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问情[NPH修仙] > 第23章

第23章

您看可以吧?”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较以往为好,可以将三诊时原方取5 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9g,日服2 ~3 次,用温开水送服。最好改变以往久坐习惯,多体育锻炼,争取前列腺增生治愈,不再影响心身健康。 按语:本例所谓前列腺增生的临证表现,与劳淋、血淋的肾阴不足、下焦火旺证相似,故有小便淋涩、手足心热、腰酸心烦等症。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乃是正中病机,自然服下病情趋向好转。若续用补肾助阳之剂,肾阴进一步浩劫,恐非仅仅小便滴沥带血,心烦气躁了!我曾治过一29 岁男子,因为阳痿早泄,竟然吃壮阳药达3 年有余,导致除两手尺脉虚浮散大无根之外,余部皆无脉可诊,阴茎、睾丸内缩,小便滴沥尿血,腰膝酸痛,形体干瘦,手足心燥热,动则汗出,连一般工作都不能胜任,乃至不敢见女朋友。孤阳不生,单阴不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都知道的道理,甚至一般人都懂其中因由。作为患者,千万不要认为名贵药、值钱药就是 “好药”,用不对证,人参、鹿茸照样可以 “杀人”!故而药物的功效不能用贵贱来评价。是药都有它的作用,关键在于医者如何应用、是否对证?唯有疗效才能证实一切。 57.中风偏瘫,半身不遂 杨某,男,49 岁。2012 年9 月1 日首诊。自诉:“我已经中风过2 次,每次都是右侧脑血管堵塞,住院治疗后,说话舌强,左边上下肢仍然活动不便,穿衣走路都需要人帮助。第二次出院亦近一年,现在上肢依然不够灵活,下肢走路不实,轻一脚重一脚,头脑有时昏沉,脖子僵,睡眠不实,饮食、二便及血压基本正常。一直吃多种西药,做理疗,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刻诊:视其形体精神尚可,就是语言表达不顺畅,走路不稳,略显跛行;面色偏于萎黄,舌质略显暗淡,舌苔白厚微腻;切其脉,右手寸关细缓,左手关尺细弦。 辨证:湿滞血涩,经脉失活。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资寿解语汤为主加减。处方:天麻18g,防风、酸枣仁、羌活、独活各15g,当归18g,川芎15g,黄芪、丹参各60g,红花、赤芍各15g,地龙12g,羚羊角粉4.5g(分3次吞服,汤药调下),川牛膝30g,甘草6g,6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冷水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加入鲜竹沥两匙、姜汁半匙,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药渣宽水再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饮食以温和容易消化吸收为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加强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精神减压,情绪放松,以免影响疗效。 资寿解语汤原本治疗中风舌强不语,风入脾脏,半身不遂等症,此处加减幅度较大,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以治头昏颈强、半身不遂。杨某因为脉证并无明显寒象,故减去附子、官桂不用,加入独活、当归、川芎、黄芪、丹参、红花、赤芍、地龙、川牛膝、羚羊角粉等味,以增强祛风除湿、凉血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此亦是个人治疗中风偏瘫,寒热、虚实、痰阻等象皆不明显的常用之方。疗效虽不算显著,但还稳妥有效。待脉证有所变化,药味亦要随变而变,并非一方服用始终。 9 月11 日二诊。自诉:“6 剂药服后,头脑感觉清醒了许多,头重脚轻有好转,下肢无力好像变化不大。” 复诊其舌脉,皆与首诊时相似,可能与2 次中风时日偏久有关。头脑已经清醒,亦是用药有效之兆。中风本来就是脑血管问题,故而先从头脑开始有效,也是用药施治的本意。嘱其原方续服6 剂,煎服法及注意同首诊。 9 月22 日三诊。自诉:“疗效仍如前6 剂,同时睡眠、精神也有好转,说话好像利索些,总之病情在继续向好的方向转变。若能把我的腿再调治得有劲儿点,那才更好。” 观其走路比首诊时稍稳,舌质略泽,白厚舌苔略化;切其脉,仍与首诊时相近。考虑湿滞血涩、语言不清、头脑昏沉等症已轻,治法亦需要变更,遂用补益肝肾法,以强壮腰膝。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15g,桑寄生、当归各18g,熟地黄24g,怀牛膝、杜仲各18g,人参、茯苓各15g,桂心6g,生黄芪、巴戟天、金毛狗脊、薏苡仁各30g,木瓜15g,甘草6g,10 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时所嘱。服药如病情继续好转,尽剂再诊;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10 月5 日四诊。自诉:“上次服药期间,最麻烦的下肢无力已有起色,上坡稍感有力,下坡酸软程度减轻。这几天人们看到我说:你好多了!虽然与病前感觉还有差距,但我对治疗效果很满意。要求上次原方汤药再服10 剂,另外喝药酒不知是否可以?或者制成丸药吃,这样更方便,你看行不行?” 视其走路已较平稳,听其言语表达,已与常人无明显区别。舌苔薄润,舌质微红;复切其脉,虽仍细缓,但弦象已不明显,微显有力。患者的要求也是我治疗此类慢性病的常用方法,符合治疗要求。嘱其三诊方汤药续服10 剂,服用法仍如首诊时所嘱。另取6 剂,加入三七(打碎)、丹参各120g,鹿筋、续断、天麻各90g,用纯玉米大曲白酒30 斤,浸泡于小口细釉陶坛中密封口,3 个月后即可取饮。每次饮小半两,日饮2 次。亦可加热外擦疼痛麻木僵硬处不计时。饮酒期间要经常量血压,如引起血压偏高,或者稍有疼痛眩晕感觉,应立即停饮药酒。虽然方中药物并不会升压,但还是谨慎点为好。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将泡药酒的方药原方原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9g,日服3 次,用温开水送服。这样比较安全,也不影响疗效。只不过比药酒发挥作用偏慢点。患者闻言说道:“我两种都配制,只要不影响血压波动,两种同时服用,药酒少喝点,这不都安全了嘛!” 我笑言道:“你想的比我还周详啊!这样甚好。以后如有不适,及时电话沟通。” 之后的3 年多,杨某介绍来不少与他相似的患者,顺访得知,一切都还正常。 按语:该患者在3 年内连续2 次中风,幸亏速到大医院治疗,后遗症还不算严重,仅是留下头脑昏沉、语言表述不够顺畅、下肢酸软无力等症。在我这里用汤药调治不到3 个月,上述诸症都有明显好转,继用药酒、丸药续治,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到正常。不到半年时间,工作已不受影响。在这3 年多时间里,病情未出现反复,治疗效果还算是满意。 初诊时因为头脑昏沉,语言不清,肢体活动受限,故首选方用资寿解语汤为主加减,以疏风通络、祛痰解语;待以上症状明显好转后,凸显出腰腿酸软乏力等症,乃是病久肝肾不足、精血亏乏所致,因而改用独活寄生汤为主加减,以补益肝肾精血,强壮腰膝,而使头重脚轻、腰膝无力等症逐渐消除,肢体功能恢复,工作正常。 这类患者之多,难以胜计。而且得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不到40 岁偏瘫者屡见不鲜。预后并不是年轻体壮者就好,而是早发现,早治疗,甚至分秒必争,还要到医疗机构治疗。能在病情稳定后的3 个月内加强康复理疗、抓紧时间自我锻炼的,大都能够功能恢复正常。反之,有时拖延几分钟亦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中医称为真中风,有朝患夕死之说,即脑出血)!或者病情稳定后不愿锻炼,或者不接受继续调治的,大多都是 “以歪就歪”,歪下去肢体功能就很难恢复。即使不是医者,也能看到很多患者的结局,懂得以上所说的道理。 58.肝癌未罢,又患肺癌 商某,男,65 岁。2013 年9 月3 日首诊。自诉:“半年前因为肝区隐痛胀气,在某三级医院肿瘤科检查诊断为肝癌,并怀疑肺部转移,但还不能确诊。住院1月余,先做介入治疗,几次后身体有些受不了,个人要求出院。听人介绍,特来请您用中药调治。因为我看到比我还年轻的患者,即使是做手术,之后又做放化疗,效果也不是都很好,一些人甚至几个月就死了。我想何必受那个罪呢,保守治疗,至少少受点痛苦。我也想开了,死活听天由命,您不用担心,尽力调治就行。” 患者看来是个明白人,我尽管给他说实话自己连三分把握都没有,以前虽然治好过几个癌症,但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可是患者总是反过来安慰我,无奈只有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边探索、边试着用药,心里总想着千万莫出意外! 视其年逾六旬,气色、精神尚可,舌质暗红乏泽,舌苔黄厚乏津;刚欲切脉,患者言道:“右手血管做过放疗,脉象已经摸不着了。” 左手脉来,寸、关偏于滑数,尺部沉滑,关部兼弦;切其右手,正好寸口处脉管有明显硬结,脉来无论如何细寻,只能感到模糊不清。问他饮食、睡眠等情况如何?患者回言道:“食欲消化都很好,就是因为有糖尿病,血糖一般都在12 以上,想吃也不敢大胆吃。睡眠一般,肝区偶感胀闷,大便略显秘结,有时口苦,小便微黄。家务活都是我做,因为老婆有冠心病。” 根据舌脉及症状表现,综合分析判断,辨证应属肝经湿热偏旺,肝血失活。治法暂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为主,方用茵陈蒿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茵陈30g,栀子12g,酒炒大黄(后下)7g,当归、生地黄各15g,桃仁、红花、赤芍各9g,丹参30g,醋炒柴胡、醋炒香附各12g,醋炒鳖甲15g,野葡萄根30g,八月札15g,甘草6g,粳米9g,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年龄偏大,缓服出于稳妥考虑。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切勿忧虑焦躁。少吃荤腥油腻、辛辣燥热、生冷寒凉及发病之物,以五谷蔬菜为主,温和容易消化为要。不可劳累过度,注意保暖防寒。 此方主要功能为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软肝散结,曾治过肝癌、胰腺癌、肝硬化等顽疾,只能说是有一定疗效,如通便、退黄、减轻胀满等。欲求有多大把握治愈以上诸病,则完全不可能。即使在近二十年中治愈过三五例以上某些癌症,也说不清其中缘由。因为源源不断的癌症患者,几乎天天都有来诊者,近在咫尺的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也有,有些患者甚至不容我说实话没把握治疗此类疾患,感觉我要推辞似的,即刻泪流满面!我很同情他(她)们的病苦,无奈只有竭力以治之。患者得上顽疾,已经是够可怜的,岂能再伤及他们的求生愿望!此案亦不例外,照常是战战兢兢地用药,希望服下有效。 9 月13 日二诊。自诉:“服药没多大反应,仅是二便已经顺畅,肝区略感舒适而已。” 复诊其舌脉,均与首诊时相同。服药既无 “多大反应”,说明还算平稳,原方续服10 剂再诊。 9 月30 日三诊。自诉:“我以后每周只服3 剂,到12 月初复查后,看看结果如何,再来诊治,您看可以吗?” 视其舌质、舌苔仍未见有明显变化,脉象与首诊时亦相近,问他精神、饮食及肝区感觉如何?患者言道:“都还平稳,肝区以前的胀满在逐步减轻。” 鉴于服药后脉证并无明显变化,便同意他的要求,每周服药3 剂,待复查后再定是否更动方药。 2014 年1 月15 日四诊。自诉:“复查后专家、主任看后说病情稳定,癌肿有微微缩小变化,并支持续用中药调治。这段时间别的没啥感觉,就是有点气虚乏力,您看加点啥药?” 复诊其舌脉,因为右手脉象难寻,余与首诊时比无明显变化。患者要求甚合情理,已服利湿散结药3 月余,是到考虑加入扶正之味的时候了。遂在上方中加入生黄芪30g,人参9g,以补脾益气,辅助正气。每周仍服3剂,如无其他不适出现,到下一次复查后,看病情变化待定。 2015 年9 月5 日五诊。自诉:“去年的药一直吃到上个月,当中复查过2 次,肝癌病情依然趋向稳定,但是肺部可疑癌细胞转移仍不能排除。上月因为一次较重感冒,肺热咳嗽,经住院治疗复查,肺部癌变基本定性。考虑到肝癌尚未完全治愈,又有糖尿病及血压有时偏高,年龄接近70 等情况,专家还是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调手术或放化疗。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特来请您斟酌决定。” 问他现在的自我感觉都有哪些不适?患者回言道:“自上个月感冒后,咳嗽就没断过,右侧胸前隐隐作痛,有少量黏痰,精力也比以往差些,其余都还可以。” 我遂言道:“我的能力已经给你亮底,治这类病一点把握没有,只是想方设法用药,哪敢随便做主?” 该患者和我很熟,他的心理素质也很好,所以敢跟他说实话。商某沉思了许久言道:“我也说实话,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亲眼看到认识的人患上肝癌、肺癌的,比我年龄还小、家庭各方面情况比我好、得病时间比我短、没少花钱在大医院治疗的,还不是不少都死了。我还是吃您的中药慢慢调治,您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我啥都想得通。” 复诊他的舌脉,舌质、舌苔和首诊时几乎相同,脉象略显虚弱。拟以益气祛痰、清热散结法,方用自拟治肺癌方,细心调治。处方:生黄芪45g,人参9g,茯苓12g,清半夏、陈皮、浙贝母、桔梗各9g,黄芩12g,龙葵、野荞麦根、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g,海蛤粉15g,甘草6g,粳米15g,6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特别要加倍注意谨防感冒,切不可过度劳累,心情要保持平和。方中人参、黄芪益气扶正;茯苓、陈皮、半夏渗湿祛痰散结;桔梗清肺,载药上行;黄芩、龙葵、野荞麦根、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海蛤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甘草、粳米益脾胃而调和诸药。此方已经应用近20 年,仍在继续使用。曾治多例不同证型的肺癌,当中有因人因症稍作加减的,总的还算比较有效。 2016 年3 月10 日复诊。患者自诉:“五诊时的方药经您稍作加减,如半夏用到15g,龙葵用到60g,减去野荞麦根,换以芭蕉根鲜品120g(干品30g),又加铁树叶干品15g 等,共服药半年,又全面复查过1 次,肝癌情况依然稳定,未见波动;肺癌肿块未见缩小,但也未发展。他们建议继续中药调治。” 复诊其舌脉,除左手脉明显偏于细弱外,余无明显变化。遂将上方人参量加至15g,生黄芪加至60g,嘱其不再使用铁树叶、芭蕉根、野荞麦根三味,因为正气逐渐虚弱,故而减掉清热散结之品。余药继续调治,注意事项同前。 截止到2016 年12 月20 日止,该患者仍在用3 月10 日方调治。时间已过去3 年余,无论肝癌、肺癌,都难以结论疗效优劣,因为两病都还在,而患者的体质、精神却显得已不如3 年前。这类病咋就这么难治?眼看着病人的痛苦,仅仅有体恤患者之心,而无治愈疾病之力,作为医者内心的苦苦煎熬,不知是否有人知晓?哎!做医恁难。 按语:本例患者无论调治肝癌或肺癌,耗时3 年余,仍不能治愈一患,想想颇感愧疚!纵然是废寝忘食,也想不出良方妙药,只能是见症治症,而无治愈之良法。凭心而论,实在是不愿写这类病案,无奈几乎天天都有癌症患者来诊,只有如实举例描述本人的真实能力,告诉众人,不要过分相信传闻。 如前几天遇到一半岁女孩儿,也是来求治顽疾的,看着她那幼小身躯,双目肿胀变形得可怕,听着她那颤弱凄凉的哭声,以及她家人介绍在一线城市大医院检查诊断肝癌转移到多个脏器、部位,目前国内外尚无法治疗的讲述,不仅我心里在流血,眼泪也强忍不住往外流,室内十余候诊者及医护人员都是表情凝重,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这个幼小的癌症小患者。大家鸦雀无声,不少人还在流泪,可见怜悯之心,人人有之。我轻轻地摸摸小患者的手和脸蛋,她竟然忍住啼哭,吃力地对我笑笑。这一笑不打紧,我的心像刀扎一样震颤,眼泪咋也忍不住,一涌而出!我心里说:“小孙孙,爷爷懂你的心,可我没有本事去掉你身上的病魔啊!恳请你原谅我吧!” 从此以后,那个小患者的笑就像钉子一样,钉在我的脑海里咋也忘不掉!如此幼小柔弱的身躯,竟然被顽疾折磨得这么痛苦,有谁不心痛啊!而她那顽强的一笑,明明是希望我救救她,可是我没有本事啊!孩子,爷爷空活七十余年,行医超过半个世纪,却眼看着你那么受罪,而我却束手无策,老朽实在对不起你呀!我不求你原谅,但望你理解啊!” 尽管如此,现在仍有各种癌症患者陆续来诊,我无不至诚地告知他(她)们:这是我的短项,胸无良策,充其量也就是现学现用,甚至连 “招架” 之功都没有!可是,每当我张口,患者及其家人要么潸然泪下,要么还对我安慰、鼓励,这叫我如坐针毡,简直就是不知所措。既不能推辞,又无良方可医,都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勉强予以“接招”。只要遇到疗效欠佳,或者病情似欲逆转时,我就越加内心煎熬,甚至战战兢兢,唯恐在吃我的药期间出现意外不测!可我又苦无良策,只有艰难地应对。所以我不愿写这类内容,因为很少有顺利治愈的病案。 59.胃痛腿痛,副乳便秘 陈某,女,50 岁。2011 年3 月15 日首诊。自诉:“我只要胃部开始胀痛,膝盖处也随之肿痛,严重时不能走路,伴腰部酸胀,同时胃里燥热烦渴,胀闷疼痛,大便虽不秘结,但解便艰难,胀闷难受。几年中去过不少家医院,西医检查有‘糜烂性胃炎’‘膝关节炎’等;中医说是‘胃脘痛’胃火旺、‘风湿痹痛’、‘腰腿痛’等,但是治疗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即使有效,也不持久。如此已有四五年,病情不但没好转,而且还在加重。听您的徒弟介绍,特来求治。” 视其面色萎黄乏泽,情绪稍显不安,走路有些吃力,双膝盖微肿、微热、微红;舌质偏于暗红,舌苔偏厚微黄,津液不足;切其脉,沉滑兼弦微数之象。 病为胃脘痛偏于胃热,膝关节肿痛为痹证偏于湿热,以往中医诊断应属无误。至于用药细节,则不得而知。像患者这样胃痛膝盖痛、胃不痛时膝盖痛也轻的患者,临证并不多见。综合舌、脉、症分析,应与脾胃湿热有关,胃与宗筋相关,胃恶湿恶热,湿热所伤在胃则气滞胀满,故而胃痛胃胀,大便滞涩;在肢体则沉困强滞,湿热聚于关节,则痛则肿,故见胃痛则膝盖亦肿胀疼痛,患处偏热。治宜清热燥湿、活血通络。方用防己汤为主加减。处方:防己、木通、槟榔各15g,生地黄18g,白术、苍术各15g,黄柏12g,水牛角片、川牛膝各18g,赤芍15g,生薏苡仁、生石膏各30g,知母15g,甘草6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1 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药渣加陈醋、白酒各约半两拌匀,加热布包敷患处不计时。饮食尽量不偏热偏寒,总以温和容易消化为要。保持心情平和,劳逸适度,保暖防寒,注意勿感冒。 防己汤功能清热燥湿,原本用治脚气足胫肿痛、憎寒壮热等症,今去川芎,换以赤芍,另加入川牛膝、生薏苡仁、石膏、知母4 味,以增强清热渗湿、活血通络之功。试图上清其胃中湿热,下利其关节而消肿,以治湿热为患之胃热胀满、膝关节肿胀疼痛。寄希能够切中病机,服药后症状缓解。 3 月21 日二诊。自诉:“遵您所嘱,内服外敷,胃部燥热及双膝肿痛等症都已减轻。” 视其情绪微烦已除,复诊其舌质、舌苔及脉象,均与首诊时相近,看来她的湿热的确较重。遂将上方的黄柏加3g,川牛膝加12g,生薏苡仁30g,另加酒大黄(后下)9g,续服6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4 月25 日三诊。自诉:“上药服后,无论胃胀膝肿,都有显著减轻,感觉就像病好了一样。也不知道啥原因,这几天病情开始反复,虽无原来严重,但是害怕再反弹到原先程度,因而赶紧再来看看。” 视其精神比以往要好,舌质暗红已不明显,舌苔薄黄偏厚津润;复切其脉,沉滑微弦之象。问她大便是否已经顺畅?患者言道:“服药期间顺畅,之后偶尔还是滞涩难解,但比以往要好。” 嘱其将二诊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患者就这样连续调治十天半月,症状基本消除后停药,感觉欲复发时,又服药5 剂、10 剂的。半年后胃胀胃痛、膝盖胀痛等症基本控制,未再明显反弹。到翌年秋天,陈某又来要求治疗 “副乳”。诊治过程如下。 2012 年9 月30 日四诊。自诉:“以往的毛病只要各方面注意,已经基本未再明显复发。其实原来右侧腋窝就有‘副乳’,但是影响不大,肿块小,最近几个月肿块在变大,感觉胀痛连及前胸近腋窝处、后背肩胛骨处,肿块已有鸡蛋大。医院说要切除,我有点害怕,听说您能用药治好,故再来麻烦您调治。” 复诊其舌脉,与三诊时相似。遂拟以活血消肿、软坚散结法,仿照夏枯草膏方加减。处方:夏枯草30g,当归18g,川芎、浙贝母、清半夏、陈皮各12g,海藻、昆布各15g,生黄芪30g,炙穿山甲3g,鹿角霜15g,蒲公英30g,生甘草9g,5 剂。煎服法及注意基本同首诊,药渣亦可热敷双膝,之后加热水适温泡足。心情一定要平和,切勿忧思恚怒。 夏枯草膏功能养血散瘀、软坚散结,原治瘰疬肿痛,无论已溃未溃。加入之味,乃是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品,以助原方益气养血、消肿止痛之功。此方已治愈多例所谓 “副乳”,得病时间较短者,一般都在10 剂以内肿块消散,胀痛随除,乃至完全治愈。本例患者得病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时日治愈。 10 月9 日五诊。自诉:“副乳肿硬略软,疼痛减轻,肿块似有萎缩感觉。” 问她服药期间对胃及双膝是否有影响?患者言道:“胃部稍感不适,但无大碍。双膝无影响,前病基本稳定。” 为加快消散肿块,上方穿山甲加3g,另加牡蛎24g,再加白术15g,以燥湿健脾。续服20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服药期间如感效果欠佳,肿块未见继续消散,或者前症稍有反复,须及时来诊;如20 剂药能将副乳消去大半,疼痛减轻,同时无不适反应,待1 个月后尽剂,再来复诊。 11 月15 日六诊。自诉:“副乳肿块由鸡蛋大已消至指头顶大,腋窝及前胸疼痛已不明显,胃痛、腿痛亦未明显反弹,自我感觉身体、精神也有好转。” 视其面色微红润泽,动作言谈正常。舌质微红津润,舌苔薄白;复切其脉,细缓而匀,略显无力,弦数之象已不明显。上方减去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之味,换以党参24g 益气扶正,白芥子(微炒)12g,以消痰散结,续服5 剂。 2015 年12 月5 日七诊。自诉:“这3 年中,虽然副乳未能彻底消除,但已无明显不适,比起初诊时鸡蛋大肿胀,衣服、被子挨着都疼,连及胸前、腋下等处的情况,现在就跟好了一样。以前的胃痛、腿痛、膝肿,也都未再明显反弹。虽说比别人吃药时间长,但我这毛病都好几年了,治过的地方也不少,我对您的治疗效果,从内心里说,还是很满意的。” 按语:本例患者初诊时对胃痛、腿痛毛病深感苦恼,按她说的 “胃痛就够难受了,同时腿痛膝肿,连走路都困难,还不说腋下有副乳胀痛,弄得吃不香、睡不好,无精打采。” 因为开始她并未言及 “副乳”,故以治疗胃痛、腿痛为主,如治湿热脚气法,方用防己汤加减,以清胃腑湿热,而治胃痛燥热便涩、腿痛膝肿微红,幸得切中病机,病情逐步好转。待其胃痛、腿痛症状基本消除之后,方言及副乳一患,故在权衡用药不影响前症的情况下,选用夏枯草膏方为主加减,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味治之。由于其患日久,且肿块较大,疼痛较甚,故服药时间较长。患者对用药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且不言胃痛、腿痛,就所谓副乳一患,这是我治疗时间最长的一例。一般40 岁以下,患病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都未超过10 剂药即可完全消除,治愈后顺访3 年以上,尚未见到过复发的。 此案并非疑难症候,只不过是同时在一人身上出现多种病症,这类一人同时身患多病的,临证可谓屡见不鲜。只要患者不心急求快,甚至希望一次性治愈所有疾病,不给医者施加过大压力,知道自己的毛病复杂,并配合医者有条不紊地调治,不少疾患看似疑难复杂,其实大多都能治愈。反之,不管自己毛病的新久、难易,或者在他处治疗过多长时间,一概要另一医者一次用药、并在短时间内完全治愈所有疾病,不知道他医是如何想的?我一听到这样的要求,心里就连连摇头,除耐心地给他(她)们解释外,又能如何? 60.鼻渊鼻塞,胸痞打鼾 李某,男,35 岁。2013 年11 月3 日首诊。自诉:“慢性鼻炎,鼻甲肥厚,已近十年,经常鼻塞,有时头闷头痛,甚至胸前痞闷,痰涎较多。家人说我睡觉打鼾之状,犹如雷声吓人。中西医都治过,皆是轻松一时,不久症状如前。这个病以往对身体没啥影响,所以也没太在意。近来已感到容易疲倦,复查还是原来的老问题,其他方面都无异常。”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面色乏泽,舌质色暗淡腻,舌苔白滑微厚;听其说话声音失于清爽,似有痰滞之状,鼻音明显沉闷,近乎风寒感冒鼻塞;切其脉,濡滑之象。 由上可见,此人湿痰偏重,阻遏上窍,以致肺气失于宣畅,因而出现以上诸症。治宜燥湿祛痰,辛通鼻窍。方用二陈汤合辛夷散加减。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8g,橘红、辛夷、白芷、升麻、藁本、川芎、防风各15g,细辛5g,苍耳子、石菖蒲各15g,甘草6g,生姜5 片,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 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需要温和偏于清淡,节酒戒烟,勿食寒凉油腻之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二陈汤燥湿化痰,用治痰涎壅滞,胸膈痞闷、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症;辛夷散辛散通窍,常用于肺经湿热上蒸于脑,而生鼻渊,时流浊涕,头痛鼻塞,或生息肉等症;加苍耳子发散风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而治头痛鼻渊等症;加石菖蒲芳香开窍,祛湿逐风,除痰宽中,乃是助其主方祛痰通窍之功。此方仅可用于湿痰壅盛偏于寒者。若属肺经湿热,口腔干燥、吐痰色黄等症者,可去生姜、姜半夏、白芷、细辛等辛温之味,换以黄芩15g、生石膏30 ~60g、浙贝母9 ~15g、薄荷15g、桔梗12g 等清肺化热痰之品,以对证施治,不可不分寒热,照搬使用。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