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菡:“我最近也开始练字了,练了挺久了呢,我感觉进步很大。” 所以她就有点想显摆显摆。 练字这个事吧,一开始沈菡是真没想干来着——好不容易告别了应试教育,做什么再去找罪受。 但后来在宫里待久了,她发现这毛笔字竟然还是宫妃的必备技能。 别的不说,沈菡收到的拜帖很多都是人家自己写的。 她刚知道的时候很震惊,没想到康熙爷后宫文化水平这么高。 连青衿和紫芙都会写毛笔字,季纶的字叫沈菡看还挺不错的。 可沈菡是真不会写毛笔字,她回帖子都是吩咐永和宫的文笔太监代笔的。 次数多了吧,沈菡不免就有点那什么……略感丢人。 而且最主要的是,她发现皇上是真的很喜欢书法。 沈菡记得上辈子看到一个说法,说是康熙爷的文武双全更多是一种政治作秀,文是为了拉拢汉人,改善满汉关系;武是为了维护满蒙关系,教育八旗不堕祖宗尚武之风。 一开始沈菡也是这样以为的。 但是在皇上身边待久了,沈菡的想法慢慢变了。 若说皇上尚武爱骑射,沈菡觉得这里头确实是不乏政治意味。 她私底下见到的皇上,对这些事不算很热衷 ——说好地教她骑马呢? 但皇上对读书写字绝对是真的喜欢。 读书称得上是手不释卷,一有闲暇就读,一读就是好几个小时不挪窝儿。 而且他的涉猎还很广泛,儒、道、佛、医、农,沈菡在旁边瞧着,就没有他不感兴趣的。 最让沈菡佩服的是,皇上不是读读就罢了,他还会记住这些书,当成学习。 他这么忙,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处理朝政。 一早一晚还得去慈宁宫请安。 还要不停的见人,各种宴饮。 蒙古王公来了,他还得拉着人出去狩猎一圈,联络联络关系。 抽空还得关心一下后宫众人,见见儿女。 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这要换了沈菡,终于下班了,她肯定赖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 结果皇上却把这些空闲都用来读书写字了,虽然“工作需要”是一部分原因,但研习得这么认真,可见他有多喜欢。 所以,为了和领导保持一致,沈菡决定也开始学书法,反正她白天也无事可做。 别说,这个事儿吧,一开始挺难,但写得越来越好以后,还挺有成就感的。 沈菡信心满满写了一幅大字:“怎么样?不错吧?” 她最近的水平提升特别快,之前写得都和毛毛虫似的,现在基本都不抖了。 玄烨看着这幅和他三岁刚开始拿笔那会儿,水平差不多的字,再瞧瞧旁边沈菡的表情——一脸骄傲,正等着他开口夸奖呢。 这个,该怎么说才好呢? 玄烨:“额,进步特别大。” 要是跟之前连笔都不会拿比起来,那确实算有进步吧。 沈菡高兴:“是吧?我也这么觉得,紫芙她们都说我特别有天赋。” 玄烨:“这些奴才的话……”不能信! 沈菡两眼亮晶晶看着他。 玄烨:“……”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沈菡更高兴了,信心百倍:“接下来我准备学小楷,我听说卫夫人的簪花小楷甚美,我学这个怎么样?” 玄烨:“……” 玄烨抚额。 沈菡:“怎么了?不好吗?” 玄烨无奈地摇头一笑,把她拽过来,铺好纸笔: “不是不好,学书却须临古人法帖,只是你现在就临帖还太早了,得先从基本功练起。” 玄烨把住沈菡的手,一点一点教她:“用笔时要注意轻重疏密,运笔或疾或徐,各有体势。等你基本功练扎实了,朕再教你临帖。” 沈菡半懂不懂,不过皇上那么厉害,说得肯定没错。 而且教她写字的皇上好有魅力,果然认真的男人最帅! 沈菡:“那要练多久呢?” 玄烨给沈菡画大饼,对着她笑道:“你天赋那么好,肯定比旁人学得快,不用练很久就能临帖了。” 沈菡瞬间信心百倍——官方盖章呐,她一定能学好。 玄烨又道:“不过善书者虽多出天性,但大半还是依赖勤习。朕当年习书,每天也至少要交五十张大字的功课。” 沈菡一愣:“五十张?”这么麻烦吗? 玄烨见她有些犹豫了,又改口道:“当然了,你天赋好么,朕看一天二十张就行了。” 沈菡松了一口气,二十张还行吧。 第二天玄烨走后,沈菡马上兴致勃勃去书房练字。 一个小时后。 沈菡:二十张大字好像也不少啊? 两个小时后。 沈菡:皇上,你是不是蒙我啊…… 乾清宫里,玄烨想起昨天的事就忍不住发笑。 顾问行在旁边守着,见皇上批着奏折突然笑起来,正纳闷呢,就听皇上吩咐道:“去库里找几张董其昌的楷书,送去永和宫。” 顾问行忙应道:“是。” 作者有话说: ①八宝鸭做法改写自《故宫宴》八宝鸭菜谱。 ②“学书却须临……或疾或徐……”“善书者……勤习。”改写自《庭训格言》康熙的原话。 第36章 死心 ◎后宫众人,心思各异。◎ 沈菡接到字帖有些不解。 顾问行亲自来的, 解释道:“万岁说董其昌的字好,让您先观摩观摩,自己先练练, 回头他有空就教您临帖。” 沈菡谢过顾总管,命人把这几幅字挂到书房的墙上, 奉旨观摩。 虽然她不知道董其昌是谁, 也看不出这字哪儿好, 不过皇上库里的一定是好东西。 既然练字的字帖都是古董真迹, 那每天二十张就二十张吧,她就不计较他给她挖坑的事儿了。 不一会儿,小九又来了一趟, 送来了两罐普洱。 小九:“万岁道之前赏您那普洱有些陈了,这是浙江督抚新贡的, 特地让奴才给您送来。” 小九恭维道:“这是今年贡茶里最顶尖儿的一批普洱, 统共只有两斤,除了慈宁宫, 就只您这儿得了。” 沈菡心里一阵暖意流过:一天二十张一点都不多嘛,她不能辜负皇上的期望。 沈菡继续去书房练字了。 又过了几天,内务府来人了,说是要把正殿门口的紫藤掘了。 沈菡疑惑:“为什么?” 管事太监殷勤道:“万岁说您爱西府海棠和梨花, 让把这两棵紫藤换成西府海棠,后殿栽上梨花。” 沈菡:! 管事太监:万岁一说, 奴才们就去挑树了,挑了好几天,您放心, 给您挑的绝对是品相最好的。 沈菡: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每天还能再多写十张大字。 皇上去永和宫溜完一圈儿, 紧接着就命人一趟一趟往那送东西。 其他人虽不知道送的是什么,但要劳动顾总管亲自去送,想也知道肯定是好东西。 再说还有换树栽树这样的大动静。 后宫众人听说后,心思不一。 像乌拉那拉氏这样老早就不侍寝了,一心只在儿子身上的,听听也就罢了,于她又没什么妨碍。 她吩咐宫女:“把皇上前些日子赏的那把小弓找出来,虽说阿哥现在还小不能练,但偶尔让他拿着玩玩,皇上见了也高兴。” 皇上最爱满人尚武,保清现在是大阿哥了,可得做出榜样来。 像兆佳格格(布贵人)、董福晋这种失宠多年的,也就心里羡慕一会儿——这么些年,她们听到‘谁谁又成了新宠’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习惯了。 与其想着遥不可及的恩宠,不如想想乌雅福晋是不是个可依仗的,能不能巴结巴结,让日子好过点。 还有像咸福宫钮祜禄氏这种,打一开始就不在乎皇上的宠爱的,那更是如过耳清风——关我屁事。 不过寿嬷嬷倒是有些担心,想着主子要不要宣乌雅氏来见见。 钮祜禄氏不解道:“见她做什么?” 骂人家一顿? 还是打人家一顿? 或者假惺惺地姐姐妹妹寒暄一会儿? 寿嬷嬷:“……” 寿嬷嬷也不知道。 她纯粹是担心,怕这乌雅福晋风头太盛,再夺了主子的恩宠,但具体该怎么办,她也不懂。 钮祜禄氏正看宫册呢,闻言摇头:“嬷嬷多虑了,没必要。” 皇上的心思,哪是后宫女人能左右得了的? 皇上的恩宠,也从来不是抢来或争来的,那是皇上愿意给你的。 而皇上之所以愿意给你,那一定是你对皇上有用处,有宠爱的价值…… 钮祜禄氏看看桌上成堆的簿册——这是太皇太后着人送来的,宫中各项事务的簿册。 这些日子,每天都有姑姑来咸福宫教她宫务。 她上次去请安,太皇太后还特意问她:学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能上手了吗?下个月能不能全接过去了? 瞧,这就是她对皇上的用处,也是她获得恩宠的原因。 皇上不看重她的美貌,也不在意她的秉性,甚至无意探究她内心的想法。 他喜欢的,是她的家世和教养。 她的家世可以帮皇上稳固朝堂,而她的教养能为皇上襄佐内政。 钮祜禄氏虽自幼入宫,但并不缺教养。 她身边的姑姑嬷嬷都是从公府精挑细选带进来的,一直在教导她理事持家。她入宫后也一日未曾放弃读书学习,所以她才能很快上手宫务,理清宫中人事。 皇上欣赏她这一点,认为她有能力主持宫务,简而言之,对他有价值。 所以皇上才愿意给她地位和恩宠。 至于她脾气硬不硬,性子温不温柔,对皇上来说根本不重要 ——因为他自始至终就不是因为“能讨皇上欢心”坐上高位的。 钮祜禄氏淡淡道:“嬷嬷不用担心,只要我的家世和教养一直在,我的恩宠和地位也会一直在的。” 寿嬷嬷虽不太明白,不过既然主子对此事毫不在意,她自然也不好再多言了。 不过说起家世,又触动了寿嬷嬷另一件心事:“那佟佳氏……咱们要怎么办啊?” 佟佳氏一进来,宫里就传出那样的谣言,越传越热闹。这和传马佳氏那会儿还不一样,马佳氏的家世和她们主子可没得比。 这佟佳氏可不得了,别管佟家本身怎么样,那都是皇上的母家。 而且听说太皇太后也让她襄理宫务…… 寿嬷嬷心急火燎,她一直以为主子这继后没跑了,结果现在突然杀出来个程咬金,万一“主子娘娘”再飞了可怎么办? 主子现在就靠这么一口心气儿活着呢,这一次要是又让人压在下头,她还能有心气儿吗? 钮祜禄氏手里的笔一顿。 好半晌,她漠然道:“不怎么办。” 寿嬷嬷:“啊?这……”就干等着吗? 钮祜禄氏看她:“不然能怎么办呢?” 连皇上的恩宠她都左右不了,立后这种事轮得到她说话吗? 皇上要是决定立她,不会来问问她愿不愿意;要是决定立别人,那更不会在意她的感受。 就像太皇太后把这一堆宫册交给她,难道还要问一句她愿不愿意吗? 钮祜禄氏继续埋头看簿册。 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顶着家族的荣耀和父亲的遗泽枯坐在宫里,等着看这皇恩最后的去处。 宫里有对沈菡受宠无感的,自然也有受影响比较大的,比如张福晋、易格格这、完颜格格等人。 她们本来多少是有些宠爱的,虽远远够不上盛宠的标准,但皇上以前还挺雨露均沾的,她们每个月怎么着也能轮上一两次。 结果自从乌雅氏冒出来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们竟然慢慢都失宠了? 皇上宣召的次数越来越少,特别是这些日子前朝忙起来后,除了偶尔去一趟永和宫,其他人几乎很难见到皇上。 张福晋有女儿在身边养着,心态倒还好,总归有个依仗。何况自从前年她生完公主,皇上对她的恩宠本就已经大不如前,这两年她也看淡了。 易格格等汉女,身份低微,朝廷现在对外的规矩还是“满汉不许通婚”,所以她们就算得皇上的恩宠,也只能在宫内无名无分地活着,至多像张福晋那样,好命诞育皇嗣,能提一下待遇,但最后也只能止步“庶妃”。 至于皇上宠谁不宠谁这种事,她们心里再不舒服,也只能听着、看着,根本没有底气置喙。 就算想找乌雅氏的麻烦,但她们现在既见不着皇上,又够不着乌雅氏,这个麻烦怎么找,还真是个问题。 完颜格格倒是家世好,但无奈她样貌平凡,宠爱十分有限,要不是康熙十年进来的六位外八旗格格里,死的死,小的小,回娘家的回娘家,剩下个李氏还性子太硬,皇上不喜,她连这点宠爱都不一定有,所以她向来也不敢当着皇上说什么。 不过,虽然后宫众人心思各异,但有一点,大家倒是看法一致 ——变天了,属于马佳氏的时代终于彻底结束了。 被宣告成为过去式的马佳氏本人,却没有外面想得那么痛苦难过。 皇上对她盛宠不在的事实,就连完颜格格这种后进宫的人都能看清,马佳氏本人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实际上,她正是最早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人,也是不得不面对这种结局的人。 从她得宠的第一天起,失宠的结局就在向她逼近。 因为时刻笼罩在这种阴影下,马佳氏其实一直很清醒,她无时无刻不在为迎接这个结局做准备。 太皇太后并不真正理解她,她根本不是因为皇上的多情和薄情而痛苦。 自古帝王皆多情,她幼年入宫,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多年,受教良多,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她从未奢望
相关推荐:
连襟(人格分裂1V3 h)
有你的世界(1v1 H)
重回列兵许三多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扶顺灭清1644
绝非善类
错误时间上了错误的人妻
兽人美男后宫
无心(1v1)
我被甩了之后睡了我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