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到了手术室也是空无一人,又辗转问了几名护士,才知我已经被送到太平间了。 阴森的太平间里,林紫烟双手颤抖地掀开盖在我身上的白布,看见我惨白的面容后,整个如遭重击一般,险些摔倒在地。 她手掌轻轻抚摸我的脸颊,小心翼翼地问道:“兴阳,你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对不对?兴阳,你快起来好不好?兴阳……” 一颗两颗,无数颗泪珠顺着她的眼眶流出,滴在我苍白的脸上。 我下意识的伸手去接,泪珠透过我的手掌直直落下。 原来她也是会为我流泪的啊! 有些东西一旦开了头,便再也无法抑制,林紫烟抱着我已经冷透的尸体,在太平间嚎啕大哭。 直到她的助理将今天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押到她面前。 林紫烟抬手擦了一下脸上的泪,随即对着医生狠狠一掌扇过去,攥着他的衣领恶狠狠地说道:“你不是国内最顶尖的外科医生吗?兴阳为什么会死?是你害死了他,我让你偿命!” 医生立即惶恐说道:“林总,沈先生只有一颗肾脏,你让我们把他的肾脏移植给别人,他本来就会死啊!” 林紫烟瞳孔中皆是震惊,声音不自觉地发抖,“你……说他本来就只有一颗肾脏?” 医生纠正他的说法,“沈先生应该是以前就给别人捐过肾脏了,所以才只有一颗肾。” “当时我们划开他的身体发现这个情况后,并没有想要动他的肾,让只有一颗肾脏的人给别人捐肾,这不是等于以命换命嘛,我的职业道德让我做不出这种事。” “可是不知为何沈先生后来还是停止了呼吸,我和同事们抢救了好久都回天乏术,为了不让他白白死去,浪费一颗肾脏,我们才取下他的肾,移植给患者的。” “做完手术后,我想跟您把情况汇报一下,您却一直在陪患者,还吩咐不让任何人打扰,我们只有先把沈先生送到太平间来了。” 听完医生的话,林紫烟整个人手指脱力,跌坐在地上,口中喃喃道:“兴阳只有一颗肾,我还让他做捐赠手术,是我害死了他,是我害死了他……” 忽然她的大脑捕捉到一个重点信息,兴阳只有一颗肾?他为什么只有一颗肾? 顷刻间,她的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只是还需要去验证。 林紫烟立即对助理说道:“查!快去查,沈父尿毒症换肾的所有事情,我要知道五年前的捐赠者到底是谁!” 只一个晚上,助理就将当年的事情来龙去脉查的一清二楚。 林紫烟看着助理交过来的一系列证据,手掌抚上我的脸颊,声音哽咽说道:“兴阳,是我对不起你,我竟不知道你以前竟然受过这么多的委屈。” “你放心我一定会替你讨回公道,绝不让沈华泽好过!” 7 我飘在半空中,看向林紫烟心情不禁有些复杂。 五年前,我跟父亲母亲说过很多次,给父亲捐肾的人是我,可是他们没有一次相信我。 本以为这件事情,也会随着我的离去,永远成为一个秘密,可没想到竟然会是借林紫烟的手,来将真相揭开。 到时候父亲母亲还会一如既往地袒护沈华泽吗? 林紫烟带着物证人证,直接来到沈华泽的病房。 病房内,母亲正端着碗呵护备至地在喂沈华泽喝粥,父亲则是在一旁满眼慈爱地看着。 见到林紫烟带着人声势浩大地冲进来,母亲不禁开口责备道:“紫烟,你这是做什么?小泽刚做完手术需要静养,你又不是不知道。” 父亲则是起身要将众人赶出去。 林紫烟站在原地,目光死死地看着他们二人开口说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一提到我,母亲下意识皱眉道:“兴阳他是不是又作妖了?亏我还以为他已经改好了,看在他给小泽捐肾的份上,还打算等会去看看他呢。” 父亲也是不悦说道:“小泽是他的弟弟,他给小泽捐肾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他可别想以此来要挟我们。” 看见他们如此态度,林紫烟不禁怒吼道:“天地下怎么会有你们这样偏心的父母!同样是你们的儿子,你们将沈华泽捧在手心里,却恨不得将兴阳踩在泥泞里,你们根本不配做他的父母。” 沈华泽被这吼声吓得抖了一下,母亲见状立即将他搂住怀中,看向林紫烟怒斥道: “你吓到小泽了,不过一晚上你怎么变成这样,是兴阳他给你下什么蛊了吗?等下我非得过去好好教训他不可!” 林紫烟冷冷开口说道:“很可惜,你以后都没有机会教训他了,兴阳死了,昨天死在捐肾的手术台上了。” “什么!”母亲手中端着的粥碗脱落在地。 父亲也不敢相信他耳中听到的话,整个人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可林紫烟并没有给他们缓冲的时间,指着父亲和沈华泽说道:“兴阳身体里的两颗肾,一颗在你这里,一颗在他那里,是你们夺了他的性命。” 沈华泽瞬间慌了,他猜测林紫烟应该已经知道当年换肾的真相,于是赶紧捂着肚子,脸色痛苦地说道:“爸、妈,我肚子疼,你们快去帮我叫医生。” 可平时对他百依百顺的父母,此刻却站在原地不动。 父亲一脸悲愤地看向林紫烟问道:“你在说什么?兴阳的肾怎么会在我的身体里,当年给我捐肾地明明是小泽。” “没错,甚至兴阳他为了逃避责任,甚至还躲了起来。” 林紫烟将手中的一叠证据,扔在父亲母亲面前开口说道:“兴阳不是躲了起来,而是捐肾之后,沈华泽为了独享功劳,将他关了起来。” 当年给父亲做肾移植手术的医生,也出来指证,“我可以证明当年捐肾的不是他,是他给了我二十万的好处费,让我帮他欺瞒你们的。” 面对如此实锤的人证和物证,沈华泽再如何狡辩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8 母亲抬起手狠狠一巴掌扇在他的脸上,“你这个畜生!兴阳是你的亲哥哥,你怎么能害了他的性命?” 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的沈华泽哪里被人这样打过,他捂着脸颊不服地说道: “从小到大是你们告诉我,沈兴阳在娘胎里抢了我的营养,才导致我身体不好,既然是他欠了我的,那他就应该补偿我。” 母亲又是一巴掌扇上去,“你身体不好,从小到大我们已经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你,你还想怎么样?” “你为什么要绑架兴阳取了他的肾,说是你自己捐的?明知道他只剩下一颗肾,你还要让他给你捐肾,我怎么会有你这么心思恶毒的儿子?” 沈华泽嘴角露出一丝讥笑,“我恶毒?是我害了他吗?用他第一颗肾的是爸爸,第二颗肾也是你们强迫他捐给我的,真正害死他的是你们才对?” 听到这话,母亲再也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她知道沈华泽说的没有错,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两兄弟出生的时候,沈兴阳有五斤多是个正常的婴儿,而沈华泽只有三斤多,是个超低体重儿,还在保温箱里住了一个多月。 也因此他和丈夫,便对沈华泽更多了一些关心和爱护,常年累月下来,自然也就形成了偏心的对待。 可沈兴阳也是他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骨肉啊,现在他死了,他怎能不痛! 父亲整个人也如同丢了精气神一般,整个人萎靡下来,他抬手摸向自己的腹部,喃喃说道:“我身体里的肾是兴阳的,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误会了他……” 我漂浮在半空中,终于得到了我生前一直想要的答案,原来知道我死后,他们是会难过会哭泣的啊! 只可惜,这一切来的太迟了。 他们永远也不会得到我的谅解,我只希望往后生生世世都不要再跟他们有任何瓜葛。 林紫烟命保镖押住沈华泽向手术室走去。 沈华泽立即慌张地挣扎道:“你们要做什么?快放开我!” 林紫烟看向他冷声道:“我要你把兴阳的肾脏还给他。” 沈华泽一听挣扎得更加厉害了,“我不要,这颗肾脏移植到我身体里已经是我的,把它取出去,我会死的。” “你们这是谋杀,我要报警,让警察把你抓起来!” 林紫烟面无表情地看向他,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这么痛快死去的,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一颗猪的肾脏给你,至于能活多久,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沈华泽被林紫烟强行拖进了手术室打上麻药,剖腹取肾,就如同五年前,我被他对待的那样。 父亲和母亲来到太平间,看着我全身惨白的尸体,悔恨不已。 “兴阳,这一切都是爸爸的错,爸爸当初就不应该贪生怕死选择换你们的肾脏,否则也不会让小泽有可趁之机,而害得你年纪轻轻就命丧于此。” “是我们对小泽的偏宠,滋养了他的贪念和野心,让他有恃无恐,才敢这么对你。” “兴阳,你一个在地下怕不怕?爸爸妈妈马上就来陪你好不好?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关心你,保护你。” 说完,两人便拿出手术刀狠狠捅向自己。 我飘在半空也被吓了一跳,没想到他们竟然会选择这么决绝的方式。 没一会他们的尸体就被巡查的护士发现。 林紫烟没有遵循他们的遗嘱将他们与我葬在一起,而是将他们火化之后,直接将他们的骨灰洒进了大海里。 沈华泽移植了猪的肾脏之后,身体就开始出现了排异反应,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抗排异药物。 于此同时,林紫烟也将沈华泽设计稿抄袭我的证据全部放到网上,为我洗清了抄袭的污名。 曾经那些对沈华泽追捧的狂热粉丝知道真相后,更是愤怒不已,每天对沈华泽围追堵截,各种人身攻击恐吓威胁,让他连门都不敢出。 沈华泽最终因为排异药物吃完,没有能够及时去医院购买药物死在了自己家中,直到尸体都发臭了才被人发现。 于此同时我心中也产生一个疑惑,父亲母亲和沈华泽死后,我并没有看见他们的灵魂,可为何我会一直存在呢? 直到系统的出现解开了我的疑惑,原来是系统看我前半生过得那么辛苦,最后还凄惨死去。 所以特意用了能力让我的灵魂不散,来亲眼见证他们的凄惨下场。 现在他们全部都死了,我也该放下所有的一切去转世投胎了。 系统已经答应我,下辈子会让我投生到一个父母疼爱,幸福美满的家庭之中。 这一生,我从未被好好爱过,现在我开始无比期望来世了。 《完》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证效为实: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治病经验实录/周正祎著.—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0 (医门课徒录系列) ISBN 978–7–5132–5527–1 Ⅰ.①临… Ⅱ.①周…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6367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7.5 字数304千字 2019年10月第1版 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527–1 定价 5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前言 前言 魏念庭曰:“治其邪实而必不妨于正,治其正虚而必无助乎邪,方为善治也。”“治其热而必兼顾其阳,治其寒而必兼顾其阴,方为妙法也。” 李中梓云:“或攻邪而正始复,或养正而邪自除,千万法门,只图全其正气耳。”《灵枢·刺节真邪》曰:“正气者,正风也。” 正气乃人之抗灾病能力,生存活动之精气神也。 幼时读二贤论寒热虚实之治法,一生铭刻于脑海不敢稍忘,因为医关民命,其任危矣!人之有病,犹如天有不测风云,马有牵缰之灾,其变化之速,瞬间莫是,故而慎之再慎,尚恐不及也。人与自然相依而生,和则和之,逆则病之。人虽为至尊至贵之体,岂能不受七情、六淫及虫蛇、跌仆、饮食、劳倦等之伤害乎?一旦生病,阴阳随之逆乱,寒热瞬间而来,气血必因之而失和。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热变化必因正邪争斗而迅疾演变,在表在里,在脏在腑,在气在血,在上在下,全凭医者据证凭脉,析理斟酌。而用药施治,即是折其盛实,扶其不足,总宜邪去正复为要,不可过之与不及也。过之则为失度,不及则病邪难除,所以全在医者揣度也。能够 “治其邪实而必不妨于正,治其正虚而必无助乎邪”“治其热而必兼顾其阳,治其寒而必兼顾其阴”“或攻其邪而正始复,或养其正而邪自除”,病去正复,方为善法也。热则寒之,寒过则必伤其阳;寒则热之,热甚则必耗其阴,故而用寒用热,必视其证而用之,不可太过与不及也。医能虑此,则可为治寒、治热、济虚、泻实之妙法也。然而寒热有真假,表里常变化,在营在卫,在脏在腑,阴阳盛衰,轻重缓急,则又当甄别而治之。因其阴阳寒热,变化莫测,非智者孰能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药正中肯綮,不偏不倚,屡获痊愈而无失乎?千古唯有仲圣也。然而病机变化虽无一定规律,但为医者,应据其脉证进退,勿执一定之法,亦能因变而变,遣方用药,恰对其证,勿过勿偏,即可药到病轻,循序治愈,此亦可谓妙手也。能如是,虽无仓、扁之神,一生亦可减少失误,而无愧于医者之名也。故而 “千万法门,只图全其正气耳”。 余素愚钝,所悟甚浅。但在临证之时,从不敢擅妄臆断,总以脉证为据,因人对证施治,遣方用药,慎之再慎,不因己之疏忽,而给患者添灾,如此方可不愧为医者也。医为危任,未敢存妄诞也。所以谨记二贤之论,治寒治热,济虚泻实,作为终生临证戒律,纠偏矫枉,以防用药过之与不及也。“戒尺” 之度,不敢稍违。所以一生无门无派,谨守先贤教诲做医,只图患者早去疾厄。虽不能所治皆愈,亦可少负患者之望也。 本书选入案例,所涉病种,见于内、外、妇、儿常见之疾。其中并无险奇之患,仅选 “顽症” 三两案,详述临证诊治经过,审慎用药,稳中求验,处处顾及正气,不敢稍存妄诞,案中乃可见证也。如9 岁男童,仅因受到惊吓,因而精神不宁,进而潮热头痛,竟然延时4 月余,耗资数万,几家一线城市大医院诊治无果,症状有增无减。且不言其为农家小户,即使是富有人家,谁不为之焦虑?!另一男子35 岁,阳痿早泄,托人说情,挂号费500 元、1000 元,方求到 “名家” 治之,结果滑精不止,一日夜多则四五次,少则一二次,甚至上班、走路亦不禁自遗,随之阳痿更痿,早泄变为滑泄,妻子离异,再续身体不许。难怪患者见吾即言道:“我这一生毁矣!” 乍一听之,不禁令人惊诧!常见之患,何以毁人一生乎?余用传统治法,服药即验,皆得痊愈。二例皆非顽疾,患者何以如此受难?百思不得其解也。 余之一生,可谓谨小慎微,循规蹈矩,谨遵圣贤教诲,步步思虑患者安危,尽其所学,唯知潜心治病。所以一生默默无闻,忙忙碌碌于山野临证,“高冠”“厚奉”,余全然不知为何物!但能少辜负一个患者之期待,不获罪逝者于天堂,纵然百倍努力,尚恐难以完全如愿,岂有余力 “游权门”“窃虚誉” 哉!虽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之憧憬,但已迈进八旬不远,即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亦是精力难济矣!暮年唯求所治之患,更趋稳验耳。不耻所谓“名家” 讥之,只求用药安全有效。能使患者信服,做个值得托付之医,此生愿足矣! 山野中医周正祎 己亥年仲春月于十堰市西苑医院旧宅 上卷 临证治病实效录 上卷 临证治病实效录 一、内科治验 众科之中唯内科最为庞杂。庞者,大也;杂者,乱也。故俗称 “大方脉”。今整理部分病案,仅分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症两类。至于五脏病、六腑病、气分病、血分病等,则未细分。病属何脏、何腑,因气、因血,则见于各案之综析、辨证,以免细而杂。至于引经据典及按语,则非每例均有。即使一病多例,自有治法之差异,不必每宗案例皆反复叙述之,参阅时自可辨别。 1.伤风误认阳虚 余某,男,36 岁,工人。1975 年2 月7 日初诊。脉来浮缓之象,舌质暗,苔薄白。发热自汗,头痛畏风,遍体酸楚,精神不振,饮食乏味。患此症十余日,初服西药 “安乃近” 汗出热退,半日后发热复作,汗出热减,心悸气陷,四肢酸软无力增剧。请某医院中医诊治,曰:“阳虚自汗。” 所用之药如红参、黄芪、白术等味,服头剂即觉胸闷烦躁,寒热交作无时,汗出益甚,日晡尤剧。《素问》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当此春令之季,偶被风邪所袭,表卫不固,故邪与营争而汗出,非阳虚耳。治宜微辛轻解,和其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减。桂枝6g,白芍9g,淡豆豉12g,防风、秦艽各9g,小麦、粳米各15g,生姜1 片,红枣3 枚。服2 剂,热退汗止。桂枝减半,加白术、党参各9g,甘草3g,以益气和胃;芦根18g,麦冬12g,养阴生津。上药又服2 剂病痊愈。 2.春温 张某,男,32 岁,干部。1969 年3 月5 日来诊。患者面色暗红,舌苔黄厚微腻,质红,脉象浮数,沉取微滑。感冒十余日,中医当伤风治,西医用抗炎药,均乏效,且头痛胸闷,脘腹不适,知饥而不思食,烦渴而不欲饮,睡眠易醒,身体困倦,心烦不宁。综上所见,乃春温之表里两兼证也。治宜辛凉解肌退热,苦甘微下通里。方用桑菊饮合大柴胡汤加减,霜桑叶15g,杭菊花15g,桔梗9g,麦冬15g,金银花15g,连翘9g,薄荷6g,柴胡9g,黄芩12g,酒大黄9g,板蓝根15g,马勃(布包煎)12g,生甘草4.5g,2 剂。 3 月8 日复诊。上药头剂服下头痛、发热好转,2 剂后心烦口干亦轻,食欲仍差。诊其脉,微兼滑数,舌质红减,苔黄厚已退大半,表证已解矣,余热待清,正气待复。上方去桑叶、薄荷、柴胡,加石斛12g,砂仁6g,太子参9g,大黄、板蓝根、马勃各减量2/3,续服3 剂。 3 月12 日患者来舍曰:“饮食恢复,病已痊愈。” 3.霉湿 王某,男,37 岁,赤脚医生。1974 年5 月中旬来诊。患者面现黄垢,脉象细迟,舌苔白滑,自觉胸痞脘闷,恶食,体倦,此乃时病之霉湿也。皆因近日雨晴无时,寒热交替,地湿升腾,湿热之邪自口鼻而入,侵袭中、上二焦,脾肺受其邪扰,故胸脘痞闷,恶食体倦,而致此症。询之,已服解表通里、行气活血等药乏效,时延七八日,且增呕哕、神疲等症。当以芳香化浊法,以化湿醒脾,方以藿香正气散合薏苡仁汤化裁,藿香叶9g,姜制厚朴6g,大腹皮6g,枳壳9g,白豆蔻(后下)6g,黄芩12g,车前子12g,苍术9g,薏苡仁24g,甘草3g,生姜3 片,红枣3 枚。上药服2 剂病好转,3 剂痊愈。 4.伤暑 曹某,男,26 岁,工人。1978 年6 月14 日来舍商诊。患疟疾病十余日,隔日一潮。现疟疾已愈,唯头痛眩晕,饮食少思,心悬虚烦,肢体酸软无力,气息不续,多眠易醒,神情恍惚,小便赤涩。诊其脉虚大微数,舌质暗淡,苔厚黄滑,舌根苔黄微燥,面色紫暗,肤似垢尘。此暑伤元气,热滞营分也。法当清暑益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淡竹叶9g,生石膏24g,党参18g,生扁豆9g,厚朴6g,细香薷6g,麦冬12g,五味子3g,车前子12g,鲜荷叶半张,生甘草6g。服1 剂病减轻,饮食增进。共服3 剂,其病若失,精神如昔矣。 5.阴暑 闵某,男,27 岁,农民。1977 年6 月21 日往诊。患者沉睡握拳,躯身大 热,四肢微冷,头痛无汗,遍体拘急,百节烦疼。诊其脉两寸微数,关、尺沉伏;舌质暗红,苔白厚而腻。此因天气炎热,纳凉贪快,阻遏阳气所致,即所谓阴暑证也。问之,患者四五日前午时热躁难耐,大汗淋漓,遂在冷水管下冲洗数次,汗出随止,闷热不解。后请某中医开荆、防、苏、羌、柴、芩等味,服3剂,微汗出,热稍减,倦怠依旧。此症治宜芳香化湿,辛温解表。方用香薷饮加减,香薷9g,厚朴9g,佩兰12g,甘菊花9g,黄芩、白扁豆各9g,川芎9g,菖蒲4.5g,苍术9g,木瓜6g,甘草3g,葱白(长约3 寸,连须)3 根,1 剂,温服取微汗。 6 月23 日上午二诊。上药服后得汗,热减,头已不痛,唯饮食欠佳,脉转滑数,舌红苔少,津液不足。此外束之邪虽解,内伏之热未清也。更拟清热利湿法,用五苓散加减。处方:薏苡仁、茯苓、车前子各21g,淡竹叶9g,苍术6g,木瓜6g,麦冬9g,黄芩9g,甘草3g,厚朴6g,鲜荷叶半张,粳米一撮,2 剂。 随访,上药服后,诸症悉除而愈。 6.暑月伤寒 肖某,男,37 岁,农民。1977 年7 月16 日晚浴冷露寐,入夜即觉头痛项 强,发热无汗,恶寒喜暖,拒食,强食即吐。经治二医,服药罔效,后邀我诊。诊其脉紧实之象,两寸紧盛,舌质暗红,苔白滑腻,舌根苔黄微燥,高热(40℃)昏睡,渴而不欲饮,发病已6 日,服药5 剂,至今无汗,自呼头痛如暴,脊痛似裂。视前医所用之药乃 “四黄”、板蓝根、玄参、麦冬等苦燥阴寒之味,亦有用香薷饮加荆、防、二活者,俱乏效验,致病日甚一日。细审脉症,详析前药,患者实为暑月伤寒之太阳未罢欲传阳明证也。法当辛温解表,开腠发汗,勿使邪传入里。方用麻黄汤加减,麻黄6g,桂枝9g,白芍9g,葛根15g,甘草6g,生姜、白芷各9g,葱白(连须)3 根,水煎温服,取微汗为度。 7 月17 日往视,方知入药即吐,1 剂2 服未能下腹,病无转机。乃令其将生姜加至15g,先以陈灶心土120g 煎水,滤清煎药液令服,务使汗出。 7 月18 日再往视之,2 剂头服又未纳入,2 煎勉强服下,至半夜通身得汗,次晨即觉身轻,病去大半,饮食知味,能纳而不吐矣。为调理善后,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3 剂。5 天后往访,已下地干农活2 日矣。 7.伏暑1 鲍某,男,年过六旬,农民。1975 年8 月上旬往诊。脉来虚大,寸、尺滑数,舌质深红,苔黄厚少津,面色少华,唇色暗红。初因淋雨感凉,继觉头眩胸闷,脘腹痞满,心神时感不宁,肢体甚觉强滞,寒热如疟,早轻晚重,至夜似欲汗出,时已延及半月余,近日每夜微汗出,汗出后身体方觉微微轻松,心烦不安,易怒,睡眠易醒增剧。经治数人,有以秋疟治而用木贼、常山等味者;有以外感风湿治,施以薏苡仁、猪苓、二活、荆、防者;亦有以阴虚自汗治,而用滋阴、收敛之法者,概未中的,以致病情日重一日,今已六七日饮食少思,心悬似有所失,小便频数,色见微黄,大便稍燥,便后见血。 综上所见,就季节及初病、变证而论,确与伏暑近似。时天气渐凉而欲入,暑热内伏而欲出,一入一出,加之骤感雨湿,岂有不束表闭邪之理哉!故初起寒热似疟,交相争斗,至夜微汗而暂缓。医者不顾时令之气,所感何邪,单凭脉症而治,不失者鲜矣!就病机而论,须从温化湿邪与清暑益阴立法。处方:佩兰9g,藿香叶6g,苍术4.5g,鲜荷叶半张(约15g),木瓜9g,云茯苓9g,辰砂1.5g,麦冬、五味子各3g,白条参15g,黄芩9g,车前子12g,生甘草3g,3 剂。上药服头剂似欲汗出;2 剂后得微汗,体轻神宁,各症减去十之七八,唯食欲欠佳;第3 剂另加沙参30g,砂仁6g(嚼服),病痊愈。为巩固疗效,原方出入继服3 剂而康。 8.伏暑2 陈某,男,24 岁,职工。1977 年8 月17 日来诊。视其面色沉晦,闻其声音粗干,切其脉象两寸、尺洪数,两关微沉,问其始终。患者病已旬余,某医院诊断为 “心动过速”,用西药镇静、催眠之类;中医用阿胶、龟甲、五味子、辰砂、酸枣仁、琥珀及地黄、芍药等味,服后精神愈觉委靡,肢体酸软,心烦多梦,头目眩晕,午后潮热,连日来入夜失精多次,恶食,咽干而不欲饮。此伏暑之邪深陷少阴之象也,治当清涤暑邪以保两阴。处方:佩兰9g,鲜荷叶1 张,连翘、扁豆各9g,青皮6g,沙参30g,麦冬、生地黄各9g,石菖蒲2.1g,菊花9g,生甘草2.1g,黄芩9g。上药服头剂即有转机,2 剂头目觉爽,潮热尽退,脉转小数,此伏邪得解之象。存原法,方加莲须12g,车前子12g,酒制黄柏4.5g,知母9g,去青皮,又服2 剂,诸症尽失。 9.伏暑3 金某,女,48 岁,农民。1977 年8 月18 日往诊。患者卧床呻吟,消瘦萎 黄,舌质红,苔白糙,脉象细数,两寸虚大。患者口干,头眩,饥不欲食,思饮而不多。始因外感暑热,四肢发凉,发汗后潮热不解,晡热甚,入夜微汗暂轻,数日来遍体困乏,小便频数赤短,大便三四日一行、微燥。此暑邪伏于太阴阳明脾胃也。法宜凉解淡渗,以清内伏之邪。处方:粉葛根9g,黄芩6g,茯苓9g,通草6g,白条参15g,滑石15g,郁李仁9g,鲜荷叶半张,甘草1.5g。连服2剂,病大减。仍存上法,加砂仁6g,藿香叶4.5g,麦冬12g,继服2 剂,病瘥。后以饮食调理旬余而康。 或问曰:以上3 例同是伏暑为病,但方药异者,何然?病程不齐也,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即是理耳。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因证制宜之法也。要在细审病因,深探病机,方不失对证耳。尚有禀赋之异,以及发病原因、诱因之不尽相同,故同病异治耳。 10.秽浊 高某,女,26 岁,职工。1975 年7 月5 日来诊。患者精神委靡,面色少华,切寻六脉隐匿,舌质灰暗,舌苔滑腻。此秽浊症也。患者已病十余日,初起即觉胸闷、恶食、时欲呕哕。在仓库住宿2 日后即患此症(此仓库阴湿不通风),同时又到外地送货,午休于牛棚附近,闻其脏气即觉病复加重,在某医院化验未作结论,又到某卫生院诊治,未见好转,只觉病情渐重,饮食少思。综上所述,乃暑秽湿浊之气交混,直犯膜原无疑矣,治当芳香化浊。处方:藿香9g,檀香4.5g,砂仁6g,陈皮6g,大腹皮9g,赤芍9g,泽兰9g,苍术9g,枳壳9g,厚朴4.5g。3 日后往访,上药服头剂头煎病即减轻,2 剂脉复身安。 11.秋燥 刘某,男,28 岁,工人。1978 年8 月17 日初诊。视其形色憔悴,量非一日之患。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