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坊民们会意,三三两两散去。 陈坊正这才松口气,摸了把额头冷汗,摇头道:“多谢张捕头,否则老头我怕是要倒霉。” 方才张彪说得有些夸张。 坊中出现谣言,老百姓或许没事,但被人知道后,他这坊正绝对逃不掉。 但这事,他说没有用。 张家世代在六扇门办差,偶尔出手帮坊民解决难题,颇有威望,说出来才令人信服。 “无妨,这节骨眼上小心为妙。” 张彪微微摇头,望向土地庙。 他心中一动,意念集中,运转灵视之眼。 之前回到家中使用了几次,看看桌椅,看看院墙,都是些无用信息,还累得神昏脑胀。 如今恢复一些精力,这土地庙或许是个不错的探查对象。 灵视之眼闪烁,张彪顿时察觉异常。 方才家中查看普通物品,虽说损耗精力,但轻易就能得到信息。 而查看土地庙,竟让他有吃力之感。 难道这地方有古怪? 果然,在他努力集中精神后,伴着眩晕之感,脑海中出现一股信息: 玉京城土地庙(黄级一品) 1:随处可见的庙宇,为百姓婚丧嫁娶烧香祈福之所,百年间多次坍塌重建。 2:泥塑的俗神庇护不了众生,更经不住风吹雨打,烧香祈福也只求心安。 3:百年香火,总会孕育些东西…… 看到这,张彪心中顿时激动。 灵视之眼觉醒,使用法门也已知晓。 普通的事物,无论黄金瓦砾,还是猛虎野兔,统统归入凡级。 而再往上,便有天地玄黄,各分九品。 黄级一品,代表已有了不凡之物! 里面,难道有什么宝贝? 想到这儿,他故作忧虑低声道:“陈坊正,我心中不安,想进庙烧柱香,莫让他人看见。” “哦,放心。” 陈坊正顿时会意,带着他从土地庙侧门绕进,还特意将门合上,守在外面。 张彪进院后,立刻眯着眼睛打量。 土地庙并不大,只是在小院内建了个小瓦屋,敞口无门,两面木刻对联写着:施善缘普济乡邻,烧香客百事顺心。 院内黄土铺地,空无一物。 要有东西,多半是在瓦屋内。 张彪的注意力,首先被那土地公塑像吸引,满脸慈祥,长须垂膝,长期被香火熏陶,已有些发黑。 本想用灵视之眼,却想起之前的信息:“泥塑的俗神庇护不了众生”。 看来宝物应该不是这个。 使用灵视之眼,颇为损耗精力,今日连续使用几次,已有些精神疲惫,不能随便乱来。 随后,他又看向香炉。 之前信息提示:百年香火,总会孕育些东西。 多半就是这个。 果然,灵视之眼运转,再次感到艰难。 不一会儿,脑中涌上信息。 陈年香灰(黄级一品) 1:土地庙香火不绝,积灰成山。 2:道由心学,心假香传,庙中无俗神,香灰留残愿,聚拢汇集,可辟邪、解蛊、破阴魂残念,用途多多。 3:使用此物,须有相应方法。 4:百年祈福,再多的虔诚,也只化作余烬…… 果然是香灰! 看信息,并不是什么强悍宝贝。 而且,还需要相应方法才能使用。 但其又提到可辟邪、解蛊、破阴魂残念,这些东西他从未见过,难道这世间真有什么妖魔鬼怪。 虽然不解,但岂能空手而归? 张彪看了看周围,在墙角处找到一个盛水的空坛子,将炉中香灰装了满满一坛子。 出了庙门,和老坊正打了声招呼,便在其不解的目光中,抱着坛子直奔家门而去。 他的院子,在坊市东侧。 虽是普通民居,但院内却颇为宽敞,不仅有颗高耸的枣树,还摆放着石锁、箭靶等练功之物。 这便是张家在此居住的原因。 京城居,大不易。 虽是六扇门捕头,但也只有安贞坊这种平民区,才能置办下这么宽敞的院子。 两进的院子,十几间瓦房,自双亲去世后,只有他一人独居。 张彪也习惯了这种生活,端着香灰坛子回到厢房,很快便亮起了灯光。 此时已是日暮西山。 那戴着光环的黑日,染红了整片天空,晚霞好似大片的血色龙鳞,瑰丽梦幻。 或许是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再加上朝廷派了官员到各坊安抚,百姓也渐渐安定下来。 张彪就着中午冷菜,随便对付了一口,便开始研究那坛中的香灰。 黄级一品,按理说应该是宝物。 但他怎么瞧,都只是普通的香灰。 也不晓得,使用这玩意儿要用什么法门。 玉京城中,龙蛇混杂。 既有道观庙宇的和尚道士,也有各坊市私底下帮人看事的巫婆神汉。 以前认为这所谓的玄门都是骗子,但看来今后还要注意一下。 想到这儿,他将香灰坛小心藏好。 或许是刚觉醒灵视之眼,再加上找到香灰,让张彪有些兴奋,东瞅西看,想要再找个东西鉴别一番。 忽然,他眼睛一亮,快步来到后宅,跃上横梁,从暗格中取出一方木盒。 木盒内,放着几本册子,分别是《断魂刀》、《勾魂锁》、《追魂手》和《三阳经》。 这便是他的家传武学。 张氏一门年代古老,据他父亲所说,三百年前乱世时,还是一个古国将军,后来天下安定,流落江湖,起起伏伏,最终踏入公门。 这几门武学也是不凡。 《断魂刀》分三十四式,刀法严密,紧凑连贯,身法稳健,又擅长虚步藏刀。 《追魂手》既是拳法也是擒拿技,讲究气从丹田起,力从腰身出,拳为阳,掌为阴,连绵不断似追魂。 《勾魂锁》,则是独门武器,乃藏在袖中的锁链流星锤,既能捆人,又能借力翻墙上树。 他父亲张显,便是凭借这几门功夫,在江湖中闯出勾魂神捕的名头。 张彪自己十几年苦练,功夫更上一层楼,不过资历尚浅,没有扬名而已。 唯一古怪的,便是这本《三阳经》。 这是张家武学总纲,其他几门功夫都是追魂、断魂,杀气十足,总纲却风格迥异。 张彪从小便熟读,但上面除了些吐气纳气的功夫,就是教人修身养性。 奇怪的是,那些吐气纳气的法门根本没用,苦练十几年,也没有传说中的气感。 据父亲所说,是因为他家的功夫太过凶狠,所以才需要总纲调和心性。 但张彪总觉得,事情并非如此。 没有丝毫犹豫,他运转起了灵视之眼。 这一下,顿时察觉到艰难。 果然有秘密! 张彪心中激动,强忍着头晕凝神查看,但或许是精力已然耗尽,只感觉有股信息涌上。 但还没来得及查看,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窗外,那轮黑日已经西沉。 然而城中百姓,却再次出现恐慌。 一轮红月正缓缓升起。 夜空中,将大地染成了血色…… 第3章 三阳经出炼气血 天光微熹,凉风送爽。 永安门城楼之上,翰林承旨陆远望着远处朝阳,摸了把额头冷汗,差点哭出来。 黑日红月齐现,血染江山。 史书上从未记载这种诡异天象,昨夜从皇宫内院,到三省六部,没一人能睡得着。 护佑京城的几支部队被连夜调集,御林军紧守宫门,金吾卫彻夜巡逻,就怕出什么乱子。 听闻皇宫内,圣人砸了自己最心爱的玉杯,连李贵人都遭到了训斥。 谁都知道,在各地吹捧熙攘盛世之时,出现这种天象,对那自负的皇上,是多大的打击。 还好,今日太阳照常升起,布德泽而耀四方,与平日并无两样。 总算过去了…… 否则,是真的会死人! 陆远整了整衣冠,来到门楼前,望着下方军士和官员,缓缓摊开诏书,朗声道: “御笔奉安: 朕闻昨日,两度有日月为之变幻,日蚀耀玉京,赤血染天穹,人无不惊,民无不忧。朕心何堪,情何以堪? 朕本欲究其原因,历时推算,始悟旧年之罪,而今因天象之变,警醒朕心,夜不能寐,反思皇极,故特下罪己诏一则,以自警戒,以慰百姓之心……” 没错,皇帝下了罪己诏。 经历前所未见的诡异天象,大梁皇帝赵冕下了平生第一封罪己诏。 下方的官员们都松了口气。 这封罪己诏,代表事情已经过去。 朝堂之凶险,没人敢大意。 此事如果没有个说法,民间会谣言四起,官员会借机互相攻讦,皇帝说不定也会迁怒他人…… 到时人头滚滚,说不定就有自己的一颗。 这封罪己诏的用意也很明确。 皇上,自然是不会错。 但若有人敢拿此事做文章, 那便是大错特错! 连同罪己诏的,是一连串恩赏:大赦天下、各州酌情减免税赋一年…… 随后,军事管制也被解除。 各坊市大门缓缓打开,百姓们虽惊慌未定,但日子总要继续,玉京城也渐渐恢复喧嚣…… …… 嗯! 伴着剧烈头痛,张彪睁开双眼。 他倒在地上,感受着身后冰凉,傻呆呆望着旧木房梁,脑中一片空白,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娘得,大意了……” 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前世一些久远的记忆涌上心头。 这灵视之眼,可是有副作用。 一是消耗精力,若过度使用便会陷入昏迷。 二是等级压制,在前世那个游戏中,看到不可名状的古神,不仅得不到信息,甚至还会直接疯狂。 但在游戏中,有恢复精力的药水,再加上能读档存档,哪会在意这些。 今后使用,还是要小心为妙。 张彪挣扎地爬了起来,端起桌上水壶,咚咚咚灌了一大口,才觉得头痛稍微缓解。 随后,他看向桌上的《三阳经》。 昨晚虽然遭了罪,但也有收获。 看向这本家传秘籍,脑中信息顿时涌现: 《三阳经》(黄级二品) 1:这是本古老的书籍,用了炼丹师的特殊药剂处理,可千年不腐。 2:古老的传承,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那些恐惧、黑暗与鲜血,也彻底被人遗忘。 3:它,在渴望鲜血…… 果然有秘密! 张彪只觉口干舌燥,再次狠狠灌了口水,将这《三阳经》小心打开。 入眼,便是熟悉的经文: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经文,张彪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无非是修身养性之道,但修心一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他细细摩挲着秘籍材质。 质地坚韧,微微泛黄,能够维持数百年不腐,也不知用的什么药水。 这是张家一门传家宝,无论战乱还是流落江湖,都小心保存,却也让其中秘密不为人所知。 想到这儿,张彪毫不犹豫咬破指尖,沿着书页仔细擦拭。 他可不会傻到认为这本书,是能滴血认主的宝贝,多半是用了特殊方法隐藏信息。 果然,首页经文之间,出现了微小字迹: “三阳者,精气神三宝之火也……” 是真正的《三阳经》! 张彪强忍着激动,将秘籍尽数藏起,出了院子来到邻舍,敲门道:“周叔,在家吗?” “是张捕头,您……” “哈哈没事,今日休养,买几只鸡解解口馋。” “行行,我给您抓。” 邻居周老爹是个苦命的老实疙瘩,老妻得了肺痨去世,儿子服徭役时又砸断了腿。 一家人无以为业,便在家中搭了牲口棚,养猪喂鸡,弄的臭气熏天。 张彪还好说,平日里忙得不着家,可有些坊间无赖汉,便以此为由上门闹事敲诈。 又是泼粪,又是石块堵门,弄得这两父子差点上吊。 张彪得知后,将那几个无赖汉吊在树上,抽得鬼哭狼嚎,因此这父子俩十分感激,经常上门送些吃食。 鸡飞狗跳,羽毛乱飞。 眨眼间,周老爹便拎着两只老公鸡走来,皆是羽毛鲜艳,金爪红冠,眼神明亮。 “呦,不错!” 张彪一看笑道:“周老爹,这品相可是难得啊,吃了怪可惜的。” “不可惜,不可惜……捕头您给多了。” “拿着吧,别废话。” 一番推辞后,周老爹收下铜钱,张了张嘴,小心打探道:“张捕头,听说皇上出了罪己诏,这事是过去了吧?” “罪己诏?” 张彪微楞,“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早上,昨晚那红月亮真是吓死人了,老汉我一晚都不敢睡……” “红月?” “捕头您没看见?” “昨晚睡得早……” 一番寒暄后,张彪得知了昨晚之事,若有所思,拎着鸡往家赶。 在他走后,周老爹的儿子才冒出头来,犹豫道:“爹,昨晚咱的老鸡发疯,啄死那么多母鸡,你咋不跟张捕头说?” “说什么!” 周老爹眼睛一瞪,“这事过去了,别乱瞎说,小心惹祸上门!” …… 回到家中,张彪越发心中不安。 黑日、血月,再加上他突然觉醒的灵视之眼,傻子也能猜出事情不对劲。 一封罪己诏,或许能暂时安抚人心,但若再出现什么异象,恐怕就是大乱之兆…… 想到这儿,张彪摇了摇头,抛去心中杂绪,杀鸡、放血,动作一气呵成。 鲜血涂抹,整篇经文渐渐呈现。 张彪细细研读,眼神满是震惊。 《三阳经》确实是一门高深法诀,而且还是传闻中……不,是从未听过的炼气法! 他来这个世界十几年,没听说江湖中有谁修炼出真气,即便功夫修到深处,也顶多是气血旺盛。 而这三阳经,也不简单。 一是可修炼出内气,通行百脉。 二是能炼出三阳真火。 人身上有三把火,头顶双肩各一把,乃精气神三宝之火,邪物侵袭,必先灭了这三把火。 三阳经,便是借助真气,壮大精气神三宝,孕育三阳真火,既可护身,也可破邪。 不仅如此,经文中还提到一点:进入灵界,三阳真火可指引归途。 灵界…… 那又是什么地方? 张彪有些疑惑,这名词他从未听说过。 随后,便被经文最后一段话吸引: 屠师兄,灵界已难进入,厉鬼俱消,养尸地亦无僵尸。末法时代已然降临,蹉跎半生,修炼之灵气日渐散去,骨枯肉消,终日昏沉。 纵有万般不甘,亦唯有茫然,故留下秘典,期他日天地更新万物,吾玄阳一脉可重现天日…… 看完之后,张彪久久不能言语。 屠师兄、玄阳一脉、末法时代…… 他不确定这留信之人是何年代,也不晓得如何落到了张氏一族手中。 唯一确定的,是在那古老时代,有修士,也有妖鬼僵尸,但随着末法降临,全部消失。 现在又算什么? 天地灵气复苏了么…… 张彪望向窗外,拳头渐渐握紧。 魂穿而来,有些东西无法改变,他以为自己会沿着父亲老路。 在公门扬名,娶妻生子。 老来得闲,树下含饴弄孙。 但似乎,还有其他选择…… 第4章 红尘多有不平事 秋风萧瑟,木脱虫吟。 距那黑日血月的天地异象,已过去数日,玉京城中也恢复往昔繁盛。 红尘之事,便是如此。 百姓睁眼,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大的事,日子也总还要过。 当然,那茶馆酒肆、市井青楼之间,各种流言也不免开始泛滥。 天子失德、大灾征兆……说什么的都有。 但在巡城密探将几个倒霉鬼投入大狱后,也没人再敢多言。 …… 城南,通政坊。 六扇门虽隶属刑部,但因多与江湖中人打交道,所以并未安排在衙门集中的北城。 那边紧挨着皇城,有些江湖之人胆大包天,若是惊扰了皇亲国戚,总是不美。 但毕竟是刑部之衙,三百年的古建屡次修葺,显得巍峨庄严,气度雄浑。 黄墙红瓦,如烈日曝晒之色。 屋檐斗拱,犹若腾空欲飞之态。 后厅内,六扇门总捕头郭安正品着香茗,姿态悠闲,却难掩眉语间疲惫之色。 他身形高大,黑发白鬓,五官方正,以行事滴水不漏著称,深得大梁皇帝赵冕信任。 就在这时,两名捕头快步走进门。 一个是面相憨厚的王捕头。 另一人,则
相关推荐: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毒瘤
壮汉夫郎太宠我
摄春封艳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我的美女后宫
高门美人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作恶(1V2)
在爱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