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 第166章

第166章

居然盯着咱的脸瞧。 不就是长点,长点咋啦,又没吃你家大米。 朱元璋有点小小不开心,但他不能发火。 游客看出他神态失落,指责道:“干嘛不开心啊。” 朱元璋:??? 咱为啥不开心你心里没点逼数? 游客继续说道:“能和朱元璋有三分相像,是多少人修不来的福气。 说你脸长还不开心,要我能长这样,半夜睡觉都会乐醒。” 到时他直接去横店应聘,别管演技怎么样,单凭这张脸,演个朱元璋妥妥的。 平常开个直播,肯定能吸引一大群看乐子的网友。 这个时代奇怪的很,长得特别漂亮的能赚钱,特别丑的能赚钱,有特色的也能赚钱。 那时他都不敢想,赚到钱后,自己会变成多么开朗活泼的小男孩。 再看此时的朱元璋,本来不开心呢,听到这话呲着大牙乐。 “你真觉得咱生的好?” 游客郑重点头:“当然了。” 虽说脸长了点,丑了点,但有特色啊。 朱元璋笑的更开心,心里想着,怪不得妹子对咱这么好,肯定被他英俊五官迷住了。 又顺口问道:“那你觉得朱元璋这人怎么样?” 游客竖起大拇指:“厉害的嘞,从一个小乞丐到大明开国皇帝,龙袍加身。此等雄才,十四亿人中找不到几个。” “就是童年有点惨。” 说到这儿叹口气。 “我看史书记载,说他老爹和老娘陈氏全饿死了,大哥朱重四饿死了,大侄子饿死了。这饥荒就跟九族消消乐似的,饿死饿死全饿死了。 该死的元朝,就知道奴役汉人,不办一点正事。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杀,当诛。” 这话引起朱元璋共鸣,想起饿死的老爹老娘,那是他最艰难的时光。 那时他也饿的瘦瘦小小,可怜的是,爹娘死后都没钱下葬。 朱元璋不懂,老百姓在地里刨食一辈子,怎么临了临了,却没块地葬身呢。 这一切都是可恶的元朝造成的。 朱元璋狠狠说道:“兄弟,你说的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俩人同仇敌忾骂了好几句,旁边有道声音弱弱插话:“别骂了,我就是蒙古人。” 背后骂人被听到,还被抓包,怪不好意思的。 朱元璋这人能屈能伸,想到身居何地,打算说两句软话,却听一旁游客道:“我就骂你怎么了! 你们马上民族是人么?也不打开史书瞧一瞧,那时候的元朝统治者想方设法搂钱。 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 总之,不管你干啥,都有一堆钱要收。 就算躺床上不动弹,嘿,平白无故还要收撒花钱。 真的是,长得五大三粗,都钻钱眼里了。 我就骂你,就骂你,就骂你怎么了!” 祝央眼尖瞅见,他这一通话都快给人骂哭,关键是还没说错。 恰好华夏古街到了,那人抽抽噎噎下车。 还真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摇摇头,想起汉人被元朝统治的黑暗时光,再看朱元璋,只觉此人俊美无双,犹如天人下凡。 他说的对,男人长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本事。 别看马云身高一般,谁见到不得喊声爸爸! 这就是本事。 将两人带到图书馆,抽出关于明朝历史记载,温声道:“慢慢看,中午会有人送饭过来。” 临走前又说:“别着急,历史上大明虽会亡,但你已知晓历史,还有景区帮助,会改变遗憾的。” 怕他太过担忧,祝央又道:“快下班时,我介绍老同事给你认识。 始皇帝知道不?在游客服务中心任职,如今的大秦发展可好了,安抚六国遗民,拿下倭国百越。 前段时间大秦正式迈入蒸汽时代,政哥摩拳擦掌,准备一统全球呢。” 说完离开员工大楼,徒留朱元璋慢慢消化她的话。 “始皇帝……一统全球!” 细细咀嚼这七个字,眼中焕发光彩。 “咱也要一统全球!” 董小宛立马接话:“太祖陛下肯定能做到。” 朱元璋欣慰的看着董小宛:“记得老板说的话,下次见到咱无需下跪。都是同事,努力给老板做事就行。” 董小宛眼中异彩连连:“奴谨遵太祖陛下圣谕。” “哎。”朱元璋皱眉道,“平等,平等。” 董小宛咧嘴笑:“我知道啦!” “这才对嘛,咱们是同事。” “一会儿你同我好好说说,崇祯小儿怎么将大明败光的。” 说到这儿叹口气:“若他能跟你一块儿来景区就好了。” 看咱不脱了鞋,狠狠抽他两嘴巴子。 老子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你说搞没就搞没,对得起咱嘛! 对得起大明百姓嘛。 第316章 反清复明 朱元璋越想越气,只觉得脚底板痒的很,恨不得立马脱下来揍玄子玄孙。 可当他看到明史后,气不起来了。 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咱的妹子啊,你怎么去这么早。” “咱当皇帝才几年,你还没过上好日子,咋就去了啊。” 俩人昨晚还睡到一张床上,朱元璋不敢想,没有马皇后的夜晚会多么凄凉。 “妹子,当年你怀揣热饼烫烂胸口给咱送饭,陈友谅八十万大军压境都没怕过。如今……咱不敢想没有你……” “当初你说‘宁做田舍妻,不做公侯妾’,妹子啊,是因为咱当了皇帝,你不喜欢吗?” 静谧图书馆徒留朱元璋呜呜哭泣。 “大明陛下——” 耳边响起儒雅男声,吕不韦递上纸巾。 头疼的看着他:“别哭了,马皇后还活着呢。” 朱元璋擦干眼泪:“咱当然知道妹子活着,只是两年后……” 史书写的清清楚楚,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积劳成疾,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此时正是洪武十三年。 还有两年,就剩两年,他那劳苦功高的妹子啊…… 要没了。 吕不韦叹口气:“大明陛下,你先别担心。有老板在,不过区区积劳成疾,不算什么大事。洪武十三年,还是担心另一件事吧。” 朱元璋一听止住眼泪。 对哦,老板刚刚说始皇帝欲一统全球。 他要没记错的话,这位千古一帝死的更早。 所以…… 老板能帮人续命! 得出这个结论,朱元璋顾不得悲伤。 心中决定,一定要好好工作,得老板赏识。 就算不要工资,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要努力给妹子赚救命药。 担忧散去,理智回笼,他又变成杀伐果断的开国皇帝。 “洪武十三年,洪武十三年。” 口中念叨这五个字,这一年发生什么事了呢? 朱元璋皱眉沉思,除了俩月前老四就藩,好像也没别的。 难道哪个老东西谋反了? 啧,他还是太善啊,这些不省心的东西,就该统统杀光,杀光,全都杀光光。 见朱元璋情绪平定,吕不韦离开图书馆。 心中感慨,这位大明皇帝确实重情,得知妻子死讯哭声悲怆。 他可是皇帝啊,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皇帝,还能保留夫妻情谊,这才是世间最难得的事。 图书馆只留静静翻书声。 董小宛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耳边回荡陛下哭声,羡慕的不得了。 身为秦淮八艳之一,她名声响亮。 可说白了,在士大夫眼中,就是一不入流的娼妓。 纵然晓文识字、才艺双绝又如何,最好结局不过给人做妾。 从这点来讲,董小宛是幸运的。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被冒辟疆纳为妾室。 可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人身自由。 董小宛想,如果世上有人爱她似陛下这般,就算为对方去死,她都心甘情愿。 心中思绪万千,好半天书本都没翻页。 她已知晓历史走向,接下来怎么做,董小宛皱眉沉思。 她看不透局势,与其自己胡思乱想,不如得空问陛下。 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大明,阻止清军入关。 董小宛对自我定位很清晰。 寂静图书馆,忽然响起急促呼吸。 抬头一看,朱元璋情绪翻滚。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就算是天上的神仙都有七情六欲。 何况他只是普通人,侥幸成为皇帝。 当他看到妻、子接连去世,看到皇太孙继位后,被亲叔叔推翻皇权,该如何保持平静。 “老四,该死的老四!” 想起这个调皮的儿子,朱元璋恨不得狠狠踹他两脚。 “居然觊觎侄子的皇位。” 朱元璋心中琢磨,回去怎么修理朱棣。 董小宛忽然出声:“陛下,若太子还活着就好了。” 这也是无数人心中遗憾:若朱标还活着就好了。 他是多么优秀的储君,受人爱戴。 若他活着,大明是不是能延续更久,也不会有后续清兵入关。 更不会有蓝玉案发生。 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算算时间还有十二年,朱元璋暗骂两句朱棣。 想到太子一事,倒没如刚刚那般哭出声。 “若咱妹子没事,标儿也不会出事。”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相信仙子一定能解决。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工作。 朱元璋再次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完成任务。 以后大朝会这事就交给标儿,谁都不能影响他上班。 一个时辰后,朱元璋粗略看完大明史,董小宛终于有空问他。 “陛下,当初您以布衣提三尺剑,扫荡群雄而定天下。小女子虽居风尘,亦仰慕太祖开国气象。 然妾生于末世,如今的大明山河易主,生灵涂炭。敢问陛下,该如何驱除鞑虏?” 朱元璋眉间闪过一缕沉重,他已知晓明朝灭亡原因。 “咱家起兵时,无甚雄心壮志,不过想吃一口饱饭,何曾想过朱家能坐拥天下三百余年。” 回首历朝历代,除了周王朝,哪个延续时间都长不了。 他也小小幻想过,大明可延续千秋万载,不过心中清楚,妄想罢了。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董小宛有些失落,这不是她想听的。 自己虽是烟花女子,也想为国尽忠。 “陛下,既您已知三百年后社稷倾覆,不知有没有后悔过当年所做之事?” 董小宛不知哪来的胆,质问道:“您废丞相、设厂卫,将权柄尽收于朱家,可曾想过这般攥紧的江山,反成了勒死子孙的绳索!” “大胆!” 朱元璋帝王威严全开,董小宛吓的又要下跪,想到祝央说的话,如同寒风中的小白花。 倔强的看着朱元璋:“陛下,崇祯爷已殉了煤山,如今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血未干! 可百姓田间仍供着洪武神牌,陛下当年曾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妾身一刻不曾忘怀。 元清皆夷狄,非我华夏血脉,等他们彻底占领这片土地,再现元朝统治。 陛下,难道您忍心看这幕发生么!” 董小宛说的字字泣血,她的夫君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她能有此奇遇,是不是意味着…… 反清复明,真能成功。 第317章 殉葬 董小宛一番话说的慷慨解囊,朱元璋诧异的瞧着眼前瘦削女子。 老实讲,有点出乎意料。 沉默半晌,开口说道:“不愧是我大明儿女,好,好,有气血!” 董小宛莞尔一笑:“太宗陛下曾说过,我朝国势之尊,超越前古。 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随着最后一字落下,朱元璋又开始沉默。 门外传来哈哈大笑:“说的好,大明陛下,你生个好儿子啊。” 吕不韦好似看不到他的纠结,乐呵呵道:“网友们天天都说,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真正的华夏风骨,龙的传人!” “崇祯帝煤山自缢前曾说‘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历史各朝君王,又有几个犹如大明。” 听着吕不韦夸赞,朱元璋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 “可老四千不该万不该,造了侄子的反。” “哎,老朱,你要这样想就不对了。” 吕不韦好哥俩儿似的揽着朱元璋,一声老朱,震的明太祖外焦里嫩。 “若非你晚年大规模清洗功臣,株连无辜,燕王谋反时,也不至于无人抵抗。” 提起那段残酷时光,说句血流成河也不为过。 比如1380年的胡惟庸案。 朱元璋以谋逆罪诛杀丞相胡惟庸,随后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政治清洗,牵连数万人。 开国功臣李善长、宋濂等均被波及,明初功臣集团几乎被屠戮殆尽。 13年后历史重演,又以谋反罪名诛杀大将军蓝玉,牵连1.5万人。 许多武将家族被灭门,严重削弱军事人才储备。 还有‘空印案’和‘郭恒案’,哪次不都处死数万人。 若这些人的鲜血汇聚到一起,都能淹了奉天殿。 吕不韦叹口气:“老朱啊,我懂你想反腐,但量刑过重,官僚体系陷入瘫痪,还咋个运作。大明出现文人耻于为官的现象,难道你不得反思一下?” 朱元璋陷入沉默。 吕不韦继续道:“你废除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与特务政治,赋予其各种能力,形成特务统治网络。 还有各种严酷刑法,官员贪污60两以上就处死,甚至将贪官人皮制成‘皮场庙’示众。 老朱啊,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也就赶上好时候。 但凡司马迁生在你后面,史书指不定怎么记载。 你还恢复人殉制度,这一点嘛……” 吕不韦啧啧两声:“心肠大大滴坏。” 在景区工作这么久,别管心里怎么想的,口中都要说以人为本。 “咱家陛下可是千古一帝,都没要人葬,到了汉朝,人殉基本废除。蒙古小儿保留人殉习俗,但你可是汉人呐。 口上喊着反元,咋还学习他们对待汉人的残忍手段呢。 野蛮,着实野蛮。 一点都不像读书人作风。 殉葬者还要被活生生勒死,为保存尸体完成,居然要灌水银。 实在是太野蛮了!” 朱元璋终于找到插话机会,急赤白脸反驳:“这些都不是咱做的!” “你这是污蔑,空口白牙的污蔑!” 吕不韦冷哼,掏出终端,输入他想查找的讯息,上面出现一段字。 怕朱元璋不认识简体字,还特别贴心的朗读出来。 “你那好大儿真不错,手段学你,死后殉葬也学你。” 据说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三十余人,包括朝鲜进贡的妃子韩氏。 明仁宗、明宣宗也都学老祖宗,其中还有生过皇子的妃嫔。 都说爱欲令其生,恨欲让人死。 老朱家可不一样,管他爱不爱的,都给老子死。 直到1464年,朱祁镇临终前下诏: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才结束这个歹毒传统。 回忆朱元璋后半生经历的事,吕不韦不由发出感慨:“人呐,果然不能活太久。” 活的久就糊涂,容易惹事。 他就是活太久,本来跟秦王政相处的挺好,后来迷失在权力旋涡,君臣离心,落到凄惨地步。 还好,他现在已经看透。 随着吕不韦讲述,朱元璋神情变幻。 他想说那些事不是他做的,但史书告诉他,若你没来景区,历史只会重演。 在未来某一天,你会做这些事。

相关推荐: roushuwu.xyz宠爱一生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艳栬记   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春岚朝雾【古言骨科】   血色回响【人外NPH】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苏蒹葭沈鹤亭   我的金手指不太对   亲亲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