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快穿之反攻你怕不怕! > 第372章

第372章

裂了他的信仰。 可她修补好那面鼓,却再也寻不回七年前的赵昀了。 周元宁擦干泪,释然一笑:“赵昀啊,我此次前来,就是想亲自同你说一句对不住,还有一句谢谢。” 对不住。 曾经将那样好的你弄丢了。 谢谢。 你让我成为一个不再怯懦的人。 - 竹门“吱呀”一声响。 金嬷嬷站在菩提树下,一见周元宁出来便赶忙上前,望着她那双红肿的眼,笑道:“老奴就知晓殿下要忍不住落泪,驸马怎地不劝劝殿下莫要哭鼻子?驸马醒来乃是大喜,殿下也算是守的云开见月明。” 金嬷嬷眉眼里俱是喜意。 她知道自家公主有多喜欢驸马,也知道这些年公主过得有多苦。 如今,总算是好了。 周元宁望着金嬷嬷喜形于色的脸,笑了笑,道:“嬷嬷,他已经不是驸马了。” 金嬷嬷并未听出这句话的深意,以为周元宁是因着自个儿不是公主,方才那样说。 忙拍了拍嘴,笑道:“瞧老奴这记性,的确是不该叫‘驸马’了。” 周元宁望着被和风细雨浸润过的明佛山,轻声道:“嬷嬷,我们到下山罢。” 山下有一竹楼,是专门为她而留的。 细雨打湿了通往山脚的石阶。 金嬷嬷撑起伞跟在她身后,道:“殿下慢些,仔细脚下。” 雨丝落在伞面,?O?O?@?@。 周元宁忽然想起成亲刚满一年的那日,也是这样的烟雨日。 她窝在赵昀怀里,同他说起日后。 她说,等那日他厌倦了官场,他们便离开盛京,寻个远离盛京的清净地过余生。 赵昀笑着看她,仿佛在看着一个说着胡话的小孩儿,一叠声地应“好”,还问她可有属意的地儿。 那时他大抵是觉着圣宠在身的惠阳长公主,定然是舍不得离开盛京这样的繁华地的。 可他并不知,她一直想离开盛京。 还认认真真同他道:“就去大相国寺吧,诸佛照耀之地,总归是比旁的地令人心安。” 赵昀听罢这话,笑话她道:“所以公主殿下说的远离盛京,就是寻一个马程不到两个时辰的大相国寺?” 彼时郎君眉眼蕴笑,望着她的眼神是戏谑的,亦是宠溺的。 周元宁脚步一缓,才将将止了泪的眼又泛起了泪花。 这样也好。 日后他住山上,她住山脚。 也算是,如从前说的那般,一同归隐在大相国寺。 纵然不再有朝朝暮暮,却依旧能共闻古刹钟声,共赏此间的山风明月。 足矣。 - 周元宁离开药谷后,圆青大师推门而入。 “见过公主后,你可要改变主意?” 赵昀放下手上的一卷经书,淡声道:“叔叔,我意已决。见不见公主,都不会改变。” 圆青大师定定望他,目光锐利。 赵昀面色平静,无悲无喜。 对视半晌,圆青大师终是开口道:“你若当真是深思熟虑了,我不拦你,等你身子好了,我会拜托师兄亲自为你落发剃度。” 赵昀道:“多谢大师。” 圆青大师转身出了竹舍。 经过菩提树时,忍不住顿住脚步。 想起从前师傅路过辅国将军府,曾说赵昀至情至性、灵台清明,有意要引他入佛门。 只那时赵家已有他入了大相国寺,他不想赵家到最后连个传承香火的人都无,生生拦住了师傅,让赵昀过他想过的生活。 谁曾想,兜兜转转,他竟是逃不过师傅所说的命运。 所谓因果,大抵便是如此。 赵昀剃度出家之事,在五月初传回了盛京。 霍珏在赵昀醒来之时,便接到了赵遣的来信。 那时赵遣在信中提到,赵昀并不想回来盛京,而是要留在大相国寺。 彼时他只当赵昀是因着身子尚未痊愈,这才想着留在药谷休养。 未曾想,他竟然会选择出家。 可是转念一想,赵昀那样的人,心怀赤诚,死过一遭后便大彻大悟后看破红尘,似乎也并不出奇。 霍珏放下手上的信,起身出了书房。 上一世,惠阳长公主与赵昀都死了。 这一世,二人夫妻缘止,赵昀出家为僧。 算不得圆满,可也不必唏嘘。 毕竟这世间,哪有处处皆是圆满之事? 主院里,姜黎正抱着一小坛糖渍青梅,吩咐云朱去给余秀娘送去。 “记得同秀娘子说,她回中州路途遥远且舟车劳顿的。这青梅酸甜可口,最是适合带在路上醒醒胃。”

相关推荐: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满堂春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我以神明为食   南安太妃传   小寡妇的第二春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