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态度么。听了郑山辞露了点苗头, 夏大郎心中一喜,认可的点头:“郑大人说得对,我们胆儿小,违法的事没做多少。” 他们夏家回回只能跟在后面喝汤,任凭有什么事又要他们上前去得罪人。这事干得不是人,但也是他们首鼠两端, 跟谁都有点勾结,但又勾结不深。贩卖私盐这是掉脑袋吧, 他们夏家提供了运输的渠道, 低价买百姓手中的地他们也做过, 只是没那三家做得过分。单是夏家不做这事, 那三家都要往死里整夏家。 偏偏你出淤泥而不染了, 先把这个叛徒打下来。城中大户也是难的。 郑山辞心中自有一张谱。这夏家还算干净, 只抓了首恶, 而后看他们的情况再两说。 “胆儿小还侵占土地、贩卖私盐?”郑山辞从厨房里走出去, 正要去山林里走走。夏大郎一听这话, 心中咯噔一下,果然还是被知道了。夏大郎心里更忐忑的,亦步亦趋的跟着郑山辞,魂外飞天似的,只喏喏道:“郑大人,这都是没影的事,我们家想跟郑大人交好。” "要说这城中,我也想同你们交好啊,要是真要拉一把,我定然拉你们一把。"郑山辞拍了拍夏大郎的肩膀:“可你们也不要让我难做对吧。我们两厢如愿,这便是最好的。” 夏大郎点头,一一把郑山辞的话记下来,打算回去说与父亲听。夏大郎只觉郑山辞对他们家的态度还是友善的,这便好。自古民不与官斗,他们夏家也没那个根基。像是戚家跟程家都是有人脉的,他们只有钱。 另一边虞澜意跟夏夫郎在山林里逛,虞澜意看见山林里有两只兔子出没,他眼睛一亮:“你们这有弓箭么?” 夏夫郎:“啊?” 回过神来他连忙让人去庄子上拿,虞澜意得了弓箭便把两只兔子射下,说道:“晚上吃爆炒兔肉。” 夏夫郎:“” 这是哪来的哥儿还会射箭,夏夫郎笑道:“虞少爷这么会射箭,跟谁学的,我闲时也想学一学。” 这便是来打听话的。 虞澜意:“我小时候就跟大哥一起学了,大哥教我的。你要学只能去京城了。” 夏夫郎心中一动,只是笑笑。跟着虞澜意说话,说着就说到郑大人不爱美色来了。虞澜意说起这个便是扬着下巴:“他又不傻,那些人有我好看,有我身份尊贵么?娶了我,他就偷着乐吧。” 虞澜意想自己身娇体强,柔韧性也好,想起这茬,虞澜意脸又红了一下,心里还恼羞成怒。郑山辞瞧着斯文,实则跟个狗似的。 身上全是红印,像是要把他吃了一样,没一处好皮肤。 他是没瞧见郑山辞的模样,只听见他潮湿的喘息声,和感受到起伏的胸膛。 郑山辞看着身姿修长,脱衣很有料。 虞澜意心烦的射了几箭,把花花草草伤了。 夏夫郎一看道:“郑大人自打第一天来新奉县就拒了歌舞,以后谁请郑大人吃饭,都没请什么歌舞、哥儿跟女子了。” 这虞澜意可能真跟虞家有瓜葛,这也能理解郑大人了。岳家这般强势,郑大人还敢偷吃,这是在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夏夫郎轻轻一哼,男人最看重他们的前途,哪像他们哥儿把整颗心都扑在自家男人身上,而男人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 虞澜意听了这话,知晓郑山辞是守诺的。他心中舒心,夸了郑山辞一下:“他向来不爱这些。” 两个哥儿说说笑笑也算融洽,让侍从拎着两只兔子回到庄子上,虞澜意见郑山辞坐在院子里,炉子里正小火煮着茶。 “你谈事谈完了?”虞澜意抱胸睨看向他。 “谈了一些,腿还软么?”郑山辞让夏家出了点银子修路,见虞澜意还是生龙活虎的样子,还是低声问道。 虞澜意左右看了,让侍从们都退下了,只留他跟郑山辞在院里。 “以后不准那样了。”虞澜意瞪了郑山辞一眼,然后他问道:“你想跟夏家交好?” 郑山辞笑着点头:“分化他们,再逐个击破。” 虞澜意撇嘴:“我打了两只兔子,想做爆炒兔肉。” 郑山辞说道:“还是吃清淡点吧。” 比如清蒸鱼。 虞澜意抓狂,哐哐给了郑山辞几锤:“不知道是休沐么?让你那么过火?!气死我了!” 郑山辞只能承受生命不可承受的重。 夏大郎来喊他们用晚膳,一进屋见郑山辞抱着虞澜意,便避开了眼神说道:“郑大人可以用膳了。” “来了。” 虞澜意还没解气,看见桌子上的爆炒兔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乖乖的用手捧着脸,时不时就盯着看。 夏大郎今天又喊厨子做了烤全羊,烤全羊外焦内嫩,郑山辞吃着很好。 他自己吃不忘照顾虞澜意,给他舀了一碗鱼汤,低头认真的把大的鱼刺挑了出来放在他碗里。 “慢慢吃,小心有刺。” 虞澜意吃了鱼肉,现今还是有些痛快。两个人用了晚膳,便向夏家夫夫请辞了。 夏大郎跟夏夫郎亲自送他们上了马车,他们也钻进了自家的马车里。 夏夫郎把虞澜意给他说的话告诉给夏大郎,他说道:“相公,我看他们的身份是不一般,你想程老是退下来的巡抚,在青州都有人脉。郑大人丝毫不怕,又跟边疆的虞将军有关系,我看我们还是不要跟郑大人作对。程老毕竟还是退下来了。” 夏大郎:“你说这道理我能不懂么,郑大人任期一到就可以走人,我们却是世代都在新奉县,要是这次没把这事解决完,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我找画师把这虞少爷的模样画下去,去青州问问有没有人认识,若真是高门大户的人,我们只能认栽,惹不起。” 夏夫郎:“我早就派人去探查了,如今探子应该到家里了。” 夏大郎闻言心中一喜,激动的握住夏夫郎的手:“你怎地还未卜先知了?” “我们接触的人是虞少爷,早知他身份不一般。你们看不出来,我们可看得出来,这县令夫郎不是普通人能养出来的。” 有钱人能养出娇养的哥儿,虞澜意那样,非得要有权势的家里人才能养出来的。 他都能直呼郑大人的名字,莫说是郑大人还是一县之长,就是寻常的人家敢直呼相公大名的,怕就是活腻了。郑大人在用膳时还给虞澜意挑鱼刺,舀汤的。 夏大郎心中对夏夫郎满意极了,他感叹道;"还是夫郎深谋远虑,到底是世家出身。" 大家族出来的哥儿最能管理好后宅,夏大郎心想,到底还是要正夫,其余的偏房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回到夏府,夏大郎立马就去正堂,夏夫郎招来探子问。 探子先是见了礼,夏大郎摆手:“甭管这些了,快说。” 探子说道:“是,大公子。我先是听了夫郎的话,拿了县令夫郎的画像去问,本来没成。遇见一个在青州太守府上做事的人,看见这张画说,之前跟着太守大人进京,似乎见过。” 探子语气一顿。 夏大郎快要被急死了。 “快说,你以为说书呢?!” 夏夫郎心里也着急,但他还稳得住,伸出手扯了一下夏大郎,让他注意一些。 探子挨训了,语速加快:“属下给了那人一些钱财,他便回想起来,说是在陛下身边见到了这个哥儿。” 夏大郎跟夏夫郎呼吸一窒。 “听说是长阳侯府的嫡亲哥儿。” 公侯门第,百家簪缨,传爵袭紫。他们虽在偏僻之地,但也知道长阳侯府,那是大燕的顶级世家。家中嫡长子是皇帝少时的伴读,现今是禁军副统领。边疆由虞家二爷戍边,现在的长阳侯同英国公府联姻,地位越发牢固。下一代的世子已是皇帝信臣,他们百年之内仍然屹立在大燕的最顶端。 虞家,好一个虞家。 嫡亲哥儿,这可是嫡亲的。 夏大郎听完直接瘫在椅子上,夏夫郎也是一阵心惊。 “我先去找爹,我去找我爹”夏大郎语无伦次的说,他站起身一个踉跄差点摔下去,还是急急忙忙的去找夏家主。 这么说,虞家成为世家时,他们夏家还不知道在哪刨土吃,这简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夏大郎去找夏家主,夏家主一看大儿子慌张的样子,皱着眉头,一顿痛骂:“你的教养去哪儿,在自家里还这样匆匆忙忙的,怎么了,是外面有鬼在撵你啊?!” “爹!我们不能跟郑大人对着干,你知道他岳家是谁么?”夏大郎的样子有些激动,还有后怕。 “是谁?”夏家主心想再高也高不哪去,不然怎么来了新奉县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长阳侯府。” 郑山辞同虞澜意回去了,郑山辞又去买了一些糕点给虞澜意:“都是刚出炉的。” 虞澜意拿了一个糕点来吃,掀开车帘看了看,街道比起他们刚来的时候干净了不少,郑山辞还真是在好好的治理新奉县。 “郑山辞,我看见了。”虞澜意说。 郑山辞抬起头看向虞澜意。 “你在让这里变得更好。” 郑山辞怔了怔,看着自己的夫郎应了一声。他捏了捏虞澜意的耳朵,虞澜意立马咬了郑山辞的手。 郑山辞:“” 好痛。 从县衙里领了种子的镇长把种子发给里正,再由里正发给乡民,他们就这样由上至下的动起来。乡民一想药材成熟了卖给县衙就有钱拿了,心里美滋滋的。还有人专门来给他们说怎么种植药材,还有新的肥料,这样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只是怕赚不到钱。现今家中的哥儿跟姐儿也能去县里的纺织坊做事,虽说有些难度,但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种植辣椒、大豆、芝麻也能赚钱,县衙都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等卖了药材就去镇上的食肆里吃一顿。” “还要盖个新房子住。” 他们说说笑笑,本来还对郑山辞说的粪丹有质疑,用了之后,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好,药材也是绿油油的,嫩嫩的,仿佛刚从水里出来似的。 津兴镇的百姓最高兴,他们终于可以不用种粮食了。津兴镇的百姓带了种子回去,紧赶慢赶的种上,整日伺候这些药材跟辣椒的也不嫌累。柳树、梨树、枣树在院子里种上一圈。 地多的,更是全种了黄芪,只盼成熟了拿去县衙换了银钱。 种树也是有利可图,结出来的果实可以卖钱。百姓们各个领了果树回去,这几类树还能防沙固土。郑山辞带着江主簿来几个镇看的时候,就看见空地种了柳树之类的,他心中宽慰。 治沙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连续不断的种树,才能把这片土地变成绿洲,让这里的土壤变得肥沃起来。 郑山辞看罢收回眼神又去田地里看了药材,见长势不错便点点头。他是跟着工房的人来看看这里的路面,顺便就来看百姓们种的药材如何了。 工房的人比郑山辞更懂怎么修路,他们是先量了路的长度跟宽度,有些路会侵占百姓的田地,这厢县衙要给补偿才行。 古代修路主要是用土、石、木还有铺设地砖跟石板进行,还有就是熟土跟灰浆来提高道路的硬度。古人能建起万里长城,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郑大人您不仅要修乡里的路,还要修去岚县的路么?”谭和问道。 “乡里的路还需要等等,先修镇上跟去岚县的路。”还是要先紧着经济的发展,等看见了好处,兜里又有钱,路还是很好修的。 谭和点点头,他最近跟着郑山辞学会了不少东西,干劲也是十足。郑山辞也是把做水泥的方法跟混凝土的方法讲给了工房的人听。郑山辞倒是不怕他们把这些漏出去,这是修路的法子,漏出去了,别人也是想着修路的事。 小虞:顶级白富美。 小郑:老婆家真好。 50 好姻缘 ◎抓教育◎ 郑山辞跟工房的人一起讨论做水泥跟混凝土的事, 他是一直忙着的,最近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住在县衙里。之前跟夏大郎在庄子说了修路的事,他意思意思给了三百两银子, 不知怎地第二天又送了三千两银子过来,还没讨要好处, 实在反常。 他且把这事压在心里,等哪回遇见了再问问,白得的银子郑山辞自然欣然接受。去年县衙要忙的话,就是忙秋收那一阵。榨油坊这三坊都是工房的人在忙,现在郑山辞要修路, 吏房、户房、工房三个房都要忙起来。朱典史要给衙役们排班去看顾修路, 户房的人要招工来修路、还有征调民夫,能征就征,不能征还差人就招工来做,户房是要尽量为县衙减少开支的。 还要招做饭的人,他们找了一些民妇来做大锅饭,每天包早晚两顿, 一天做饭给三十文钱。新奉县正值春忙的时候来修路的人不多,但新奉县的基数大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火影之最强白眼
召唤之绝世帝王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珊璐短篇CP文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爸与(H)
岁岁忘忧(完结)
碧荷衍生文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