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 > 第361章

第361章

就看着额娘披着素白绣梅的披风一个人站在檐廊下看雪,清清冷冷,好似跟这茫茫的雪色都要融在一起了。 胤禩急忙走上前来,握住了良妃因常年做绣活而有些粗糙的手。 “慢点,雪滑。”良妃见着儿子便喜笑颜开,她的家人早就在当年那风波中被处死干净了,如今唯有胤禩是她在这飘然的人间唯一的指望与牵挂,在等胤禩进宫看望她之余,她只有抄经、捡佛豆,倒不是装样子,而是想给胤禩积福。 望着额娘,胤禩也知道良妃心中所想,不由在心中想,可惜八福晋多年都不开怀,即便得了个格格也好,送进宫来陪伴母妃,或许她也不会那么寂寞了。 母子连心,八爷府上昨日的风波也传进了良妃耳朵里,良妃是个温和得有些小心翼翼的人,对儿子也是如此,犹豫了会儿才道:“那格格如何?伤得可重?好歹是你皇阿玛赏的人,你要多劝解郭络罗氏,日后万不可这样肆意妄为。” 胤禩叹气:“儿子明白。” 想到八福晋因他临幸侍妾就大打出手,胤禩也有些头疼。他不过是想要子嗣罢了,那些妾室细论起来都不算人,回头生了孩子抱给八福晋不就是了,她怎么就想不明白?如今兄弟里头只有他膝下空空,老十都有三个儿子、十三有了女儿、老十四都得了长子,不仅皇阿玛着急,他自个也着急。 当初太子爷、老三、老五都将太子妃和三福晋、五福晋当摆设,且时常为了福晋头疼,胤禩心里还笑话他们,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是这样。 这事儿既然传进了宫里,胤禩便想着还得去乾清宫给康熙替八福晋请罪才是,否则被其他人递了进去,就不一样了。在宫里陪了良妃一整日,给额娘画了一把扇子、陪她抄了一卷经,又一并吃过饭,这样与母亲相伴的恬然时光竟过得十分快,转眼就要出宫了,便辞了良妃,嘱咐她要勤添衣,过几日再进宫瞧她,便顺道拐去乾清宫。 走到半道上,却遇见了梁九功,他领着一溜小太监,捧着许多礼器、贡物,声势浩大地往东而去,胤禩一见这东西就知道是册封妃嫔用的,如今宫里除了四妃、宣妃博尔济吉特氏、平妃赫舍里氏,都是些小答应、小贵人,皇阿玛虽然宠爱,却不大挂在心上,便有几分哪个年轻妃子能让梁九功亲自传旨的好奇? 梁九功也远远就见了胤禩,忙停下来见礼:“奴才见过八爷,八爷吉祥。” 胤禩笑道:“宫里又有喜事了?梁谙达往哪儿去呢?” 梁九功笑容更盛了:“八爷好眼力,叫您说着了,这旨意是传给毓庆宫程佳侧福晋的,她有个亲弟原任翰林院编修的,年前被张英大人举荐,任了江南道御史,正好立了个大功,消息刚传回来,皇上龙心大悦,念着程佳侧福晋多年为太子爷开枝散叶、育子有功,代掌宫务事事妥帖,太子妃又多病不能主持宫务,便要晋程佳侧福晋为太子嫔,好替太子爷分忧。” 说完,梁九功便喜滋滋地行了礼,遇着毓庆宫的好事,他比谁都高兴,他有旨意在身不能耽搁,胤禩摆摆手就让他走了。 清朝有十五道御史,大多都是满汉各一人,唯独江南道御史是满汉各三人,各道御史大多从翰林院、内阁、六部等衙门里平行调动,说起来不算升官,只是找个由头把人扔到地方上历练历练,回头再调回来才能晋升,与诸多王公朝臣相交深厚的胤禩深谙这其中的猫腻,这程怀章他也略有耳闻,是个有才之人,但因他是太子一系,胤禩并未有深交。 只怕这是太子爷想用程怀章,才找了个空把人塞过去了,不过一步闲棋,回头预备让他回京任更重要的位置罢了。毕竟御史这位置不好当,也只有五品而已,若非有太子爷这样的靠山,这种“升迁”路是翰林院官员避之不及的。 谁知,这程怀章还把御史这种得罪人的活干出了名堂?胤禩倒真的升起了一点好奇心,不知立下多大的功劳,才能让皇阿玛高兴得连他在宫里的姐姐都得了好?要知道,程佳氏哪怕抬了旗,根子里也是个汉人。 皇阿玛的脾气谁不知道?那是多固执己见的“老满洲”脾性啊!能下这决心,这功劳是小不了的。果然,这家里的男儿建功立业比什么都管用,可惜八福晋的娘家安亲王府只剩了花架子,她也没什么得力的兄弟能替他争脸面,胤禩叹了口气。 之前石家倒了、索额图死了、赫舍里氏当起了鹌鹑,胤禩背地里还高兴地喝了酒,谁知格尔芬还能回来?谁又能料到太子爷身边还能蹿起来一个程家? 真是时也势也。胤禩有些嫉妒,他怎么没这样的好运道呢。 胤禩加紧了脚步往乾清宫去。 而宫外纳兰府也极为灵通的知晓了程怀章的事情。 明珠本在花园里颇有闲情逸致地画雪中仕女图,听闻这消息,立刻甩了笔,把还在衙门里的儿子揆叙叫了回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沉着脸深思。 揆叙骑马急匆匆地赶回来,进门时帽子都歪了,就见明珠背手站在堂屋里,似乎已经这样站了许久了,见儿子回来,他转身对儿子遗憾地摇了摇头:“事不可为了。” 他还没弄明白明珠的意思,就听他又道:“揆方是额驸不能离京,过几日我就请皇上给你个外放的任,远远离了京城这一摊子浑水,或许我们纳兰家,日后还有活路。” 第141章 晋封 纳兰府里,明珠拄着拐杖将揆叙领进了书房里,这间书房是他平日里静坐沉思之处,因此题了个“静思斋”的字,每每心绪杂乱时,他便会在屋子里写字、剪竹、煮茶、下棋,将朝局装在脑子里一遍一遍地筛过去。 这么多年了,明珠一直觉着自己有个隐隐的对手,这个对手好似一直站在云雾之中,让他窥探不透他的底细,而他又每每能够先他一步将他所有的谋划都逐一破解,让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通通付诸东流。 这个人不是索额图,索额图若是这样聪明,明珠早就不会有施展的机会了。 是太子爷吗?明珠心底里又觉着不大相似,他觉着这个人是站在太子爷的背后,每逢关键时刻,才肯提点他,平日里见太子爷的做派,虽比年轻时更稳重、更自如了,却应当不是他。明珠为此背地里查了许久,却都没查到什么。 这是他最遗憾的事,也是他自认如今功亏一篑的根源所在。 他老了,也不知还有多少年可活,他看向揆叙,揆叙虽然成才,和他长兄纳兰容若一般,是个文辞斐然的才子,在论心计,却也不是个顶聪明的人,他看不透局势的。明珠叹了口气,若是他走了,这个孩子迟早要被太子党一派坑得骨头渣滓都不剩,别说太子,就连心眼,他只怕连太子爷身边的四爷都玩不过。 如今太子爷大势已成,外有格尔芬、阿尔吉善二人开拓之功,内有民心所向,手里还握着准葛尔部这蒙古最大的部族。明珠想到准葛尔部也眉头微微一皱,准葛尔部所控弦的疆域面积在葛尓丹时就已逼近整个大清的疆域面积,更别提策妄阿拉布坦虽臣服归顺大清,但却一直想占领藏地,此番藏地动荡算正中他下怀。 若真叫策妄阿拉布坦连藏地也占了,那太子爷握住了准葛尔部便也等于同时握住了藏地与北疆、漠北、漠西,照着他竭力开拓海贸的性子,只怕将来他将女儿嫁过去,便要借准葛尔部打通西域各国的贸易之路了…… 内阁里他通过程家拉拢张英,以程家女的姻亲又将皇上看重的赵申乔拢入羽翼之下。太子爷看似身边围拢的汉臣不多,但却各个都是精挑细选的。这就是他跟八爷“来者不拒”的高下之分了。 要知道,朝堂、兵权是康熙握得最紧的两个,上头还有只年迈的老虎盯着,八爷就敢这样拉拢群臣、王公大族,就是明珠和索额图当年权势最盛的时候都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干,而太子爷却深谙皇上的脾气,小心谨慎悄然培植势力,既不会引起皇上反感,又筛掉了一些滥竽充数的蠢材。 这也是明珠想要把儿子从八爷身边捞出来的原因之一。 在明珠看来,八爷如今势头太盛、蹦得太高了一些,皇上想用他压制太子爷,却没想到他这样不客气,顺杆爬得这样高,他因为曾经什么都没有,因此什么都想抓住,如今他笼络了佟佳氏、钮祜禄氏、郭络罗氏,再加上想抽身而退的纳兰氏,各个都是满洲大姓、大族,却不知这样日后跌下来,定然很重很重。 直到此刻,明珠才看清了太子爷这么十多年的布局,他看似无为、看似一直在躲、在避,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骗过了皇上,也骗过了他,实则这是围魏救赵之计,他该做的一点也没落下啊! 明珠不懂伟人的智慧,若叫程

相关推荐: 翡翠女王[高干异能].   娇妻难求和尚你破戒了   第一次穿越全球高武   神即慈母(西幻 )   绮怀(民国)   【网王】我的身体不对劲   巡抚娘子被虏到匪窝之后(NPH)   陷阱(高)_御宅屋   钢甲幻城   傲世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