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祝思盈将一个厚册递到祝思嘉手中:“姐姐,这是你先前交代我之事,我已经整理完毕了。” 祝思嘉接过册子,看向朱雅和碎玉二人,抉择一番后,将册子郑重交到碎玉手中:“朱姑娘待会儿会陪同我去灵堂,拿在她手上属实不便。碎玉,你妥善保管,在马车外等候我们。” 想必这是个极其重要的物件,也是对他上次投诚后的一次重要考验。 碎玉接过册子时,双手微微颤抖,他埋首道:“请娘娘放心。” …… 走出燕王府已近亥时。 碎玉在外等了一整日,滴水未进。 他未看到祝思嘉时,长身玉立,怀抱寒刀,冷着一张脸一动不动,远远望去甚至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人图,定格在华美的马车旁。 一见到祝思嘉,碎玉眼眸透出亮光,他立刻舒展拳脚,替祝思嘉放好矮梯。 而那册子静静夹在他衣襟夹层中,交给他保管时什么样,现在再见到还是什么样。 确实是个可用之人,祝思嘉想。 第152章 回长乐宫没多久,胡顺海跑来禀报祝思嘉,说是晏修今夜宿在太极宫,就不过来打扰她了,嘱咐她早些休息。 待到整座皇城熄灭灯火时,祝思嘉从床上爬起来,悄悄点亮一盏小灯,把矮桌移动至窗边,再借无边月色轻轻翻阅祝思盈转交给她的册子。 不知是她们姐妹二人是否都在记账一事上天赋超群,祝思盈给她整理的信息也被列举得十分工整、清晰,甚至让她惊喜。 如此一目了然,祝思嘉自是直接翻阅有关太后的那几页。 只见祝思盈秀巧的字迹在上面书写道: 废黜? 祝思嘉大感震撼,怀疑自己看花了眼,即使在上辈子晏修驾崩后,她闲来无事读了有关他的生平传记与史书,也从未见过有关此事的一言半字。 她一直以为晏修这一生都是一帆风顺,应天承运,没想到他身上居然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想来是那时的他采取了什么强硬的手段,硬生生让所有史官抹掉了这段经历。 祝思嘉连忙找到晏修相关的记载,揉了揉眼睛,仔细查看。 她将先元十一年发生在晏修身上的事,大概了解了个清楚。 晏修在孝文太后逝世那一整个月,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孝文葬入皇陵时他都未去送葬,这本身就是一件怪事。 储君乃国之根基,废立储君都不是什么轻描淡写的事,和帝三番几次起了另立晏行为太子的心。 和帝动如此念头也不足为奇,晏修所犯乃是大忌,哪怕是放在平民百姓身上,他这一行径都会被打断半条腿。 所以,那时晏修的处境想必万分艰难。 窗外桂树似有感应般,寒风过境后,树影婆娑,甚至有些瘆人,祝思嘉打了个寒颤。 祝思嘉不禁联想到晏修告诉她的那些,无一不显露出他对孝文这位皇祖母的敬重,可为何他会连皇祖母最后一面都不愿相送? 看来晏修本身也有诸多秘密。 但眼下之急不在他身上,祝思嘉翻回有关太后的信息,继续查看。 太后居然是正宁三年才开始礼佛的,祝思嘉又是困惑不已,原来她不是一开始就信奉佛教的吗? 将后面所述之事草草看了一遍,似乎没有任何有用的蛛丝马迹。 祝思嘉决定再看看燕王府这边。 燕王府所记的大事大多关乎燕王的过往战绩,除此之外便是每个子嗣的出生年月。 祝思嘉将每个手足的生辰都记得一清二楚,可当每个人的具体生辰写在纸上看时,便又是不一样了。 这两个弟弟是同年出生,甚至连月份都差不多,这个祝思嘉是知晓的。 她一直将这册子翻看到临近丑时,终于熬不过困意,把书册秘密藏于寝殿地板下,这才安心去睡。 要从这么庞大的信息册中,抽丝剥茧找出可用的,并非一时能成。 祝思嘉快睡过去时,将方才所得在脑中又过一遍,忽然发现异常。 元熙死于太后之手,这是她能立即确定的、板上钉钉之事,可结合去年冬天元熙被刺一事—— 那时整个大秦都一致认为,死士是冲着死去的刑部老尚书而去,祝元存只是倒霉,刚好搭了他一程。 可再结合昨夜元熙遇难来看,祝元存遇刺一事,分明疑点重重! 祝思嘉惊出一身冷汗,在她获得协理六宫之权后没多久,元存就遇刺。 说不定这就是太后对她的初步报复,动不了她,动不了她住在燕王府里的母亲和妹妹,还能动不了远居崇陵邑的祝元存? 外人眼中燕王已经绝后了,燕王府只剩下一个养子祝逾,甚至有人开始谈论祝逾封为世子一事—— 大秦从前不是没有过养子继承爵位的先例。 正宁二年时,祝元存五岁,张茵还没将他养熟呢,就迫不及待把他送回了虞氏院中,自此她专心培养祝逾。 祝逾的身份定不简单,不然不值得太后姐妹二人如此大费周折,除掉燕王的亲生血脉,只为将他扶上世子之位。 或许他是张氏一族某位高官的私生子? 祝思嘉脑海中只有这一个想法。 接下来她只要朝祝逾的身世下手,就不愁早日揭开当年的诸多谜团。 至于晏修身上的,她可以慢慢从他口中套话。 …… 中秋后的西京急剧降温。 不过祝思嘉知道,今年再降得如何厉害,也不会比去年冬天还可怖。 有前车之鉴,甚至可以说周齐二国皆是亡于那场雪灾,晏修不敢马虎,提早就安排朱雅再去苗疆一趟购入大量炭火,让晏为陪她同去。 她冶炼不冶炼的重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秦这个冬天不能冻死人。 乌云压顶,雨孱风愁,大秦却在风雨交缠的季节收到天大的好消息——祝元存宛如天降神兵,一举攻破琅琊,将齐国皇室尽数俘虏。 祝元存留守琅琊,袁浩宇带着被俘的齐国贵族在前往西京的路上了。 按照晏修为他制定到底原本计划,攻破齐国都城再怎么也要到年末,现在他竟提前了整整两个月。 秦人纷纷感叹,本以为祝元存徒有其表,未料到到他居然是真战神。 有任淮和祝元存这对少年将才,晏修大喜,连连称呼二人为大秦双璧,他们人虽不在西京,但赏赐已经被发至府中,二人双双晋升侯爵。 第153章 祝元存和任淮二人不但晋升为侯爵,晏修还赏了他们一人一座位于东市的府邸。 府邸前身皆是旧党高官的居所,毗邻皇宫,比之崇陵邑便捷不少。 最为奢华、占地最广的旧相府及张氏修建与旧相府相连的桂园,自晏修得到朱雅的进言后,则被他一举更改为西京新太学。 西京从前便设有太学,可能入太学和国子监等地念书的,无一不是高门权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突然暧昧到太后
致重峦(高干)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绝对占有(H)
鉴昭行
镇痛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