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批瑕疵品也不止这单,他们几个是分头出去的,他这妥妥的是第一个完成的,价格上也不错。 嘿嘿,想想就高兴。 简单赶紧连连摆手拒绝, “师傅,现在已经很麻烦您了,我怎么能继续占用厂里的资源呢?您帮我卸在那里就行,我去找村里人,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他们一定想亲自运回去。” 都是农村出来的,他也理解这得了好东西的心情,几乎跟过年差不多,还是天降的。 “行,那你去找人吧,我就给你卸在那儿。 说来,我也得谢谢你,让我刚出来就能回去了,哈哈。” 这时候出差条件艰苦,车里也不密封,四处漏风不说,也是没有暖风的,路上的吃喝也都是凉的,真的就是遭罪。 若不是为了那点补助,愿意出来的还真不多。 这既超额完成了任务,又能早点回去,乐不得的呢。 司机往下卸货都劲头十足,等简单过来接收,就准备往回走。 两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简单觉得应该不会主动联系对方,毕竟这是程局长的关系,万没有越过中间牵线的人去单独联系甚至交易的,这在农村就有点踩着锅台上炕的感觉,不犯法,但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吧。 公安局和供销社不远,简单刚才就是又回去了供销社,果然,陈建国三个还在那儿等着她呢。 一听她说这事,一向稳重的陈建国都磕巴了, “你,你说啥?你买到了啥玩意?” 李燕和林招娣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是亮光, “简知青,你买到了铁锅?” 简单一扬下巴, “要不要?” 这还用问?三个人小鸡啄米般点头, “要要要!” 陈建国当即转身就跑, “是那个胡同吧?我去找刘三爷赶车过去。” 李燕和林招娣紧跟着简单往过走,一边喋喋不休的夸赞, “简知青,你也太厉害了,这才跟我们分开多长时间啊?你就办成了这大事。” 平时不爱说话的林招娣也开口, “是啊是啊,简知青,我们下乡来,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你,你都不知道,因为你,我们都少了老多麻烦了,村民们都没有为难过我们。” “就是就是,你不知道,我同学家有亲戚在这边,来之前一直说什么柳家屯这么好那么好,特意找关系就要去那边。 刚来的时候我还可惜呢,就寻思,怎么不把我分过去呀,为什么就给我分到最穷的村子啊?那些天我还胡思乱想呢。 哈哈,现在我太庆幸了,幸好是这边啊,不然就遇不到你们了。” 李燕的语气很活泼,让人听了心里就舒坦。 第53章 “上次还是大上次来公社的时候,正好碰到我那同学,我才知道,他们村对知青特别不友好,特别排外,特别有偏见。” 一连三个特别,足以表达李燕的后怕。 “他们那儿已经有好几批知青了,之前跟村民相处的还可以,算是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我们这批,和我们之前那批,来了之后,就这事那事的,原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激化了成了大矛盾。 今年之前去的老知青就很冤枉了,他们什么都没做,几乎就是无妄之灾,现在也被他们连累的,被村里人磋磨呀。 原来有个老知青,跟村里人处对象挺好的,人都要结婚了,让他们这么一搅和,人家家里对知青也有意见了,村里也是说什么的都有,愣是给别(biè)黄了。” 末了自己还摇头叹息, “造孽啊!那女知青气的,隔天就跳河了。” 简答“啊”了一声, “出人命啦?” 李燕摇头, “不知道,上次碰见她,就是他们送那个女知青去医院,后面就不知道了。” 涉及到生命,总是要沉重很多,刚才的欢快顿时就没有了。 简单知道,这还只是不起眼的一个小缩影。 那段混乱的时间,这种事情,甚至更恶劣的情况,都时有发生,很多人忍辱负重,生不如死。 她现在也只祈祷,她所处的这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不要沿着她记忆里的历史发展,最好是,渐行渐远。 现在,不是已经开始改变了吗? 也许,就是好兆头呢。 到了胡同,简单借口去和人告别,先一步进去。 送走了司机和大车,立马就收起了一大半,地下还留着三十多口尺寸不一的,虽然都是带着各种瑕疵,可把跑进来的李燕和林招娣惊个不轻, “你弄到了这么多?” “天啊,简知青,你真是,你真是,我敢肯定,弄回村,他们都会乐疯的。” 两个人也是眼冒红光的围着那堆转圈,一直“天啊天啊”的念叨着,一直到陈建国带着加速的牛车过来,老黄牛罕见的气喘吁吁。 陈建国下了车就蹬蹬的跑进来,小老头也一瘸一拐的跟着过来,也惊在原地, “小简丫头啊,你是个有能耐的。” 简单干笑, “这不是凑巧吗?” 好不容易说了一次实话,好像还没有人相信。 还是有点尴尬的。 “三爷,都是有点瑕疵的,不知道乡亲们,” 她顿了一下,这话得说在前头,小老头也明白,蹲下身去,挪动了一下,仔细看看, “没事没事,这算啥? 从集体食堂解散后,乡亲们都想方设法的要买一口锅,哎呦,你都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有货,咱们都知道要票。你说说,就是咱们这农村人,要说钱吧,实在遇着紧急的事了,全村凑凑,也是个招儿。 但是全村都是在土里刨食的,那一张票啊,可真是比登天都难啊。” 就简单看来,那摩挲着铁锅的手都颤抖了。 虽然理解,但是,好吧,理解。 但是,眼窝子浅的可能会受不了。 简单也有点鼻子发痒,赶紧开口打破沉默, “三爷,让陈知青搬到车上吧,您老看着给归置一下车上?” 陈建国啥说没有,当即就撸袖子,小老头也反应过来,赶紧起身, “对,我得赶紧让她把行李拿到一边去。” 简单听了一句觉得奇怪, “谁的行李啊?” 转头看陈建国几个, “你们家里邮来东西啦?” “不是他们,是新来的知青,” 简单愣了一下, “早上没看到村长来公社啊。 在供销社碰到一个刚下乡的女知青,我还想呢,是不是这次的知青没有我们村的啊?” 李燕“啊”一声, “是不是跟我打仗那个?她要分到咱们村了?” “刚才我问了一下,那个同志确实是刚下乡的知青,但是不知道会分到哪儿,按理说如果分到咱们村,村长应该也会来啊?” “不是那个,” 小老头往外走, “咱们村有一个知青,不是新来的,说是隔壁村调过来的。” 刚刚八卦了隔壁村话题的几个人一顿,互相看了看,林招娣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会是那个被流言蜚语逼得跳河的女知青吧?” “你们知道啊?” “还真是她呀?” 小老头叹气, “卫民说这孩子好像出了点啥事,连命都不要了,公社那边不得不给她换个地方。 你们知道就知道,别出去说啊。咱们村里人坏心可能是没用,但是这碎嘴子可是不少呢。 唉,正脆弱的时候,可别再给人家添把火了,再出事,可真就小不了了。” 简单率先答应, “我们知道轻重的三爷,不过这也不是她的错,她这明摆着是被人牵连迁怒了嘛。” “是啊三爷,而且,我们都能听说,那在他们村就不是秘密,两个村离的这么近,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啊?” “估计啊,村长也会开会敲打敲打,那孩子,你们多注意点,都不容易。” 来了肯定也是住知青点,李燕和林招娣连连答应。 简单也点头, “放心吧三爷。” 陈建国今天兴奋的很,一个人几个来回,大大小小的铁锅都被转移到牛车上,也没喊一声累。 “嘿嘿,李知青,林知青,咱们也终于要能吃上大锅饭了。” 知青点三个人用的一直是瓦罐,做个粥啥的还行,做别的可就费劲了,一直靠的就是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锅叉帮忙,不然他们就只能喝粥了。 为了安全,小老头特意翻出来珍藏的麻绳,大锅套小锅,一圈又一圈的缠的紧紧的,绳子下面还垫着能抓到的软乎东西,什么稻草,什么褂子,什么口袋,都没放过,上面还盖的严严实实的。 这些东西脏了能洗,锅可不能碰坏了。 这边磨蹭半天,回到平时停车的地方,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等车的人也都到了,都是村里人,唯一一个生面孔应该就是调过来的女知青了。 第54章 谭雅君拎着自己的行李,孤零零的站在牛车旁,看着那些知青欢欢乐乐的,提不起一点精神,就跟场外人看热闹一样。 东西都放好了,车上是坐不下所有人了,陈建国几个看了看, “三爷,我们几个跟着车走,就不坐了。” 简单几个也点点头,不过身上的东西可都放上去了,轻手利脚的走起来也方便。 小老头看看,对于这个村里的大功臣,他是舍不得的让他累着的,不过这车上放了大锅,又摆了一圈知青们和村民们买的东西,也真的就满了。 不说知青,村民也坐不下,那干脆,就都别做了。 “行,那就都走着吧,不拿东西轻快。” 村民们不是没有有意见的,但是一看那是简单的东西,顿时就憋回去了。 笑话,刚吃完人家打的野猪肉,回头来找人家的事? 不说回去是肯定被人说的,就是自己也拉不下这脸啊。 走吧,咱乡下人还怕这个了? 老土扫了一圈,注意到今天自己的另一个任务目标,不由得这语气就软了, “那个女娃子,你叫什么来着?” 他这脑子,早上还听了一嘴,那会还想着呢,这就忘了。 现场都是刘家屯的,唯一的陌生人就是谭雅君,好在这会大伙忙着往车上放东西,动静有点大,她也回神了, “咳,这位爷爷,我叫谭雅君。” “好,小谭知青啊,你也看着了,这车上是坐不下了,赶紧把你行李放上来,挺沉的。” 最后三个字让她鼻子一酸,赶紧低头答应, ”哎!” 毕竟是老知青,这些年多多少少还是攒了些家当的,盆碗瓶罐的,提溜算褂的也不少。 离得近的简单和李燕林招娣也都伸手,两下子就都拎到了车上。 “好了,东西放好了就走吧。” 村里人放了东西就已经结伴出发了,这事也不是第一次,都熟悉着呢,待会回去拿东西就行。 知青们跟在牛车后面。 因为这点锅,知青们兴奋的把吃饭的事都忘到脑后了。 至于小老头,好吧,他是本来就舍不得,每次来都是饿着肚子来回,简单来了之后才有了特殊待遇。 简单从背篓里掏出一个纸包,一人抓了一块桃酥。 今天她的行程几乎都是透明的,明面上她也没有去国营饭店的机会和时间,不好作弊。 “肚子都饿了吧?今天忙叨的都忘了,先吃点垫垫吧,这是我在供销社,让我朋友帮我留的。” 小老头跟她已经不客气了,李燕几个也熟悉了,谢过就接过去,主要是她们也真饿了,这会都下午一点多了。 谭雅君是不好意思,主要也有点没想到的惊讶,还有点慌乱,紧着摆手, “不不不,不用不用,谢谢你啊。” 脸色苍白,简单甚至都能看见她悄悄的在咽着口水,虽然幅度非常小。 简单突然就很心酸。 一个好年华的女孩子,突然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好不容易适应了生活,适应了环境,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曙光都看见了,就那么被人硬生生的毁掉。 流言蜚语,猥琐的目光,人前背后的闲言碎语,加上爱人的远离,村里人的捧高踩低,各种磋磨,同伴的下绊子为难,把一个个好好的人逼得去寻思路,即便是被救活了也变得心思敏感,惴惴不安。 直接放到她手里,简单给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哎呀,不要客气,咱们知青可是一个整体。 再说今天确实是因为我耽误了大家,回来坐不成牛车了。” 李燕也应和, “是啊,谭知青,你也别不好意思,明天没事,我们可以请简知青一起吃饭呀,正好我们几个知青也聚一聚。” 李燕几个也看出谭雅君的不自在,跟着插科打诨,谭雅君也确实放松了不少。 说上几句话熟悉了,几个人倒是也能说的话,加上李燕开朗,陈建国和林招娣一会插一句,居然也没冷场。 很快就回到了村里。 因为简单这几十口大锅,牛车半道把简单和陈建国几个及谭雅君的行李放在知青院门口后,就直接奔了村部。 刚才村民们回来,刘卫民已经知道牛车要回来了,迎出来问道, “三叔,那个知青,送到知青点了?跟他们说了吗?” 小老头不耐烦, “送去了,说完了,你自己的活你推给我老头子还好意思问。 过来几个人,把这东西卸下来。 都给我轻点啊,弄坏了可有你们后悔的。” 刘卫民就听碎嘴的村民说了一嘴,小简知青又买什么东西了,还寻思呢。 “三叔,这不是小简知青的吗?” 老头直瞪眼,这侄子这脑子真是不能要了, 刘爱国没眼看他这蠢样子,让你卸车,就是打算好了送到这来的,你还寻思啥呢?说的不小简知青又给大家弄来啥好东西了。 想着,自己就已经领着人过来动手了。 包的层数太多,小心翼翼的,光拆就拆了半天。 是扣着放的,圆形锅底的形状也渐渐清晰。 几个人迟疑着,剩下最后一层稻草都不敢去揭开。 “干啥呢?整开呀!” “三叔,您老可别吓唬我们,这不是简知青又买回来一口大锅吧?” 他们想要买不着,人家小知青这怎么这么大能耐?出去就弄回来一个? “想知道?自己打开,快点,我老伙计都饿了。” 老黄牛适时的发出一声鸣叫, “哞!” 刘爱国哭笑不得, “三叔,你还逗他们?” 刘卫民都凑了过来,还屈起手指,用指关节敲了敲,隔着薄薄的一层稻草,都能听到那清脆的回声。 他也带了笑意, “呦,这声儿,真脆成啊!是个好料子的。 三叔,是你的还是小简的呀?” 老头轻哼, “搬下来不就知道了?” 刘卫民是没多寻思,旁边的刘爱国突然意识到,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三叔都强调好几次了,让他们卸下来,卸车,搬下来。 他脑子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想法,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顿时,他的眼神也火热起来,不管其他人,他自己就打算伸手去揭开。 不知怎么的,还有点激动呢,这手怎么还抖上了? 第55章 “哎呀,你们可真磨叽啊,再磨蹭一会,天都黑啦?” 刘卫民还“啊?”了一声,很明显没听出来啥。 刘爱国一狠心,一闭眼,一把就揭开了上面最后一层稻草。 “三叔,这是真的吗?” 他听着感觉不对,才转过头来睁眼看,也惊呆了。 “三叔,你去抢了钢铁厂吗?” 小老头刚酝酿好情绪要跟他们白活一通呢,他这一句话让老头举起了鞭子, “我抢了银行,你信不信?” 刘爱国缩了缩脖子,这待遇一向都是卫民的,今天怎么还轮到他了? 刘卫民脑子有时候不灵光,但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也反应过来了。 想想回来的村民说的,“小简知青又买了一大堆东西。” 他也有点不敢相信, “三叔,你,不是,这也是小简丫头买的?” 小老头终于找到了嘚瑟的机会, “不错,你就说怎么样吧?” 这还用说? 不说他,旁边的刘爱国家里都没有一口锅呢,看见这口水都快出来了。 旁边的几个人也好不到哪儿去,都呆呆愣愣的。 这反应实在是太平淡,气的小老头都不好继续嘚瑟了, “你们这是啥意思?不想要我就给她送回去!” 这次反应很快,七八个汉子瞬间就拦住了牛车。 刘卫民这次嘴快, “卸,现在就卸。快快快,都小心点,过年能不能吃上热乎的炖菜就看你们了啊。” 自己凑到老头跟前儿, “三叔,这玩意,小简说没说,是直接换钱啊,还是山货啊?” 他算是看出来了,那小丫头,还是跟三叔一家更亲,可能跟他是村长也有关系,不想让人说闲话。 “前几年你家那锅多钱买的还记得不?” “那咋能不记着呢?半辈子就那一回大事。 那时候正是刚解散食堂,这铁锅紧张的要命,唉,说起来,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人家着急,就要了十五块钱没要票。” “这个都是有点瑕疵的,也不用问她了,我就替她定了,不管大小,就收十块钱,不管是钱还是山货都行。” 刘卫民惊住了, “三叔,十块,那小丫头不亏死啦?” 这玩意这几年多紧张,他是知道的,就是瑕疵的,他们村都没弄上几个,还挑? 回来的时候他问了几句,简单没说价格,就说不贵。 跟几个知青说的时候他听了一嘴,说八块钱就行。 他就有数了。 他算看出来了,这小丫头,看面上别人家的什么都不关心,虽然确实也不是个吃亏的主儿,但是实际上默默的都是在为大家,有好东西都想着大家。 他们老农民也没有啥好东西,要说回报,估计也没啥希望。 但是,这孩子不是在这吗?这日子长着呢,慢慢还。 “别管啦,就十块,你通知吧。大小不一样,你查查,看看咋分。 卫民啊,我不怕别的,就怕是有些人啊,给的多了,心思也大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你没看出来吗? 人家这是给咱们解决生活困难呢,我是真不希望咱们屯里出现个白眼狼啊。 人家十五岁的小姑娘,大老远的过来,本来就不容易,还能想着咱们。 卫民啊,这搁你,换了是你,你能做到多少?” 刘卫民一凛, “三叔,你放心,我会看好的。” “你心里有数就行。对了,这大锅给知青院留一个,让他们直接把钱给小丫头就行。” "哎,好嘞,三叔。" 敲打完了,小老头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进门就喊, “小花,虎子,爷爷回来了。” 一折腾,也下午四点多了,厨房雾气蒙蒙的。 “怎们这么晚才回来?我们在家差点就吃两顿饭了。” “这没啥活了,吃两顿饭也行了啊。” 老头眼见的带着喜气,看见孩子进来,掏出一个纸包,老太太已经很熟悉这个套路了, “人家小丫头又给你啥好吃的了?” 小老头跟小孩一样, “忙的中午没吃饭,回来的路上,小丫头给我和几个知青一人分了一块桃酥。 嘿嘿,他们没看见,她偷偷的又给我塞了一包,我摸了一下,好几块呢。 过来过来,尝尝桃酥好不好吃?” 他家在村里条件算是不错的,就这样,两个孩子也没吃过这金贵的玩意。 两个孩子吃的眯眼笑,很是满足, “这就是桃酥啊?真好吃,甜。” “放了老多的油跟糖,能不好吃吗?”回头就训老头, “你说说,自打这小简来了,这俩孩子多吃了多少好东西?还有你,人家孩子给你你就要?” “我那不是,我们是朋友,怎们能那么见外?” 估计简单也没想到,这居然成了村里合法的交易。 今天主要的事情就是把东西邮出去,除了那一堆锅,她倒是没买什么。 盘算了一下,酸菜腌了,烧柴差不多够了,肉也够了,好像把豆包包了就能猫冬了。 听说别的村子有梨树,往年有买回来自己冻冻梨的,今年这年景也不知道这梨长的啥样,要是真有,简单也想弄回来点试试,入乡随俗。 再说,不一样的生活,总要都体验一下嘛。 前几天找刘三爷家老太太帮着换了些红芸豆,简单这会儿也没事,干脆的洗了洗,都放到大锅里去烀熟。 黏面子和面的步骤,还是前几天老太太跟她说的。 上次拿回来的粘苞米已经磨成了粉面,再掺进去一半的笨苞米面,加酵母粉,倒入温水,揉面,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到炕头发着。 这边锅里的芸豆也差不多熟了,简单想了想后世的豆沙包,还是甜点儿的好吃,有条件为啥不可着自己的口味做呢? 这会也没有别人,干脆的拿出一斤白糖散落着倒进去,看着不太多,又倒进去一斤,一边拿着长勺子把熟软的豆子怼碎,一边美滋滋的想着美味的豆包。 烀熟的芸豆一怼就碎,和白糖混为一体,泛着香甜的气味。 简单没忍住捏了点尝尝,嗯,这没有污染没有化学肥料的,就是好吃。 第56章 确定都已经怼碎而且搅拌均匀后,直接盛到大盆里,学着这边的婶子媳妇一样,盘腿坐在炕上。 抓一把豆馅,放在手里,团成比乒乓球小上一些,主要是要在团的过程中逐渐收紧,攥实,再放到一边的空盆里。 也是避免还没开始包,就散开了,或者被一会上面的压散了,那可就好玩了。 简大小姐哪做过这个啊,这完全是照本宣科,加上前几天找三奶奶取经的结果,她自己还挺满意,第一次做,没浪费,挺好。 手上攥着,桌子上还立着从基地翻出来的平板,放着喜欢的影视节目,哎,把简单美的,这小日子,这不也挺好? 新手还不熟,手速慢,到晚上睡觉点,也才攥出来一半,还剩下大半盆散着的豆馅呢。 简单也懒得再做饭,烀豆馅烧火多,现在这炕还烫屁股呢,干脆的从空间掏出一份老牌酸辣粉,就着甜滋滋的豆馅,居然也吃的饱饱的。 看了一眼面盆,炕热,这面发的也快,这小半下午,已经发起来了。 今天这一折腾也累,在火炕上哄得全身热乎乎的,这碗酸辣粉下去连胃都是暖的,就更不想动了。 干脆的把东西往基地里一收,睡觉! 早睡,早起。 第二天七点多就起了,洗漱好就继续干活。 可能是早上的效率确实是高,到九点多钟,太阳上来的时候,简单的最后一个豆馅完成。 刚把发好的面端过来,还没等伸手,大门就被敲响了,还伴随着喊声, “简知青,简知青,” 简单无奈,起身先出去开门,李燕林招娣两个人,进门就问道, “你今天怎么在家待的这么老实?” 简单翻了个白眼, “说的好像我整天都不着家似的,你们怎么过来了?” “这不是一大早就惦记着那个锅吗?寻思过来告诉你一声,晚上过去,咱们几个一块聚聚。” “咋的,你们今天白天没事?” 李燕摆摆手, “我们三个现在搬到一个房间了,冬天的柴火就不那么紧张了,那个谭知青在收拾东西,我们也不好盯着看,就出来了。” “正好正好,”简单拥着来人进屋, “正好,来帮忙。” “行啊,没问题,不过你又整啥了?” 一进屋就惊住了,一向安静的林招娣甚至快走了几步,冲到炕边, “你包豆包了?” 不大的小炕上,一大盆上尖团好的豆馅,旁边是一大盆发好的黏面子,黄澄澄的。 炕沿边摆着一个高粱杆子穿成的大帘子,墙边还立着几个,看得出来,简单这准备的很充足了。 林招娣一看这就是在家干活的孩子,看这熟练的程度,脱外衣,捋头发,洗手,上炕,盘腿,那顺滑的,让简单和李燕都看愣神了。 “你们不上来吗?快点啊,人多包的快。 不过简知青,你有活怎么不过去叫我们呢?这一大盆面子,你自己得包到啥时候去?” 简单回厨房添了一把柴,又坐回了炕头,李燕也上炕,三足鼎立。 小炕不大,错身挤挤插插的倒是也够了。 碰到自己熟悉的,林招娣话也多了点。 “你想怎么冻啊?就这么生着冻,还是蒸熟了冻?” 这个,简单一个外来的还真不清楚,她很虚心的请教, “有什么区别?” “生的就是一会这盖帘满了就拿出去,两三个小时就冻透了,敲打下来,你直接就可以装袋子,或者装进大缸里,搁外面,或者柴房里都行,想吃的时候,吃几个捡几个,放帘子上蒸熟就行。 熟的也方便,包完了直接就用大帘子蒸熟了,再放外面冻,冻实成了,一摔就摔成大小块的,也好放。 不过那个生的不能重压,不能放在暖和的地方,容易被压裂,被风呲喽(吹)多了也容易裂开。 你要是想一锅多蒸点,也行。整点中间那层的苞米叶子,那个干净还大,把豆包
相关推荐:
我和邻居的棈爱史
少年时我与服装姐姐的性秘密
王爷攻侍卫受之宠你一世
小女婿
我的2吨钢铁直女
晓公主(H)
招惹
无限辉煌图卷
快穿之养老攻略
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