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太后的影响,表面上也一直对藏传佛教极为重视。 所以到了腊八这一日, 宫中亦有很严肃的礼仪规程, 需要帝后二人参与。 一大清早, 沈菡被紫裳从温暖的被窝儿里挖出来穿衣戴冠, 准备和玄烨一起去坤宁宫供佛。 玄烨那边速度快, 一边整理袖子一边往这儿走:“腊八粥都赏下去了吗?” 沈菡正对着镜子验看妆容:“今天凌晨就开始往外赏了,我看等咱们从坤宁宫回来,送赏的就该回来了。今年煮了整整八大铜锅, 该赏的都能赏到。” 风水轮流转, 当年她在永和宫当小福晋, 年年吃别人赏的腊八粥。 如今她成了皇后,这煮粥赏粥的活儿成了她盯着内务府干了:“我就怕来不及颁赏, 初五那天就叫他们把干柴和铜锅都架起来了。” 腊月初六,内务府总管大臣,也就是沈菡堂伯叔多弼亲自率领大臣监督称粮, 往锅里放果料,昨天开始生火煮粥, 整整熬了一天,就是为了今天凌晨宫门起钥后,就能开始往外赏粥。 玄烨捏了捏她的腮帮子,逗她:“辛苦梓潼了,朕给你记一功,回头好好赏你。” 沈菡看他那眼神儿……伸手轻轻拍开他的手,笑着嗔了一句:“没正经……” 周围奴才低头垂眼看地板,只当没听见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打情骂俏。 …… 承乾宫离着坤宁宫很近,御驾和凤驾驾临之前,坤宁宫正殿佛堂前已经搭设好了一座黄毡圆帐房。 此房一般被称作小金殿,御前主位大臣正侯在殿外等候侍奉,见到二人到来,纷纷跪下行礼。 玄烨和沈菡在定好的吉时进入殿内捻香行礼,一众喇嘛开始在殿下诵经。 不多时,□□喇嘛和蒙古活佛走进殿内,拂拭帝后衣冠,以申拔除之义。 沈菡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仪式。 虽然整个过程很简单,但殿外跪着无数诵经的喇嘛,经文与佛音盘旋萦绕在四周,再加上整个氛围的神圣庄重,无端就为眼前的佛像增添了一丝神秘之感。 沈菡轻轻提起吉服的下摆,在金黄色的蒲团上跪下——其实上辈子,她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可是,她死后却有了这样的一生,实在太过不可思议。 当她与身旁的‘康熙皇帝’一起跪在佛前三跪九叩,行礼祝祷之时,整个世界在诵念声中瞬间仿若幻境,那样的不真实……恍惚间,竟有种前世今生的错觉。 玄烨见沈菡行完礼竟然愣住了,轻轻扶了她一把,低声道:“怎么了?” 沈菡回神,抬头看了他半晌,这从蒲团上站起身来:“没事,没什么。” 前世种种譬如已死,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是父母膝下无拘无束的小女孩儿沈菡了。 她有了一重又一重被社会定义的身份。 她是乌雅家的女儿乌雅玛禄,是皇帝的嫔妃,是眼前这个男人的妻子,是康熙的继后,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她在此处得到新生,也将在此处走向终结。 沈菡低声道:“没什么,走吧。” 她被困入樊笼,却也未曾放弃打破桎梏。 …… 过完腊八就是年,宫里又要开始洒扫、贴春联、祭祖、准备新年的各个宴会了。这些事自有下面人处置,用不着沈菡操心太多。 不过选秀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须得她自己亲力亲为——皇后要开始往宫外颁年赏了。 就和玄烨每年过年都得亲手给人写福字,给辛苦了一年的将士、阁臣、王公发各种赏赐是一个道理,沈菡今年是皇后了,到了年关也得给人发‘年终奖’。 打头的就是六宫的妃嫔,从贵妃到庶妃,再到比较重要的管事太监和姑姑,身为皇后,宫里的每个人最好都关爱到。 这种年赏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赏赐的东西必须得按照各人的身份来,给谁多少匹宫缎、多少只发簪都是有数的,不能乱了规矩。 其次,不同级别的妃嫔赏赐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同一等级的妃嫔赏赐的东西也不能完全一样。 最好是在保证赏赐带有一点儿特殊性的同时,还要尽量保证赏赐的价值和品质差不太多。 简而言之,既不能搞批发,显得这东西不是皇后自己用心赏的。 也不能过于区别对待,在同级别里把人分出三流九等,让人误以为皇后心里不待见谁,看哪个妃嫔不顺眼。 沈菡看向她特意叫过来请教此事的两位嬷嬷:“……”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你们这是在给本宫说绕口令吗? 孙妈妈是真心为沈菡着想的:“娘娘,如此方可向六宫昭示您的慈爱宽和,说明您心念六宫众人,贤良淑德啊!” 她看皇后一向宽怜济下,想必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广邀好名声的机会。 ——这几年,宫里宫外说娘娘善妒的简直不要太多。这马上就是选秀了,趁此机会,正该使劲儿彰显一番娘娘的贤惠和不嫉妒啊! 沈菡:“……”呵呵。 ‘贤良淑德’,这玩意儿就是男权社会用来驯化女性的。什么时候女人打骨子里认为自己应该贤良淑德,那男人的驯化就成功了。 善妒,她就是善妒啊,有什么问题吗? 沈菡:“行了,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她手上等着要赏的人多着呢,她哪儿有空研究是给这个贵人赏一支点翠的簪子好,还是给那个常在赏一个珍珠的头花好? 后宫的妃嫔赞不赞她贤良淑德,对皇后的生存状况也根本无关紧要。 沈菡挥退两位嬷嬷,吩咐紫裳:“这事儿你们看着办,大差不差就行了。” 至于要给谁特殊待遇,她只点了三个人:“永和宫成妃和钟粹宫的荣妃,各加赏白玉如意一对。” 这是用来奖励得力干将的,表示你们俩今年干的不错,明年继续努力啊! 至于僖贵妃…… 沈菡想了想:“之前内务府送来的那对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给僖贵妃送去。” 这位挂着总管事的名头,这一年的表现也是不错的,要鼓励。 内宫的赏赐从来不是年赏的重点,沈菡需要谨慎对待的,是往宫外的赏赐。 有的官员今年升官提干了,皇上要表示一二,以资鼓励。 有的年轻官员虽然刚入朝堂,但玄烨觉着这人还不错,想着将来或许能够提拔重用,所以也要给点儿东西表达一下——皇上看好你,好好干,希望很大! 还有部分中品武官,论爵位和官职,都不怎么起眼,但是所处的位置还是挺重要的。 玄烨向来注重‘君臣知心’,对将士更要表示亲近。 以上这些人基本都不是重臣,没有资格获得皇帝的年赏。 而用皇上的名义单独赏下去,太显眼,也太官方了。而且玄烨那边能赏的都是些正经东西,显得皇上高高在上,待人生疏。 但用皇后的名义赏给家里人,就显得更亲切一些,表示皇上没把你们当外人。 在当前党争愈加激烈的朝局之下,拔擢年轻臣子,巩固中下层军中势力,显然是件极其重要的事。 沈菡之前接到玄烨给她的人员名单,立刻让人去调查各家的情况,专为了颁赏的时候能对症下药,圆满完成任务。 季纶对着手中调查来的名单跟沈菡汇报:“……新任的刑部侍郎蔡邑今年续娶了继妻,听说前两月其妻刚刚有孕。” ——之前的刑部侍郎,索额图的女婿,让玄烨给降了。 沈菡对着自己手里的名单勾勾画画:“从库里取一副素金头面,两枚红宝,送去蔡府。让妇人科的郭太医去为蔡夫人请个脉,就说皇上念着蔡大人这一年辛苦,特意关照的。” 季纶也拿着笔在单子上记下:“是。另有,奴才查得内阁学士王惔,其母年近八十,如今力不能起,卧床难行。听闻王府上个月起出了预备好的寿材,为老夫人压惊。” 王惔…… 玄烨对这个人还是很欣赏的,他是明代首辅王锡爵的曾孙,正经的清流。 ——换句话说,是正统的拥护者。 比起因为利益支持太子的‘太子党’,大明的遗臣们对太子的支持更甚。 他们并非索党,但却从精神到骨子里支持‘嫡长子’,这几乎快成了刻在清流血液里的一种病了。 不管这嫡长子是贤是愚,是英主还是呆瓜,哪怕是根木头,只要它身上写着‘嫡长子’三个字,他们都会一心想把它拱上皇位。 而今年,这人被玄烨超擢为内阁学士…… 沈菡继续在纸上写:“去库房取今年刚到的参贡,挑两盒最好的赏去王府。让大方脉科的章太医去为老夫人诊脉,再让内务府挑一块上等的寿材木料,送去给王惔。” 季纶:“是。” 要赏的人还有很多,沈菡对着单子,家里有老人的,那就多赏点儿药材补品,给老人补身子。实在重要的人物,附赠太医一枚,以表重视。 家里有小孩子的,那就赏一些点心布匹,给孩子做两身衣裳。 若是这家有正在准备科举的儿子,那就赏几本御书处的新书。再或者家里有姑娘要嫁人的,那就多赏两匹宮缎、珠钗簪环,只当是皇上皇后给的添妆了。 每家赏下去的东西并不多,也不值什么钱,但都是按需、按人赏赐,显得皇上皇后把臣子记在心里,待人亲切。 沈菡照着单子往下颁赏,圈着圈着,笔尖突然顿住了。 她看到了一个已经在朝堂上沉寂了好几年的名字——张英。 第211章 君父 张英是这份赏单里为数不多的重臣, 也一直是玄烨的心腹近臣。 此人之前不但是礼部尚书,还是内阁学士和翰林院的掌院。而且他还奉旨监管詹事府,是太子的头号老师。可谓身兼数职, 极得玄烨信任。 不过,去年亲征时玄烨病了那一场,回来后……就出了点儿事。 当时,朝廷要为阵亡殉国的佟国纲举行葬礼, 因为是皇上的亲舅舅,又是死在沙场, 丧仪极其隆重。玄烨亲自拟了谥号,又命礼部撰写祭文。 然而, 祭文交上来后, 玄烨却突然斥责礼部, 说其撰写的这封祭文“极为悖谬”! 彼时张英正是礼部尚书, 此事一出, 玄烨说他身为主官,如此大事却不能详审祭文,实属失职。 紧接着, 张英就被免去了礼部尚书的职务, 很快又因教习庶吉士不严, 一口气被连降了三级。 …… 那是沈菡第一次那么清晰地感受到“君”和“父”的区别,也是第一次那么清晰地感受到‘太子’这个位置, 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位置。 君与父,这两个身份明明是同一个人,可是在玄烨的心里, 却有着这么清楚的边界感。 他当时对太子的表现很失落、失望、生气、伤心,身为父亲的玄烨能原谅, 能平复情绪。 可是身为君王的康熙皇帝,却不能原谅。 君威不可犯,父亲对儿子的表现不满意,可以不计较,不表示,甚至很快就不记得了。 可是君王对太子的表现不满,却不会隐忍怒火或是得过且过。 君王只会敲打、警告,要求太子必须做到他的要求。 父母可以适应子女,可这世上,只有太子去适应皇帝的,却没有皇帝去适应太子的。 玄烨没有直接和太子说,他也不能公开谈论对太子有所不满,所以只能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警告太子…… 而太子……什么也不能做。因为根本皇帝没有正面的斥责和训斥,所以他无法请罪。 或许,他连自己究竟错在哪儿了都不太清楚,只能惴惴不安地各种猜测,却连问都不敢问一句。 这样的一对父子……怎会没有隔阂呢。 太子的存在,注定会分割君权。 他们是天生的敌人。 沈菡对着这份单子思量——现在张英的名字出现在了赏赐的单子上,说明此人,大约是快要起复了。 还有王惔,也是突然就被拔擢到内阁学士的位子上。 沈菡又想起选秀,太子妃的娘家不过是个三等伯,而三福晋之父彭春却是三等公…… 她默默用笔在张英的名字后挑了个勾,把单子递给季纶:“单子上这几位大人都有了年纪,之前我让针线房做了几副护膝,和年赏一起送过去。就说天气严寒,皇上与本宫顾念几位大人腿脚不好,特意命人为他们做的。” “是。” 季纶接过赏单自去办差,沈菡这边看看时辰,也该给小十一喂奶了。 小十一是个食量超大的宝宝,还不满一岁,却比雅利奇一岁的时候吃得多多了。 十个月的孩子吃奶已经开始很不老实了,左右蛄蛹,一会儿趴跪起来像个小□□,一会儿干脆蹬直了双腿想要站起来。 沈菡无奈地一遍遍把小十一翻过来:“你说说你,有站着吃奶的吗?” 小十一露出四颗小奶牙冲她甜甜地笑:“妈妈!” 沈菡高兴地笑着应他:“哎!” 额娘这种叫法对小婴儿来说太难了,还是妈妈爸爸叫起来更容易,孩子先学会发的一般都是‘妈’这个音,所以沈菡一般在宝宝会发音后会教他们先学‘妈妈’。 而且她听到孩子这么叫,也真的比听见‘额娘’更开心。 玄烨回来后就听他们母子在榻上你来我往。 小十一一边叫妈妈一边撑着沈菡就想站起来,可惜现在腿部力量还不够,只能伸直腿弯腰撑着,直不起来。 小十一看到阿玛回来,高兴道:“妈妈!” 玄烨:“……” 他无奈地想纠正儿子,可是小十一还是一个劲儿逮着他
相关推荐:
有你的世界(1v1 H)
【海贼原女】泡芙小姐的集邮日记
做局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谈婚论嫁[ABO]
受辱侠女
蓄意瞄准
练武太难,我选择爆别人功力
扶顺灭清1644
连襟(人格分裂1V3 h)
〖短篇〗寡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