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无法逃离_Po18.Org > 第321章

第321章

近的人无法露面,她不愿这样草率地嫁进任家,便借着要给燕王守孝四个月的由头,不抱希望地将婚事拖延至重阳之后。 希望那时,祝思嘉或祝元存,至少能有一个现身在她的婚礼上。 好在任淮父母为人和善,是对好说话的老人,也体谅她年纪小就受过诸多苦楚,并不责怪于祝思盈的善变。 而这段时间,祝思嘉的情况确实好了不少。 虽还会发作臆症,但她清醒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就差最后那一剂良药。 黄玉菡听得消息,不顾黄氏夫妇的再三劝阻,收拾好礼物,进宫求见。 长乐宫。 黄玉菡运气好,正赶上祝思嘉意识清醒的时候。 她本想转交给宫人那剂“良药”,便悄然离去,但撞见了祝思嘉本人,被挽留于殿内,陪祝思嘉叙话。 “有劳黄小姐,将元存写来的书信保管得如此妥当。”祝思嘉当着黄玉菡的面,挨个拆开看完,不知不觉间,清泪湿衫,“元存他……他太令人惊讶了。” 祝元存恨不得将北地遇到的大小事都告知于她,也没少写他戍边以来的各种感悟。 从他收敛的字体和流露的真心来看,他已经彻底褪去青涩,变得老练沉稳。 黄玉菡浅笑:“侯爷没少给您写家书,但听闻您生病,受不得刺激,故而每回都是先委托人送到臣女家中,让臣女暂时保管。” 祝思嘉打趣道:“恐怕不单是给我写了,黄小姐也收到不少吧?” 黄玉菡愣住:“娘娘何出此言?” 祝思嘉:“还想装傻骗本宫?元存都在信上说了你们在北地那些事。黄小姐,本宫有句话想问你,若是你还有那个心思,是否愿意……” 第308章 “启禀娘娘,臣女不愿。” 黄玉菡几乎毫不犹豫,说完又难免后怕,脊背发凉,若是她的话刺激到祝思嘉,绝不是她能承担得起的。 谁料祝思嘉握住她的手,笑得温柔:“黄小姐,本宫也能明白你,身为女子,活得骄傲些总是好事,断不能为男人的一次低头认错而心软。” …… 黄玉菡离开皇宫时,如释重负。 还好祝思嘉是个好相处的,若换做别的宠妃,想为自己弟弟谋求姻缘,被这般果断拒绝,面上定是不悦。 即便没有祝元存这层关系,祝思嘉此人,也是她打心底里钦佩的女子。 那日后,祝思嘉臆症彻底治好的消息不胫而走。 宫中人人都在传,未央宫自然能听到风声。 过了孕初期,祝思仪的害喜症状消失,孕肚高高隆起,行动多有不便。 再听到祝思嘉搞出的幺蛾子,她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如今,有着更重要的事等着她去筹谋。 雪心推门走进寝殿,微弯着腰,向她递去一份大红的请柬: “娘娘,嘉义侯府和武兴侯府的请柬,您的三妹要在九月十九与嘉义侯成婚,请您去喝喜酒。” 祝思仪接过喜帖,甚至都没有打开的念头,就轻飘飘扔到了桌上:“就说本宫孕期行动不便,替本宫回绝了。” 雪心疑惑道:“九月十九,离您的生产日还早一月多呢。” 祝思仪盯着她冷笑,半句话都不说,吓得雪心低头认错:“奴婢多嘴,还请娘娘莫要生气。” “不过你所言,并非没有道理。”祝思仪抚上自己的肚子,“就算本宫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考虑不是?他的舅舅可是武兴侯,他的三姨母,可是未来的嘉义侯夫人和县主。本宫虽与元存思盈向来不亲近,但再怎么说,他们都是本宫的亲手足,这个喜酒岂有不去的道理。” “雪心,本宫说得对吗?” 祝思仪挑眉,带着玩味的笑意打量她。 雪心被她的目光盯得毫不自在,虽心中颇感奇怪,可她到底只是个宫女,负责把话带来就好。 至于去不去,还是要看祝思仪自己的心情不是?何必征询她的意见。 雪心干巴巴点头答道:“娘娘所言极是。” …… 晏修南下一月有余,就到了东南沿海。 顺利平定沿海来犯倭寇后,晏修又着手造船练兵等事宜,没有一日是空闲的。 但他即便在百忙之中,也能抽得出时间给祝思嘉写信问候。 每回他送出的信都能有一个指节那么厚,可他从没有收到祝思嘉一封回信,哪怕是敷衍他。 即便,西京来报,她的臆症已彻底治愈。 她还在怪自己吧。 晏修的思绪被海风吹乱,罢了,这些都是他该受着的苦果,祝思嘉的心,他会用一生的时间来一点一点填补回去的。 万事俱备,只待十月,他们将跨过重洋,登上倭国四大岛中最南端的一岛,再进一步攻下另外诸岛,掌控京都。 朱雅不但教给秦军无数兵法、神器及改造战船之技,晏修和晏为出征前,她还给了他们二人一只锦囊,说是灭倭之长计,也是软计。 她特意叮嘱,要到九月再看。 现在正是时机。 今日新写的家书才送出去,晏修面色凝重,晏为知道,他是在为祝思嘉不写回信一事伤神,便拿出朱雅的锦囊,夜访晏修大帐: “皇兄,战事将至,咱们该打开朱大人的锦囊看看了。” 晏修把手伸向他:“嗯。” 晏为:“皇兄,你不听我念?” 晏修:“你的声音,朕听了烦。” 晏为撇了撇嘴,把锦囊递给他:“臣弟还不如你帐中那只鹦鹉,是吧?” 晏修没搭理他,拆开锦囊,对着烛光仔细默念。 读完,他已是满头冷汗,没想到,满朝文武竟都没想到过朱雅这一层。 还很少见他震惊成这副模样,晏为好奇拿回锦囊:“朱大人写了些什么?” 读完,晏为陪着他一起惊讶:“原来……原来朱大人说的灭倭,是这么个灭法。” 倭国不比周齐二国,虽相貌与中原人大差不差,语言文字乃至风俗却大有不同,且远在千里之外,隔了汪洋,就算能攻下,也不易管理。 按照秦人惯有的法子,不从者,当尽数屠之;剩下愿顺从者,当世世代代、卑躬屈膝,对大秦俯首称臣、为奴为婢,对外要自称附属国,不得私自设立皇帝,每年要进贡珍宝美人无数,方可换得他们的国土安稳。 但朱雅却让少杀人,多立新法。 所谓新法,便是要焚毁倭国史书、诗文、礼乐,废掉倭国皇室、官制、律法,废其衣冠、语言乃至文字、书画,甚至要废其饮食,拆其屋舍。 所有倭人,被大秦攻下的那一刻,只能着秦服、学秦语、书秦文,甚至连房屋也要改秦风,大秦当把倭国作为都护府之一,派重兵驻守,而非附属国。 朱雅为的,不仅是从表面上征服倭国,而是要从意识上,经过日复一日的控制,将他们彻底

相关推荐: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总统(H)   [快穿]那些女配们   天下男修皆炉鼎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蔡姬传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