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享福的。 如今的倭国,底层人也是难上加难,如果能去其他地方当农奴何尝不是一份上好的工作。 就这些人,每天管两顿红薯,这一路上在船上就安分守己没有什么人会捣乱,那些家主藩主的话都是吹牛,大明的大红薯塞进嘴里却是实打实的饭。 “告诉底下的兄弟们,这些人虽然是去当农工的,但是务必要手下轻点,那边正急缺人手呢。” “是!” 押船的海军少校连忙敬礼说道。 刚下船,苏烨就收到了来报。 接过下人手中的奏报,苏烨拆开看了看,收了起来,看向海面。 朱棣这家伙,闻着味就过来。 ...... “我不管,反正你不给我个话我就不走了。” 朱棣直接葛优躺在钦差行辕正堂的椅子上,一副耍无赖的样子。 苏烨嗤之以鼻,这货多大了还玩这一招,真以为我是你爹啊。 “我警告你,这不可能,让陛下知道了你就等着陛下的斥责吧。” 苏烨面无表情的说道。 据苏烨所知,朱棣早就把家里人全接到了安南藩,北平有什么好的,安南虽然偏远,但是天高皇帝远啊,整个半岛都是朱棣的地盘,可以说就是皇帝了。 而现在朱棣还想要一条步枪生产线,那纯属做梦。 朱棣一副死猪模样,苏烨看着对方道:“在安南组建两条弹药生产线已经是陛下看在安南地处要冲的份上了,你不要得寸进尺好不好。” 朝廷每年拨给各军事基地和安南藩的武器弹药都是内陆生产转运出去的,朱元璋宁愿每年多花费十倍的代价转运弹药,也不愿意在大明之外建造火器工厂,这已经是朱元璋仅有的底线了。 听着苏烨的话,一个鲤鱼打挺朱棣坐起身一直看着苏烨道: “好妹夫,我的好妹夫,我说的都口干舌燥了,你总不能连个唾沫星子都不给吧?” “现在我倒是成了你的好妹夫了?早干什么去了?说起来,咱对你不错吧,你看你那些兄弟们,有谁混的比你好?” “混的好有屁用,哪天说不准都是别人的了。” 朱棣冷哼一声说道。 名义上,朱棣实打实的封地还在北平呢,现在说破天这安南王也是虚的。 朱元璋不提,朱棣旁敲侧击也没信,可不就有了怨气了吗。 苏烨笑了笑,朝着朱棣笑道: “这样吧,如果你们帮我办一件差事,我可以请奏陛下,在安南多建造一条炮弹生产线和手榴弹工厂。”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得意道: “要不说还得是一家人呢!好妹夫,有事你就吩咐,在这一亩三分地,还得是我说了算!” 要说这家里的人,朱棣最重视的除了朱元璋、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外,那就是安庆公主和怀庆公主了。 逢年过节安南送进京里的礼品,两位公主必然是人手一份,只会比宫里的丰厚不会差? 要么苏烨说这猪崽子里面最有眼色的就是这位永乐皇帝了。 苏烨看着朱棣,声音小了几分,搓了搓手道: “我呢,也有一些朋友,大家合伙做些小生意,这都是自己人。如果你有兴趣入一股的话也行,只是一路上海上的打点,若是经过你安南藩......” 朱棣看着苏烨眯了眯眼睛,没想到你苏烨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干这种事。 天下果真没有不偷腥的猫儿。 “朋友妻不可欺,这是妹夫的生意我插手算怎么回事?放心,以后只要是你们的船,经过安南出了事,我给你补!”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这是大明,帖木儿大人请进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咱们兄弟谁跟谁啊,都是一家人。” “对对对,一家人。” 苏烨亦是笑眯眯的说道。 “对了。” 朱棣突然说道: “听说你要展开一次治安清缴计划,可是你准备怎么展开,总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般,逮着谁就揍谁吧?” 大明虽然强大,可是也不至于将所有人都变成敌人。 苏烨点了点头转而说道:“那就要看谁倒霉了,要让那些蛮夷彻底知道我们的厉害,那还得挑一场硬仗打,好让别人知道知道,这大明海军不是泥菩萨。” “可是就凭着那些流浪的海盗......” “报!钦差大人!泉州卫指挥使求见!” 苏烨示意朱棣避一下才抬眼道: “叫进来。” 不时,泉州卫指挥使快步进来道: “大人,朝廷紧急公文。” 接过泉州卫指挥使的奏报,苏烨笑了笑摆手示意道: “你下去准备一下,我马上就启程。” “是!” 待泉州卫指挥使走后,朱棣这才从背后走了出去道: “什么事啊,妹夫。” “陛下急召我回京,我就没空陪你喝酒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是来日方长。” 苏烨将奏报扔给朱棣说道。 朱棣连忙看了看奏报,顿时惊讶的看着苏烨道: “八十万大军?真的假的?这天下除了我大明,居然还有这样的国家?” 苏烨背着手走到门口看着天空道: “真假参半吧,呵呵,海上的治安计划就交给你了,我去会一会这远方来客。” ...... 石国,塔什干 西域小国,面对帖木儿的大军,甚至没有激起硝烟便举国投降。 天山山脉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忍不住让人心生敬意。 即便是远隔千山万水,人们远远的看见白色的山脉也会诚心祷告上苍。 “真是一座神圣的山峰啊。” 老者发鬓多生白发,看着远处的天山诚心祈祷着。 身后,数十位帖木儿的大臣们皆是跟随他们的王礼拜这座神圣的山脉。 “哈里勒。” “是,苏丹陛下。” 帖木儿睁开眼,回头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孙子: “你是我的孙子,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后代,我希望你不辱使命,越过这里,作为先军,你愿意吗?” “为了苏丹!” 哈里勒连忙单膝跪在地上。 帖木儿,一个来自中亚的传奇。 如果说在亚洲地面上朱元璋坐上座,那能在旁边吃饭的就是帖木儿了。 就在朱元璋拿着破碗起家的气时候,远在中亚的一代雄主帖木儿也在建立着他的帖木儿帝国。 征服波斯、花剌子模、两河流域、印度德里苏丹国、叙利亚等地,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可以说帖木儿缔造了一个当时中亚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 其帝国版图从今天的伊朗延伸至印度北部,帖木儿和朱元璋一样,对自己极度自信,同样也能屈能伸。 甚至在明朝的官方来文之中,居然自称为臣。 可能是为了让大明放松警惕,甚至是为了打探清楚大明的虚虚实实。 帖木儿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和其他所有的蒙古人一般,都渴望恢复黄金家族的昔日荣光,而作为反贼的明朝,自然是他践行这一目标的最大绊脚石。 只是搞笑的是,帖木儿出生在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若论起血统和文化,可能从北边的劳改工厂拉出来一个蒙古贵族可能都比他强。 现在,刚刚击败不可一世的奥斯曼人后,帖木儿的雄心壮志已经达到了顶峰,尤其是这些年传入他耳中的东西越来越多。 什么秀丽山河,金山银山,简直快将中原那块宝地形容成了天上人间也不为过。 帖木儿那是日思夜想,心中属于是饥渴难耐。 中亚,怎么能和大明那里相比较,甚至自己起家的撒马尔罕都不香了。 点名自己的孙子做先锋,帖木儿看着远处的天山雄心万丈。 八十万大军,自己要做一个比成吉思汗还要伟大的君主。 ....... 甘肃 彼时的甘肃,顶头上司还是陕西布政司调遣,属于明朝九大重镇之一。 眼下明军陆地上已经少有敌人,而那个帖木儿,朱元璋老早就防着他了。 作为边防重地,甘肃下辖三十个卫所,边境另设有十个千户所,总计十七万人。 明军,漠北有二十万人维护当地治安,云贵川十万,京中禁军二十万人,再有最多的就是甘肃了。 本来朱元璋意思是下下手为强可是苏烨的意思是,你将那里打下来有什么用?能管还是能治?把猪崽子下放到这里那就是纯属流放了,遭罪。 甘肃,肃州 官道上,新铺的水泥路上,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裂缝。 这些都是难免的,技术原因人的原因、材料原因,算不得豆腐渣工程,总比让人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石子路要强的多。 太阳底下,穿着新式军服的明军扛着枪源源不断的涌入边境。 每个连队的后方,都有着,两人一组,拖着带着车轮的马克沁重机枪组,他有个华夏名字叫龙息,一个连队两架。 每个团的后方,便是十门火炮。 论起装备配置,绝对的精锐力量,边军之中最为精锐。 全军身后的弹药辎重更是源源不断的马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两年,朝廷已经没什么大仗能打了,帖木儿这次算是撞到了磨刀霍霍许久的明军将士们手上。 一匹快马从队伍右侧奔驰而来: “报!团长,师部命令我团进驻天润堡,帖木儿三万精锐先锋已经越过天山,不日抵达甘肃附近。” “娘的,这帮兔崽子是真的慢,这都多久了才到了一个先锋营,知道了!” “要是弹药充足,他来三十万也行啊,三万?够谁吃的啊!” 前锋团团长嘀嘀咕咕的说道,就凭着他手上这一千多人就已经狂的没边了,可想而知明军现在上下的状态。 南京城 甚至没回家里,苏烨就到了皇宫。 宫里的氛围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凝重,似乎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像帖木儿来的是八十个人一般。 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棋推演,决于千里之外 朱元璋站在超大号的沙盘面前,双手矗在桌子上看着沙盘上的局势。 “你过来看看。” 仅仅是听脚步,朱元璋都知道是谁来了。 这宫里谁见了朱元璋不踮起脚轻声细语的,唯有苏烨有这么重的脚步。 苏烨上前,摆在两人面前的是庞大的西域沙图。 朱元璋也不是吃素的,即便没有荡平西域,朱元璋照样心里有数。 七年前,朱元璋下令金山侯、大都督府佥事濮英为主将,西征西域旧土。 然濮英率军抵达西域后,兵锋直指哈密,前元旧将肃王纳忽里直接就点投降了。 以至于西征大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哈密,也就是现在的哈密卫,肃王纳忽里也被朱元璋册封为哈密国主。 本来劳师远征,寸功未立,濮英上奏朱元璋咬牙继续往西剿灭东察合台汗
相关推荐:
拯救青梅竹马
情陷异国太子(H)
斗罗:千道流暗恋我许久
横推遮天:仙子助我修行
农门娇女世子妃
求生直播间gl(无限流)
女神棍的后宫
反派魔尊给我生了个蛋[女尊]
一夜狂情
Themirrorfant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