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与3 个月前相同,病情没发展,但也无明显改善。” 我闻言反复琢磨:胸中无良方,如何克顽疾?患者见我踌躇不决,面有难色之状,随即言道:“您要是治不好,我哪里也不去!我是个粗人,但我也能猜到身上的毛病难治。说话不中听,您莫太在意!” 这下我心里更着急了,既不能给她明言,又不能推辞不治,唯有 “强吞苦水”,好言安慰。遂又将前后方药味调整,去掉口感不好之品,如乳香、没药(气浓味苦)、穿山甲(有腥味)等,仍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为主,方药如下: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各24g,浙贝母、瓜蒌皮、桔梗各15g,生黄芪30g,当归尾、延胡索、白芷、陈皮各12g,生甘草9g,粳米15g,3 剂。煎服法同四诊。如感到有效,口感能够接受,可连续服几剂,歇息数日,不要勉强。 之后多数都是患者家人来告知病情,如饮食乏味、食量偏少、精神欠佳时,则减少清热解毒之味,加入参、术、砂仁各适量等,随症更换药味,身体保持基本正常,但胸痛症状依然不能明显减轻。一直到2017 年2 月9 日为止,胸痛依旧不能明显减轻,但身体各方面,以及饮食、睡眠等,基本保持正常。 按语:与闫某病情相似的肺癌患者,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后患侧依然疼痛不能消除,近同于中医资料记载的肺疽、肺癌,也用过西黄丸、小金丸之类的传统名药,并结合新近探索的所谓抗癌药同时应用,但效果总不理想。特别是手术及放化疗后身体虚弱者,虽然因人对证,细心用药调治,正气逐渐恢复,饮食、精神等方面都有改善,但患侧疼痛总难完全消除。个人的医技仅限于此,纵然心有余,但却力不济。偶尔治愈的,纯属偶然。今选其案例一二,仅作回眸梳理。诚望同仁及后之国医精英,能够早日攻破这个难疾,以解众多肺癌患者之痛苦。本人已至暮年,纵然殚精竭虑,余力也是微乎其微。天天看到来诊者的痛苦,却是束手无策,唯有长吁短叹而已! 66.湿毒奇痒,形似疥疮 刘某,男,10 岁。2015 年11 月3 日首诊。其母代诉:“孩子全身湿疹续生,尤以脊背到腰以下最为严重,旧疹未愈,新疹又生,抓破流出血水、黄水,皮肤淡紫晦暗,孩子呼叫极痒难忍。最近腰至臀部、大腿处溃烂成片,脓水浸淫,夜间呼痒乱抓,焦躁不安。3 年之中,大小医院及中医都治过,有效无效也记不清了。也有人说像是疥疮,用硫黄香皂洗涤,只能止痒一小会儿,毒疹照样续生,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诊视:孩子体形偏胖,健壮,精神正常。全身湿疹遍布,尤以臀部上下左右肤色暗紫,溃烂不堪,脓血浸淫。舌质暗红乏泽,舌苔微黄厚腻;双手脉象,细滑微数。问其母孩子平时饮食状况如何?其母言道:“能吃、能喝、能睡,活动量小,尤其爱喝牛奶、吃海鲜,肉类只要有,来者不拒。同时还好喝饮料,很少喝水。小小年龄,睡觉还打呼噜。” 由上可见,孩子由于平时喜食荤腥油腻肥厚之物,加以不善活动,故而形体偏胖,睡觉打呼噜,湿毒缠绵不愈。皆因湿滞日久,化毒伤营所致。前医用药也应有效,但致病原因未能解除,因而旧疹未除,新毒又生。 辨证:湿毒留恋,营血失和。治法:清热燥湿,和营解毒。方用自拟利湿解毒汤。开药前反复嘱咐:要想如期治愈,以后减少复发,必须改变生活习惯!否则,仍如以往,暂时好转或治愈,不久还会复发,而且时间越长,治疗越难。虽为小患,奇痒难忍。处方:白术、苍术各12g,生薏苡仁、土茯苓各15g,黄柏、苦参、僵蚕各9g,乌梢蛇6g,土牛膝、白鲜皮、赤芍各12g,红花、当归各9g,甘草3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中午上学没时间吃,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时间来不及也可以饭前服。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趁热熏洗患处,但要室内温暖,谨防受凉感冒。饮食一定要清淡,忌食一切发病之物,如以海鲜为代表的水产品、猪头、猪蹄等,以及辛辣燥热、荤腥油腻,如牛奶、复合饮料、葱、姜、蒜、花椒、胡椒、大茴香、桂皮等香辣、脂腻、上火发病之物。切切谨记! 上方为我治疗湿毒(包括顽固性湿疹)的经验方,其主要功能就是清热燥湿、活血解毒。凡能谨记医嘱、注意忌口者,绝大多数都能治愈。治愈后能够改变生活习惯,断绝助湿生热、复发疾病之物,不再复发者,亦不在少数。 11 月11 日二诊。其母代诉:“您看,5 剂药服下加外洗,已经减轻了过半,这以后可要强行管住他胡吃乱喝了。” 视其舌质略泽,舌苔薄黄津润;复切其脉,依然细滑微数。上方不变,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11 月21 日三诊。患者母亲来了就把孩子裤子扒下说:“您看,溃烂的已见干痂脱落,未再出现新疹,夜间可以安稳睡觉了。” 复诊其舌脉,舌质已见红润,舌苔薄黄津润;脉来已转细缓之象。湿毒已明显消退,续服5 剂,以清余毒。改为2 日服1 剂缓调,熏洗照常,忌口切不可忽略。 按语:本例 “顽固性湿疹” 形似疥疮,3 年屡治不愈,由于家人重视,严格管控饮食发病之物,因而不到1 个月治愈。顺访1 年,治愈后继续注意饮食及忌口发病之物,加强冷暖呵护,旧疾未再反复。湿毒虽然顽固,但能杜绝滋生湿毒的根源,譬如饮酒过多、喜食辛辣油腻、居处阴暗潮湿等,都可能滋生湿毒,诱发皮肤疾患。其患能够认准为湿热者,即用本方随症加减,以清热燥湿、活血解毒为要,内服外洗,注意忌口,大多见效都较迅速,乃至治愈。 67.下肢死肌,调治复活 李某,男,60 岁。2009 年6 月29 日首诊。自诉:“1966 年唐山大地震,我正好当兵,参与救灾时下肢受伤,因为在夜间,又逢下雨,时间也很紧张,未能及时处置伤口而感染肿胀化脓。当时虽未引起更深层感染,但由于拖延时间过长,虽经多家医院治疗,双下肢膝盖以下至足背,依然多处溃破流脓血水,不能完全治愈。30 年过去了,记不清治过多少家大医院,现在膝盖以下仍然大面积皮肤死硬,肤色紫黑,手摸凹凸不平,走路下肢强滞,患处触觉模糊。更麻烦的是,有三块溃破不能愈合,时流淡红血水与清淡脓液交织不绝,木痒隐痛不断。内脏检查都还正常,但这个毛病却不知道哪里能治?甚至几度灰心,情绪低落!” 刻诊:确如患者所说,双小腿从足三里穴至正前面以下到足背处,大面积肤色紫黑,侧视凹凸不平,手摸僵硬失活,温度略低于健肤,右小腿中间偏外处有比鸭蛋大面积溃烂流出脓血水,色泽淡暗,有腥臭气味;左侧小腿中间偏外下处有两块溃烂,面积比鸡蛋略小。看他的走路动作,似乎有些吃力。观其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细缓乏力。 当时中医科主任袁修德、我带弟子程辉,共3 人协力共商调治,也用西药输液 “抗感染”,我负责辨证开中药。辨证:正虚邪恋,毒凝不化。治法:扶正托毒,和营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生黄芪120g,当归、金银花各21g,制乳香、制没药、天花粉、陈皮、生甘草各15g,炙穿山甲9g,生薏苡仁30g,川牛膝21g,5 剂。1 剂药煎3 次,早、中、晚食远各温服1 次,1 日1 剂。饮食忌生冷、辛辣及一切发病之物。另用生黄芪300g 煎取药汁,用清澈者适量,每日微温洗净溃烂处,1 日3 ~5 次。或洗净后用纱布块浸透所煎黄芪水,敷于溃口及死肌处,干则随换。 仙方活命饮为治肿疡第一名方,功能消肿解毒,溃坚止痛;加黄芪以排毒内托,生血生肌,其患日久正虚,故而重用此味;加生薏苡仁、川牛膝以渗湿活络,引药下行,因患在下肢小腿,故加此2 味。 7 月3 日二诊。自诉:“服药期间脓血水增多,死硬皮肤略软,隐痛稍轻,余无明显变化。” 观其流出脓血水清淡,复切其脉,仍显细缓,乃是病久气阳不足,阴血亏乏,寒凝毒滞所致。遂改用仙方活命饮合阳和汤加减,以温阳和血、散寒化凝。处方:生黄芪120g,金银花、当归、熟地黄各21g,麻黄2g,白芥子9g,鹿角胶(烊冲)15g,生甘草9g,陈皮12g,炙穿山甲15g,牛膝21g,苍术15g,生薏苡仁30g,红花12g,制乳香、制没药各9g,肉桂、干姜各2g,5 剂。煎服法同首诊。外用黄芪300g,煅牡蛎、煅石膏各100g 同煎,用法同首诊,并可用纱布块浸泡,敷于患处,干则随换,不可间断,以增强收敛水湿、愈合疮口之功。西药抗感染继续。 阳和汤温阳和血,散寒化凝,主治阴疽寒凝,肌肤不温、顽硬色枯、舌淡苔薄、脉来沉细等症。二方合用,以治患久肌死,正虚不能化毒托出,以致肌肤紫黑、凹凸不平、知觉麻木等症,寄希阳和寒化,死肌复活。 7 月9 日三诊。自诉:“三块多年溃烂处脓血水渐净,两块面积小的即将愈合,无知觉的紫黑皮肤色泽变淡,逐渐变软,疗效满意。但觉得胃口不好,消化差,胁腹胀气。” 观其伤患处,即如患者所述,两块较小的已基本愈合,一块大的脓血水渐净,大面积紫黑色皮肤颜色变浅,抚摸温度接近健肤。遂将上方穿山甲减量至9g,去红花、牛膝,加砂仁、木香各9g,继续调治。可停用西药,外敷药继续。 用以上方药共调治至8 月24 日,双下肢小腿前侧大面积紫黑皮肤色泽变浅,触觉比以往灵敏,隐痛基本消除,活动强滞减轻;较小的两块溃烂已愈合20 日,最大的一块溃烂虽未完全愈合,但仅剩下约1cm 许大小未愈合,尚有少量脓水浸淫。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但不知是何原因,要求出院,多带点药,回家继续调治。遂将汤药方改为配制丸药续服,并加外用药敷贴。袁主任留下患者的电话号码,随时沟通病情。 内服丸药方:生黄芪1500g,当归、熟地黄各200g,生麻黄、肉桂各21g,鹿角胶150g,制乳香、制没药、川牛膝各60g,炒薏苡仁、制苍术各600g,金银花300g,红花、炙穿山甲、生甘草各150g,炒白芥子、陈皮各9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6g,日服2 次。10 日后每日服3 次,如感效果欠佳时,可适当加量至每服9g,用稀粥或温黄酒送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一切发病之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及外力创伤。 外用药:生黄芪1500g,当归、白芷各1000g,红花、紫草各300g,乳香、没药各500g,共为细粉,收贮防潮霉变。每用适量,用黄酒(无则白酒亦可)与米醋按7∶3 比例调为稠糊,外敷患处,保持湿润,一日一换。有温和气血、润肤止痛之功。 按语:此案治疗效果,不仅患者本人感到满意,就连科主任及同仁也感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因为三十余年的伤患,多家大医院治疗,肌肤紫黑坏死不能治愈,而且还溃烂浸淫脓血,未溃破的皮肤凹凸不平,温度偏低,触觉麻木,走路不够灵活。依据治疗疮疡半阳半阴证型治法,始终以温和气血为重点,故以生黄芪为主药。生黄芪功能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生血生肌、排脓内托,故为疮家圣药,因而始终重用此味,120g 即传统剂量的4 两,以帅金银花、当归、熟地黄、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生甘草等,和营排毒,散结软坚,因而得以死肌复活,溃烂的脓尽收敛。唯一遗憾的是,患者若能再治疗1 个月时间,可能会使最大的一块溃烂亦能完全收敛,死肌基本复活。虽然临走时带药也不少,总希望继续有效,直至完全治愈。但袁主任要了他的电话号码,却是多次联系不上,可谓留下个缺憾。 相似患者如西医诊断的 “硬皮病”“脉管炎” 等,亦是皮色紫黑,甚至溃破不知痛痒,时日延久不愈,肢体活动强滞等症,其治法也与本例用药相近,疗效也都较佳。能坚持治疗的,痊愈者时有之,减轻症状的为普遍。其中并无奥妙,也是与内科病症治法相同——辨证施治,对证用药。但不尽如人意的也时而有之。譬如就在治疗李某的期间,有一63 岁男性张某,左足跟因为外伤感染未及时处治,以致肌肉坏死溃烂3 年多,也是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来诊,经过半月余内外兼治,尚未见到明显好转迹象,即不辞而去;一75 岁女性刘某,右侧足背溃烂1 年余,亦是多处治疗无效而来,总共治疗3 次,即嫌效果欠佳放弃;一69岁男性谭某,中风偏瘫患者,双下肢足踝以下肤色紫黑,多处溃烂,3 月余不见好转,因为还有糖尿病,嫌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而要我调治,调治不到1 个月,较小面积溃烂逐渐愈合,两块较大面积的尚有脓水浸淫,也不愿续治而放弃,等等。像这样的患者虽不为常见,但偶亦有之。所以谁说能百分之百保证治愈某病,我不敢相信。因为同是一种疾病,即使治愈率很高,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完全治愈。其中原因复杂,譬如有些兼症甚至比主症还难治,尚不论患者缺乏耐心,求愈心急,中途放弃,以及犯禁不注意忌口等,都会影响疗效。还有许多潜在致病因素,谁敢说在治疗此病的同时,不会突发其他疾病?故而医者不能太自信、夸海口、打包票!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虑周到,辨证无误,用药审慎,时时谨防出现意外,倾其所学,尽心治病。 68.痔疮出血,不愿手术 马某,女,43 岁。2012 年9 月3 日首诊。自诉:“痔疮出血已经两三年,内服槐角丸、外用痔疮膏也管用。无奈最近一月余肛门老是坠胀,大便时打个喷嚏或咳嗽几声,肛门处即喷出鲜红色血。也在肛肠科检查过,就是个外痔,多次要我手术治疗,但说还会复发,故而拒绝。先吃点中药看看,能治好最好。” 视其身体尚健,气色精神正常。观其舌质暗红,舌苔微黄乏津;切其脉,微显沉数。问她平时有无其他毛病?患者言道:“有糜烂性胃炎,容易口渴,时而胀气胃痛,大便解时不顺,偶尔秘结,总感觉火气大。” 据其舌脉反应及患者所述,属于中焦火旺,耗伤阴血,血热妄行。治宜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润肠。用槐角丸方为主加减。处方:槐花18g,枳壳12g,当归、黄芩、生地榆各15g,生地黄24g,侧柏叶15g,血余炭12g,白茅根、黑芝麻各30g,酒大黄(后下)6g,木香9g,生甘草6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食远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适温泡足。饮食一定要清淡,忌食一切辛辣热燥耗阴之物,如鱼、虾、牛肉、羊肉及八角、桂皮、葱、姜、蒜、花椒、胡椒之类,皆属温热耗阴之物,慎吃、少吃为好。另外,解大便时尽量少用力,以免血管破裂出血,还要注意肛门周围要清洁。 槐角丸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肠风脏毒便血等症;加生地黄、血余炭、白茅根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加黑芝麻、酒大黄以清热润肠通便;加木香以理气而治腹痛坠胀;加生甘草以助清热泻火,而调和诸药。此方曾治无数肠燥脏毒便血、痔疮出血患者,其清热凉血止血之功较为显著。 12 月5 日,马某特来告知:“谢谢您啊,3 剂药还没吃完,痔疮出血即已止住,大便解时也已顺畅,肛门坠胀同时消除。遵您所嘱,饮食尽量清淡,这2 个月一切正常,免除了我一次手术之苦。” 按语:本例患者外痔出血属于肠燥火旺,血热妄行,亦与便秘用力过度,血管破裂有关。故见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乏津,脉象沉数。加之平时自感 “火气大”,有糜烂性胃炎等,这都作为用药依据。故而用本方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主,兼以润肠通便之味,以消除引起出血的原因,加以饮食注意,所以3 剂药止住痔疮出血,免除一次手术之苦。因为不少人痔疮手术后再度复发,故而倾向于中药治疗者也为数不少。个人即以上方为主,因人对证加减,一般都能在五六剂药后将出血止住。能够注意饮食等方面,勿进辛辣刺激之物,劳逸适度,特别是不能熬夜饮酒,暴饮暴食。能做到这些,出血止住后,即可减少反复复发。否则,仅仅止住出血,也只能暂管一时。 69.心烦尿黄,外阴红肿 刘某,女,45 岁。2013 年7 月20 日首诊。自诉:“平时容易心烦口渴,小便黄短,甚至舌尖红赤溃破,夜寐不宁。近几个月又出现带下色黄,腰腹坠胀,外阴红肿热痛,医院检查为‘妇科炎症’,治疗半月后外阴红肿热痛及黄带减轻。出院后不到半月,前症复发,外阴红肿溃破,黄带夹脓血水浸淫,疼痛比原先还重,内裤挨着即痛不可忍。又用西药治疗半月,效果不甚明显。最近心烦口渴加重,解小便时尿道热痛,足心灼热,夜寐更加不安。” 视其面色暗红乏泽,情绪略显不宁,舌质深红,舌尖红赤,舌苔黄厚微腻;切其脉,沉数微滑之象。 此为心火移于小肠、下焦湿热偏旺所致。治宜清心泻火,渗湿止带。方用自拟清带汤为主内服。处方:淡竹叶18g,麦冬30g,连翘15g,黄连9g,连外皮灯心草30g,川木通15g,金银花30g,生地黄24g,当归15g,苦参、黄柏(盐水炒)、樗白皮(麦麸炒)、生甘草各9g,3 剂。1 剂药煎2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食远各温服1 次,1 日1 剂。三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先熏后洗阴部。另用青黛、黄柏、煅石膏各30g,冰片3g,共研极细粉,凉开水调为稀糊,除药渣煎水熏洗外,另用淡盐开水清洗外阴,用药糊涂敷,干则随换。勤换内裤,保持清洁。尽量心情平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勿食辛辣发病之物。 此方清心泻火利尿,燥湿解毒止带。用于心火过旺烦躁、下焦湿热偏盛引起的心烦尿赤、黄带不绝、阴肿热痛等症,加以外用清热解毒敷药,寄希早日消除患者痛苦。 7 月25 日二诊。自诉:“遵您所嘱,内服、外用,忌口、保洁,3 剂药服下,心烦口渴减轻,黄带略少,外阴红肿溃破、脓血浸淫也明显减轻。” 复诊其舌脉,未见有明显变化,看来患者平时自感心火偏旺不假,下焦湿热亦甚。嘱其上方续服5 剂再诊,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外用继续。 8 月5 日三诊。自诉:“外阴红肿已消,溃破已经愈合,脓血浸淫3 天前已干净,黄带尚未完全消除。心烦口渴、尿黄及夜寐不宁已基本治愈。” 视其面色已见微润,心情比首诊时要好。舌质已转红润,舌尖红赤已退,舌苔淡黄津润,复切其脉,沉数转为细滑之象。乃是心火湿热已衰之征。嘱其上方续服5 剂,服法改为1 剂药煎3 次,1 日服2 次,1 日半服1 剂,以续清余热,巩固疗效。所嘱饮食等注意事项,最好再坚持一段时间。 按语:本例患者因为素体心火过旺,下移小肠,故而经常心烦尿黄,加之下焦胞宫湿热偏盛,心火夹湿热下注,所以黄带时下,外阴红肿热痛,甚至溃破脓血浸淫。药用淡竹叶、连翘、黄连、麦冬以清心泻火;灯心草、木通以清热利尿;苦参、黄柏、樗白皮以清热燥湿止带;金银花、生地黄、当归、甘草以凉血活血、消肿止痛,加以外用涂敷药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也算是因人制方,对证施治。故而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此患。而后续用5 剂缓服,乃是续清余热,以图巩固疗效,加以注意自我调养,顺访1 年余,外阴红肿未再出现。 70.局部湿疹,全身银屑 许某,女,40 岁。2013 年4 月1 日首诊。自诉:“20 天前右侧胸前巴掌大一块面积生出大小不等的褐色硬疹,大的如豌豆,小的如米粒,奇痒难忍,抓破流黄水。找您没上班,到某三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过敏性湿疹’,在皮肤科住院治疗不到7 天,湿疹长满全身,又过7 天,原先的湿疹溃破干痂仍痒,白屑连片,后起的依然奇痒、溃破,黄水浸淫。后又诊断为‘银屑病’,说是很不好治。又治7 天,新疹虽然减少,但旧痕肤色淡紫,白屑布满全身。您看我颜面、颈项、四肢,包括躯体各处,都是色如云斑,白屑成块连片,奇痒难忍。不说上班,就连走出去都感到尴尬。” 视其能见到的地方如颜面、颈项、双手及下肢胫足等处即如所述,可谓 “体无完肤”,云斑状瘢痕夹表面白屑,用手轻轻抓之,纷纷落下。观其面色微黄枯糙,舌质暗红,舌苔微黄厚腻;切其脉,滑而微数之象。 此为俗称的 “牛皮癣”,即银屑病。辨证当为湿热偏旺,血虚风燥。故而面色枯糙,舌红苔黄,脉来滑数。问她月经如何?患者回言:“量偏少,色暗红,前后无定期。” 这与辨证吻合。治宜清热燥湿,养营润肤。方用自拟疏风养血润燥汤内服,加外用方熏洗。内服方:防风18g,地肤子30g,僵蚕15g,生地黄24g,当归15g,制首乌、玉竹各24g,紫草15g,黄柏、苦参各12g,土茯苓、白鲜皮各18g,生甘草6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合下方外用药宽水同煎,趁热先熏后洗全身,1日熏洗2 次。饮食清淡,忌食一切辛辣燥热及发病之物,如海鲜及水产品、猪头、猪蹄、酒、黄豆芽等。保持心情平和,谨防感冒,劳逸适度。 外用熏洗方:苦楝树皮、雷公藤根皮、当归、紫草、千里光、土槿皮、露蜂房各30g,5 剂。1 剂合上内服方药渣1 剂,煎煮15 分钟,头煎取汤先熏后洗全身,二煎连药渣熏洗。1 日熏洗2 次,熏洗时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内服方以疏风清热、燥湿解毒为先,如防风、地肤子、僵蚕、黄柏、苦参、土茯苓、白鲜皮、生甘草等;兼以养血润燥之品,如生地黄、当归、制首乌、玉竹、紫草等。用于血虚风燥,奇痒色枯,白屑脱落等症,有一定疗效。 外用方主要作用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养血润燥,减少白屑。此方仅与内服药药渣同煎外用熏洗,切不可内服,因为有大毒! 曾用上2 方内服外洗,治愈数例20 岁左右女子全身牛皮癣,由于患者治愈后坚持忌口养护,3 年以上未再复发。但用于病程较长、年龄偏大的男性牛皮癣,仅可见效,减轻奇痒及皮肤白屑,但完全治愈者甚少。 4 月7 日二诊。自诉:“内服外洗5 剂药后,全身奇痒已轻,肤色暗紫略浅,干燥白皮减少,效果比较显著。” 观其颜面等处确如所述,肤色暗紫略退,白屑减少,原有瘢痕亦有缩小趋势,但其舌脉并无明显变化。原方不变,续服10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时所嘱。 4 月19 日三诊。自诉:“服药继续有效,全身原有瘢痕已经去掉1/3,奇痒症状明显减轻。就是服药期间胃不舒服,食欲有些下降,精力也感到不如服药前。” 视其面色依然萎黄乏泽,舌质暗红已退,舌苔转为薄黄津润;复切其脉,滑数转为细滑之象。此为湿热风燥已衰之征。牛皮癣虽已好转,但苦寒伤阳,脾胃中和之气受损,故而出现纳差神疲等症。内服方药味不减,加入党参18g,焦白术15g,陈皮9g,以健脾益气行滞。续服10 剂,改为1 日服2 次,1 日半服1 剂,其余仍同首诊。 5 月20 日四诊。自诉:“上次药服后牛皮癣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胃口也恢复到基本正常,所以自己又取10 剂,照您嘱咐内服、外洗、忌口,从不敢吃发病之物。” 观其大面积皮肤已恢复正常,瘢痕退去,只留下淡褐色印迹。面色已见微润,舌质红润,舌苔淡黄而薄;复诊其脉,细缓之象。嘱其三诊方续服10 剂,服用法仍同首诊,外洗继续,忌口养护不可忽略。 本患者共治疗2 月余,牛皮癣痊愈,瘢痕皮肤色泽不到3 个月即恢复正常。由于她继续忌口养护,续访3 年,旧患未见反弹,饮食、精神及月经等方面也都与患病前无异。 按语:本例患者的牛皮癣,既湿热偏盛,又血虚风燥,故用防风、地肤子、僵蚕、生甘草以疏风清热解毒;苦参、黄柏、白鲜皮、土茯苓以清热燥湿止痒;当归、制首乌、玉竹、紫草以和营养血润燥。用于治疗此类证型的牛皮癣,有疏风清热、燥湿止痒、和营润肤之功。病程较短的,内服外洗,且能遵嘱忌口者,疗效较为显著,治愈者亦常有。但若病程较长,反复复发的,则只能减轻症状,如缩小面积,减轻奇痒,控制发展,部分皮肤色泽恢复正常等。 回忆较为容易治愈的患者,大多都是年轻女性,而且多数都是先为局部湿疹,而后演变为全身牛皮癣的。至于为何由湿疹在治疗过程中演变为此患,不得而知。因为在我治疗各种湿疹的过程中,尚无出现牛皮癣的先例。又为何20 岁左右女性此患容易治愈?可能是她们比较注重容颜,所以极其认真地服中药,也不嫌外用熏洗麻烦,还特别注意忌口养护的结果。我作为传统中医,认识水平也只限于此。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有待深入研究。总之,牛皮癣确实不好治,但也不是绝对治不好。 三、妇科常见病症近期治验案例选辑 71.经期超前,一月二至 李某,女,23 岁。2012 年3 月27 日首诊。自诉:“月经期总是超前,少则7天以上,甚则一月二至,1 次经期7 天左右,1 个月身上干净不到20 天。血量不是很多,也没血块,余无不适。问过同龄女孩,大部分都是一月一行,像我这样的并不多见。除此之外,就是手足心经常发热,偶尔心烦口渴,夜寐不实,容易生气。现在是本月第二次行经,已经6 天还未结束。” 视其面色略显暗红而乏津润,舌质深红,舌苔薄黄,津液不足;切其脉,沉滑微数之象。 由上可见,辨证应为血热妄行,故而每次经汛超前,甚则一月二行。治宜凉血调经,方用清经汤为主加减。处方:牡丹皮、地骨皮、白芍各15g,生地黄24g,当归、知母各15g,黄柏、青蒿各12g,茯苓、麦冬各15g,茜草、丹参各30g,桑寄生24g,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饮食尽量偏于清淡,勿食辛辣燥热之物。保障睡眠,心情平和。 清经汤功能凉血调经,主治经期超前而属于体实血热者。熟地黄换以生地黄,加知母、麦冬、茜草、丹参、桑寄生,以增强清心除烦、凉血止血之功,而助原方凉血调经。非欲额外加药,乃是今之药效渐不如以往,产地及生长时间、采集、炮制等皆不按法度,即沈括所言 “物是而质非”。加之今人服药多杂,耐药性较强,故而往往处方较大。其用意就是期待疗效显著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