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奶,这是啥?” “这是,饼干。” 刚进屋的刘秀也被塞了一块饼干,弄得她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虽然她也没吃过的,但是她一个当姑姑的,总不能跟孩子抢食儿啊。 “爸妈,我就不用了,这是零食,给黑蛋留着吧。” 刘卫民就一儿一女,刘秀还没结婚,孙子辈也就黑蛋一个孩子。他们老两口也不是那苛待孩子的家长, “尝尝,都尝尝。” 出了门,简单是真的溜溜达达的去了知青点,女知青房间烧的热乎的,几个人正坐在炕上说什么呢。 “简知青,快进来暖和暖和。” 病号李燕的精神头也不错,跟她们一起说笑呢。 简单也没客气,顺势就坐在炕沿边, “李知青看样子这是没有大事啊?” 李燕也确实皮实, “没事没事,上完药我感觉好多了,都不疼了,她们不让我动。” 林招娣有点无奈, “人家大夫都说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还非得这第二天就要下地,” 谭雅君也说道, “是啊,大冬天的我们在炕上猫冬,让你一个伤员下地干活?” “嘿嘿,我这不是,坐不住吗?你说要是平时,那都恨不得长在炕上不用下地,那现在也不知道为啥,还待不住了。” 简单笑, “叛逆啊,越不能干啥,你越想干啥。” 说说闹闹的,天色也昏暗下来,她们几个没用眼干活,也没着急点灯,就倚着墙说话。 “这时间过得多快,感觉咱们来了还没有多长时间,这都要过年了。” “是啊,这是我第一次没在家过年。” “...我也是,” “我家有个邻居,算上今年下乡三年了,一次都没回去过,你说,明年咱们能回去过年吗?” 沉默了一会,也没有人说话,这个话题是谁都不想提及的。 半天,谭雅君才叹气, “等等吧,会有机会的,我也一次都没回去过呢,一到过年,就看着别人家团。 第一年啊,我根本就受不了,就是哭,从进了腊月开始,一直到小年,不说每天都能哭上一场,也差不多。 等到了年跟前儿,那就更是了,别人家做点啥,我都能想到我家,那时候,他们还笑话我,说我恋家,说我是长不大的孩子。 后来,到了过年,才发现,他们也没比我好哪儿去,呵呵。” 林招娣也想起了之前的过年, “我家里,过年都是我和我妈一起忙,好吃的也多,尤其是肉,我弟弟喜欢吃肉,过年的时候我妈就想着法的给他做好几样,想让他解馋。 但是,也是最忙的时候,饭,菜,烧火,柴禾,饭菜做得多,需要处理的卫生就更多。” 第94章 林招娣自嘲的笑笑, “那时候也不懂啊,我妈对我和颜悦色的,说让我干活是锻炼我,相信我,喜欢我,我傻,说啥我就信啥。 我累死累活的做饭做菜,然后他们吃,我呢,只能捡着点边角,甚至菜汤,然后呢,我再跟辛勤的老牛一样,再去收拾战场,那时候,不光他们,其实我自己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其实下乡的时候,我都是自愿的,我妈说的好好的,这么好那么好,只要我把工作让给弟弟,下来后也啥都不用操心,他们很快就会想办法给我办工作回去,就是走个过场。 结果来了一个多月,给我来信,内容就完全变了,开篇就是骂我没有良心,连一句假模假式的问问都没有,就让我把粮食全都邮回去,说我一个丫头片子,随便吃点啥都能填肚子。 我写信回去问了才知道,弟弟接手工作一个多月,闯了三次祸,工厂那边直接把他开除了。 我辛辛苦苦考的工作,兢兢业业干了两年,结果到他手里就没有了,那时候给我恨得呀,我都想直接回去问问她,我到底是不是她亲生的。 后来一想,简知青说的对,我得先顾好自己,如果我自己都不在乎自己,指着他们,我还真得饿死啊。” 李燕倒是还好点, “我小时候都是跟爷奶一起生活的,对回家倒不是很惦记,不过,你们看啊,咱们几个,加上陈知青,都是从不同地方凑到一起的,这也算是缘分,多不容易,天南海北的这么大,唯独来到刘家屯的就是咱们几个。 其实咱们几个在一起过年,不是也很有意义吗? 跟家人一起过年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可是咱们几个可说不准吧? 你们想想,是不是? 我们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凑到一起,夏天那会是简知青自己,然后又加了招娣咱们三个,然后是谭知青加入,那,明年呢?还会依旧是我们几个吗?” 和家里联系最多的是谭雅君,轻轻的摇头, “咱们这边还好点,好多城里都闹的越来越凶,好多学校都不再正常上课了,我家邻居和我爸妈的同事们,也有不少主动或者,...不太主动,下乡的。 就是正常上班,现在也是每天都要非常注意的,话也不敢多说,下班了也不敢去别的地方,几乎是跑回家,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维持秩序,有的时候,说话声音高了,都有可能被打一顿。” “之前我们去安吉县城买大缸的时候,这边好像没有这么紧张吧?我记得咱们俩还闹了呢。” 谭雅君点头, “对,咱们这边偏远,能好上很多。” 李燕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不慢, “哎,你看,我说吧,就这形势,来年肯定要有新知青的的加入,那铁定不光是我们几个了,估计,这知青院啊,也不会像今年这么消停。” 简单点头,看的还挺明白。 “可能吧,不过也别太悲观,人多了也热闹啊。” 这么一说,这情绪都沉闷了不少,李燕当即道, “哎哎,你们这是干嘛呢?我是说要不要一起过年,你们说的这都是什么呀?” 几个女孩强行把话题拽了回来, “好好好,一起过年。” “也没单独过过年啊,都需要准备什么,你们知道吗?” 说到这个,几个女孩子就来了兴趣,林招娣下地把煤油灯点着,炕桌一放, “来来来,都说说,都有啥,我记一下,咱们提前准备着。” “啊,吃的,要做几个菜啊,过年肯定要吃的比平时好点吧?” “那肯定是啊,北方过年都吃饺子,” “好像还有鱼,要多多的肉。” “鱼好像没有,但是咱们有肉啊,上次简知青杀的猪分的肉,咱们还有不少呢。” “对,酸菜到时候是不是也该酸了?” “酸菜马上就酸了,估计再有个三天几天的就能吃了。” “那太好了,都说酸菜馅的饺子好吃,到时候咱们可以包点试试,还能包点白菜的,” “对对对,瓜子啥的我好像没看见供销社有卖的呢?” “今年收成不好,啥玩意收的都少,不过我觉得咱们也可以去村里问问,万一哪个婶子家种了呢?” “也行,明天我去村里问问。还有啥?” “瓜子花生,对了,咱们还有在山上捡回来的栗子榛子松子啥的,到时候找个婶子问问怎么炒,这多好的零食啊,现成的。” “还真是哈,这么一说咱们手里的东西还不少呢。” “哈哈,真的哎,原来咱们这段时间不是白忙活的啊,这就用上了。” “那还有啥?鞭炮能买着吗?” “这好像有点难,哎,你们会剪窗花吗?过年得有个过年的气氛啊。” “哈哈,是啊,这是咱们在外面的第一个年,也是咱们第一次一起过年,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 说是快,其实也确实挺快,一晃儿,就来到年跟前儿了。 既然说了一起过年,简单也没说非得特立独行,毕竟就这一天,其余的时间自己怎么过都行。 他们准备菜,简单拎了一条鱼,说是偶然出去时碰到的,可把几个女知青高兴坏了,这一年旱的,就是在家里,也没见过几次鱼啊。 谭雅君和林招娣主厨,简单帮着打下手,陈建国负责打水,倒水,烧火,不方便行动的李燕,也只能坐在炕上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 人不多,倒也没有什么矛盾。 中午,炖的酸菜,里面放了不少的肉,上面贴了一圈纯苞米面的大饼子,小青菜,翠绿翠绿的更是惹人喜欢。 一条大鱼,一盘红烧肉,一个白菜拌的凉菜,再加上一盘罐头。 五个人,六个菜。 饭后也没闲着,歇了一会,几个女知青就开始忙活着剁馅子,酸菜,白菜,肉,虽然人不多,但是该有的一定要有。 白面他们是没有的,简单也没抻头,是谭雅君找人换的,虽然有点发黑,但是那纯纯的麦香味可是半点不打折扣。 第95章 “这酸菜的馅,是我跟柳家屯一个大娘学的,放点荤油就行,你们闻闻!” 涉及到自己喜欢的事,谭雅君和林招娣几乎都很是投入,陈建国帮着捞酸菜,屋里屋外的跑腿,至于简单,那纯粹就是跟着捣乱的。 其实她的厨艺,嗯,一般。 喜欢看美食节目的大小姐,这水平就是过山车形状的波浪线。 这个主播的这个菜我喜欢,我就能认真的备菜,切菜,按照你的步骤从头到尾走一遍,但是一旦这兴趣没有了,那不好意思,翻脸不认的那种,所以她压根儿也没想照量。 “对了,简知青,你那个小青菜,怎们比我们的,长的大那么多啊?” 女知青知青刚入冬时眼馋简单的青菜,也找刘光明做了差不多的木槽子,回来挖土,浇水,什么的也都细心的准备着,伺候的也很细心,只不过,长势就一直差一点,她们每次去简单那儿都要吐槽至少一次,回来后更加用心,但是就是不给力,一直长的不愠不火的。 简单也不知道为什么,毕竟她这确实是真实的种出来的,又不像别人,有灵泉有这个有那个的,起死回生之类的。 她这除了整个槽子端进去,也没有其他的作弊方法。 她沉思了一下, “可能是你那些菜,压力太大了?” “你就在那胡扯,” 简单胡扯的一本正经, “那可没准,在我那就我一个人吃,这边可是你们好几个人呢,没准是有压力,给吓跑了。” 说说笑笑的,冬天的天本来就短,几个人慢悠悠的包着饺子,吃着零食,捞着家常,看着门外不时跑过的孩子, “这过年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 “是啊是啊,我小时候就是,到了寒假就盼着,爸妈有没有买肉呀,有没有糖呀,然后,有没有新衣服呀,不过,大部分都只能想想。 肉肯定会有,糖也会买,只不过,没有几口是能到我嘴里的。 过年都是一家团聚吗?肉呢,基本都是爷爷和我爸的,孩子里,估计也就几个男孩子能吃到几片,我们女孩子,能尝到点肉末肉汤,就很高兴了。 糖也是一样,压根就没有女孩子的份,衣服就更不用说了,先可着家里挣钱的,我们啊,也只配穿别人不能穿的,拿回来缝了又缝改了又改,就这,我还乐的不行,当个新衣服似的,那个美呀。” 陈建国是家里的男孩子,倒是没有她们这么明显的差别对待,看女知青说了,他也开口, “跟你们比起来,我家里还算不错。 我家里一个大哥,两个弟弟,我是中间的一个。 小时候吧,倒是还好,爸妈忙,都是大哥带我,不管是去爷奶家,还是姥姥家,大哥有的,我也能吃上一口。 后来大哥大了,上学了,下面又多了两个双胞胎弟弟,我一下子就成了大的那个,一直做小的,这一下子让我当哥,让我带孩子,我也带不明白啊。 可能是我大哥的榜样打的太好了,也可能是之前我太不懂事,我妈就觉得我是特意的不想好好带他们,对我是越来越不满意。他们摔了是我的事,哭了是我的事,就连家里没有大人,他们渴了饿了都是我的原因。 我记得之前他们虽然没有看重大哥那么喜欢我,但是最起码还会记着有我这么一个孩子,偏心也不会太过分。但是就是带弟弟那几年,一次次的不满意,一次次莫名其妙的批评,让他们对我的嫌弃几乎是贬到了尘埃。 只要弟弟们一哭,那遭殃的肯定是我,后来我都问我大哥,我说大哥我是爸妈亲生的孩子吗? 然后,都长大了,他们给我大哥找了工作,找了媳妇。 然后呢,城里的供应粮一天天的减少,也是巧了,我大嫂娘家邻居,就说起了下乡这个话题,就被我妈知道了。 两个弟弟吃不饱饭,我妈心疼啊,当天晚上,就跟我说了,你下乡吧,那边粮食多,能吃饱肚子,你看咱家现在这样,万一把你饿坏了,妈也心疼啊。下乡去,只要你肯出力气,就肯定能吃饱饭。 我当时傻呀,也没多寻思,这么多年都不受重视,冷不丁的这样,我还挺美呢,寻思着,哎呀,我妈这是知道我的好了,这还能吃饱饭,这好机会我妈第一个想着的是我。 临走前一天,看到她跟两个弟弟开小灶,我才知道,哎呦,怎们这么傻呀? 我妈就跟我弟弟明明白白的说了,不用担心,咱家有粮食,有吃的,我就是看他不顺眼,不想让他浪费粮食,现在主动报名还有补助,等我走了,就给他们做大肉吃。 你们不知道,就那一刻,其实,我都没有太难过,当时就有一种,啊,果然如此,这种感觉。 其实我家条件不差,双职工,我哥也开始上班了,家里就我和两个弟弟,算是不挣钱的,也不是,她跟我说下乡那天下午,我刚考上了一个工厂的正式工名额,其实,如果不是下乡,我也能挣钱了。 当时也不知道我寻思啥了,想了又想,我愣是没跟她说。 听到他们说着话后,我就更明白了,当时可冷静可冷静了,一声没出。 然后,晚饭的时候,家里人都在,我就叫她,我说妈,我收到了下乡通知,把我的补贴给我吧,我要去准备东西。 她当时就慌了,但是我爸在家,她也不敢说别的,我既然问了,那肯定就是都知道了。不情不愿的把钱给我,当时就瞪我,我就猜到了,肯定会趁我爸不在的时候要回去,当时我正是伤心的时候,也没管那些,拿了钱就去找我同学,把我刚考的名额卖给他了,然后他帮我准备了东西,直接按照这边地址邮了过来。 到这边后我邮了两封信回去,一封回信都没有,哪有人惦记我啊? 上回我邮山货,地址就写到我爸单位了,他们啥样的,我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别的也不管了。” 第96章 “男孩子也会有这待遇?” “是啊,之前我也没敢想过。 别人家都是什么重男轻女,我还寻思呢,哎呀,得亏我家都是男孩子。 哎,现在想想,好像与性别无关,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所以,遇到事情,第一个被推出来的就是我。” “咱们好像都是家里不受欢迎的那个呀?” “五个手指头还长短不一呢,正常。 而且,夹在中间的,本来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 陈建国有点自嘲的笑, “是啊,就是我这个傻子,一直也看不出来,还满心欢喜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乐颠颠的给人送过去,人家一家子呢,都把我当成那个大冤种啊。 其实想想,下乡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条出路了,尤其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后,也算是摊牌了,我还是,挺轻松的。” “你们说,家里,现在也在惦记我们吗?” 陈建国是很肯定的, “我肯定不会奢望这个,家里两个宝贝呢,哪有精力惦记我这八百里外的逆子。” 林招娣也不确定, “我家里还有个弟弟,这时候,应该是我妈在想方设法的给他做吃的,应该会想起我一会,毕竟每年这些活都是我来干的。” 话音刚落,就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包饺子的几个人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林知青,你这真是,开了金口了。” 跟知青们一起吃了一顿年夜的饺子,简单还是坚持回到了自己的小家。 小小的屋子,温暖如春。 炕桌上摆着她后世喜欢的各种零食水果,放上喜欢的喜剧,一个人的年过的很是惬意。 当然,如果忽略心里那隐隐的酸涩和孤独,简单这个年过的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上午,家家孩子都满村子的跑,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不光菜里有肉,有油水,就是家里有别的什么好吃的,这个时候,家长也会大方的拿出来,饼干,糖块,松子,瓜子,花生,就是玩耍起来,这几天也是家长忍耐性极好的,连训斥都会轻柔许多。 简单这边虽然远离村子,但是介于虎子和黑蛋的友好关系,村里很多孩子跟简单都接触过,都不是很陌生,也都壮着胆子跟着一窝蜂的过来拜年。 农村不成文的规矩,大年第一天,上门的孩子都要多少给点零食,简单也不差这个,早早的就准备了一个小笸箩,和一个不小的笸箩。 虎子和小花几乎是第一批,小花难得的跑过来,简单逗了逗孩子,临走时有又分别给抓了一大把糖,和两把瓜子啥的,顿时就把不大的小兜给塞得满满的,两个孩子走的时候嘴都是合不上的,小手紧紧的捂着。 其他慢了几步的孩子没有抓到那么多,但也都是沉甸甸的,没有空着手离开的。 过了年,就是春天。 不知不觉的,简单穿越过来的第一个艰难的年,就这么过去了。 短短的春脖子很快就过去,简单只觉得几乎是眨眼间,就到了春忙时分。 当然,这时候的春忙,不光是指要忙碌庄稼地里的活计,还有同时会钻出来的各种野菜,一个冬天过去,再节省,几乎家家也都要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 所以这时候的野菜,可以说是村民们生活物资的一部分,对于有的家庭来说,也可以说,是救命的粮食。 跟着大队按时按点的上工,翻地,下工,一连几天,这紧张的节奏,让闲了一冬天的简单也无暇顾忌别的。 要说干活,知青院的几个人,可都要比她明白,也学得快。 下工后,简单刚到家一会,李燕几个就过来了, “简知青,要不要上山?” 当时简单就愣住了, “上山?你们柴火不够烧了吗?” 李燕也没想到,简单会是这个反应, “你?简知青,野菜出来了,去挖野菜啊?” 简单一拍脑袋,完了,这远离人烟太久了,脑子都不转了, “去去,等下啊,马上。” 刚下工,衣服都不用换,拿着背篓和小铲子就可以出发, “来了来了,我过懵了,现在出来的多吗?” 李燕几个也不是很熟悉,也是跟着村里的婶子, “简知青啊,现在这野菜刚出来,还嫩着呢,少掺点苞米面蒸成野菜干粮,那才鲜灵呢。” 几个知青这会也好奇着呢, “婶子,这边野菜出来的这么早吗?” 一起的正好有三爷家的儿媳妇孙香,和刘卫民的儿媳妇刘大莲,他们跟几个知青还算熟悉,主动给她们解释, “咱们这边啊,冬天冷是真冷,但是,春天,那好东西也是不少。 从现在这刚暖和就开始有冒头的野菜,向阳坡早一点,背阴坡就要晚上不少,一直到过几天种地,除草,差不多一直到六月份,那还有新鲜的野菜呢。 现在有婆婆丁,柳蒿芽,荠荠菜,过些天有小根蒜,刺五加叶,蕨菜,山芹菜,山茄子,香椿芽,然后刺老芽,山菠菜。 榆树钱也快下来了,那个味道好,你是当零嘴啊,还是蒸干粮做饼子,榆钱的味儿都可好了。 等下雨了,那蘑菇也就出来了,到时候再来采蘑菇,回去晾干了,留着冬天炖小鸡,或者邮回去给家里,都是挺好的呢。” 简单在书上电视上是见到过这些的,不过现实还真就没有,以前上山也就偶尔注意下有用的药材,这么一说,还觉着挺好玩的, “嫂子,这么多,都是能吃的吗?” “可不咋的,都是好东西,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可都是救命的好玩意儿,要不啊,还不知道得多饿死多少人呢。” 下了工过来的人不少,反正也都不往山里走,还是在秋天捡柴那个大概的位置,似乎是村民们默认的安全范围,简单几个也悄悄的跟着, “嫂子,一会你得教我们认认,那些野菜是能吃的,我都怕我挖回去一堆野草。” 孙香不出声的笑笑, “我们是长在这山里的,啥玩意儿能吃啥玩意儿不能吃,都知道,一会你跟着我们就行。” 第97章 经常打交道,都比较熟悉,简单跟她也没客气,李燕更是好话不断,说说笑笑的,一会的功夫就到了山坡上。 村民不少,但是这山上的范围也大,倒也没有出现争抢扎堆的现象。 孙香和孙大莲领着几个知青找了一边没有人的一块地方,乍一看去,也有不少嫩绿色冒出地面,两个人也顾不上别的,放下背篓就开始挖,对她们来说,这都是能进口的,能填肚子的,都算得上是粮食。 简单几个一看这认真的架势,也没多问什么,拿着铲子就跟在身后,一边看着她们手上,一边对比着在地上寻找相同的植物。 好在俩人也没有把她们彻底忘了,只是一时兴奋,挖了一会就想起来了,于是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她们介绍, “这个是荠荠菜,现在最多的就是这个,还都嫩着呢,弄回去切碎了放在粥里,要是舍得的,放个鸡蛋打个汤,出锅的时候滴一滴香油,那可是鲜的很呢。” “这个是婆婆丁,现在都是刚出头的,不太大,但是这会是最嫩的,回去蘸酱吃就好吃。” 几个女孩几乎是趴在地上瞪着眼睛找,孙大莲在一边道, “你们刚来,不认识也正常,先认识一下,别挖错了,有的是长得像的,那可不是差不多就能吃,整不好,可是容易出事啊。” “嗯嗯,” 简单几个一边答应着,一边让她们过目, “嫂子,这个是吗?” “我这个呢,好像长的一样的?” 也不能耽误人家,几个人觉得差不多了,就跑到一边去挖,然后休息的时候一起拿过来给孙香两个人检查。 婆婆丁好认,出错不多,就连简单都认识。 相比较荠荠菜混乱的就多了一些,不过毕竟还有一个老知青谭雅君,她过目一遍,再出错的就很少了。 “这婆婆丁和荠荠菜,还真嫩啊,感觉一使劲就要折了,” “这个时候都是刚出芽,是最嫩的时候,等等吧,尤其是婆婆丁,长的才快呢,明天后天,越往后就越大越老,这种嫩的就越来越少。” “这个荠荠菜,回去能放粥里,能做汤,有那舍得的还能包饺子,包菜干粮,都是好东西。” 一边说着,收下的速度也丝毫没有减慢,李燕几个很是佩服, “谭知青,你这也太快了,我好像还没看清呢,你就挖出来了。” “我这算啥呀,你回头看看村里人。” 几个人闻声回头,顿时就吓了一跳,刚才还在这一片地的婶子们,已经跑到几十米外了,那低头认真忙碌的样子,这么一比,他们几个简直不值一提。 “是吧?对村民们来说,庄稼是一部分粮食来源,不够的部分全靠大山补给。 春天有野菜,夏天有蘑菇,野果子,秋天有山货,冬天还能捡柴,这大山就是宝藏,是村民们的依靠。” 和去年刚来时的干旱不同,这一个冬天,降雪充足,春天那是一片欣欣向荣,瑞雪兆丰年,不是空话。 这山上的绿色只是一个角落,就是庄稼地里现在都已经冒出了不少翠绿的星星点点呢,就等着翻完地,种地了。 “还真是,你们看,不光咱们这边,往上走,好像也都绿了。” “那是肯定的呀,上面的阳光好,肯定长得好,但是,上面危险一样多,听说还有毒蛇呢。” “今年雨水好,应该会是一个丰收年。” “是啊,山上都长的这么好呢。” “这几天翻地可把我累坏了,你们说过几天种地会不会更累啊?” 这个谭雅君是最有发言权的, “翻地主要是出力,但是种地时不是,到时候有人施肥,有人点籽,有人浇水,我感觉最累的是后背和腰,因为不不停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我记得我那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腰要折了。” “哎!” “也不用慌,慢慢习惯了,你看咱们刚来的时候,干点啥就没有力气了,现在这翻了一天地,不还是照样能上山来挖野菜?” “是啊,这习惯真可怕,我一直以为自己肯定要干不下去的,我居然还坚持了这么多天。” “对呀,是
相关推荐:
受够了,要反攻[娱乐圈]
我的2吨钢铁直女
瑞凰(NP)
薄幸(1v2)
娇宠小妾
大佬的小娇娇又崩人设了
重生之愿军多采撷
门当户对
悸动的青春
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