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成化十四年 > 第296章

第296章

害的阿齐父亲流血而亡。 荆暮看到阿齐父亲的尸身,悲伤过度,落下了心疾,后又听到阿齐被纪忱捉住,心疾复发,不久之后撒手人寰。 而阿齐得知母亲身故的消息时,正陪着纪忱接待齐国的和谈使者。 齐国这次带来了两个选择:流放雀妖,或者派公主姜湘和亲。 第四十六章 最后一道命令 齐国这次谈和的地点既不算是齐国的领土,也不算是纪国的领土,而是原属纪国、被齐国占领了两年之久的郱邑。齐国两年前驱逐了原本生活在郱邑的纪国百姓,迁齐国百姓于此生活,一年之前改变了政策,开始收容郱邑附近的纪国流民。 阿齐的记忆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上一次在昭姝的梦境中推测的时间并不准确。在莫琛表姐家借住的那段时间,我跟着莫琛请补了不少齐纪两国的历史:公元前693年,齐国占领了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公元前690年,齐国攻破纪国都城。如果阿齐的记忆没错,以此推算,此时是公元前691年。 昭姝当时和张国师在城门提及齐国提出和谈,所指的极有可能是公元前695年鲁、齐、纪三国君主的会盟。当时鲁国国君试图促使齐国和纪国谈和,然而就在同年,齐国入侵鲁国边境,第二年鲁国国君鲁桓公被齐襄公所杀,鲁国忙于应对齐国,无心再管纪国的闲事,会盟的谈和也就作废。 齐国如今重提四年前的两个选择,极有可能是当年昭姝和张国师从中斡旋,让齐国未能得逞。如今齐国愈加强大,纪国愈加弱小,齐国这次卷土重来,肯定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以前在潜意识中,总以为纪忱死于纪国亡国之前,才会在地府得知国破的消息之时,如此痛恨自己无力回天。再加上昭姝梦境里的纪国百姓生活仍算祥和,我便以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离纪国国破仍有相当一段时间。 我却忘了,昭姝梦境中的纪国终究不是真正的纪国,只是她梦想的纪国。也许,这就是昭姝两千年不灭的欲望:她和她的兄长保护了纪国的子民,而他们两个永远都是年轻时心无芥蒂的模样。 如果说昭姝的梦境过于美化纪国,那么阿齐的记忆就过于美化齐国了。齐襄公[32]在位期间以武力闻名,私生活非常淫乱,与他异母的妹妹乱伦,比起追求所谓的“仁义礼法”,他更看重齐国本身的利益,阿齐的母亲荆暮能被特赦、郱邑允许收容纪国流民,肯定是齐襄公出于政治考量做出的决定。 不可否认的是,齐国身为春秋时期的鼎盛大国,重视商贾贸易,郱邑在它的治理下,百姓生活确实比在纪国要好的多。阿齐随纪忱入郱邑一路来所见的米粮钱货,比我在昭姝梦境中那一年见过的加起来都多。郱邑的百姓神色也更为悠然,不似纪国王都的平民百姓那般面如灰土、皮包骨头。 人群之中,有人问身边的人:“这是哪位将军,怎么之前未曾见过?” 身边的人答道:“这才几年你就忘了,这是咱们纪国的神威将军季忱。” 那人道:“呸,什么神威将军!说什么齐国是豺狼虎豹,其实就是想拿着我们的钱财去打仗!要不是他们,我们早跟着齐国过上好日子了。” 纪忱对于百姓的议论纷纷恍若未闻,依旧端坐马上,笔挺着身子。 我恍然想起,上次在昭姝的梦境中被百姓夹道欢迎时,纪忱也是这幅模样,一身傲气,不喜不悲:众人喜我,我不以为喜;众人憎我,我不以为憎。 齐恒问:“你想什么呢?眉毛都快拧成麻花了。” 我不解地说:“纪忱这个时候的精神支撑是什么?” 如果他认定拼死抗齐才能保护纪国的百姓,那他看到纪国百姓在纪国遭受横征暴敛,却被齐国好生善待,难道他的信仰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冲击?齐国也许正是出于动摇纪国王军意志的目的,才把谈和的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弟弟宠物   猛兽博物馆   乡村透视仙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婚里婚外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