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快穿之军婚逆袭攻略 > 第43章

第43章

不合适。 老皇帝几乎是面不改色,把人扶起来,含笑:“朕得如此大将,便是千秋万岁之幸。” 直接把人家说得愈知感激,心中愈发原为皇帝效死。 李石虎起身后,简直眉飞色舞,问起其他人:“想必诸位同僚已提前为陛下准备了寿礼,不知是何物!” 呃…… 衙门内安静了片刻,礼部侍郎率先打破僵局,郑重其事:“我为陛下吟诗一首!” 然后即兴发挥,做了一首中规中矩的贺寿诗。 ——没办法,现想的。 七步成诗那位,先别管这是正史还是野史,那至少也能走七步啊!李石虎误以为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寿礼,他连走七步的时间都没有! 户部尚书立刻接上:“我为陛下献歌一曲!” 老皇帝:“……” 虽然户部尚书长相儒雅,音质醇厚,唱歌时,还甩袖踏足,做派十分自然,但…… 好怪啊。 太常寺卿紧跟其后:“我为陛下作文章一篇!” “我……”永昌侯发现能现场拿出来的礼物都说的差不多了,视线梭巡,一把拽出自己的剑:“臣为陛下舞剑!” 直到此时,李石虎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妥当的事情,顿时一拍脑袋。 诸位同僚才刚回来,就算备了寿礼,肯定都放在各自屋中,如今被他拿话一问,只能先用这些诗文歌舞献寿,至于正经的寿礼,肯定要等到正经的寿宴上才会拿出来。 哎呀,都怪他!刚才有些得意忘形了! 李石虎正懊恼着,突然感觉到有脚步匆匆而来,随之出现的,是男人着急的声音:“爹!锦衣卫说你回来了!你没有受伤吧!” 太子拖着跛足着急忙慌地走进来,脚步太急,一个趔趄差点摔地上,哪里有心思注意到这里多了不少陌生面孔,等他确定亲爹还有各位大臣都平安后,面色才重新焕发出光彩。 迫不及待分享自己之前撞上的瓜。 “爹我跟你说,我之前带兵回来的路上,还碰到了一窝反贼!你猜他们怎么暴露的?” “等——” “今天不是前朝那个小畜生皇帝的生辰吗?他们为了这事,抓了不少女子,说要剥光了烧给那小畜生,为他贺寿,幸好我及时铲除——” 发觉到了气氛的异样,太子从激动的心情中脱离出来,讶道:“怎么了?” 空气中流动的风明显都停滞了。 老皇帝僵硬地转过头,看向李石虎:“爱卿,你听朕解释……” 不说还好,一出声,李石虎当下就反应过来了。 “锵——” 李石虎抽刀而出,狠狠瞪着皇帝:“原来你是逆贼!” 和他一同从部落里出来的野人官兵们被这突然发生的事打蒙了,但还是迟疑着,站到了李石虎身后。 太常寺卿眼珠一转,佯装惊诧:“李郎!你连杀父之仇都不报了?” 李石虎懵了:“什么?” 太常寺卿就将前朝末帝的荒唐事以及气死了他爹的事情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也不添油加醋。 李石虎瞪大眼睛:“你说的都是真的?” 太常寺卿道:“我骗你作甚!李郎,这些都是能查到的。” 礼部侍郎也立刻接话:“你知道末帝是怎么死的吗?他外出拿百姓射箭取乐,夜宿在寺庙中,被宰相联合末帝的贴身护卫,趁他熟睡,直接一刀把他脑袋砍了下来。” 说了这事,却特意隐去了宰相既没有自己登基,也没有扶持皇室登基,只是坚守着没有皇帝的国都,最后殉国的事。 他怕这前同僚听完后,找到了目标,直接一抹脖子。 李石虎果然愣住了:“原是如此,可……” 太常少卿一咬牙,站了出来:“石虎兄!你不考虑考虑自己,也要考虑考虑你娘你前妻和你儿子啊!你做了忠义之士,他们几十年不见你,却要给你陪葬吗?” 李瑛扑将上前,一把抱住李石虎:“爹!奶奶如果知道你还活着,不知道有多高兴!” “瑛儿……” 李瑛哭道:“爹!爷爷是被活生生气死的啊!那前朝末帝就是个畜生!他不止侮辱自己父亲的尸体,还强纳堂姊入宫,他还肆意玩弄大臣,他逼宰相当众吃猪食,吏部尚书某日身上有股腥味,他闻到后十分好奇,就让人把吏部尚书的肚子剖了——大臣稍有违逆他的意,他就拔刀乱砍!” 李石虎一惊:“怎会!” 眼看他态度已然松动,只差最后一点,皇帝给李瑛使了个眼色。 李瑛会意:“而且,而且,他还喜欢玩男童!” 百官茫然:啊?这也算重量级? 李瑛:“……”话已出口,他硬着头皮垂泪道,“我有一次被召入宫中。爷爷后来就气死了!” 末帝玩男童是真的。李瑛曾经进过宫也是真的——只是受赏,没被干别的。爷爷被气死还是真的。 不过压根不是同一天的事。这就不用告诉李石虎了。 在众人震撼又钦佩的目光下,在老皇帝“李卿竟是个大大的忠臣!”的惊异爱惜的注视下,李瑛绝望地闭上了眼。 杀千刀的许烟杪,要不是平时掉底线的八卦听多了,他怎么会在这种时候脱口而出这个! 而李石虎…… 他瞪大了眼睛。 * 李石虎一个人沉默了三天,就坐在一处阁楼上,看着下面百姓来来往往,山海关的风沙非常大,飓风一起,就是黄沙弥漫。 边关素来是苦寒之地,但山海关的百姓,脸上是笑着的。证明这个新皇帝做得很好。 他记得他走之前,哪怕是中原腹地,百姓都透露着愁苦。 第四天,李石虎去见了老皇帝。 第五天,李石虎揣着山东指挥使的官印和皇帝批下的假条,去找儿子:“瑛儿,我想去见见你奶奶,听说她就在山海关。” ——至于他手下的兵,在他愿意归顺后,都拿到了救驾之功的奖赏,打散重组后,高高兴兴去了各自的军营。 李瑛喜出望外:“爹!你想通啦!我们这就——” 李瑛顿住。 “瑛儿怎么了?走啊!府门我都打听好了,我们去见你奶奶!” 李瑛扯了扯嘴角,笑得比哭还难看。 那里除了奶奶,还有……我娘啊。 他都不敢想象到时候是什么场景。 * 场景倒是非常温馨。 母子俩抱头痛哭。 哪怕知道母亲也改嫁了,李石虎都没说什么,只是按照礼法喊了继父一声:“父亲。” “爹!儿子回来了!”外面传来了太常少卿的声音。 一进门,太常少卿和李石虎大眼瞪小眼。 李石虎十分惊喜:“原来咱们既是同僚,又是兄弟!我比你大两岁,就厚颜自称一声兄长了。” “兄长。” 太常少卿表情有些微妙的不自在。 李石虎没注意到,他用力地“哎”了一声,就要从兜里掏出自己磨的兽牙项链送给新弟弟。 好巧不巧,外面又传来一声:“方才听到喊声,夫君可是回来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太常少卿惊恐:“等等!” 听到熟悉的声音,李石虎惊喜:“夫人!” 然而那妇人已经走了进来。 和李石虎四目相对,她愣住了,李石虎也愣住了。 李石虎愣完,看看太常少卿。 太常少卿咳嗽一声:“兄长,这事……我可以解释。” 李石虎回头看了看亲娘和继父,继父和善地笑:“虎子啊,今晚在家吃饭吗?” 李石虎看看自己儿子李瑛,李瑛默默捂住脸,不看他。 李石虎:“……这就是你说的,一起改嫁???” 李瑛小小声回复:“难道不算吗?” 李石虎扶着额角,身体晃了晃。 其实他没有出山,没有遇见皇帝,也没有回家,他只是误吃了毒蘑菇,对吧? 作者有话说: 堂姊那个,参考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剖大臣肚子以及皇帝的死法,参考宋后废帝刘昱。 * 有个说法是七步成诗这件事并非正史。 证据是曹植出版过自己的作品,里面没有七步诗的存在。 。 后来曹植去世后,魏明帝曹叡下令,把曹植所著赋、颂、诗、铭、杂论等百余篇收集起来,同样没有七步诗的存在。 第一次出现七步成诗的典故,是在《世说新语》里,这已经是南朝的时候了。离魏还隔了个晋。 * 说五方逐魔鬼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束魔鬼於真文 ——《上清灵宝大法 》 * 第54章 又来骗朕的钱?! 老皇帝准备明日离开山海关了。 就在这时,丞相那边送来一份表文,请示如何批示。 “倭国请求本次回国的贡道,走山东登州,不走宁波?与高丽贡使同行?” 好像没什么问题? 老皇帝思考过后,大笔一挥—— 准! 再往下看,是倭国使臣亲笔写的一封信,用的华夏文字。 老皇帝懒洋洋地抬眉,慢慢看完。 信的内容大概是用三千字描写了中华有多地大物博,大夏被他治理得有多好,人民多么安居乐业,自己有多尊重他这个皇帝。 再用三千字述苦,说倭国那边多穷多苦寒,连肉都吃不上,哪怕是他们的幕府将军,一顿饭只吃一碗米饭,一份大酱汤,一块腌萝卜而已。 最后用五百字情真意切的申请,请求大夏能够允许他们多来朝贡几次。 老皇帝神色古怪起来。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朝贡是一年一贡。 但有些国家,比如高丽,一年来个三四次,有时候一年还会来五六次。皇帝的生日来一次,皇太子的生日来一次,过年来一次,平时夏朝有什么大事,也来一次,有时候没什么事,还想来一次。 倭国……是想学高丽? “来人,招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一来,老皇帝就问他要过往倭国进贡的礼单。 “回陛下,约莫是一些刀枪盔甲,玛瑙、水晶,以及一些洒金、描金家具。唔……还有牛皮和马匹。” 礼部尚书特别了解皇帝,稍一思忖,补了一句:“刀枪和剑这些,通常是各一百把,铠甲就一领,玛瑙是寻常大小,二十块,水晶数珠,家具各自数量……少则一件,多则二三件,牛皮若干,马匹约莫三四匹。” 何止不多,可以说是礼薄了。 但这也是大夏主动要求的,上国,也不贪四夷那点子钱,每年让他们上供一些土特产就够了。 老皇帝在膝盖上点了好几下手指,自言自语:“看来穷是真的穷。” 礼部尚书继续汇报:“国朝回赐,通常是绫罗绸缎一二十匹,国王及使臣,全套衣衫靴袜各一套。国王赐白银一二百两,使臣共赐铜钱一万文。” 老皇帝微微颔首:“也不算多。如此,多来一二次,国库也给得起。” 便在表文上批示:允。帝与太子之寿宴,及元日,一年三次,足矣。 礼部尚书好奇:“陛下怎么突然……” 刚批完一二斤公文,丞相的表文是最后一份,老皇帝招手,随行小太监便把叠好的热毛巾端来,敷在皇帝眼睛上。 “倭国请求能多来几次朝贡。” ——也就是打秋风。 大夏天子闭上眼靠着椅背,不紧不慢地说:“大夏与倭国一衣带水,我为万邦之主,岂可不拯?一不必管理其国内政,二不必带其富起,不过是多些金银赏赐罢了。” 还有一层,皇帝没说,但礼部尚书也知晓。 那些小国靠着朝贡生存,不止钱财,还有大国的撑腰。敌国想要打你,也得掂量两下主人是谁。 所以,倘若那些小国哪日胆敢不敬,拒其朝贡便是。 ——有时候朝贡也是拿捏周边小国的一个方式。 老皇帝又感慨:“而且,那倭人实在太贫穷了,听闻他们连肉都吃不上。” 礼部尚书有些惊讶:“这么穷吗?怪不得长得不高。” “是啊,听闻他们的国王还不许他们捕鱼,平时只能吃大豆制成的食物……就连将军,吃食都只有米饭、酱汤和腌萝卜。” 听老皇帝说完,礼部尚书的同情心简直拉满:“既然如此,臣吩咐一下礼部,往后倭国来使,多给予一些照顾。” 出使大夏,可能是这些使臣一年到头难得吃到肉的时候了。 真是太惨了。 老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既然大夏是宗主国,底下小弟能拉拔一下就拉拔一下吧。 * 老皇帝决定巡视一番辽东都司,于是,行在出了山海关,一路往东北去,一路巡查。 约莫一个半月,到达复州卫附近时,巧合碰到了回程的倭国使团。 老皇帝念及他们之前的卖惨,特意叫了使团过来询问情形。 倭国正副使皆是禅僧,不过不是寻常僧人,而是可以插手世俗政权,为幕府内治顾问机构的僧人。 是以,对方一见皇帝,行的不是佛教礼节,而是世俗礼节,口称:“臣拜见大夏天统皇帝。” 老皇帝亲切地问他们:“在中原过得可还好?” 那正使禅僧便答:“甚好,谢陛下关怀。” 老皇帝又问了吃住,正副使回答都好,使团里其他倭人更是激动表示,这边的肉真是太多了,猪肉和鸡肉特别好吃,马肉他们以前更是吃都没吃过。 一个个接连表示:“感谢大夏天统皇帝的慷慨!” 可把老皇帝自豪得…… * “诶?陛下居然这么大方,拿小金库赏赐倭人使团?”

相关推荐: 重生之帝女长安   穿成七零恶毒后妈   胖受惹人爱   老实交代我是谁(H)   互攻主义   徐安山梅及笄   兽性狼爹抢妈咪   天上掉下个七仙女   男娼   耻辱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