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逆爱(H) > 第84章

第84章

简单摇头, “我可不贪功,可不是我想着的,呶,功臣在那儿呢。 说你在板子上写字,累,要给你做一个,” “真哒?哎呦,欣欣过来珠珠姐抱抱,姐姐太感动啦,怎么这么贴心呢?” 贴贴抱抱才把孩子放开, “你说这孩子你是咋教的,越看越喜欢,” 简单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不行,嘴上还谦虚着, “哪是我教的,我接手才才多长时间?孩子本性在那儿呢。 再说你看我这性子,都懒成啥样了,有那贴心的因子吗?” 俩人闹了一会儿,又说起知青院的其他人。 简单对那边是根本就不关注,明珠自从不下地之后,跟那边的交集也少了不少,李燕结婚和陈建国搬到一个房间,注意力自然也就转移到自己的小家。 那个房间就剩林招娣和谭雅君,俩人都不是那爱说话的,来这边的次数也少了不少。 “昨天我看见李燕了,说是过些天,等这茬锄草完事的,要盖房子搬出来。” “他们结婚也这么长时间,要是一直住在知青院可能也不太方便,” 这个简单没有经验,只能猜测。 明珠撇嘴, “可不是不方便吗?人家小两口过日子,就是亲近的几个没事都不去打扰,别人反倒是不客气,今天去借个火,明天去借个柴的,李燕是性子直,眼睛又不瞎。” 简单一愣,“你说的是,” 脑子里过了一遍那几个不省心的,感觉哪个都有可能, “你说的是哪个啊?王红梅,还是陈红丽她们?” 现在知青院开伙的好几伙,林招娣,谭雅君,凌卫东,钱程,袁野,这几个人一伙,算是知青院最元老的一伙,偶尔知青院聚餐,简单和明珠林东方也是跟他们一起。 陈景,顾建军,李广三个人自己开伙,陈景手里不缺东西,李广嘴甜手巧,顾建军口嫌体直,但是力气大,虽然还是一说话就得罪人,有个嘴甜的李广在后面托底,三个人也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苏红和魏淑娟俩人还是一伙,吃住都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俩人也越来越合拍,魏淑娟还是惦记着凌卫东,不过看凌卫东一副冷心冷清的样子,自己就退缩了不少。 唐翠还是自己独来独往。 其余的人,王红梅,陈红丽,苏秀玲,李建业,王建成,互相嫌弃,但是却又不得不凑在一起,也算是谁也离不开谁。 第306章 明珠撇嘴, “还能是谁?不就是那几个。 王红梅她们几个,就指着两个男的捡柴打水,本来王建成愿意干啊,任劳任怨的,女知青就做饭那点活,捡柴都不用,王建成都给干的利索的。 结果,那些人也是熊人,不知足啊,越来越懒,一共就俩男的,那李建业也不正心干,天天就擎等着吃现成的,这么长时间,人王建成也不是傻子,人家也不干了。 这不,现在就这样,今天来借点柴,明天去找陈建国帮忙打水的,这么一天天的凑合着过呢,估计啊,不拆伙,也早晚得干起来。” “嗬,他们是拿别人当傻子吗?” “谁知道了,李燕也愁的不行,本来还寻思等夏天不忙了再盖房子,现在这样,也等不到夏天了,恨不得马上就离他们远远的。” 俩人说着闲话,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热闹起来了。 她们到的时候,知青院外面已经围了一圈村民,有的刚吃完晚饭,有的手里还拿着窝头显然是正吃着呢,这是出来看热闹来了。 里面闹吵吵的,就听见王红梅的声音,高亢,尖锐, “我们这不是没倒出时间去吗,就跟你们借点柴,至于这么绝情吗?” 简单护着明珠靠墙站着,听见这话,对视一眼,这是跟谁对上了? “绝情吗?我们也没说不借啊,就是问问啥时候还,有错吗? 还是说,你一开始就没打算还? 这柴也是我们辛苦捡回来的,这一次次的,你自己算,就这个春天,这柴禾你们借多少次了?这不客气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你们自己的东西呢? 别说柴禾,今天柴禾,昨天水,前天是啥,哦,前天来借的盐。 说出来我都替你们臊得慌。 就说这柴禾,我们两口人,本来能用十天,你们来借一次,我们就得多上一次山。 行,不怕苦不怕累,但是都是贫下中农,谁都是靠着这点工分过日子,咋的,你们知道干活累,我家陈建国就不知道了? 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贵。 我们这也都是靠着自己的劳动挣来的,互相帮助这优良品德我们也不是没有,但凡你们有点心我都不好意思说这话,借人家东西都这么理直气壮的,这是哪家的道理?” “...没发现燕姐说话这么有条理了啊?” “气的呗,从开春了他们就这样,李燕寻思着他们可能是吃的东西少,没有力气上山,就心软,结果人家不领情,是得寸进尺,这不,现在一次比一次过分。” 周围的村民也小声的议论纷纷。 陈建国脸色难看,轻轻拍了拍李燕,看向对面的几个人, “都是知青,按理说我们是一个整体,又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也不想弄得人尽皆知,这说出去我都觉得丢人。 可是,你们这样也有点太欺负人了。 两个男知青,你再不济再不济,也比我能干的多? 这几天除草的活也不忙,下工上山那时间也是很充足的。 但是看看你们的柴堆,咋的,干等着用我们的呗?我一个人捡柴供你们五个人咋的,你们给我个理由。” 对面王建成几个没想到陈建国会不管不顾的,有村民在场也毫不遮掩,正常来说,知青才是一个整体,和村民是界限分明的两个团体。 知青看不上村民的目不识丁,村民也看不上知青干活不行,过日子没有算计,还整天的矫情,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的。 井水不犯河水,是最正常的状态。 王建成觉得没面子,但是这么多人,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心里恨陈建国同是知青,不给他们留面子。 也恨他们几个人太懒,自己干活的时候见不着人,都躲得没影儿。 工分工分勉强,填不饱肚子不说,居然连这日常的生活都不能维持,连个烧柴还要去借,这么一想,他都有些抬不起头。 但是现在骑虎难下,他只能先咬着牙道歉, “实在对不起,我们绝对没有那个意思,是,确实是这段时间大家的粮食不够,可能是也确实没有那个体力上山。 确实不是故意的,没有要不劳而获的意思。 你放心,借的东西我会尽快还上的。” 别的话他也说不出口,咬着牙道歉,头都不抬的就回了房间,房门甩的生响,任谁哦度看的出来,他也是真生气了。 王红梅倒是没吵够,但是再笨她也知道这时候他们不占理,虽然心里也恨李燕小题大做,但是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再说啥她也是说不出口了,一抿嘴,气呼呼的瞪了李燕一眼,转身也把门摔上了。 李燕和陈建国也没想怎么样,要不是刚才王红梅嗓门大,他们都没想吵吵的人尽皆知,只是看不过他们这么拿人不识数。 不管是不是真心,王建成这话说了,两口子也就当真,李燕当即就扒拉扒拉头发,拽拽衣服,捡起刚才扔的满地的东西。 村民们见状也都议论纷纷的往回走。 “啧啧,你这可真是,柴禾还是好东西了呢?” 李燕回头见是她俩,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快进来,吃饭了吗?” 简单扶着明珠慢慢走, “吃完啦,要不咋能看见这热闹呢?” 李燕哈哈笑, “嗨,这算啥?再敢这么熊人,我天天跟她干,” 最后一句话那嗓门直接拔高,还特意朝着那边的窗户喊,简单都能想象到某些人的模样了。 果然,一秒后,对面“啪”的一声,关上了窗户。 简单都条件反射的一哆嗦。 “你们这,现在这么大矛盾吗?” 李燕拿了几个板凳放下,让她们坐下, “原来不就是看着不顺眼吗?你说说,要说啥大矛盾,还真就没有,就这鸡毛蒜皮的,天天也不消停。 我们吃个鸡蛋,她也要酸几句,他帮我洗个衣服,也酸了酸了的,说我不心疼他。” 明珠后怕的抖了抖肩膀,幸好她早早的就搬了出去,要不让他们看见林东方在家那副德行,他们嘴里还不知道能说出啥话来呢。 第307章 明珠后怕的抖了抖肩膀,幸好她早早的就搬了出去,要不让他们看见林东方在家那副德行,他们嘴里还不知道能说出啥话来呢。 李燕也不明白, “你说,就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人家过啥日子跟她们有啥关系啊?成天的盯着比尔呢,但凡人家吃的比他们好一点,穿的好一点,就跟得了红眼病似的。 你说有那时间,多上趟山捡点柴,多挣两个工分呢,要不把菜园子收拾一下,那不比啥都强?” 结婚后,这李燕倒是比之前要沉稳多了,想事情也全面了,简单都嗯呢该感觉到她整个人都柔了不少, “不说他们,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整房子,选好地方了吗?” 李燕有那么一点不好意思,但是很快就很恢复了正常, “你也知道我们的情况,来了这么长时间,我这家里几乎是棒不上忙,他那边有点吗,但是也越来越少,我们靠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工分呢。 要说钱的话,我们俩肯定是不够的,” 看着简单和明珠欲言又止的表情,李燕笑了笑,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如果真的有困难,我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之前我们想的是,暂时在知青院先住着,攒一攒钱,然后起个房子,但是现在,我们对住的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能搬出来,清清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就挺好。” 看来这知青院的麻烦还真就不少呢。 这个时候,她们也没法劝,对视一眼,先问清楚, “那你,是咋打算的?” 李燕想的开, “搬出去那还不简单?有地方住就行呗。 昨天我俩绕着村里走了两圈,前面,刘三爷家往前走两家,那个房子空着呢。” 简单想了一下那个房子,地方倒是不错,算是在村子中间,周围都是人家,安全性是挺高的。 而且,这显然是已经看好了, “你要是真决定了就去问问村长,是付租金还是咋的。 不过那房子好像也挺长时间没住人了,墙都倒了,屋顶都是漏的,马上就到了雨季,肯定是得大修一下,这点钱算是肯定省不下的。” “那就不算啥了,怎么算也比盖个新房子划算,我们俩好好干,到年底差不多就能缓过来。” 简单俩人对视一眼,看他们有成算,也没多说什么, “你们打算啥时候搬?” “越快越好,” 说话的是陈建国,脸上虽然没有了刚才的怒气,但是也没有什么笑模样,说话倒是还好, “我恨不得现在马上就搬出去,离这团乱麻远远的。” 这是真的被气着了,估计也不一定是因为那点东西,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穷不了富不了的,不过就王红梅的态度可是挺气人的。 “搬出去吧,过点消停日子,万一哪天我媳妇怀孕了,也能安全点。” 简单和明珠几乎是瞬间就把目光都投向了李燕,然后是她的肚子, “你怀孕啦?” “你也怀孕啦?” 结婚这么长时间,怀孕也是正常的。 李燕无措的挠头,“好像没有吧?” “没有,吧?” 简单都无语了, “你这心也太大了,没有就没有,那要真是有那迹象,你可得多注意点,别嘻大马哈的,还这么下地干活,还不管不顾的。” “对,刚怀孕前几个月可得多注意点,像那些太沉的东西,就尽量别动。” 这个话题,陈建国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阴转晴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会注意点看着她的。” 李燕的小脸瞬间爆红,简单“啧啧”两声,看看李燕,再看看明珠, “你瞅瞅你们啊,一个一个的,我还是个孩子,在我面前这样好吗?” 这下陈建国先红了脸,倒是明珠,被人打趣的多了,脸皮已经厚了。 “对,你是孩子,我们不能玷污你纯洁的心灵。” “哈哈!” 几个人笑成一团。 最后是简单陪着陈建国两个去找的刘卫民,陈建国俩人都觉得,简单跟村长的关系走动的比较近,跟着他们也能放心点。 那个房子确实空了好几年,村里人大部分都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即使有那么几家分家的,各家本身也有宅基地,这空房子破成这样,上来就是往里贴钱,还是个旧房子,新结婚的也看不上,一直也没有人买。 现在有人花钱租,刘卫民自然是高兴的, “行我领你们去看看,要是相中了我给你们找人收拾,指定不能多要钱。” 跟刘三爷家隔了两家,房子是挺破,但是院子可不小,农村的布局都大差不差,前院子后园子,几间房,侧面有个柴房。 屋顶露天,屋里的炕都塌了,墙也塌了一小半,就剩下下半截还坚强的挺立着,有用的估计也就是地基了。 前院子后园子都是到大腿高的荒草,好在两边都是邻居,这杖子是现成的,到时候在后面把两家的杖子连接上,前面也修整一下,再安个门,这家就算是围起来了。 要说,跟简单那个房子的初始状态相比,面积上就占了优势,毕竟这时候的农村嘛,别的不多,但是这地是足够的,家家户户的面积都不小。 可能比起来,简单那儿还是最小的。 刘卫民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推销啊, “那屋里我给你找人收拾,房顶给你好好铺铺,再盘个炕,厨房重整整,你看看还哪儿不行,到时候让他们一遭给你收拾利索了。 你看看这大园子,这么大,今年这时候了,柿子茄子啥的,是有点晚了,到时候收拾收拾,种点白菜,土豆,萝卜,晚黄瓜,晚豆角,这都赶趟,到秋了,也是一样的收,你这一冬天的菜,就你们俩啊,那指定是吃不了的吃。” “前面这院子,这草一收拾,围上杖子,安上门,那也是立整的。” “这两边这两家啊,也不是那事多的,这个你们放心,这小简跟着呢,叔还能糊弄你们吗?” 两口子要搬出来的意愿太强烈,被刘卫民这么一说,李燕也就顺着那话去想象,果然,越想越觉得这块儿是真挺好的。 第308章 都不用刘卫民多忽悠,李燕就已经前前后后的绕圈,跟简单捣鼓着要怎么收拾了。 不过也确实是破,陈建国的眉头从头到尾都是皱着的,直到最后听刘卫民说完价格才算松开一点, “村长,我们最快几天能住进来?” 刘卫民算了算, “这茬子草还得几天,你要是实在着急,等不到过几天休息,那就得晚上下工了干,” “村长,麻烦您给催催,我们,想尽快搬出来。” 知青院的热闹,刘卫民也是有耳闻的,这会看这架势,猜也大概猜出来点,不过只要他们不惹事,刘卫民也不想多话。 “行,一会我去找人,让他们来看看都有啥要收拾的,你们也看看除了刚才我说的,还有啥要整的,一会一起说了,让他们回去准备准备东西,明天下工就过来。” 隔两家就是刘三爷家,虎子领着孩子都在门口玩呢,这会也都跟着过来凑热闹,直接就被刘卫民抓了壮丁, “虎子,去西头喊你大海大爷过来,黑蛋啊,你去喊你解放叔,” “哎!” 虎子嗬黑蛋抬腿就跑,其他孩子有的还趴在门口看热闹,有的跟着虎子他们跑了,小简欣哒哒的跑进来,跟简单撒了个娇,又跑回去找小花了。 简单不着急回去,也没拘着她。 很快,两个专业的人过来,绕着房子走了一圈,又听两个人说了他们的要求, “那就明天下工过来,先把墙和房顶整上,别半道再下雨,那可就费事了。 这些快,墙,房顶,外屋地的灶台,这些零碎的,三四天就完事,就是炕得费点时间,盘完了得等干了才能住人。” “行,大海,解放,你们给好好整着,那炕,灶坑啥的,整好了,别到时候再冒烟,” 一听这话,刘大海和刘解放也知道这算是特意关照了,不然村长才不管这事呢。 刘家屯刘是大姓,他跟刘卫民也没差几岁,说是一起长大的也差不多,当即就应下, “放心吧卫民哥,我干活你还不放心,? 这个事定下来,跟刘卫民付了租金,交了修房子的定金,陈建国两口子都松了口气,刘卫民也松了口气, “村长,麻烦你了,这事拜托给您,我们也就彻底放心了。 其实今天我们这也有些失礼,这也算是我们的家了,我们搬过来时一定请您过来燎锅底。” 农村都讲究人情,正常来说,求人办事,都不会空手,倒不是贿赂,只是走人情的一种方式,求人哪有空着爪子的? 但是陈建国两口子现在手上也确实没啥东西,但是这话得说出来让人知道,是到时候燎锅底,还是等完事了再给拿点东西,到时候都好说,总不能让人帮着白忙乎一场。 (燎锅底:是一种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的习俗,特别是在河南、东北以及陕西洛南等地。这个习俗通常在人们乔迁新居时举行,寓意着将旧居的喜气和财气带入新居,希望新居的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燎锅底的具体活动包括: 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通常是农历的初三、初六或初九的早晨,太阳刚升起时,因为人们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在搬家时,除了家具等物品,铁锅是最后一个被搬入新居的。在搬铁锅之前,主人会提前烙好一个大锅盔馍的一面,然后用红头绳绕锅一圈,在鞭炮声中将其搬入新家的灶台上,翻过来继续烙熟。 在新居的灶台上第一次炒菜做饭,焦黄的锅盔馍会作为特色菜上桌,供亲朋好友享用,同时大家也会边吃边拉家常,营造出满屋的欢声笑语。 燎锅底不仅是一种庆祝新居落成的传统习俗,还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活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在许昌地区,燎锅底还意味着亲戚朋友间的交流和恭贺。 此外,有的地方在燎锅底时会带上发面的食物,寓意“发发发”,希望新居的生活能够富裕和繁荣。 不过这时候,燎锅底也不能说的那么明白,就是搬家了,大家伙热闹热闹,也是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都穷,刘卫民自然也理解,燎不燎锅底的倒是不在乎,不过说把这当成家,和对他的信任,让刘卫民听了还挺得劲儿的,说话也就带了几分亲近, “你们能好好上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有钱都花在刀刃上,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送走了刘卫民,陈建国的嘴角也控制不住的上扬,这也算是,有个家了。 男人吗,就应该让媳妇孩子过上舒心的生活,这种自豪感让他忍不住的,整颗心都要飞起来了。 李燕就直白多了,顾不得满院子的杂草,前前后后的看了好几遍,就觉得哪哪儿都好,怎么看都好,要不是实在不能住,她都不想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还忍不住的回头去看, “刚才说几天,是不是三天就能搬进来?” “回去我就收拾东西,到时候把咱们俩的东西都装到箱子里,得好好看看,可不能落下东西,” “你说咱们要不要明天下工了也过来啊,他们修房子,咱们把后园子的草割一割呗,到时候也能早点把园子种上,是不是?” “前面院子也不小,哎呀,现在抓小鸡仔是不是太晚了啊?那还能干点啥?要不也开成菜地呢,还能多种不少呢,是不是?” 她说一句,陈建国就笑着答应,自然,没有一丝不耐烦,虽然隔着两个人的距离,简单还是莫名的觉得自己插不进去。 “行,明天下工我就过来,晚上草里有蚊子,你就别过来了,在家收拾东西就行。” “要不,你找一找咱们都有啥种子,不够的你问问谁有,咱们先换回来,我直接把那边园子都翻出来,收拾干净的,到时候搬过去就能种,也不耽误时间。” “也行,知青院这边就那几垄地,也种不了啥,就那点白菜还那么多人吃,这回好了,可劲儿种,咱们冬天可有菜吃了。 到时候我问问简单,她自己过日子都需要准备啥,咱们也提前准备一下。” 简单满脑袋黑线, “我真谢谢你,还记着我呢。” 第309章 这会儿的苗子长的还不高,锄草还真就不算啥难的。 等到七八月份,那苞米苗都一人来高,杂草也疯长,那时候锄草才是个苦差事呢。 本来天就热,那高大的苞米杆子和茂盛的大叶子一挡,进不来风,里面空气不流通,一进去就闷得慌不说,苞米叶子也都坚韧,甭管是脸还是胳膊,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不能幸免,被那苞米叶子一拉,立马就是一道膦子。 就是老农民那不娇嫩的皮肤也是一样,再被那汗水一浸,那酸爽,真的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形容,几乎是浑身都打着哆嗦的那种。 所以,从苞米苗长起来,一直到秋收,把苞米杆子放倒,村里媳妇婆子的,那三角头巾都是标配,不管多热,都是长衣长裤,恨不得把自己全都包裹进去不露出一点。 一年只种一季,也是有好处的,像现在这种不是特别忙的时候,农民还是有很多自由的,当然请假,他们是舍不得的,毕竟上一天工就挣一天的工分,这时候的劳动强度相比较来说,真的不是很累。 很快,春天就过去了,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忙一阵闲一阵的,不说村民们,就是知青们也没累到起不来,起码比秋收要轻快不少。 李燕两口子欢天喜地的搬出了知青院,知青院除了王建成他们几个,几乎都过来凑了个热闹,就连没有打过几次交道的唐翠都拿着两个鸡蛋过去了。 差距当下立见。 知青院孤零零的几个人就显得更是显眼,王建成气的不行,却也知道都是他们自己作的,一群猪队友,关键时候都给他扯后腿,现在这就被人晾在一边了。 不说别的,这会他们几个成了啥形象了? 那边王红梅几个看着她们成群结队的往那边去,嘴上说着酸话,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这么长时间,虽说没有深仇大恨,但是知青院的知青们都不爱跟他们来往,说被孤立了也不为过,显然她们并没有局限住,反而和村里的一些人打的火热。 就像陈红丽,就跟村里一个小伙子眉来眼去的了不短的时间,不上工的时候都在后山隐蔽的地方,拉拉小手,欲拒还迎。 从孩子们识字开始,虽说是还没有多长时间,但是孩子吗,学点东西总是喜欢显摆显摆,回家拿着沙盘写字,或者背着小手仰着小脑袋查数,总能逗的长辈哈哈笑。 更别说回家知道主动帮着家里干家务,知道饭前便后洗手,吃饭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没大没小的抢,总是等着长辈上桌发话了才动筷。 还有那勤快的,还知道给爷奶父母端个洗脚水啥的。 尤其是那些姐姐妹妹多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赔钱货,以后卖了换彩礼之类的这种话,各家几乎就没有再出现过,对待姐妹虽说没有多好,但是那些欺负人的话和行为也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村里孩子其实是个不小的团体,现在明明只是孩子学了些东西,但是几乎整个村子的精神面貌都大变了样儿。 原来觉得他们那种状态也不错,可是现在觉得,孩子的每一天都是进步,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这让村民们也不由得生出了些希望。 偶尔也会嘀咕着,现在又不能上大学,学这个干啥? 但是过一会自己就想通了,起码不是个睁眼瞎,出去买个东西卖个东西不会被骗,也不会傻乎乎的被人卖了。 也算是蝴蝶效应吧,连带着村里这些知青都得到了村民们不一样的眼神,明珠就更不用说了。 刚开始的时候明珠的肚子就显形了,教了几个月,还没到秋收,就到了明珠的预产期。 这会儿地里的活几乎就是锄草,最近这一个月,林东方都想整天的跟在明珠身边,寸步不离,被明珠劝了又劝,才勉强答应,早上送她过去,下工去接她回来,再退一步都不行。 农村再疼媳妇也没有这么夸张的,他这一举动不知道酸掉了多少人的牙,尤其是村里刚结婚的小两口,就连刚怀孕的李燕都羡慕不已,不过她

相关推荐: 痞帅大佬的小媳妇   大佬的小娇娇又崩人设了   我在大唐种土豆   我和邻居的棈爱史   重回校园   招惹   不爱江山爱壮士(H)   花枝瘦(H)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历史衍生] 华夏先祖,助我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