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恐惧 朱某,男,41 岁。2012 年5 月15 日首诊。自诉:“夜里有看书习惯,春节期间放假,有时通宵达旦不睡觉。家住在山区,几次半夜突然狗叫,把我吓得心惊肉跳,几次下来,夜里都不敢睡觉。一旦入睡,立马就会惊醒,弄得我上班都没有精神,走路腿软,精力不能集中。到三级医院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吃了几次‘安眠药’,只是迷迷糊糊睡下,梦中还是惊醒,身体照样疲乏。老父亲要我赶快来请您看看,警惕得上‘神经病’。” 刻诊:视其面色红润,精神未见异常,言谈并无舛错无序之处,舌质正红,舌苔薄黄津润,皆未见有病象表现;切其脉,颇有些紊乱,时而细数,时而滑大,浮沉、迟数不定,应为惊恐过度、神情不宁所致。问他饮食、二便如何?朱某回言道:“一切正常。” 遂以安神定魄法,方用千金安神定志丸方为主加减。处方:人参15g,茯神18g,麦冬、远志、石菖蒲各15g,琥珀12g,飞净朱砂3g(分3 次用汤药调服),酸枣仁15g,丹参、龙齿、珍珠母、首乌藤各30g,甘草6g,3 剂。煎服法及泡足同上例洪某。保持心情淡定,忘却有惊无险的狗吠惊吓,最好不要再熬夜,蓄精养锐,自然惊去神安,精力集中,一切恢复正常。 千金安神定志丸功能安神定志,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甚则心怯善怒,喜笑不休等症;去郁金、生地黄、白术、栀子、胆南星、天竺黄(《杂病源流犀烛》加减方),加龙齿、珍珠母、首乌藤以助宁心安神之功;加甘草以调和诸药。用于因受惊吓而致的夜寐惊恐、神魂不宁、精力不能集中等症,应属对证之方。 5 月22 日二诊。自诉:“记住了您的嘱咐,服药后惊恐有减轻,夜间能够安睡四五个小时,精神好转较为明显。” 复切其脉,稍转缓和,不再数迟无序,乃是神情趋安之征。原方不作加减,续服6 剂再诊。 6 月3 日三诊。自诉:“谢谢您呀,老先生!我的病已经好了。可是我的老父亲还要叫我再吃几剂,巩固下疗效没坏处。” 再切其脉,六部已经缓匀,无病常脉之象。嘱咐他再服3 剂可矣。 按语:本例因受惊吓而致夜寐惊恐,精力下降,精神不够集中,乃至走路腿软等症,病情较为单纯,仅是六脉紊乱,是为惊恐太过所致。故见其面色及舌质、舌苔都无病象。朱某给我的印象是,性格开朗,身体素健,就是有点胆子小,故而突受群狗狂吠之吓,以致入夜难寐、心存恐惧2 月余,影响到精力不够集中,感觉身体虚弱。用千金安神定志丸方加减,以益气安神定志,加以遵医嘱自我调摄得法,故而3 剂药见效,9 剂药治愈。再服3 剂,巩固下疗效,亦是有益无害之举。 39.心存积郁,失眠烦躁 吴某,女,40 岁。2013 年7 月5 日首诊。其夫代诉:“因为和家人怄气,之后便老失眠,身体变差,性格孤僻,有时无辜生气,家人都知道她心里窝火,总是劝她想开点,不要斤斤计较。但她听不进去,无论身体、性格,都在进一步受到影响。大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由于她的心结解不开,所以咋治都难见效,夜里睡不着,白天老生气。小便黄短,大便秘结,饮水多,吃饭少,总说气胀憋闷。几次要送她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她死也不去。今天说要到您这里来,她好像还很配合。” 在患者丈夫介绍病情时,吴某打断他的讲述自言道:“我小时候就在周医生这儿看过病,所以我今天愿意来。” 刻诊:视其神情有些不宁,面色暗红枯糙,两颧隐隐暗青,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黄腻;闻其说话声音,略显沉闷沙哑;切其脉,沉弦有力偏数。 由上所见,患者乃是积愤日久,郁火扰心,所以夜难入寐,烦躁不宁。治宜泻火清心,解郁安神,方用清营汤为主加味。治疗此类疾患,须先打通心结,即解除致病原因。放下郁愤,心胸自然开朗,而后用药调治,方能见效治愈。患者见我迟迟不动笔开药,已知我的心思。遂言道:“您放心,我会淡漠以前的恩怨,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培育后生,日常生活,还要打理,没有好身体咋行啊!” 我连声称赞道:“好!好!好!这就是我要说的话。您现在病已好了一半啦!放下包袱,展望未来,这才是胸怀豁达之人。” 处方:水牛角片30g,生地黄18g,玄参、淡竹叶、连翘、金银花各15g,黄连9g,麦冬、丹参各30g,郁金、香附各15g,酒大黄(后下)12g,磁石(先煎)、龙齿各30g,甘草6g,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煎开后小火再煎20 分钟,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加入陈醋半斤,适温泡足。暂勿饮酒,饮食清淡,保障睡眠,劳逸适度。其余养护,患者已经很明白,我就不必再啰嗦啦。 清营汤功能清热解毒护阴,主治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口渴谵语、心烦不寐等症;加入郁金、香附以疏肝解郁;加酒大黄以泻阳明燥热;加磁石、龙齿以重镇安神;加甘草以清热而调和诸药。寄希3 剂药能够郁热清而神魂宁,尽剂再诊。 7 月10 日二诊。自诉:“心里舒坦多了,大便总算能够解下来啦!这两夜终于可以睡着几个小时,口渴心烦的症状也有明显减轻,真是您说的‘病已好了一半’。” 我言道:“这可是你的功劳!‘心病’已除,用药才能有效。不然,即使是仙丹妙药,也恐难见效。” 视其面色暗红、隐青已退,略见微润;舌质正红,瘀斑略淡,舌苔薄黄津润;闻其声音略爽;脉来已见稍缓之象。上方再取3 剂,改为1 剂药服2 日,尽剂复诊。 7 月20 日三诊。自诉:“心烦郁闷及入夜难寐、二便不畅等症,俱已基本消除,这四五天没吃药,各方面还好,就是感到全身无力。” 观其面色及舌质、舌苔已与常人相近,脉来转为缓匀,郁热已清,烦躁已除之征。清热泻火、攻实通便之剂已达到目的,6 剂药可矣。遂改为益气养血安神法,方用家传安神汤加减续调。处方:人参9g,茯神15g,炙黄芪18g,当归、白芍、生地黄、龙眼肉、酸枣仁、麦冬、远志各15g,柏子仁、合欢皮、首乌藤各15g,炙甘草6g,大枣3 枚,5 剂。煎服法同首诊。此方主要作用为益气养血安神,用于本例郁热已除,睡眠基本正常,自感身体乏力等症,以缓调之。嘱:5 剂药服后,如身体各方面都已正常,即可不再服药。但须饮食等方面继续调养,巩固疗效。后得知吴某注重自我调养,共服汤药11 剂后,烦躁不寐症未再明显复发,劳作、生活如常。 按语:“什么钥匙开什么锁”,若不是本人醒悟,豁然明白自己的健康重要,而放下以前的不愉快,依然愤郁记恨,致病原因不除,即使用药再对证,也难有大的效果。这是我五十余年行医的体会,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尤为突出。凡是能够医患相互信任,理解医者的苦口婆心,往往大病也能治愈。反之,即使是小恙,也会拖延时日难愈。这是屡见不鲜的,不是刻意强调的。 像吴某这样的病症不少,幸亏她的体质不弱,故首诊时即用攻法,以清营汤加泻下、安神之味,直泻其积郁日久之三焦实热而清心宁神,随之大便通畅,则睡眠亦安。实则泻之,乃泻其邪实也。郁愤积热已除,故而感到全身无力。此时面色及舌质、舌苔已与常人相近,脉象已转为缓匀,若再用攻法,则为过也。故改以益气养血安神法,方用家传安神汤加减,用补、和同施之剂以调之。不同首诊时的情绪不宁、面色暗红枯糙、脉象沉弦偏数、二便秘涩等热盛邪实之证,而续用攻法。然而首诊时若不直泻其实,而踌躇不决,或在攻实药中加些扶正补品,以为安全稳妥,则必会滞留热邪,或致实邪去留各半,而使失眠烦躁等症缠绵时日。故有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之说。但是邪去显露正气不足之时,则必依脉证为据,切不可认为此方有效,多吃几剂则 “祛邪务尽”,此又差矣。仲圣治伤寒、杂症,无不时时以脉证为据,对证施治是为医者辨证用药之准绳也。 40.失眠头痛,心悸健忘 姜某,男,49 岁。2011 年9 月3 日首诊。自诉:“失眠、耳鸣伴头痛已有十余年,体质本来不好,近几年又加上心悸气短,记忆力下降。多处检查都说是‘神经衰弱’,体质虽差,但无其他毛病。可就是这个毛病弄得我不到50 岁就和老头儿一样,工作耐力差,生活没情趣,这样下去,不就成了个废人嘛!我也没少治,感觉效果都不理想。我的要求不高,一夜能够睡着四五个小时,记忆力不再明显下降,头痛也能轻点,精力可以保持正常工作,也就满足了。” 刻诊:视其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眼圈淡黑,舌质偏淡,舌苔白润;闻其说话声音,显然丹田之气不能上扬,甚至声音颤弱;切其脉,细弱无力,左关微弦;问他食量是否很小?食欲不旺,消化吸收较差?甚至经常大便不实,夜尿偏多,偏于畏寒?姜某回言:“先生所言皆是,还有性生活三两年都没想法,所以我说‘生活没情趣,工作耐力差’,年龄还不到50 岁,就像个老头儿一样。” 我又问他:“你是否青少年时身体就弱?或者得过啥病?” 患者言道:“从小身体就弱,还小病缠身,自懂事起,身体就没健康过。” 看来该患者是先、后天都不足,难怪老早出现 “神经衰弱”“年不及半百乃衰”。此等患者临证虽不多见,但亦有之。治疗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 “感觉效果都不理想”。欲使脾肾这个根本不再持续亏虚,岂能一朝一夕见效!每逢此等患者,我比他们还 “头痛”。幸亏姜某是个有知识、明事理的人,看我有些为难,便又言道:“无论治到啥程度,我绝不会有丝毫抱怨。我相信您、配合您,无论时间长短、花钱多少,我都不会打退堂鼓。” 对于患者的如此信任,我的顾虑也就打消了许多。遂拟以调补脾肾、安神宁志法,方用四君子汤合右归丸加味。人参、焦白术、茯神各15g,炙甘草6g,熟地黄、炒山药、山萸肉、甘枸杞各15g,制菟丝子、炒杜仲各18g,鹿茸片9g,当归身15g,炮附子、桂心各6g,灵芝15g,龙齿、白莲子各18g,大枣5 枚,6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冷水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服药期间忌绿豆、茶水、酸菜、萝卜,以免降低药性。尽量精神减压,劳逸适度,饮食温和,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四君子汤助阳补脾、和中益胃,治一切阳虚气弱,饮食少思、四肢倦怠等症;右归丸温肾助阳、以补命火,用治元阳不足,命门火衰,饮食少进、畏冷恶寒、大便不实、小便自遗、阳痿无子等症;加龙齿、灵芝、白莲子养心安神,治本之方,疗效可能不会神速,但求脾肾不再续虚。 9 月15 日二诊。自诉:“您说见效可能很慢,我觉得未必,6 剂药服后,大便已经基本成形,夜尿也明显减少,身体已感到温暖,饮食、精神亦小有改善,比起‘头痛医头,脚痒抓脚’的治法,要明显好得多。起码二便已基本正常,夜里少入厕,这就可以多睡一两个小时,头痛自然也就轻了些。才服药6 剂,我已看到了希望。” 复诊其舌脉,未见有明显变化。嘱其上方续服10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10 月2 日三诊。观其面色略显微润,眼眶淡黑稍退,精神较首诊时略振;闻其说话声音无变化;复切其脉,仍显细缓乏力,唯有左关微弦之象已无。问他自我感觉如何?姜某微笑言道:“睡眠续有改善,二便已经正常,四肢逐渐恢复温暖,总之,服药效果很好。” 思其根本不足,虽然服药有效,欲求身体完全健康,失眠头痛、心悸健忘痊愈,则并非易事。患者倒是信心十足,但我却不能明言,以防伤及患者的自信心。原方汤药续服10 剂,另取10 剂去大枣,加入紫河车、炙龟甲、炙黄芪各180g,制锁阳、制肉苁蓉各120g,制远志、石菖蒲各90g,陈皮、砂仁各60g,同减去大枣的10 剂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待汤药尽剂,续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每日用大枣5枚,核桃仁5 个,黄小米30g,煮粥送服。无论汤药、丸药,服下继续有效,待半年后尽剂再诊。服药期间如有外感发热,应即刻停服,感冒痊愈后接服。如感效果不佳时,可及时告知。 3 个月后姜某电话告知:“服丸药也有效,而且方便。现在除失眠头痛、心悸健忘等症已大为减轻外,体重也增加了两三斤,精神明显好转,工作耐力差、生活没情趣的状况已有改善。谢谢您的精心调治啊!” 按语:本例失眠头痛、心悸健忘患者,始终未治其症,而是专调其本。他的本就是脾肾两虚,身体瘦弱,年不及半百乃衰。所以用四君子汤合右归丸加味,补脾肾以壮根本,虚寒除而精血渐旺,大便成形,夜尿减少,自然睡眠改善,精神渐振,不适症状随之亦退。此亦不治其 “实” 而治其虚的成功案例。虽不为常见,但偶亦有之。 像姜某这样的本元不足,形体薄弱,连说话声音都发颤的患者,若直接治其失眠头痛、心悸健忘等症,不能说无效,而且见效还快,但屡治屡犯,再用老方法自然也就效果不佳了。在他首诊时我也犯难,治标为主?还是治本为先?往往患者都 “图快”,还想根治,医者何尝不想,但本患者身体如此虚弱,岂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幸亏姜某明白医者的难处,表态让我放心治疗,因而以治本为先。汤、丸共服近半年,身体逐渐趋向健康,诸症得以续除。大凡不给医者施加压力,能够相互信任,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轻重的,往往治疗结果都较圆满,皆大欢喜。反之,医者不得不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其结果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老中医的真实经历写照,不影射任何一个医者、患者。 41.失眠耳鸣,口苦胁胀 李某,男,30 岁。2012 年4 月2 日首诊。自诉:“这两年反复出现失眠、耳鸣,同时口苦胁胀,心烦易怒,尿黄便秘,饮食乏味,全身不爽。西医检查肝胆、血液等未见异常,中医多数说是‘肝火过旺’,吃药有效,但逢熬夜饮酒即会立马复发。春节后一个多月来打针吃药不少,效果都不如以往,一夜难睡着3个小时,口苦胁胀、耳鸣心烦等症状还在不断加重,食欲不振,头脑昏沉,四肢困乏。” 刻诊:视其身体健壮,面色暗红乏泽,舌质暗红,舌苔黄厚微腻;闻其说话声音粗浊,嗅到浓浓酒气;切其脉,滑实有力,两关兼弦。 由上所见,一派肝胆湿热盛实之象。我遂直言于患者:现在西医检查未见异常,再持续饮酒熬夜,就很难说以后不出现酒精肝、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大的毛病。切勿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任意满足 “口福”,只顾当前!仅就耳鸣而言,时间长了,不说听力下降,若成为神经性耳鸣,那就很难治愈啦!观察患者表情,似乎不太在意。为尽一个医者的职责,还是认真地要求他不要再熬夜饮酒,饮食尽量清淡一点,保持心情愉悦,以减少失眠耳鸣的复发。李某言道:“试试看吧!” 遂拟以清热利湿、通便安神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黄芩、木通各15g,生地黄24g,白芍18g,栀子、柴胡、郁金、大黄(后下)各15g,磁石、龙齿各30g,朱砂3g(分3 次用汤药调服),连翘、茯神各15g,甘草6g,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其他注意事项同上所嘱。 龙胆泻肝汤功能清热利湿泻火,主治肝胆实火,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耳鸣等症;减去当归、泽泻、车前子,加入白芍、郁金、大黄、磁石、龙齿、朱砂、茯神、连翘,以增强泻火通便、重镇安神之功,用以治疗本患者的失眠耳鸣、口苦胁胀等症的肝胆湿热盛实证,是为常用经验方。 4 月6 日二诊。自诉:“这两天倒是爽快多了,大便已经通畅,小便量多色淡黄,口苦胁胀已轻,一夜可以睡5 个小时左右,耳鸣心烦也就自然好多了。按我的想法,不吃药就行了。因为药太难喝,3 剂我都吃得够够的。” 我又能如何?只有让他自己买点龙胆草丸、朱砂安神丸合起来吃一段时间,巩固下疗效,同时诚挚要求他尽量少饮酒,勿熬夜,饮食清淡一点,争取减少失眠耳鸣等症的复发。后来李某旧疾又复发过几次,间隔时间3 个月、半年不等,也都是吃几剂药就放下,严重了再治。饮食习惯没有根本改变,注意了复发时间就间隔长一些,忽略了就随时复发。 按语:李某初诊时面色暗红乏泽,舌质暗红,舌苔黄厚微腻,说话声音粗浊,嗅到浓浓酒气,脉来滑实有力,两关兼弦,自感胁胀口苦、失眠心烦、二便秘涩、纳差体困等症。明显为肝胆湿热盛实证,故选用龙胆泻肝汤加泻下、安神之味,以速去实热,通其二便,因而口苦心烦、失眠耳鸣等症随之减轻。本欲将泻下药适当减量,续清余热,并要求他改变生活习惯,争取根本治愈,但遗憾的是医者不能强迫病人,只有苦口婆心地陈述厉害,听与不听,全凭患者。俗语说:“孝子大夫,医者仁心。” 有责任心的医者,不都是这样做的嘛! 该患者认为自己年轻力壮,生了毛病不太在意,这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因为熬夜饮酒等原因引起了失眠耳鸣、心烦口苦等症,且屡治屡犯,已经感到身体不适,却还不愿改变生活习惯,也不坚持治疗,年轻力壮又能怎样?还不是小病照样难愈,感到难受!这不是个案,“倔犟” 的人,我可遇到过不少,如有些人当着我的面就直接说:“哎呀!我既恨你又爱你,因为你犟我也犟,每次看病都不让我喝酒,真是恨死你了!可是几十年下来,还是你犟的对,要不是你的严肃忠告,我早就死了(酒精性肝硬化、肺结核、肾结核、胃溃疡、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等病患都有)!” 时间长了,或者说我的年龄大了,即使是老年患者,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把医嘱当回事儿了,这使我很高兴。 失眠证型远不止以上诸案。限于篇幅,本卷暂辑入6 例不同病因及证型的失眠症,以示个人治法与运用方药经验,仅供参考。 42.胸阳不振,畏寒胸痛 张某,男,55 岁。2011 年9 月10 日首诊。自诉:“平时比别人怕冷,且动则汗出,不时似感冒非感冒,全身酸楚,但每次量体温都略低于36℃,并不发热。胸前总感痞闷,甚至压痛,呼吸不够顺畅,尤其是吸气时,胸背闷痛格外明显。怕是‘冠心病’,结果做心脏彩超、造影等,未见异常。吃点止痛药可以暂缓一时,但总是反复复发。50 岁以后,复发次数增多,胸闷压痛加重,特别是心情不好或劳累过度、天气转凉时,症状格外明显。最近又到三级医院检查,还是说我心肺正常。听邻居介绍,特来请您看看。” 刻诊:观其形体偏胖,精神尚可,面色?白,舌质偏淡,齿痕明显,舌苔白厚微腻;切其脉,细濡之象。小便清长,夜尿偏多,大便常不成形,食量、消化一般。 综合以上所见,此人心脾阳虚、胸阳不振明矣。治宜宣通心阳,豁痹止痛。方用芪附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丹参饮加减。处方:黄芪90g,炮附子(先煎)9g,瓜蒌皮15g,薤白18g,丹参30g,延胡索(酒炒)、檀香、川芎各12g,砂仁(后下)9g,乌药15g,降香9g,炙甘草6g,大枣5 枚,煨姜30g,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可同时饮适量大曲温黄酒以助药力,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适温泡足。 瓜蒌薤白白酒汤通心阳而治胸痹胸背痛或喘息咳唾气短等症;芪附汤,“卫外之阳不固而自汗,则用芪附(喻嘉言)”;丹参饮活血理气,治胸痛、胃痛、痛经等一切痛症。三方相合,重用黄芪以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益元气,壮脾胃,助附子以壮元阳,逐肾寒而补命火,率诸通阳理气、活血止痛之味,治疗胸阳不振,畏寒自汗、胸背痹痛等症。心阴不足、脾肾无寒者禁用。 9 月17 日二诊。自诉:“胸背已感轻松,夜尿减少过半,畏寒略感减轻,大便尚无明显变化。” 复诊其舌脉,均无明显变化。上方炮附子加3g,另加焦白术18g,以增强健脾助阳功效。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9 月23 日三诊。自诉:“这次药服后,大便已经成形,胸背压痛及畏寒自汗、身似感冒之状已不明显,效果满意。” 复诊其舌脉,面色、舌质已略显微红,齿痕变浅,舌苔淡黄微润;脉来由细濡转为缓滑。胸阳复振、胸痹豁散、脾肾转暖之象。嘱其二诊方续服3 剂再诊。 9 月30 日四诊。自诉:“胸背压痛与畏寒自汗已除,其余也都感觉正常,能想个法子以后不复发多好。” 服药9 剂后,面色、舌、脉都已与同龄无病之人接近,嘱其汤药再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另将二诊方取6 剂去煨姜、大枣,加人参90g,以补益元气,而增强抗病能力。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汤药尽剂之后,接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煨姜9g、大枣5 枚煎汤送服,以求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顺访:张某自服汤药12 剂、丸药1 料之后,3 年胸背压痛、畏寒状似感冒及夜尿偏多、大便不成形等症,未再明显出现,身体较以往健康。 按语:胸痹胸阳不振,胸背压痛者不为少见,但像张某这样单纯属于胸阳不振,而无其他兼夹症的,却为数不多。临证所见,往往与所谓冠心病、胃脘痛、肺癌等病症有关。故在首诊时,需要倍加注意。 本例患者自述动则汗出,比别人怕冷,体温低于36℃,总感胸背压痛等症,其形体偏胖,面色?白,脉象细濡,呈现出明显的胸阳不振征象。故治法以宣通心阳、豁痹止痛为大法,选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芪附汤合丹参饮三方加减,服下对证,二诊时仅加附子3g,焦白术18g,效果续有提高。服药9 剂之后,诸症基本平息,共服12 剂汤药。二诊方取6 剂加人参90g,配制丸药1 料续服,胸痹胸痛症治愈,身体较以往健康。顺访3 年,旧疾未再明显反弹。与此例症状相似的,治疗效果也都较佳,治法亦无新奇之处。但有一点很重要:因人辨证无误,选方用药对证。这是中医临床者始终不可忽略的关要,舍此而走 “捷径”,皆非良法。“捷径” 或偶尔有效,但很少有逐渐治愈,中间不出现明显反复,疗效能够巩固,身体同时复健者。张某胸阳不振、正气不足是本,畏寒自汗、胸背压痛是标,故重用黄芪以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益元气,壮脾胃,而助附子以逐肾寒而补命火,率诸通阳理气、活血止痛之味,使其畏寒自汗、胸背痹痛等症较为顺利地治愈。 43.气滞血瘀,胸背胀痛 胡某,男,35 岁。2012 年5 月7 日首诊。自诉:“我这么年轻就有高脂血症,经常胸背胀痛,臂麻肩沉,活动不便,双腿强滞,心情不好时全身都感到困乏,甚至胸前刺痛。若一阵子吃肉饮酒过多,以上症状便会加重。听人说冠心病就是这种症状,可是在三级医院检查过多次,人家说我心脏正常,就是血脂过高。难道高血脂就这么严重?有办法治好吗?”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将军肚” 颇为显眼,走路动作不似年轻人敏捷;面色滞暗,舌质暗腻乏泽,舌苔淡灰偏厚;切其脉,颇费腕力,浮、中难得,沉取细涩,可能是肥胖的原因,脉管细、血行不畅所致。我遂言道:“高脂血症可以治愈,但要剥夺你的‘口福’,饮食需要清淡,饮酒越少越好,还不能久坐久睡,多加运动最好。你现在只是高血脂,莫要等到糖尿病、高血压、重度脂肪肝等病的出现,那时可就真不容易治愈了!” 证属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治宜活血行气,通阳豁痹。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十味锉散加减。处方:当归尾(酒洗)、川芎各18g,丹参90g,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各15g,柴胡、桔梗各12g,牛膝18g,炮附子(先煎)9g,生黄芪24g,肉桂、甘草各6g,生姜5 片(约30g),5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少饮酒,勿食猪油、肥肉,饮食尽量清淡,多运动。坚持吃药20 剂,再复查血脂。 血府逐瘀汤功能活血祛瘀,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以致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甚至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躁等症;十味锉散功能祛湿散寒通痹,主治在臂之痹,血弱臂痛,举动难支等症,二方合用,以达到活血行气、通阳豁痹之功。近十余年来用此方治疗不少所谓高脂血症属于气滞血瘀证者,而非冠心病、胃脘痛等,凡能饮食清淡,多加运动,以配合服药治疗的,其疗效都较显著。 5 月13 日二诊。自诉:“母亲给我煎药,父亲监督吃药、忌口,督促跑步锻炼,老婆、孩子都关心。5 剂药服下,胸背胀痛已有明显减轻,全身也感到稍微轻松。您说服药20 剂后去复查,今天干脆开15 剂,吃完复查后再来看。” 鉴于用药对证,可以1 次开15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5 月31 日三诊。自诉:“复查拿结果时,认识我的医生问我吃的啥药?用啥法治的?在这么短时间内血脂已经正常,而且精神、气色也有较大变化。我自己称了下体重已减去1.5kg,除胸、背、肩、臂等处已无明显胀痛、刺痛及麻木沉困外,双腿也感到轻松许多。” 观察他的面色微见亮泽,行走较首诊时灵活,舌质略显红润,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略显细缓,较首诊时稍易寻得。气滞已行,血瘀已散,胸阳不振,痹阻强痛已通之征。若不愿再服汤药,可将上方去生姜,再取5 剂,另加生山楂肉15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15g,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继续坚持锻炼身体,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荤腥油腻之物,控制饮酒,以巩固疗效,希望不再出现明显反弹。 3 年过去了,胡某每年复查2 次,血脂一直正常,体重又减轻了近5kg,全身感觉轻松,胸背胀痛刺痛、肩臂麻木及双腿沉重等症都已未再明显出现。 按语:本例患者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