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bg骨科万花筒 > 第199章

第199章

完全无法静心看书,准备殿试。”陆青宁点点头。 “要不,这样吧。这段时间,你找个清静的地方避一避,等殿试完了再回来。”陆青宁提议道。 “我这也这样想的。青宁,你可有地方推荐?” “我帮你问问,我底下那帮兄弟,有几人家境不错,在郊外有几处庄子,到时我帮你借来住一月。” “如此甚好,那我就先谢了。”兰亭舟道。 “不好!”甘采儿一口否决。 兰亭舟晚间将这事给甘采儿说的时候,没想到甘采儿会反对。当时,甘采儿正坐在床上整理箱笼。 “有何不妥?”兰亭舟问。 “我们是要搬个清静的地方,不过不是郊外的庄子,而是慈云寺。”甘采儿如是道。 第339章 “慈云寺?”兰亭舟眉心微蹙。 “为何?”他不解道。 “慈云寺就在京都城内,离得不远,城中若有什么事,消息也传得快,比去郊外强多了。”甘采儿解释道。 前世,他们去的就是陆青宁找来的郊外庄子,其实也挺好的,挡住了无数来打扰的人,让兰亭舟能专心学习。 但这一世,甘采儿想换个地方。反正,兰亭舟的状元已经没跑了。 就算景和帝不知道兰亭舟日后会成为帝师,但现在实打实,他是杜恪的老师,那景和帝偏点心,也很正常不是? “而且,凤鸣山很高,慈云寺又建在山顶,那些想来找你的人,想要爬上来,也不容易。” “清静是一定清静的。”甘采儿继续道。 “还有呢?”兰亭舟看着她,淡声道。 甘采儿一噎,手不由自主地开始揪衣摆。呃,她就说嘛,这人根本就不好糊弄。 “梅婉清隔几日也要去。”她低下头,有些泄气地道。 “不是让你离梅家的人远些吗?”兰亭舟目光严厉了些。 “她这不是出了梅府嘛,正好你也需要清静的地方,我也能有个人能去探望下,有什么不好的?”甘采儿眨巴眨巴眼睛,无辜又讨好地看着兰亭舟。 瞧着甘采儿讨好的模样,兰亭舟还是气恼,但心就是软了,也就没再反对。反正山上清静,人又少,自己多看着她些,应该出不了什么事。 听说兰亭舟和甘采儿要慈云寺,最开心的是兰亭之。 “行,你们去吧。府上我来看家。” 能逃脱兰亭舟对他的管束,他就差欢呼雀跃了。 兰亭舟淡淡瞥了他一眼,道:“这一月将《大学》和《中庸》各抄五遍。我回来时要检查。” 兰亭之才起的兴奋,便肉眼可见地,垮了下去。要抄这么多遍书,那这和他在家时有什么区别?! 甘采儿见状,颇为无语。 兰家世代书香,估计所有读书的天赋全让兰亭舟给占了,兰亭之是一星半点都没有。他俩可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一个读书信手拈来,次次拿第一,一个却连字都写不好几个,更别提做学问了。 “他若真不爱学,你强压着他抄书,那也是没什么用的。”甘采儿忍不住替兰亭之说话。 兰亭舟目光淡淡扫过来,很是不悦。 “我也不是说让他什么都不学,你可以让他抄些他感兴趣的书。这样,等他抄完后,也能对他有些益处。” 兰亭之喜武厌文,这一点兰亭舟是知道的。甘采儿所说,也并非无理。 他略一沉吟,便道:“那就抄《六韬》,每日五百字,我回来时再考教你。” “哦。” 兰亭之的脸虽还是耷拉着,但比刚才好上不少。毕竟,兵书他好歹还能看得懂一些。 于是,三日后,兰亭舟与甘采儿坐着马车,带着箱笼去了慈云寺。 在京都,慈云寺算不得名寺,也不算古寺。因为凤鸣山高,而它又建在山顶,所以有些与世隔绝,香火不旺。 梅夫人之所以让梅婉清来这处修行,大约就是看中了此处,虽处闹市之中,却实则很偏远的地势吧。 凤鸣山的路不好走,甘采儿这种惯常跑跳惯的人,都走得直想哭爹喊娘。 兰亭舟数次回过头来,问她:“你真的要上去?” 甘采儿看着那满山粗壮的树干,心想,以梅婉清那柔弱的身子,光是想从山上下来,怕都不是易事。 她眼前忽地闪过梅婉清那双怯生生,却清亮的眸子,对她充满着全然的信任。于是,她重重地点着头。 “一座山而已,还能难住我?” 说罢,她拎起衣摆,又大步向前了。 兰亭舟虽是跑到慈云寺避世,但因他而产生的巨大的震动,却仍在京都城内不停发酵。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在谈论他。 京都城的街头巷尾,全是他的各种传说。 摄政王府内,公孙奕拿着呈上来的名单细看。 第340章 “这次的会元,竟是兰亭舟?” “是的,王爷。此人的才学,确实非同寻常。”范睢也难得夸赞道。 “兰家家学渊源,出来一个文曲星,倒也正常。只是可惜,他是兰家的人。”公孙奕目露惋惜。 “兰家世代清流,家风纯正。据说此人品性高洁,若能为王爷所用,也未尝不是好事?”范睢很惜才。 公孙奕眼前浮现出兰仕尧临死前坚定不屈模样。其实,如果他不执着于那所谓的对错,他完全可以不死的。 成王败寇,这世上哪来真正的对错。 思及此处,公孙奕摇了摇头,道:“范先生,好钢易折,高洁这项品质,在朝堂之中,并不可取。” 范睢想了想,也是。 “他来京都之后,都做些什么?”公孙奕问道。 “倒没什么特别的事。他平时不是在家里看书,就是参加一些雅集和诗会。还拜了张君和沈晋伦为师,然后又收了杜恪为徒。”沈睢如实回答。 “他成沈晋伦的学生了?”公孙奕十分惊讶。 沈晋伦那臭石头般的脾气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哪怕拜在他门下有极大的好处,也没人愿意往前凑。当然,也不是愿意去凑,沈晋伦就会接受。 但凡他看不上的人,他能把人骂得去一头撞死。 “呵,此事说来话长了。据说他最初是拜在张君门下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沈晋伦就看上他了,追着他非要他拜入自己门下。估计后来他拗不过,便拜了两个老师。”沈睢笑起来。 “据说这次兰亭舟成会元,沈晋伦自己在家大摆三日筵席呢,比他自己亲孙子中举都高兴。” “看来果然是个人才。”公孙奕有些心动,但也只是心略微动了动,毕竟他手下不缺人才。 光是王府里的谋士就不下二十人,更何况朝堂上那些归属于他的人。 “杜恪又是怎么回事?”公孙奕对杜恪始终不放心。 于是,范睢又将杜恪到京都后的一干事等都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公孙奕皱着眉,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有哪里不对。 “加强对杜恪的监视,每日每时都要有记录。” 范睢一惊,问道:“王爷,杜恪可有不妥?” “我们派去盯梢的人,并未见他有何异常呀?”范睢生怕自己有什么错失或者遗漏了什么。 公孙奕只是摇摇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贵妃生下太子之前,各方都得小心提防。” 范睢点头称是,心中却在嘀咕。“贵妃生下太子”这里每个字他都听得懂,可合在一起,怎么他就不明白这是啥意思呢? 为何太子一定是贵妃所生的?难道就因为贵妃与王妃是亲姐妹?可扶持一个外甥,哪有自己上位来得好。 要知道他们这帮谋臣一直追随公孙奕,想的就是哪一天他能君临天下,这样,他们一路陪着他打拼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虽说废掉景和帝,扶一个年幼的孩子上位,也不失继续巩固权利的好办法,但最终还是差了些。 谁不想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呢? 更何况,光是立太子这条路,就不好走。景和帝后宫扩充的那帮妃嫔们,人人身后都站着各方的势力,都在觊觎太子之位。 虽然想不明白,但范睢还是很尽心地去布署了新的监控方案。 而此时,在皇城的太极宫内,公孙睿与姚玑正在闲话。 “想不到兰亭舟还真一举拿下了会元。”公孙睿笑道,一脸欣慰。 “梓童,你朕给昀儿挑的老师,还不错吧?” “陛下的眼光,那定是最好的,臣妾是万分服气地。”姚玑笑着,给公孙睿递了块蜜糕,“那殿试上,陛下打算给他第几?” “呵呵,他都文昌帝君转世下凡了,朕自然也得助他一臂之力,好成就一段大雍的传奇。” “以后让他辅佐昀儿,也更名正言顺些。” 姚玑忽脸色凝重,道:“今日太医院的来回话,说贵妃胎像很稳,母子二人都很健康。陛下,昀儿回宫的事,拖不得了。” “你放心,我定不让皇兄的如意算盘得逞。”公孙睿轻轻拍着姚玑的手。 第341章 慈云寺虽不大,但一个寺庙里该有设施,它都有。有山门,有钟鼓楼,有前殿,有正殿,也有禅房。 寺中禅房有两处,一处是修在离寺门的不远处,是用来供香客们借住的,另一外修在寺庙的最后方,主要是寺内僧人们的日常居住。 甘采儿并没打算借住在慈云寺内,因为寺内不允许杀生,也不准有荤腥。让她一个月吃素,她可受不了。 于是,前两日她便让墨云上山来找寻住处,结果运气不错,寻得一处闲置的院落,离慈云寺很近,近乎就挨着慈云寺边上。 据说房主曾是京都权贵,后来失势,就放下一切,来此处隐居避世,自称为“竹林居士”。他在此清修了十几年,前年因身体病弱,加上年纪大了,才回了老家,宅子便闲置下来。 此院叫做“竹林别院”,院如其名,院中种满了竹子。一踏进院落,满目的翠绿更映入来者眼帘,抬目望去,全是各式各样的竹。 “竹林别院”虽没有雕梁画栋,但各处也小巧精致,显出其匠心独具。整座院落在竹林的映衬下,十分清幽。 兰亭舟对此处极满意,果然是能静心读书的好地方。他望着院外的山路,心想凤鸣山高路难行,想来那些追捧他的人,应该是不会再找上门来。 谁知,第二日,竹林别院的大门便被人敲响了。 墨云开门一看,只见朱小筱与韦石安二人并立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两个婢女、小厮,还带着大箱小箱的行李。 “小筱,你怎么来了?”甘采儿听到通报后,快步从屋内跑出来。 “当然是心情好,来爬爬山,赏赏风景啰。”朱小筱一把推开甘采儿,昂首

相关推荐: 娇妻难求和尚你破戒了   金主软萌可妻gl   水深则灵(骨科1v1)   四合院:开局炮轰秦淮如   医生姐妹花   姐姐,你好甜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妖淫剑姬传   暮云平(1V1)   狐狸在上他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