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穿越寻侠记 > 第118章

第118章

燕家军不是由谁控制的军队,虽然它叫燕家军,但我更喜欢叫它雁回军。”顿了顿,他斩钉截铁:“雁回军是为了保卫雁回关的。” 高铭说道:“可是人心易变。雁回关失守,当年国公爷提拔的将领大多都被罢免,换成了皇上的人。如今的雁回军只怕已经不是当年的雁回军了。” 燕行沉默片刻,说道:“就算如此,我也敢保证,至少一半以上的雁回军不会去谋反。” 陆晨阳点了点头,他轻叹了一口气:“这就足够了,只是一半的话,四皇子应该不敢冒险。” 四皇子的心思很好猜,在没有把握可以谋反的情况下,他会尽可能的收拢手中的兵权。现在的雁回军是他唯一的指望,他只有彻底掌控雁回军才有一战之力。 所以即使二皇子被立为太子,他也不会轻举妄动,因为他根本没有赢的可能。他只会尽可能的多立战功。 高铭点了点头:“这给了我们休养生息的时间。” 陆晨阳看向陈松原:“陈先生,安州的救灾粮准备了怎么样?” 陈松原立刻说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岭南和蜀地的粮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明后日点兵护送就能出发了。渠州的要慢一点,还有五天左右。不过渠州离得近,还能走一段水路,速度更快一点。”说到这,他抬起头,语气略带兴奋:“半个月,最多半个月,救灾粮就能到安州了。” 陆晨阳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容。 第186章 陆晨阳是个好人 燕行说道:“护卫队我写个手令,不用两天,粮食准备好了就能出发。” 陈松原眉开眼笑:“多谢世子爷了。” 高铭此时拿出了一封信,“这是丁正阳写的信,今天刚送到的。” 丁正阳是安州刺史,这次陆晨阳出粮食赈灾对百姓是好事,可若是心思狭隘的官员眼里,那就是越界了。 好在高铭的家族与丁正阳的家族是旧相识,关系极好,就由高家出面来沟通此事的。 这次是丁正阳第一次回信。 高铭将信递过去,笑着说道:“我虽没看过丁大人的信,不过家里倒是给我来信了。丁大人为人豁达,也是一心为了百姓的。现在大乾,除了咱们岭南、蜀地的百姓过得安稳些,其他的也就安州还算太平了。咱们有这个意思,丁大人立刻就答应了。” 这世间也不都是一些酒囊饭袋的,也是有好官的,丁正阳就是其中一个。 陆晨阳也拆开了信,丁正阳在信里对陆晨阳十分推崇感激。他毫不掩饰地写道他对陆晨阳钦佩不已,他有仁爱之心,是百姓之福,大乾有他这样的臣子,亦是陛下之福。 乾元帝:“……”谢谢你,他一点都不觉得。 丁正阳还感激了一番陆晨阳,毕竟别的地方的百姓跟陆晨阳没有关系,他出钱出力的,还要担心别人说闲话,丁正阳可心疼了。 丁正阳表示,他不是那等不识好歹的人,陆晨阳愿意出钱赈灾安州百姓,他十分欢迎,粮食尽管往他这里来送啊,他举双手双脚欢迎。 陆晨阳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来他的欢欣鼓舞。 陆晨阳叹了一口气:“多新鲜啊,有人给我送粮食,我也开心,我也欢迎。”可惜没人给他送。 这世间像他这样的好人可不多了。 陆·好人·晨阳深深地为自己感动了。 陆晨阳说道:“再从学堂里抽调一部分人手出来,跟着去安州,一定要将这些粮食送到百姓的手里。”想了想,他又道:“我会写一封信,请淮安附近的流民都去往安州。除了安州、渠州、蜀地、岭南也是可以的。” 陆晨阳一直心心念念的两件事、广积粮、多招人。他就是喜欢仓库里装满满的粮食,就喜欢一出门就看到热热闹闹的人群。 陈松原笑了一下,实事求是地说道:“蜀地和岭南路途遥远,只怕是没人愿意来吧。” 高铭也笑着说道:“那是过去了,如今我们岭南和蜀地百姓安居乐业,是整个大乾最安稳的地方,现在又修好了路,就算路途遥远,流民们也是愿意来的。”他看向陆晨阳,拱手说道:“这都是大人之功啊。” 陆晨阳嘴角忍不住的上扬,嘴里还谦虚着:“哪里哪里,都是大家帮忙。” 燕行看着他明媚的笑容,也翘起了唇角,他说道:“不过接下来的路可就不好走了。” 陆晨阳怔了一下,就叹了一口气:“是啊,大乾各地战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燕行点了点桌面,说道:“太子既是你支持他登基的,那么接下来皇上就会以太子的名义来下令你去做事。比如说平乱。义林军一直是皇上的心腹大患,让你跟义林军打两败俱伤,太子下令,你就得去。” 陆晨阳眼神一闪:“我不怕这个,义林军也确实该围剿了。大乾的百姓不能继续消耗下去。”他看向燕行:“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义林军。” 青年说话的语气斩钉截铁,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底气。 燕行望着他的清润的脸,也轻轻地勾起了唇角。 陆晨阳永远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目标,想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并且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他得到的权势,都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他永远记得自己的一开始的目标,不会因任何外界因素而改变。 陆晨阳从雨林回来之后便离开了岩泉县返回了渠州,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安州的赈灾粮。 陆晨阳亲自写了一封与民书,快马加鞭的送往淮安的各个府城。 第187章 又穷了 陆晨阳在信中写,因雁回关失守,导致百姓失去了家园,让他们失去了亲人,让亲人离散,他每每想到此,都痛不欲生。雁回关尚未收回,但他不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所有看到这封信的人,可以去往宁州、渠州、安州、岭南和蜀地,只要找到当地的官府,都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 天下大乱,是他们为官者无能,他能力有限,但也希望能给百姓们一个庇护之所。 其实这封信应该由乾元帝来写的,哪怕太子写也是更好的。 但陆晨阳不愿意。 安置百姓们的粮食是他出的,当初他写奏折建议皇上出粮赈灾,现在也没有音讯了。乾元帝因为立太子一事心中有气,有意的忽略了赈灾的事情,以此来表达不满。 乾元帝如此做派,陆晨阳为何还要给他留脸面?至于太子,陆晨阳自认与他没有那么大的交情。 太子也没在赈灾一事上出力,他没有这个心,陆晨阳没有那么好心给他做这个脸。 所以陆晨阳就自己写了这封信。 此信很快就送往各地,陆晨阳说得几个地方都是他掌控的,尤其是宁州和安州,这两个地方离战场最近,流民也最多。 每一个城门前都贴上了告示,于是有大批的流民拥入了安州、渠州和宁州。 陆晨阳只好再继续筹集粮食,送往各地。 天气已经冷了,好在安州和渠州的气温不算低,百姓们还可以在外做工。 陆晨阳将当初在岩泉县的那一套又照搬过去,让流民们以工代赈,让他们盖房子、建工坊赚钱、赚粮食。 每日都在消耗大批的粮食,陆晨阳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又没了大半。 陆晨阳在岩泉县只待了两天就赶回了渠州,他送出去赈灾的粮食还没到地方呢,陈松原就来哭穷了。 陈松原算了一笔账,按照陆晨阳赈灾的规模来看,他们手里的银子支撑不了太久,所以他要让陆晨阳去赚钱了。 陆晨阳抓了抓头发,“最近有没有商队会回来?” 陈松原毫不犹豫地说道:“最快要回来的商队也得要过完年清明才能回来,而且他们手里的银子都会买粮食运回来,杯水车薪。” 自从陆晨阳当官之后时常陷入财政赤字之中,他地盘越来越大,但是却越来越穷。 陆晨阳现在手底下不止有商队,还有工坊,其实都很赚钱的。 但是赶不上陆晨阳花的快,尤其这次赈灾,将他秋天收上来的赋税都花了出去。 陆晨阳问道:“该怎么赚钱呢?” 陈松原立刻来了精神,他说道:“其实我们就守着金母鸡呢。” 陆晨阳和他对视了一眼,现在的金母鸡就是渠州。 戴季同将渠州商户出货的账本都给陆晨阳了,要收多少赋税陆晨阳心里有数。 “以大人目前的权势,去提前收取赋税,也不是难事。”陈松原说道。 说好听点叫提前收取赋税,其实就是借钱。 陆晨阳摸了摸自己的脸,沉痛点头:“行,不就是借钱么?这事我熟。” 以前就没少借,借的多了就有经验了。简而言之就是,只要不要脸,就能借到钱。 陆晨阳一点都不觉得读书人借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了百姓,他什么都能做! 陈松原连忙双手作揖,“哪能让大人亲自开口呢?我去替大人走一遭。” 他家大人也算堂堂一权臣了,怎么能亲自去谈借钱的事?他得为大人分忧。 陆晨阳摇了摇头:“陈先生,我知你是为我,但此事还是由我亲自去吧。这次借的数目较大,商户们的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旺夫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镇妖博物馆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   蝴蝶解碼-校園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顾氏女前传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