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最强骷髅 > 第215章

第215章

他道:“到时候我将这草晒干,一把火烧了,地就肥了,等到了春耕时节,就可以在地上撒上种子。” 虞苋询问:“你种的是何物?” 老农道:“种的是豆菽。” 虞苋就算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一看就知道这农人种地的方法与后世不太一样。 她摸摸下巴。 难不成是农具不足的原因? 第57章 “沛公打进关中了。” 虞苋不由询问:“这一年下来, 一亩地能有多少收成呢?” 老农抹了脸上的汗水,手往身上的麻衣上擦了擦,说道:“要是老天爷开眼, 一亩地倒是能有个百来斤的收成。” 她怔住了:“这么少?” 老农闻言脸上不太高兴:“女郎,不少了。” 他说道:“若是连续种植豆菽, 收成也会一年比一年少, 种植三年便要让地休息一年,要等地里的肥力回来才能继续种呢。” 种地。 良种、肥土、农具缺一不可, 否则粮食的产量就低。 虞苋好奇:“为何不种其他的粮食,比如小麦、粟米?还是说没有其他粮食的种子? ” 老农道:“土地肥力不足, 既不能种豆子,又如何能种得了其他粮食?” 他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虞苋。 虞苋蹲下,扒拉这地上的土地,在手上捻了捻, 说道:“若是老人家信我, 可以试一试同一块地换粮种来种。” 不同的植物吸收的养分是不一样的,豆株吸收土里面的钾肥才能长得好。 土地中的钾少了, 豆子的产量就少了。 老农道:“女郎懂得如何种地?” 虞苋拍掉手上的泥土,说道:“我不会种地,只是在书上看见过农人总结的经验,知道得多一些。”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她心中嘀咕,难不成此时的耕种方式果真如此落后? 或许想要得到民心所向, 民生问题不得不重视。 虞苋告别了老农,牵着马走到了河边, 脑海中率先想到了小麦和水稻。 二者能在后世作为南北方的主粮,不仅刚好适应当地的气候,产量也相比其他的农作物高。 由于古代交通闭塞,信息难以传递,因此小麦和水稻只在一部分地区种植。 以中原现在的人口以及土地,若是能将二者推广至地方,不需要土豆和玉米,亦能达到粮食产量翻倍的作用。 而农具可以制作出节省人力的曲辕犁、水车等…… 天上日头很大,虞苋伸手挡住额头,眯眼看着河面上波光粼粼。 她正事情想得入神,便感觉到身边的小白马踢了踢前蹄,便转头看过去。 是项羽寻来了。 狗男人走过来,和她并排而站:“想什么这么入神?” 虞苋低头:“将军,我有些好奇,你跟随叔父起义时,有几分是为了家人报仇,有几分是为了恢复故国荣光,又有几分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项羽道:“都有,不分轻重。” 她蹲在地上,双手捧着脸,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刚才散心时,遇见了一个农人,他对于种地十分有心得,我便和他聊了两句,得知了土地种植豆子会逐年减产,种植三年便要让地休息一年。” 项羽疑惑:“你又不会种地,关心此事做什么?” “因为我身为将军的妻子,当然不能只顾及自己,也要为将军分忧才是。”她先是表明自己心意,又继续道,“而民以食为天,百姓吃饱饭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突然暧昧到太后   致重峦(高干)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绝对占有(H)   鉴昭行   镇痛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