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着一身明皇衣袍的朱标,苏烨躬身行礼。 要说华夏历史上的实权太子,朱标也算是名列前茅。 有朱雄英和马皇后这两条的恩情看,朱标是无论如何也得替苏烨挡着一二。 奈何苏烨不安分啊,朱标看着苏烨无奈叹了口气。 “苏烨,你就不能让孤安静几天,匠作司这么大的事,父皇都没同我商量,你是怎么做到的?” 苏烨拱手道: “当然是因为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大明,为了陛......” “好了,你不要同我说废话。记着,据我所知现在这件事已经传到孔家耳朵里了,只怕要不了多久这事就会传遍天下读书人。你啊你,你惹了大祸了。” 听着朱标说教,苏烨并没有反驳。 他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朱元璋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被人胁迫的皇帝,天下读书人又如何,只要朱元璋不愿杀他,谁说都没用。 “今天上朝,多听多看少说话,孤这里让人给你写了一份请罪折子,匠作司即便不废,也要做样子给天下读书人看,懂吗。” “臣谢殿下护佑。” 苏烨接过朱标的奏折退了出来,出来之后才边走边看。 朱标这奏折写的很有水平,总的来说就是匠人只是因为有大功所以被赐了官身,并不代表其余匠人就能僭越。 合上奏折,苏烨思索二三放进了右边袖子中。 奉天殿前,礼部官员高喊一声: “鸣鞭!” 执掌龙头鞭的銮仪卫上前,随着三声清脆的鞭声,苏烨跟着人群上前开始了今天的朝会。 “臣礼部尚书赵瑁有本启奏。” 朱元璋看了眼赵瑁沉声道: “拿上来,说罢。” “臣以为,匠作司一事有违礼制,有违圣人之道,臣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看着赵瑁的奏折问道: “你是让朕收回成命?” 赵瑁连忙道: “臣万死不敢,臣只是上谏陛下,此例不可列为常例,以免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臣也认为赵大人说得对,读书人若是觉得他们寒窗苦读十数年可能还不如一群匠人,南面会多想。” 鸿胪寺卿站出来说道。 朱元璋挑眉看向冯胜: “宋国公怎么看?” 冯胜站了出来: “臣昨日已见火器之利,足以证明陛下赏罚分明,天下读书人若有人因此寒心,也是他们侍君不忠。” “宋国公这话说的不对,陛下,臣以为匠人若有功劳赏些钱财便是,何必加官进爵,读书人若是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怎么能说他们侍君不忠?” 郭桓出列说道。 朱元璋看在眼里,他内心深处是同意郭桓等人的说法的,可是又被苏烨拿捏,此刻也是纠结万分。 “好了,我看你们也别吵了,匠作司苏烨可在。” 朱元璋抬眼看向殿外。 “宣匠作司苏烨上前觐见。” 苏烨来到殿中,刚才这些争论苏烨也都听到了。 “苏烨,你怎么说。” “陛下,臣以为匠人并非只有钻研技术一功,只要运用得当,于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只能比读书人更好。” 朱标深吸口气真想把苏烨拖出去这个时候了你还火上浇油。 “哦,我倒是要领教领教,读书人学圣贤书,怎么就比不上匠人?” 文官队列中一白发老儒讥笑道。 却听苏烨继续道: “洪武九年,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假借天象之事上谏陛下封王之事,赐死。” 苏烨突然说了一件陈年旧事,百官皆是一惊,不知道苏烨又在整什么幺蛾子。 “臣以为封王者有利有弊,叶伯巨虽然心怀拨测,可是谏书中有些地方却有道理。” “你到底想说什么!” 朱元璋有些生气的打断苏烨,赵瑁心中冷笑一声。 苏烨没经历过以前的官场,朱元璋对那些对封王持有反对意见的官员心狠手辣。 “叶伯巨所说,藩王世代传承之下迟早会拖累朝廷财政,迟早有一天大明会养不起这些藩王。” “有些臣子心中认同却不敢说,臣便是要说.....” 苏烨从左边袖子取出奏折: “臣请奏,匠作司日后可承担我大明藩王的一切开销用度,不在用国库银两。” 第五十九章 皆大欢喜?皇家商号 此话落下,朝臣们皆是吃惊不已的看着苏烨。 虽然震惊,但是想到苏烨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是疯疯癫癫的,倒也不奇怪。 他,匠作司,供养皇室亲王? 朱元璋只是吃惊怀疑,赵瑁等人反而有些欣喜。 尤其是郭桓,现今的户部实际上和麦至德一个状况,户部实际上是他掌握的。 先不管他和苏烨的恩恩怨怨,户部作为一个国家的钱袋子,尤其是明朝这个穷光蛋国家。 严嵩严世蕃为什么能深的嘉靖信任,牢牢把控朝势。 不就是因为他严家将朝廷的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能搞来钱嘉靖就喜欢你吗。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仅仅是现今就册封了十六个亲王,四位公主。 按规定,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 稀稀拉拉的算下来,供养一位亲王不算皇帝的封赏,底薪就由近三十万贯。 一年朝廷在供养宗室方面便要六百万贯,且亲王治下数以千万顷的土地等方面赋税都不用缴纳,朝廷的耗资巨大。 更别说这些王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想想都替国库头疼。 现在苏烨说他搞定? 一年近千万贯的开支,他搞定?! 郭桓心中狂喜,恨不得苏烨现在立刻写下军令状,恨不得朱元璋现在就下旨。 强忍着心中的笑意,郭桓拱手道: “陛下,我看不如就让苏大人试一试吧,我听说苏大人颇有理财手段,臣觉得可以一试。” 瞥了眼郭桓,朱元璋冷声道: “你倒是为他说起话来了,倒是少见。” 郭桓忙道: “陛下,臣只是效仿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之典故而已。” “哼。” 朱元璋冷笑一声,转而看向苏烨: “苏烨,你以为这是你嘴巴一张一合就能完成的事?” 说实话,朱元璋心中是有些期许的。 他当初独断专行册封亲王,不仅是文官,就是武将们也不愿意的。 在文官看来亲王不仅有祸乱天下的危险还会给朝廷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武将们虽不情愿亲王瓜分他们的兵权,却迫于朱元璋的威慑不敢多言。 金杯与汝共饮,白刃不相饶。 如果苏烨能解决这个麻烦,朱元璋也想把这些钱用在国事上。 北上漠北,南镇诸夷,哪里不需要钱啊。 建国之初朱元璋那真是一文钱掰成四瓣花,朱元璋奇了怪了,苏烨凭什么敢放这种大话? 听着众人议论纷纷,看着朱元璋疑惑的神情。 苏烨将奏折奉上,继续说道: “臣希望陛下允许匠作司开通商行,于民间经商,既然众位大人都看不起匠人让这些匠人做些商贾的活想必众位大人都不会反对吧?” “开通商行?”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奏折中的内容。 高翰文那是早就忍不住了,立刻就站出来道: “回禀陛下,苏烨此言实在荒谬!匠作司再怎么如何怪异,那也是正经的朝廷官衙,经商?真当我大明的脸被你苏烨丢的还不够多吗!” 高翰文振振有词,随即迎来一众清流的附和。 这几天虽然高翰文在苏烨面前频频吃瘪,却因为苏烨的高调行事,反而因祸得福名望越来越高。 “此举何止是有违礼制,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你苏烨好歹也是进士出身,言行当真是令人齿寒!” 苏烨反笑道: “既然如此,听说诸位本来不同意分封藩王,那好。那不如请众位大人上奏,撤销分封藩王之举。” “这......” 高翰文看了眼朱元璋的黑脸,连忙低头退下。 “匠作司愿意担保,承担藩王每年的用度开销,所有皆不经过国库,如果顺利的话臣预计后年便可以实行下去。” 郭桓大喜过望,朝着赵瑁、王慧迪使了个眼色,连忙朝苏烨道: “苏烨,君前无戏言!” 赵瑁沉声道: “臣觉得,似乎可以试一试,如果能够减轻国库的负担,于国于君都有好处。” 看向着急忙慌的郭桓,苏烨笑眯眯道: “看来郭大人和赵大人也是同意的,陛下,您觉得呢?” 瞅着郭桓老贼的模样苏烨都知道他在放什么臭屁,不过谁说这不算是皆大欢喜呢? 而朱元璋手里捏着奏折,让匠作司经商? 他朱某人丢不起这个人,后人会不会耻笑咱? 一时间,朱元璋竟然也打定不了主意。 “这件事,事关重大,退了朝之后你我再议。” “是。” 朝会上,朱元璋干什么都是心事重重的。 尤其是兵部还报上来此次平判云南的伤亡抚恤,还有有功将士的嘉奖,嘶~ 给自己崽子发烧朱元璋向来都大方,对臣子朱元璋就抠的紧。 朝会过后,王景宏又将苏烨单独带到了养心殿。 苏烨今日此举,大大出乎了朱元璋的意料。 虽然苏烨这么作,让文官们同意匠作司运作下去,但是他就不怕搞砸了吗? “你怎么就确定朕一定会答应你匠作司经商之事?朕就是再缺钱,也不会做出如此事端。” 看见苏烨第一句,朱元璋就开门见山道。 苏烨不慌不忙: “陛下,经商低贱此言谬亦,臣以为低贱的只是黑心商人,这些人为了钱财富贵不仅能践踏律法,还能卖国求荣,商业行为本为过错,只会让大明更加繁荣。” “从古至今,可有过衙门经商之事,必然会导致你匠作司独霸一方,与民争利,以至引起民怨沸腾如何?” “陛下,此事前无古人后可有来者啊,您将此事看做盐铁专营不就行了,臣保证,匠作司绝不售卖普通商品,与民争利。” “臣希望借用皇家的名头,组建皇家商号,专营独有的买卖。” “哼,卖你那胭脂水粉?!苏烨,朕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朱元璋第一个就想起香水,他一个皇帝,还用皇家的名号去卖胭脂水粉,他都想撕烂苏烨的嘴。 苏烨微微一笑抬手摊开手掌: “陛下且看此物。” 第六十章 左手玻璃右手盐,天下我有啊 朱元璋聚焦在苏烨手心中,那是? 朱元璋上前,缓缓拿起苏烨手中的玻璃珠子。 “这东西......嘶~” 朱元璋转身来到日光下仔细观赏: “此物是宝石?还是琉
相关推荐:
盲灯
刻骨为簪
九转霸体
春色满园
华娱:女明星们都到我身上挖宝藏
我在古代有片海
情陷异国太子(H)
斗罗:这个魂师有亿点点小运气
蔚蓝星途
快穿之逆袭人生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