。” 面无表情,脸上的肌肉都没怎么动,但是语气里,简单却听出了一丝暗戳戳的委屈。 嗯,是错觉吧? “就这事?” 这么郑重其事的,简单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 不过问完这话,怎么感觉周围更安静了? 她抬头看了一圈,嗯,都在低头忙着自己手里的活,那就是自己的错觉了。 “我还以为你说的是什么事呢,等下啊,我记得我带了几包的,” 背篓刚才在水里才拎出来,已经过了明路,不好作弊,那就只能在身上做文章。 好在现在天还没那么热,外套上有两个大口袋,在里面一阵翻找,翻出来两个纸包, “我出来也没想别的,也没多带,我找找啊! 呶,还有两个,你看看够不够?” 两个纸包都不小,再多就要惹人怀疑了。 “够了够了够了,” 凌卫东连连答应,赶忙接过来,天知道,他都做好了一点没有的准备,只不过如果没有这个味道勾引着,吃着只放了盐的烤鱼也不错,但是这个味道先入为主的霸占了味蕾,其他的东西拿根本就入不了口了。 不过,这也是他们几个的条件不错,基本没吃过饿肚子的苦,还有底气挑剔。 如果像村里人一般,真正的断粮了,哪还有心思挑着挑那,饿急眼了,野菜野草都能直接往嘴里塞,有的人恨不得都能去跟猪抢食呢。 说完事了,凌卫东这情绪也恢复了不少,甚至还能说笑几句, “你吃好了吗?要不再吃点? 我们人多,抓鱼也快。” 简单再次背起背篓,掂了掂,里面有刚刚凌卫东递给她的那条大鱼, “不用了,我刚烤了两条,也吃饱了,这不是还有一条吗?回去我收拾下,明天的菜也有了。 你们慢慢烤吧,我得先回去了。” 歇了一会儿,这腿了一天的疲惫感已经泛了全身,这会儿她什么也不想干,就想回家躺下睡一觉。 看着简单消失,附近的男生都凑到凌卫东身边,跟狼看肉一般盯着他手里的纸包,弄得他刚刚升起的伤感,顿时就一扫而空。 还是填饱肚子最重要。 村里也是一样,挣钱的愿望强烈,刘卫民动作迅速,效率更是超级高。 没几天的功夫,这合作社的框架基本就架起来了。 他们最属意的人是简单,但是简单也确实明确表示了她真的是不喜欢,他们最后商量着,让她挂了一个销售员的名头,倒也贴合实际。 至于记账,还是打算在知青里找一个,和刘爱国两个人配合着。 本来想着,找一个头脑灵活的负责人,后来大家一商量,自己村里还好,到时候真的做起来了,附近这十里八村的都会打交道,要是用自己村里的小年轻呢,这几乎都沾亲带故的,遇到那实在不讲理的,怕是抹不开脸面拒绝。 如果在知青里选人的话,脸皮薄性子软,除了简单,他们还真的没看出来谁能震住那些人。 最后,还是决定暂时让刘卫民来暂时代理这个负责人,至于其他的,刚开始的时候忙乱是肯定的,刘二爷刘三爷他们这些老人,谁也不会眼看着, “你别担心,外面你跑着,然后到了他们过来送货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家伙在这镇着,开头肯定是会不顺利,慢慢来,捋顺了就好了。” “对,那天说说的来着,杀鸡儆猴,瞅准了抓个典型,不管是对外村,还是村里人,震慑一下,都好使。” 刘卫民知道自己稀面的形象,也知道这是提点他,连连点头答应, “我知道,别的事我是能对付就对付,糊弄过去也行,这挣钱的事不行,万一真的搞砸了,那可关系到乡亲们的肚子。” 两个老头也知道,涉及到乡亲们的生计问题,也算是刘卫民的底线了。 至于其他的人,也只选了几个,各家各户的菜园子也都才开始长,暂时能送的也只有在空屋子里将就长成的韭菜,刚刚挪进大棚里去,他们还特意安排了几个种菜好手过去,就怕这好不容易种出来的东西再被祸害了。 不过刘卫民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激动后,也终于有了理智, “二叔三叔,爱国哥,暂时是没事,现在就一个韭菜,大棚里那些菜也还小,但是也快,这一个多月,那白菜水萝卜香菜臭菜生菜就能吃了,到时候一忙起来,再加上地里,到时候也正是荒的时候,这边还真得找个利索的人,要不两边都顾,我怕是一边也顾不好啊。” “呵呵,卫民,经一事,长进了不少,也知道思考问题了,这是好事啊。” “你别着急,我们几个这几天也想了想。 这事,一开始,小简她们就恨不得离的远远的,你也看出来了吧? 这明显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村里人找的路子。 但是咋说呢,咱们也不能忘恩负义。 我们商量着,也问了小简,干脆也别分知青不知青的了,就看谁能干就选谁吧,合不合适的,现在咱们说啥也是白扯,也是干着看。 这边的话,你不说,我们也想跟你说,要不就这样,这几天你先跑着,然后,你把建设带着,啥事的你多让他接触,锻炼,知道不?” 刘卫民第一反应就是否认,这是一些家长的通病, “不行不行,二叔,建设不行,他才多大,一直在村里头了,他哪接触过这事啊?他不行。” “你看看你,” 刘二爷顿时就黑了脸, “哪有亲爹这么损达自家孩子的?有啥不行的?上回哪来野猪了,你在村部,这村里,人家建设组织的挺好,啥事都没有,到你嘴里咋就成了啥啥也不行了呢?” 刘爱国也跟着笑, “这也就是亲爹亲儿子,要搁别人啊,指不定就寻思是故意的呢!” 刘建设这人不爱出头,尤其是前面有刘卫民这个老爹,他更是干什么都低调,不过能得到两个老爷子这么评价,这能力也肯定是不差的。 “到时候忙起来了,让建设管着这头,人头熟,再说他这年轻,一起玩的多,有事啥的,说不定比咱们这些老家伙脑子活泛。 还有那几个男知青,都不是笨的,我看着跟建设的关系也还行,到时候他们自己处自己的,也算是互相帮衬着。 要是有啥不长眼的,这不是还有我们几个老家伙吗?你怕个啥?” 刘卫民有一种有了儿子就不要他这个老子的感觉,不过隐隐的,也有一丝自豪,他儿子,嘿嘿! 这些天,其他村也陆续都知道了刘家屯的大动作,不是没有人去公社闹的,一直最穷垫底的刘家屯突然翻身要做老大,自然就有看不顺眼的。 比如一直靠着木耳在公社隐隐占了多少年鳌头的程家堡子,上次在这边还丢了人丢了面子,这次自然是第一个就不乐意,早早的就找上了林书记。 要说公社穷,下面村子穷,最着急的是谁? 那自然是公社的领导了,林书记那火就没下去过,这几天刘家屯的好消息刚让他舒展几天,就被人堵门了。 他也没生气,下面村子有竞争,也不是坏事,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当然前提是正常竞争,不能损害公社和村民的利益,不能搞那些损人利己的手段。 他这退伍军人,是最看不得那一套的。 “老程,你啥意思,就看不惯人家比你有门路?” 这半开玩笑的语气,让老程愣了一下,也没摸准林书记这是打趣,还是就是心里话,不过就算是他心里真的这么想,当然也不可能这么说。 当即也笑呵呵的,顺着林书记的话就下去了, “书记,瞧你这话说的,我老程是那样的人吗? 你也知道,这村里都穷,乡亲们这日子不好过,我寻思着老刘这是找着啥门道了,那可不好藏着掖着啊。 这刘家屯的乡亲们要吃饭,那我们程家堡子,还有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那也一样得吃饭,都是穷苦百姓,那可不能就顾着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啊,是不是?” 其他村的村长被煽呼的,也跟着起哄, “就是啊,书记,那可不能那么自私啊。” 要说村长都是好领导,涉及到自己村子的利益,那是寸步不让。 “书记,您说呢?他这种行为,您居然没有狠狠的批评他? 不是,难道您也赞同他则很自私的行为?” 看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几分钟的功夫,就已经把刘卫民批判的快成卖国贼了,不由得叹气,这种时候倒是团结,还不如多想想法子创收,那不比啥都强? 想着,面色又冷了几分,转身坐到椅子上,声音淡淡的, “那依你们呢?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满足你们所有人?” “书记,你这话不对,那咋叫满足我们呢?” 老程脑子转得快,反应过来第一个反驳, “书记,我们也是为百姓谋福利啊!” “哦?是吗?那我记着,程家堡子的木耳可是出名好多年了,都说你们有自己专门的种植方法,咋的,也分享出来给大家,为百姓谋福利啊?” 第561章 “书记,” 老程一愣, “不是说老刘的事吗?咋,咋说到我们村了?” 这程家堡子的木耳说起来这年头也不短了,当时一起去程家堡子学做木耳菌的可不光是三五个村子,刘家屯当时穷,没抢上,但是周围的村子可有七八个也跟了。 结果也就种了一茬,不知为何,都纷纷的打了退堂鼓,回去后也都闭口不言。 自那以后,东北这片,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算是一枝独秀了,这是程家堡子人引以为傲的东西,说出去别人都高看一眼得意着呢。 这也是这些年老程在其他村子面前一直的优势,他也早就习惯了这种被众人捧着的感觉。 突然间,一直被他踩在脚底下的最穷的刘卫民,突然间就翻身了,跟他不一样,人家这还是真的名正言顺的合作社,这一看就是要发展的趋势,这,最不高兴的就是他了。 这才撺掇着十里八村的都过来给林书记施压。 老百姓的普遍心理,谁也不愿意惹众怒,毕竟以后还要生活,惹了众怒,不说寸步难行。 同时,还有一种随众心理,那就是法不责众,所以这些人也没多想刘卫民那到底是什么,被老程一忽悠,就都跟着他去找了林书记。 林书记那眼神,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一听老程的话,再看看其他傻子的表情,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 “咋的,都了解啥情况吗,就跟着过来起哄? 人家老程有情可原,怕他们的木耳受到影响,你们呢?就单单的眼红吗?人家给村里谋福利,错哪儿了? 是没按政策办手续啊,还是影响了国家的统筹统销? 统筹统销是有特殊情况是例外的,允许农业合作社,自产自销,自力更生,自负盈亏,我记着,我开会没少说吧? 老程,这个,你也是清楚的吧?” 几个村长长大嘴巴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个村长讷讷的开口, “可是,书记,那为啥是老刘啊? 那我们哪个村不比刘家屯强啊?你是不是因为他们村今天弄来了一个拖拉机,才对他们另眼相看的?” “是啊,书记,他们这么多年都是最穷的,你不能因为这个就特别补贴他们啊?” 老程也跟着架秧子, “这么多年都没有门道,那咋现在突然就有了?谁知道,他们是使了啥手段?” 其实他们想说的话,还有更难听的,但是都知道林书记的性格,刚正不阿,眼里看不了自己人的勾心斗角,老程也只敢这么点一下,再说下去,林书记指不定就又得拍桌子了。 很显然,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疑问,林书记倒是有点心寒,这机会都想要,那没问题,这暗戳戳的踩人家一脚,这算是咋回事? 他们当兵的,就看不惯这种行为,顿时他这脸色也就带出来了点不高兴, “是啊,咋就突然有门道了?想办法呗?” 看了一圈不忿的表情,就在有人又准备撒泼耍赖的时候,林书记问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你们各村,和下乡的知青,关系怎么样?” 有人准备往地下坐的动作一顿,有人眼神躲闪,就连老程,也不自觉的站直了身子, “书记,咋,咋问起知青的事了?是有人来告状了吗?” 对于下面村子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林书记也是有耳闻的,这次也是想借机敲打敲打,但是没想到,老程这态度,这么轻飘飘的? “告状? 老程,这个问题你还没有记性吗?还要我咋提醒你? 上次的人命的教训,还不够大是吗?” 几条人命,血淋淋的现场再次呈现在老城面前,让他刻意遗忘的记忆再次翻腾出来,顿时这脸色就灰白下来。 若不是程家根基深,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确实是出名,村里人也借光,生活水平确实比外村要好上不少,这么多年的也算是有贡献。 多方考虑,村里族中作保,他这个村长算是有惊无险的没被踢下去。 村里到现在这气氛都还紧张着,原本他们本村人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对外嫁进来的媳妇,那态度自然也说不上好,瞧不起那都是最基本的。 出了这事以后,这段时间,村里人默不作声的对知青和下放的人员,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不打骂,也不说话,就当没有你们这个人。 也算是生气的一种发泄。 但是,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村里孩子说亲都没有以往那么顺畅了,尤其是各家的小子,之前一听是程家堡子的,那都欢天喜地的。 现在,但凡是有一点疼孩子的家庭,都是犹犹豫豫,人家也怕这欺负儿媳妇是一个村子的风气,尤其这程家堡子还是一个不小的宗族。 同根同族,同气连枝。 他们希望孩子过上富足的日子没错,但是前提是不能受婆家磋磨,不然还不如就在一个穷人家好好好活着呢。 林书记倒也不是故意戳人伤疤,而是他是看出来了,这程家堡子,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自家的问题还没解决,又来挑唆别人出头。 这几天,上面的文件精神他也仔细研究了,这知青下乡,和下乡改造的情况,一时半会的也没有要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是有点愈演愈烈的架势。 若真的这样,就程家堡子这个风气,早晚还要出大事。 不说别的,他这个位置危险是小事,但是人命可是大事,他不可能拿知青和下放人员的圣母开玩笑,况且,就这个风气,嫁进去的小姑娘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这种恶行,他不敲打是真的不行了。 老程脸色灰白,这事对他的打击也不小,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村里的木耳生意在县城也算是挂了名的,他接手后,也一直干的好好的,村里人的生活在公社乃至县城也都是排的上号的。 这么多年,跟其他村断层的差距,让他一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以为自己这个村长做的很到位。 这次的事,刚开始他还是不以为然的,这种事情在村里都不是秘密,他也只以为是碰巧赶在一起了,尤其是出事后,村里,族里都积极的出面帮他解决,他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现成的一切。 但是,当林书记把这一切都说破了,这层遮羞布,终究还是被揭下来了。 林书记也看出来他的神色变化,暗暗摇头,这就受不了了? 若是不约束,以后可有的愁呢。 “我也不瞒你们,刘家屯这次,确实是遇上了好事,不过,可不是我偏心,而是,那根本就不是我找的门路。 我知道你们咋想的,不就是看人家老刘村里穷吗,见着人家要起来,这就坐不住了。 那你们倒是想办法去呀? 我就告诉你们,这次的事情,是老刘自己找的门路,而且,” 他看了眼老程, “而且,那贵人,是他们村里的知青。” 底下几个村长顿了一下,这脸色也说不好是红是白。 这知青,没有哪个村会喜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说句大白话,那就是下乡来跟乡亲们抢粮食的,那乡亲们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不过,国家政策,他们也不得不接受就是了。 “你们想说什么,知青为什么会帮村里人?是吗? 你们老是说,知青是外人,是来跟你们抢粮食的。 是,我知道,你们都嫌弃知青娇气,干不了农活,又怕把村里的风气带坏了。 那咋的,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那人家老刘咋就知道知人善用呢? 那知青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是高学历吧? 你们村里没有识字的人,给你们送来了,你们还不用? 行,大人不想学,那咋的,孩子也都当一辈子文盲,以后人家去考个岗位啥的,你们还让孩子也眼睁睁的看着? 你们啊,这眼皮子浅,就能看着眼么前这点东西,就知道刘家屯穷,没看上人家,也不愿意跟人家打交道,是吧? 要不是去年老刘他们弄来个拖拉机,你们怕是现在还不愿意跟他说话吧?” 底下几个村长有点脸红,都是穷人,越穷越光荣,他们这样,确实不好。 林书记看在眼里,也不点破,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以前刘家屯是最穷的,以后,还真就不一定了。” 有了现在这个合作社,这话倒是没有人不信,只是不服气还是有的,好几个汉子,都梗梗着脖子,就是不说话。 林书记心里念叨着,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还不得不捏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解释, “刘家屯学校开课了,你们知道吗? 你们村的娃娃,还在村里疯跑,玩土玩泥巴的时候,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认字,能看小人书了。 你们的娃娃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吃,打仗,调皮捣蛋,人家已经开始讲卫生,讲礼貌,能帮着爹妈算钱了。 也不用多,过个三年几年的,你们村里,孩子长大了,跟着爹妈接着种地。 人家老刘那儿,估计啊,都能学到中学了,哎!” 说着,他一击掌,自己感叹, “行啊,就算考不了大学,这中学生,在咱们这公社也算是有学问的人了,回头走到哪儿,那也说的出去,也不怕被人骗了。 那就是小姑娘,那有学问的,在婆家,那都得比别人高看一眼,那以后的孩子啊,不用说,有个有学问的妈,咋不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强? 要是有几个能一直学,学到高中,那可就好了,到时候有个啥厂子招人的,到时候走出农村,我也光荣。” 别的倒还好,就这个进城,进厂,这个问题,是他们几个村都没有解决的难题,这个就像是一根胡萝卜吊在前面,让几个村长不约而同都抬起头来。 “真能,进厂?” 林书记煞有其事的点头, “那人家工厂招人这可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工厂里基本也都是机器,不说让你研究机器,最起码你得识字,能看得懂人家的说明书,文件啥的吧? 不然你们说,他们为啥不在农村招人呢?还不是咱们不重视教育,你们哪个村有几个高中生?就是知道厂子招人,有几个能考进去的? 你们啊,我知道,不就是看人家知青现在落魄了,看现在也考不了大学了,就觉得学习没用了。 你们啊,也不想想,要真是没用,那像你们,村里头要是有点什么事,算个账啥的,是不是要找上过学的? 读个信写个信啥的,不认字行吗? 像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等你们退下去,在找接班人,你们是愿意找个识文断字明事理的,还是跟乡亲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你们自己说? 就算是进不了厂,那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我就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城里人为啥嫌弃农村人,不识字,不懂礼貌,也是一点。 还有,我说个最实用的,前些天,就这个供销社,有几个人拿着票还被人骗了,那是哪个村的?啊?还是几个大老爷们,说是急的都快哭
相关推荐:
哥哥
[综漫] 审神者今天也在万人迷
我的2吨钢铁直女
携天命而来
朝暮 (1V1)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上)
重生之愿军多采撷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痞帅大佬的小媳妇
万法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