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惹上白月光就跑[快穿] > 第130章

第130章

异。 民间流传比较广的,有水煮饽饽,也就是汉人的饺子、扁食。 打糕搓条饽饽,类似打糕。 豆面饽饽,也就是后来民间流传甚广的驴打滚。 其他的还有像酸枣糕、淋浆糕、五花糕、铜盆糕等等。 宫里各位主子和大小筵宴、祭品供献用的饽饽,主要是由内务府‘掌关防处’,也就是平日所说的关防衙门下的内饽饽房和外饽饽房供应制作,送往各处的。 除了民间这些比较常见的种类,还有很多做法更精致的饽饽品种。 有的沈菡在现代也见过吃过,原以为是他们汉族的传统食品,没想到竟然是满洲饽饽流传下来的。 其中最传统、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就是萨其马了。 沈菡初次在宫里吃到这个的时候还挺惊讶,她一直以为这是个现代点心,原来这么早就有了吗? 宫里的萨其马是用冰糖、奶油和面,制成形如糯米粒似的小颗粒,用木灰木炉烤熟,外裹蜂蜜切成方块,因为是纯天然食材,纯手工现烤出来的,味道更醇香一点。 不像民间饽饽多是只由米面制成,宫里的饽饽大多都是带馅心的。 因为比起物资匮乏的普通旗民,宫里各种食材应有尽有,满人又喜甜,主子们当然更爱甜甜蜜蜜的饽饽,普通饽饽多是下人们吃的。 饽饽的馅心种类很多,有糖馅、澄沙馅、椒盐馅、果料馅、甜酱馅、枣泥馅等等。 其中每一种品类还分成无数种小品类,单是果料馅就有蜜南枣、蜜瓜条、蜜山楂、蜜桂花、桃脯、苹果、桂圆、橘饼、青梅、花生仁、松子仁、榛子仁等十多种南北特产配制而成。 这里面有一些是宫中原就有的做法,有的是满人入关后,受到汉俗侵袭,兼容并包了汉家传统点心的做法,然后又影响了汉家点心。 就像豆沙包,原本在沈菡的印象里,这是汉人的传统小吃,结果最早竟然是源自于澄沙馅的满洲饽饽吗? 可能是随着清朝入关日久,各种饽饽往后流传的时间久了,到了后世,慢慢地就演变成京津地区的传统小吃了吧。 不过,不管到底是汉影响了满,还是满影响了汉,如果站在满清历史的终点看,这个融合都无疑是成功的…… 胤禛见额娘盯着他面前的豆沙包看,伸手拿了一个递给她:“额娘,给你。” 沈菡接过来咬一口,又甜又糯。 其实在现代,大家吃豆沙包的时候,哪有人会在意它是满族点心还是汉族点心呢? 好吃就行了呗。 可惜……她现在站在起点。 而真正的满汉融合也不能像饽饽和点心融合起来这么简单啊…… —— 沈菡不过是有感而发,真正为此头疼万分的是前朝的玄烨。 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在一时之功,现在的玄烨和朝廷且顾不上这个事,排在日程表前面的大事还多着呢! 云南大捷公布后,京城大喜!这次真称得上是举国欢庆,终于打完仗了啊! 亲王以下及文武官员齐聚乾清门庆贺行礼,玄烨高兴归高兴,但回顾这八年艰难的平叛历程,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① 胜利固然可喜,来之不易却也是真不易。 座下的群臣却不考虑这些,只管一味地歌功颂德。 这个说:“天下太平,皆赖皇上一人功德所致!” 那个说:“万岁真乃不世出的奇才英主!” 这种是只会无脑吹的,没意思。 但也有吹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的。 比如明珠这等精明人,说话就好听多了:“今有如此之功,全赖万岁不辞辛苦,统揽全局……” 明珠先是道,万岁这几年每天要手批军报三四百封,夜以继日地召集大臣,颁布御令,实在是辛苦已极呐! 明珠:“万岁祁寒盛暑,不敢少闲,偶有违和,亦勉出听断,倘或中夜有机宜奏报,未尝不披衣而起……” 话里的情感十分丰沛,好像他亲眼见过一样,恨不能潸然泪下,道有如此勤奋之君,实乃我大清之福! 又道为什么说皇上是天纵英才呢? 因为皇上虽然未至前线,但只靠研读前线主帅绘制的敌我双方营垒形势图,就能‘发纵指示,洞的中窍’,决定作战方略。 明珠:“遵命者罔不摧敌,违机者罔不钝驽!” 皇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天才呀天才! 最后明珠又说,此次胜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朝圣主与旁人不同,于战时竟能克制己心,招抚得当。 赞颂玄烨战时,既能及时拉拢那些尚未公开表示支持吴三桂的汉族将官,又能用恰当的政策招抚叛将,把大部分背离朝廷的人重新拉回朝廷一方来。 明珠:“圣上能始终禀公心而不移,才是此次制胜之法宝啊!” 索额图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合着你同意的事儿就成法宝了,那当初不同意的人成什么了? 群臣:“……” 哎,话都让他一个人说完了,我们说点儿啥呢? 怪不得人家才是明‘相’呢! 剩下的人只能跟着附和明珠的话。 也有脑子机灵的,‘颂圣’比不过人家,那我直接上疏请加尊号吧! 玄烨:“……” 明珠的话听起来是舒服,有些话也不能算错,玄烨这几年确实辛苦。 但吹得太过了他心里就不爽了。 实在是三藩这场仗和以前那些小事不一样! 玄烨根本不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可以称为他的‘功绩’。 说句实话,最后弄成这样,玄烨……心里很懊悔当初年轻气盛,不会用更好的方法处理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溢美颂圣的话,玄烨通通都给打了回去。 ——他不想藏着掖着,用胜利的结果来掩饰这场战争的惨痛。 仗是打赢了,但那不代表朝廷和国家赢了,相反,他们付出了巨大且沉重的代价。 所以不管是朝廷还是他,都应该好好地审视反省。 玄烨直接明了地给这场战争定了性:“此次能够平定三藩,实是朝廷侥幸,若说成是摧枯拉朽得来的成功,辞过其实,以后都不必再提了!” 国家成了这副样子,满目疮痍,还在这儿歌功颂德,真是可笑! 玄烨不希望朝堂臣属,包括他自己,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所以他给出的态度明确且严肃:“吴三桂此次背叛圣恩,造反作乱,荼毒生灵,皆是朕德薄,不能绥抚之故。” 当初主张撤藩的是他,太皇太后和众多臣子也都曾劝他不能草率,是他年轻气盛,觉得‘撤亦反,不撤亦反’,力主撤藩。 所以现在造成这样的后果,他也没理由怨怪当初支持他撤藩的明珠等人,这个锅他自己扛了。 后世青史,自有评说。 至于群臣的颂圣,虽然是例行公事,但此风却不可涨。 玄烨直言道:“八年战乱,你我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言!以后加尊号一事,都不必再提!朕也不是在这儿与你们粉饰推脱,就是朕的实话,以后这等折子,都别再往御前递了!” 玄烨口气有些不妙,群臣噤若寒蝉。 把这股歪风邪气打下去后,剩下的就该办正事了。 首要的自然是重惩叛贼。 玄烨对于吴三桂可谓是恨之入骨,堪称他此生最恨的敌人之一。 玄烨下令将其剖棺戮尸,付之一炬,骨灰分发各地,以警告众人,其子孙也被斩杀殆尽。 吴世璠的首级到京后,交刑部悬挂于城门示众。 其余一干人等,要么被凌迟处死,要么被军前正法,无一逃脱。 早前率先投降,玄烨为了平叛没有追究的那批人,也全部被秋后算账,几乎都被革爵、赐死,耿精忠之子耿显祚更是将于百官之前凌迟处死。 玄烨:“早先有双亲及亲属曾为逆贼所害者,皆可参与此次执行。” 当初他招抚优待逆贼,有很多人内心不满,如今允许众人亲自操刀复仇,也算是一种宽慰了。 朝上显然有不少人亲属死于战乱,都对叛贼恨得咬牙切齿,纷纷赞颂:“圣上英明。” 倒是王辅臣,玄烨思量过后,放了其家人一马,没有再过多追究,只将其子撤职了事。 不过,图海因此事被冷落在家后,大约是心中太过畏惧玄烨上次那句‘一样人等’,加上久战在外,身体积劳成疾,实在无法再重回朝堂,便于十二月递上了乞休折子。 玄烨正好也不想再看到这等背叛圣心之人,就准了。 算他识相! 如此君臣也算好合好散了,等过段日子他气消了再说封赏的事吧。 谁知不过九天之后,玄烨突然收到消息,说是图海死在了家中,其家人对外的说辞一律是病故。 玄烨不明所以,怎么回事? 上次见图海,他虽说看着有些精力不济,但也不至于到大渐弥留的地步,难道是什么急症? 他让下面人去打探,结果…… 玄烨拿着底下交上来的密奏,对着乾清宫空寂的大殿默然了许久。 他其实,不过是气急了才说了那么句话,何至于…… 玄烨叹了口气,人已经去了,多说无益。他只好命大臣侍卫去图海府上祭奠茶酒,又赐了他家人三千两银子和蟒缎鞍马,以宽其心。 …… 除了惩处反叛首恶,藩镇割据的隐患也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玄烨和内阁几经商议,最终决定举凡此次反叛之藩属的官兵家口,要么遣散,要么划入佐领包衣。 索额图:“应将其分散于各省,不令聚集成势。” 玄烨点头:“准。” 经此处理,割据多年的三藩势力终于烟消云散。 玄烨为防再有藩镇做大,决定嗣后朝廷不再以兵权、土地赐予任何臣下。凡是立有大功的亲王,以后也全部只能留守于京师,不再分封。 绵延中华大地上千年的‘分封制’,至此彻底灰飞烟灭。 ——‘损益百王二千年之法,至是而大定。’ 至于满汉关系的修复,则更是重中之重。 民族融合是个需要耗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情,也不是一条政策就能完成的。 好在玄烨是个很有耐心的君主,他开始从小及大,由大到小,一点一点地对朝廷的政策进行调整。 对内荡涤烦苛,维新庶政,整肃吏治,强调君臣之间必须‘益加修省’。 对外‘恤民养民’,与民休息,争取民心。 对那些一直不与朝廷合作,倡导‘大义’的前明遗民,玄烨更是力争消除他们‘漠视新朝之意’,不管是其本人还是子弟、学生,或令其入仕朝廷,或入馆编书,总之通通归属到朝廷管辖范围内。 ——以遗民态度转变为契机,满清统治逐渐为广大汉族士大夫所接受,清王朝开始走向空前的巩固与统一。 ‘自康熙二十年以后,海内始有起色。’ …… 作者有话说: ①本章多处语言改写自史料,御诗,资料。 本卷没有完结,但下一章时间线小跳跃。 PS:满洲饽饽是我在看资料时觉得民族融合意味非常浓的一个食物品类。因为当看到这些详细的满洲饽饽名字时,直视感很强。 有很多我印象中就是生活中的很常见的普通点心,比如枣糕,萨其马,根本不会注意它们到底起源于哪一族。也没法确定到底是汉影响了满,还是满影响了汉,最后形成了现在大街小巷的京味儿点心。 但从今天看,这一点的融合无疑是成功的。 第91章 畅春 ◎云雾之中。◎ 康熙二十四年, 畅春园。 二月的京城依然寒风凌冽。 畅春园依山傍水,地广人稀,不似紫禁城那般宫苑重重, 墙高影深。 举目望去,一派天高地广, 不见边际。 好处是可以自由痛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不用担心整天对着重重屋子得近视。 坏处是一旦来了冷空气, 刮起寒风来, 所有地方的人都难以幸免,冻得人透心凉。 清溪书屋里,沈菡正在榻上给雅利奇整理衣服, 紫芙从外面进来道:“主子,太皇太后那边传话来, 说是今天一天都方便, 您什么时候带公主过去都行。” 沈菡点点头:“我们这边也快收拾好了,让季纶准备车, 咱们这就走。” 雅利奇已经知道‘太皇太后’是什么意思了,高兴道:“额娘,我们是不是要去给乌库妈妈请安呀!” 沈菡给她戴上棉帽子,笑道:“是呀, 咱们去给乌库妈妈请安,雅利奇还要记得给皇玛嬷问好, 知道吗?” 雅利奇点点头,她笑起来脸颊也有两个小酒窝,甜甜的:“雅利奇喜欢乌库妈妈。” 沈菡给她系上杨妃缎地彩绣满地娇的夹棉小斗篷, 配上头顶桃粉色的可爱小帽子, 雅利奇整个人显得粉粉嫩嫩的, 漂亮又可爱。 “额娘也喜欢,乌库妈妈年纪大了,雅利奇见到乌库妈妈要多陪她说说话,逗她笑笑好吗?” 雅利奇点头:“好的,我记的,要多抱抱亲亲乌库妈妈。” 沈菡摸摸她的小脸:“宝贝真乖。” 她们这一路也不能全程坐车,二月还是挺冷的,畅春园又大,外头一起风不是闹着玩的。 沈菡生怕她下车后再冻着,让人拿了双小靴子来给她换上:“好好抱着你的小手炉,要是冷就钻到额娘的斗篷里。” 雅利奇乖乖点头:“好的。” 她摸摸额娘的斗篷,又摸摸自己的,一样颜色

相关推荐: 终于对冰山男主下了手(H)   谈婚论嫁[ABO]   做局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欢乐颂同人新邻居   玩具   斗罗:手术果实,擅长研究她们   过气男演员的春天   堕天使大人有只鸟   十绝山   扶顺灭清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