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逆爱(H) > 第11章

第11章

,乡亲们一定是热情质朴团结向上的。” 还轻轻的拍着胸脯,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刘卫民忍不住露出微笑,这夸自己村的村民不就是夸自己领导有方吗?刘三爷也与有荣焉,后背都挺直了。 说说笑笑的就熟悉了,牛车拉着三个人,加上这几个包袱,是轻轻松松的,经过县城要往向阳公社方向拐弯的时候,刘卫民还特意问了句, “小简啊,有没有啥没准备的,这边供销社要比公社那边的东西全。” 简单看了下自己的包袱, “叔,咱们还是快回去吧。我家里的东西基本都让我带来了,我归置一下看看还缺啥,有时间再出来买吧。” 刘三爷拐了弯,顺势就问, “咋都带来了?” 简单也没打算瞒着,反正到知青办一问就知道, “我家里没有人了,我爸前段时间牺牲了,我妈妈身体不好,前几天也走了,这不就剩了我一个人。 前些年我爷爷给我定了一门亲,结果,我妈刚走,他们就上门来退婚,我这头就是他们给我推的,要不是我跟我爸练过几年,躲的快,说不定当时就不行了。 我一看,我一个孩子,没有别的亲人,只有受人欺负的份,我也害怕呀。 我一个姐姐的亲戚就有农村的,说农村人都特别实在,她看不下去,就跟我说,这样还不如找一个地方下乡,虽说没有供应粮,户口也要转成农村的,但是怎么着也能活着啊。” 第8章 抽了抽鼻子,接着说, “其实这些天,要不是有我爸的战友和我妈的领导工友们护着,我都不一定能活着到这。 但是人家帮忙是情分,我总是要靠自己的。 我就想,就我自己,其实城里农村的也没有关系,我一个人,只要活着就行。” 刘卫民俩人也听出来了, 一,是孤儿,但是是烈士后代; 二,虽然来了这,但是也不是无依无靠的; 三,练过几年,身手有点; 四,可能也不差钱。 刘家屯一直穷,这几年公社也一直没给安排知青,俩人也没想太多,这孩子看着不是那蛮不讲理的,那在他们村应该不成问题,再穷,这一个孩子的口粮是能挤出来的。 “孩子啊,来到刘家屯,就是刘家屯的人,就当是自己家,咱们村的人啊,偷奸耍滑的没有,都认干,能吃苦,坏心是没有,就是几乎都没上过学,认字的都没有几个,那些老娘们要是说了啥不中听的,你就跟叔说,叔说他们。” 要说简单完全放心,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目前为止也只接触了这两个人,管中窥豹不可取。 “叔,你看你这话不就把我当外人了吗?那谁家长辈不说孩子啊?我这现在可是啥也不懂呢,啥啥不都得跟婶子大娘学呀?你要是说这话,那我还咋厚着脸皮去啊?” “哈哈,你这孩子。” 刘家屯不愧是最穷的,从安吉县城出发,到向阳公社用了一个多小时,这还是县城的路比较平整。 到向阳公社时,简单眼看着那太阳就要往西偏了,偷偷的看了一眼表,下午两点五十。 八月的骄阳毫不客气的释放着余热,车上的两个人已经没有力气多说话了,蔫头耷脑的,只是不时的对着路边的荒地叹气,嘴唇也泛着干皮裂着细小的口子,一说话几乎就有鲜红的血迹浸出来,他们明显的没有带水,看空空的车上,应该是也没有带一点吃的。 想到刚才说的干旱,她心里一沉,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叔,到村里还有多远?” 刘卫民回头指了一下被甩在身后的房子, “看见没,那边是公社,顺着这条道一直走,绕过前面的山,就算到了。” 简单用她5.2的超标准视力望了半天,连山的影子都没看见,刘三爷道, “还远着呐,牛车得三个多小时吧,你要是累了就躺一会。” 简单撇嘴, “那要是出来一趟可费事了。” “哈哈哈,咱们村是偏,不是与世隔绝。平常啊,一个月我会赶车出来一趟,乡亲们要是有事大多也都是跟车,也有起早走着走着的。” 几句话,嘴唇就多了好几个血道道,但是神色却没有一丝变化,明显就是已经习惯了的,简单看的直揪心。 果然,书本说的再多,也还是要亲眼见到,亲身经历,才更真实。 腿边的包袱就是做样子的生活用品,从里面掏出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子,想了想,又翻出一个军用水壶,半新,但是看得出来,保护的很好,是简立业前几年带回来的,原主一直当做宝贝,里面还有大半下的水。 拧开盖子,就往搪瓷缸子倒了大半缸子,汩汩的水声给这炙烤的煎熬,似乎都带来了一缕清凉,两个人不由自主的就把视线投了过来,嘴唇也不自觉的蠕动着。 就见小姑娘转过身来,一只手拿着那个军用水壶,一只手端着一个大搪瓷缸子,透着缕缕凉气, “三爷,叔,我忘记了,我还带了水,我说这包袱这么沉呢,给,” 刘卫民吞咽着吐沫,言不由衷的拒绝, “不不,不用,我们,习惯了,你快收起来看一着自己喝,收起来。” 视线却还是不受控制的移不开,简单也没多劝, “叔,我要端不动啦!” 巧了,老黄牛也配合,牛车真的就是一个颠簸,刘卫民眼疾手快的把缸子接过来,稳稳的两手捧着,愣是一滴也没洒出来。 简单仰头把水壶剩下的水喝了,搪瓷缸子还稳稳的在他手上,也直叹气, “叔,你信我,天无绝人之路。” 干脆的翻翻包袱,又掏出一壶,晃了晃, “你看,我还有呢。” 还给他使眼色,前面的刘三爷已经有点打晃了,又指了指天,刘卫民这才不犟,自己往前蹭了蹭,干脆的把水喂到老头嘴边,也不容他拒绝,就着手,直接灌了大半,老头怕弄洒了,没敢乱动,很是顺利,不过喝完了就一脸的心疼。 刘卫民看着剩下的底,想了想,一狠心,自己给打扫了,也心疼的很, “你说你这孩子,现在这可是金贵的很,给我们这不白瞎了。” 简单把包袱系好, “叔啊,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谁的命不是命,倒地里还能润润庄稼呢,更何况是人了,咋能叫白瞎? 就这天,这么热,本来就容易中暑。 咱就说句不好听的话,您也别不爱听,您这不吃那不喝的,是,能省下来两口,然后呢,您的身子就不注意,万一,咱就说,万一您倒下了,您让家里的婶子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这大旱的,家里没有了顶梁柱,你让婶子一个妇道人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怎么着,全家等死吗?” “您别说这是自私。 不说别的,是,您是村长,带领村民活下去是您的责任,前提是您活着才可以,如果您这个主心骨都不在了,那才是真的群龙无首,乡亲们才更没有希望。” “我说话难听,叔您和三爷阅历丰富,经历的事多,这些道理自然都懂,只不过你们看不得乡亲们受苦罢了。 叔,您信我,天无绝人之路。” 牛车慢悠悠的晃荡,掺杂着少女清脆的声音。 刘家屯是向阳公社最穷的村子,近些年还没有大批的知青下乡插队,零星的几个也都匀给了富裕的村子,所以严格算起来,简单是刘家屯的第一批知青,也是第一个,第一批唯一的一个,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 第9章 之前公社有知青分过来去别的村,刘卫民就知道到刘家屯也是迟早的事。 他想的好好的,村子里面有一栋大房子,前些年地主家的,后来打倒了地主,就空了下来,里面是什么都没有了,能用的都被乡亲们拽回家用上,但是房子还算完整,收拾一下就能住,适合给知青住。 再就是村口不远处,靠近山脚下就有一栋小房子,是前些年战争的时候放哨用的,当时建的那叫一个结实,就是一点,小,就一个人的,周围还有挺大一片空地,这个当时想了一下就被他排除了,哪知道,他一说,简单反而先对这个小房起了兴趣,到了一看,果然,更相中了。 “叔,这个小房子能修吗,能围个墙吗?” 刘卫民顿时就后悔了, “你为啥不去那个大房子住呢,宽敞的多好?就那,你看,中间那个,还是砖房呢。” 简单自然不能说自己要开小灶不方便,也不能说以后知青下乡还有十多年呢,那么大的房子,得住多少人,天南地北的人,生活习惯口味风俗都不相同,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想想就热闹的很,她惹不起还不能早早的躲出来吗? “叔啊,那么大的一个院子,我自己住着不瘆得慌吗?我看这个小房子就挺好,您帮我找人起个墙,收拾一下,是不是得盘个炕,垒个灶台?我就一个人,小点暖和,我也不害怕呀。” “不行不行,你就听叔的吧,那边挨着山,万一有野兽下来,你一个孩子怎么整?” 简单比划着, “我把墙起的高点厚点,怎么也能挡一挡,再说,您看,就这么远,我这边喊一声,那边就听见了,您还能看着不管我啊?” 看她是打定了主意,刘三爷也劝, “行啊,住哪儿不是住,这不是也是村里吗?几步道的距离,怕啥?” 说是这么说,但是简单更喜欢这边清净,虽然是村口,但是这会都吃不上饭了,基本也没有人往外走,她出来出溜也不会惹人注意。 这会已经蒙蒙黑了,今天是什么也干不了了,刘卫民直接把简单领回了自己家,大不了让她和自家闺女住一晚。 结果一进家门,家里冷锅冷灶,他自己先吓了一跳, “咋了咋了?” 找了一圈,没找到一个人,正要出去,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孩,四五岁晒得黑亮的小黑蛋,光着脚,上身是没有袖子的褂子,下身的小裤子膝盖也是破着的,也就到小腿下面。 看到刘卫民立刻就攻过来, “爷,爷,二奶奶晕倒了,喝了水都不好,” 刘卫民转头就往外走,光线暗,小黑蛋也没看见院子里还有一个人,跟着就跑,简单顿了一下,把几个包袱靠边归拢到一起,也跟了上去。 出门左转隔了能有五六个院子,门口就围了一群人,简单快走几步跟着刘卫民钻进去,屋里是微弱的光,模模糊糊的看着炕上躺着一个老太太,炕边的几个人手里端着水的,拿着窝头的。 刘卫民进来就直奔着过去了, “二婶子啊,咋样啊?” 端着水的妇女凑过来,说话声音也低得很, “你怎么才回来?老陈来看了,就是熬的,不吃不喝的,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柱子还没回来?” “没有,婶子这家里连个绿叶都没有,我们几个凑了点吃的,婶子还死活不吃,就喝了点水。” 昏黄的烛光下,几个人都是蜡黄的脸色,颧骨突着,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是挂在架子上,来一阵风就直逛荡,有两个人看着那黑绿的窝头眼睛都冒光。 这个年代的书,简单其实没少看,但是这会儿,她只觉得,什么辞藻在这个时候,似乎都不能准确的描述此时此刻的真实,苍白,贫瘠,无助,绝望,但是,却又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热心,关心。 跟着刘卫民回去时,天已经黑透了,刘家也没点灯,只是安排她在西边房间休息,简单也不挑,反正是暂时的。 第二天起床时,一个炕的刘秀已经不在房间,简单起来简单收拾一下,推门出去,外面已经又是艳阳高照。 刘卫民大步从外面回来, “你醒啦?还是要按个小房吗?我找人去给你修。” 简单赶忙点头,抬腿就跟了出去。 正常秋收前不会这么闲,但是地里的庄稼旱的,连草都很少出,人就闲了下来,刘卫民一招呼,呼啦啦跟上一群。 简单快步跟上,一边询问, “叔,那个房子多少钱啊,我还不知道要住几年呢,我就把它买下来吧,我花钱修起来也不心疼,是不?” 刘卫民有点诧异, “你确定吗?是不是你的也不耽误你住,咱们村应该也不会有人去跟你抢。” 简单也不接那话,笑嘻嘻的, “叔,您先说说多少钱,我看看我能不能买起?” 刘卫民也没再劝,她再亲,比起进钱乡亲们就能受益,还是分得出轻重的。 “那小房也得有十多年了,唯一就是青砖的,墙厚,建的结实,你就给50吧。” 万元户简单自然是欣然接受,说话间也到了,跟着刘卫民进去看了一下,就四面墙,里面隔开两个小间,嗯,很简陋。 “你看你这要弄成啥样的,现在人多,尽快给你弄好。” 简单绕了一圈, “叔,能给我围多大的院子呀,有自留地园子啥的吗?” “你能种园子?那这房子一圈的五分地都给你围里。” 简单主要是要一个独立,不被人打扰, “行,那叔,一圈围墙帮我起的高点,结实点,里屋盘炕,哎呀,盘了炕也没有下脚的地方了,叔,那就这一块,连着这边拐过来这块,都连成炕吧,这面墙墙角到窗户这,这一块,垒一个这么宽的架子,多层的,我放东西,炕上拐过来这一块也直接垒架子,这边够我一个人住的就行。 外屋帮我起两个灶台,嘿嘿,我怕冷,冬天还得多烧点。 啊,还得支起个小棚子,我也得存点柴禾。” 第10章 其他人已经分开去挖土开始干活了,她拽着村长走到一边,神神秘秘的, “叔,这个工钱,我先给你,你也知道,我这是不能管饭了,工钱里找吧。” 想了想,掏钱的手又顿住了, “不过,叔,这工钱你就要钱吗?我看大伙好像都没什么力气,我拿粮食抵行吗?” 她也算是看出来了,就这种情况,给他们钱他们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果然,刘卫民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你,你有粮食?” 简单点头,也轻声轻语的, “我那些包袱,你昨天不是说沉吗?那里差不多一百多斤,你先给他们发着?我爸的领导会给我邮一次,我猜也能差不多一百斤,我留下几十斤够自己吃的就行,估计能剩下一百三四十斤,你看够吗?不够的话再给你补钱。” 小姑娘笑的腼腆,刘卫民惊喜之余也有点欺负孩子的无力感。 但是他现在也不要这脸皮了,能活着比啥都强。 跟一群汉子一说,顿时就好几个红了眼睛的,他们是盼着能有点报酬才过来的,谁知道居然能给粮食,虽说不多,但是现在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呀。 “都给人小姑娘好好弄着,我回去给你们弄粮食,干完活去找点水,回去给老娘媳妇孩子熬一锅稀粥,这日子不就好起来了吗?” “这边离山近,你么都听着点,那柱子万一有影儿了,赶紧给弄回来、” “放心吧村长!” 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刚才是干活,现在就是舞的虎虎生威。 “放心吧,保证给你弄得结实暖和干净。” 简单倒也并不是唬人,下车后,包袱里就被她装了一些粗粮,都说了是搬了家过来,怎么可能都是轻飘飘的? 她有是她有,但是她能说,‘我有粮食,我给你们‘吗?那她纯粹是疯了。 也只能在这种需要交易的时候,尽量换过去他们需要的东西。 就像现在,他们付出劳动,她给出的是他们劳动的报酬。 她把包袱里装着粮食的袋子直接给了刘卫民,说实话,就他一个村长,家里也早就断粮了,这三个来月吃的都是野菜混着陈的糠皮,搀着磨碎的苞米瓤子,就这,还有很多人家都吃不上了。 到秋收还有一个多月,刘卫民愁的,去公社求爷爷告奶奶的也没有任何效果,哪里都没有余粮,自身难保的困境,还谈什么别的? 现在乍一看到干净的粗粮,简直比亲儿子都亲。 就连四五岁的小黑蛋都瞪圆了眼睛, “是粮食!” 确实是粗粮,都是在林家收的,她自己想想那家人就犯膈应,肯定是吃不下去的。 另一个包袱又翻出一小布袋玉米面,拎着估计有个十来斤,也递给刘卫民媳妇, “叔,我这房子是不是还得一两天能住进去?婶子,这点就当我这几天的口粮吧。” 王桂花还愣着呢,就被塞了一手, “啥?” 刘卫民看了一眼没吱声,起身带着简单去把房子的手续办了,一边让人过来把房子换的粮食搬走,一时间,这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村里扩散开来。 “这是这房子的证明,是你的了。这些粮食,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弄下车的,245斤。现在粮食是有价无市,村里就占了这个便宜,房子,和修整,我一共收200斤。 有了这些啊,乡亲们就能活到秋收啦。” 简单其实是算不明白的,村里80户人家,最少也得300人,还有很多家都是三代同堂,200斤粮食,还有一个半月,一个人不到一斤粮食要怎么活。 “叔,都留下吧,我去找三爷去公社,把邮局的那份取回来,我留点,剩下的都给你。” 上辈子面对的不是穷凶极恶的仇家,就是各路有钱人,哪经历过这种场面?简单表示十分受不了。 刘三爷看了眼天色,日头高挂, “那要去还真的抓紧,不然回来又得贪黑。” 经过村口时,那些人干的正火热,围墙都起来了一半,就这速度,简单觉得她明天没准就能住进去了。 邮寄的自然是个借口,到了公社的邮局,她把给朱艳和陈红军报平安的信插进了邮筒,然后在一个拐角掏出了三袋粮食,是的,三袋,一共也有240左右,太多了也不好,这样就行了。 牛车就在邮局对面,看着她拎着一袋子出来,刘三爷吓了一跳,赶紧指挥老黄牛将车调转过来,还警惕的看着四周, “怎么这么多?” 简单跳上车, “还有我爸战友的,放在一起了。三爷,我想去趟供销社,那边人多,您停在这边路口就行,我一会就回来。” 刘三爷还真不敢乱走,车上那么多粮食呢,只能叮嘱她快去快回。 简单也没有什么要买的,不过马上要搬进自己的房子,明面上她总得弄一口锅,这个是大件,她那包袱可装不下。供销社的人也不多,她看了一圈,果然,大铁锅这种稀罕物,是没有的,就连菜刀,和锄头镰刀这种物资,都很紧缺。 买了点针头线脑,想想隔了几个门的国营饭店,又买了几个饭盒。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边粮食也不多,国营饭店能吃的也并不多。 肉包子红烧肉是别想了,东北特色的菜干粮倒是还有,就是后世吃的大饼子,这个是大饼子里面放了菜馅的,而且苞米面磨的不是很碎,有油有菜有主食,农忙的时候是好多主妇的捷径,已经是不错的伙食,尤其是在这什么都缺的年景,里面的馅料更是难得的荤腥。 她年纪小,脸嫩,态度好,最后,在偷偷送出了两个西红柿的情谊下,她偷偷打包了人家出锅的所有存货,分别包了几个油纸包,放到背篓里。 走到拐弯处,在阴影里掏出这次的主要目的,一口十印的大铁锅,顶在头上。 刘三爷正坐车上不错眼的看着呢,无意一转头,远远的就看着一口铁锅一点一点的挪动着,瞧着还是朝自己这边来的,回头看车上的三袋粮食,吓的他跳上车就要赶车走。 第11章 简单顶着大铁锅,虽然不太重,但是支棱着架着胳膊,特别不舒服,眼瞅着牛车就在眼前了,她刚要松口气,一个错眼,嗯?调头了? 于是,大街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牛车哒哒往前跑,赶车的老头还不停的回头看,好像生怕人追上来。 牛车后面,一个大铁锅紧紧跟随,不时的地下还伸出一只手来,前面的赶车老头更是脸色煞白,紧紧的护着车上的袋子。 快跑出了一条街,老头才恍惚觉得刚才的声音有点熟悉,再一听,好家伙,这不是自己人吗? 简单郁闷了,顶着锅跑了这么远,本来不累的,结果现在胳膊都酸了。 “哎呦,小简单啊,你这挡的严严实实,就光能看着脚,我还以为,还以为是来抢粮食的,哈哈。” 帮着简单把东西都放到车上,才反应过来,低声道, “你居然买到了大铁锅?” 那眼神,火热的很。 简单大概也知道这会的物资紧缺,没敢大言不惭的说什么, “我是赶得巧,供销社也就剩下这一个,比我晚进去两分钟的同志就没买到,还是三爷您车赶得快,不然,我就得落在他们后面,那我可就惨了。” 老黄牛慢悠悠的往回走, 简单倚着粮食袋子, “哎呀,我忘记锅盖了,三爷,村里有人能做木头锅盖吗?” “那咋不能呢?我家你光明叔就能做。” 简单还真不知道, “真的,那可太好了,三爷。 我需要个大门,好像还要做碗柜,脸盆架,衣柜。 哎呀,这一想,好像零碎东西还得添置不少呢,炕席,笤帚,刷帚,厨房用的帘子,锅叉。 还得做个炕桌,吃饭的桌子,凳子,嗯,再做两个小板凳,” 说着说着,自己都惊着了,坐直了身子掰着手指头数, “我记得我把家都搬来了,怎么还需要添置这么多东西?” 这一脸懵的表情把老头逗的不行, “过日子,过的就是鸡零狗碎,人家不都说,破家值万贯吗?” 简单哀嚎,“怎么这么多事啊?我还得去捡柴,对了三爷,那个进山的人出来了吗?” 老头顿时神情也不好了, “外围都找遍了,找了五六天,愣是一点消息没有,怕是早就进了深山,” 他摇摇头,怕就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去年夏天老猎户就是进了深山没出来,柱子是个孝顺的,就是命苦,摊上那样的妈,我那个二嫂,嗨,以后你就知道了。” 简单一听这个,就来了兴致,赶紧凑过来, “别以后啊,三爷,说说说说,我也好注意点。” “哼,你就想听热闹,也没啥,柱子是个好的,他那个妈是个心里只有侄子的,有点好东西都巴巴的送回去了,所以,” “所以,柱子,叔,就成了当牛做马的苦力了?” “是啊,就这么个事,她那侄子倒不是咱们村的,是隔壁柳家屯的。” “嗯?” 柳家屯,似乎成了他们三个共同经历过某件事的人之间不可说的默契,老头也应景的点头,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柳家屯。” “可是,那不是富裕村吗?救济方向弄反了吧?” “哈哈,跟救济没关系,她就觉得她弟弟,她侄子需要她,没有她不行的那种。” 哈? 明白了,伏弟魔哪个年代都有啊。 “那这柱子叔还真是可怜。” 说说笑笑,远远的看见村子时,是下午三点。 一进村,简单就吓了一跳,上午出来时还是一片混乱的,这会围墙都起来了? 一群人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闲着的,干的热火朝天。 “乡亲们速度这么快的吗?” 刘三爷看了一眼, “是想快点干完拿到粮食吧,几乎家家都断粮了,一听说有粮食,那还不拼命干?” 村长从院里出来,正好看见牛车,然后,就看见牛车上的袋子,简单觉得他眼睛瞬间就亮了。 “你们回来了?正好过来看看,有意见还能弄。” 牛车也没停,往右一拐,就过去了。 离得近了看的仔细,墙是泥的,但是里面应该是先放了石头,得有两米高,留了大门的位置。 院子不太大,房子前后各一半,就是怎么看都不打眼的那种。 屋里,也收拾的差不多,她要求的炕,架子,灶台都已经完成了,一进里屋热气铺面,简单惊呆了, “天啊,村长叔,这是谁呀,怎么这么贴心,炕都快烧干了?我这明天是不是就可以搬进来了呀?” 这八月份的天儿,看着烧火烘炕,还得一边干活,热气加潮气,可不好受。 村长想说,你着急住,他们着急拿到粮食,好在都是一个目的。 “晚上就差不多完事了,你啥时候弄个锅回来,再找他们给你抹严实,省的冒烟。” 锅? “等下,” 一分钟后,干活的人就看见小姑娘小小的身子,顶着一口硕大的锅进来,都愣住了,村长很快反应过来, “快过来个人接过来,哎呦,你说你,也不怕压的不长个了。” 简单低头看看自己,最多一米五,是得长长,不说上辈子一米七的大个,咋也得突破一米六的基本线吧,她可不想当个小矬子, “瞎说,我还在长身体呢。” 小心翼翼的把锅放上,又用泥巴

相关推荐: 斗罗之我能支配时间   晓公主(H)   王爷攻侍卫受之宠你一世   假戏真作(GL)   大佬的小娇娇又崩人设了   暗恋告急(矛盾小太阳x性单恋插画师)   悸动的青春   降落   泡沫之夏全集   观里有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