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就那些地,他们多干点,你们是不是就能早点干完? 那咋的,要是没有知青,那赶上雨就不耽误事了?这人多了,就算赶上啥事了,是不是能多抢收回来一些? 那一垧地,你们收了八亩,还剩两亩,那要是有他们溜缝,这两亩是不是就完事了? 怎么这帐还算不明白呢?” 回头再安慰知青, “你们都没干过农活,秋收又是最累的时候,这个劳动强度对你们来说,是有点拔高,但是我相信,你们的毅力和努力,和你们建设农村的热情,肯定会鼓励你们克服一切困难,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 这边是头一年这么大批的下来知青,村民们的抵触还没有那么强烈,倒是也挺劝。 更主要是,人家爱国说的也没毛病,就当他们是来帮忙的,他们干点,不就早点完事吗?省下时间干点啥不好? 知青们听着这么当面说自己干不好活,生气不忿自然是有的,但是他们也跟着干了一段时间,就是锄草,他们都不大能跟的上呢,这秋收一听这就打怵,更是生不起什么心思。 陈建国他们这批老知青和村里人都熟了,也听的明白不是在埋汰人,实话实说,就是他们几个,跟着一整个春种,就累的不行,到最后差不点都成了垫底,那时候就听村民说了,这算啥呀,你等秋收的。 秋收已经成了他们几个心里的魔咒了,也就那点不退缩的勇气支撑着他们还站在这。 不过刚来两天的几个人不明白,尤其是陈红丽和杜秀玲,看着知青们就这么接受了村里的安排,杜秀玲张嘴就来, “村长,你这是看不起我们知青吗?我们是响应号召来建设农村的,但是你这态度很不端正,我们怎么就不能当秋收的主力了?你不光是歧视知青,还是对女知青的不尊重。” 刘卫民卡巴着眼睛,满是疑惑,回头看刘爱国,她说的是啥?我没听清! 老知青嗤笑,新知青也一脸怪异的看着她们,魏淑娟更是,不自觉的往后退,要跟她们拉开距离。 钱程也不客气, “东哥,这是傻子吧?人家老农民都说累的活,她要去当主力?人家不是都给咱们适应的空间了吗?还想咋的?” 袁野点头, “可不是傻子吗?弄不清楚情况就瞎咋呼,还主力?溜缝能溜明白都不错了。” 李燕大眼睛瞪得溜圆, “哎妈呀,还真有胆大的呀?” 回头就问简单,毕竟是唯一参与过秋收的人,哦,不,还有谭雅君。 “小单单,秋收这么可怕吗?” 简单没说话,谭雅君接过去, “她没赶上,去年减产,压根儿也没收上来多少。 我跟着柳家屯那边参加了好几年秋收,这么说吧,如果按劳动强度来说,秋收是春种的两倍还要多。” 李燕顿时被吓住了, “啊?” “确实,不是我吓唬你。” 谭雅君指着远处的庄稼, “看见那边的苞米了吗?前段时间锄草,你不还说里面闷得慌,还拉皮肤吗?” 李燕呆呆的点头, “是啊,” “秋收的时候,早上四点多上工,就是钻进那苞米地里,一人把着两垄,把苞米棒子掰下来,扔到背篓里,满了就背到地头,然后再回来。 或者,是先拿镰刀把苞米杆子放倒,隔一段码一堆,然后一堆一堆的扒拉着把棒子掰下来。” 李燕想象着,那个闷热她是觉得受不了了, “那,放倒了不行吗?” “行啊,不过带着棒子的话,那苞米杆子也要沉,而且,有时候拿不好就失重,会来回晃,往下扔的时候也要使劲才行。” 摆脱了闷热,别的李燕不在意, “没事没事,只要掰不让我在那苞米地里憋着就行,感觉四处不透风,那我早晚得憋死。” 这会儿简单才点头, “对,而且最后的最后,苞米都收回来后,还要把外表的苞米叶子都扒掉,不然一捂那苞米就容易变质。” “那,那为啥掰的时候不直接扒了呢?” 第165章 “我猜,一个是浪费时间,再一个,那苞米叶子还能烧,中间那几层干净的,烫烫还能放在帘子上蒸干粮啥的,都能用,都扒掉了,就只能跟着苞米杆子一起烧火,或者粉了喂牛,那不是都白瞎了吗?” 李燕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 “对哈,咱们蒸窝头,那帘子上放的就是苞米叶子哈?” 说着就苦恼的挠挠头, “那这么说,这还是好东西呢?哎呀,那没办法了。” 刘卫民几个被杜秀玲这话都气笑了, “想当主力,行啊!觉悟高! 来来来,强子,你过来说说,主力一天要干多少工?” 记分员刘国强从一边挤过来,手里拿着上半年记工分的本子,抬头看了一眼大放厥词的女知青, “咱们刘家屯的壮年汉子,一天十到十二个工分,这么说你可能不能理解,这么说吧,就前面的苞米地,这一根垄这头到那头,大概两根垄能算上一个工分,十个工分,大概二十根垄吧。” 女知青们顺着视线看过去,顿时就吸了一口凉气,老知青们这半年都是在这片地上干活的,一看大概也知道这垄是什么情况,大概多少活计,王红梅这委屈又上来了,酸唧唧的, “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垄三垄的,说着简单,看着简单,看看你们一上午能整几垄? 还是说你们能比男知青干的更多更快?” 一说男知青,村民的目光不可避免的都落在了不多的几个男知青身上,新来的凌卫东几个还好说,跟着干了大半年的陈建国,李建业,王建成几个就成了关注的重点,还有个林东方也一样,得到了村民的注目礼。 杜秀玲拽着想往回缩的陈红丽,也看向几个男知青, “陈知青,你是来的最早的,王知青,李知青,不说我们几个女生,你们就愿意被人这么歧视吗?我们是来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还没开始建设就这样被人侮辱,我可忍不了。” 就是平时的老好人王建成,也笑不出来,他也没想明白,哪句话就成了歧视,侮辱了? ”村长说的不对吗?你们刚来,也没有干过农活,本来就需要适应一下,这是村里对大家的体贴。 你要是不理解,你可以来问我,问老知青,你这话就有点不对了啊。” “李建业没吱声,这半年,即便是上工,他也就能拿五六个工分,说这个话题,他是没有什么底气。 不过后面的林东方也不乐意了,他还着急回去呢,明天秋收,干粮还没做够呢。 “别说那些没用的,主力不主力的,实力说了算。 你要是能一天拿十个工分,不说别的,我就佩服你。 再说了,什么是主力? 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那就是做贡献了,跟农民伯伯比干农活,你有那个优势吗?” 话说的不客气,语气也挺冲,杜秀玲当即就上前两步, “你说什么,你...” 旁边的陈红丽死命的拉着,没办法,杜秀玲不松手,自己也没地儿躲, “秀玲,咱们虽然是响应国家号召来的,但是人家林知青说的也没错,我们没接触过这方面,跟乡亲们比,我们确实还需要学习,乡亲们也是好心,肯定不是故意要看不起我们的。” 简单和一起过来的明珠对视一眼,这话? 然后就听到不远处一声冷笑, “嗬!” 俩人顿时就齐齐的把脑袋转了过去,看热闹。 哦,是钱程,跟凌卫东一起的那个男知青。 杜秀玲也听到声音,回头就是一阵输出, “笑什么笑?别忘了你们也是知青的一员,我被人这么说,你们就很光荣吗?” 转头回来余光又看见简单,正跟明珠俩人说说笑笑,还不时的跟身旁的刘秀分享几句,气氛很是欢快,心里的不快直往上冲, “哼,别都跟某人似的,眼皮子浅的很,跟一群未开化的泥腿子说说笑笑,谁知道都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为了口吃的,为了躲避干活,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简单懵了一瞬,一听说说笑笑,就知道是在说她,可是什么手段?她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她自己怎么不知道? 这泥腿子三个字一出,其他的知青顿时就变了脸色,连陈红丽都死死的拽了她好几下,恨得牙根直痒痒,你能你就自己往上冲,死命的拽着我壮胆干什么? 不过这时候还是要先应付眼前,没看村民们都不高兴了吗? 当即就怒斥, “杜知青,你胡说什么呢?” 其他几个知青也纷纷找补, “就是,你是疯了吗?什么话都说?” “都不用往上数三代,我爷爷和太爷爷就是泥腿子出身,我奶奶现在还种着园子呢,咋的,我们这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也成了错误了,这是啥时候的政策?” 似是一盆冷水,杜秀玲算是清醒一点,脸色一变,她就是随口一说,话赶话,什么政策?跟政策能扯上什么关系? “我...” 看她不敢说啥了,刘卫民重重的哼了一声,这两批新知青,还真是,啥都敢说啥都敢干呢,看来,还是活计太轻快了,没累着,当即心里就下决心给这几个人增加任务量,累着了就没心思没力气想东想西了。 “也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刘家屯都是根正苗红的三代贫农,还有好几个光荣的退伍军人,不说别的,对政策的支持,个人觉悟,和对集体的忠诚,都是无可挑剔的,我担任这个村干部也是得到领导和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的,如果有谁觉的我们刘家屯的管理有问题,对知青不公平,那么,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或者直接去县城找知青办主持公道。 我刘卫民不怕告,如果我做得不对,你就是告到京城我也不怕。 但是,只要你还在刘家屯的一天,那你就要守刘家屯的规矩,守国家的政策,执行知青的工作内容,和劳苦大众在一起,早日融入到劳苦大众的队伍中去,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166章 被这么一怼,杜秀玲刚才攒起来的那点勇气也几乎都散光了,蠕动着嘴唇,半天也没说出来什么。 一边的陈红丽也不敢说什么,小打小闹的使使小性子,她们擅长,但是这种形势,她也是打哆嗦的。 一群汉子是最最看不上这点的,还没开始干活呢,就开始要好处,打大旗,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就在这大言不惭。 和小简知青一对比,这新知青更是啥也不是了。 刘卫民也是这么想的,一样的下乡知青,人家小简知青去年来的时候才十五岁,还是孤身一人,倒不是说他们这么多人,就非得贪得孩子嘴里那口吃的。 就是说,这人命关天的事,这艰难的关头,人家小简知青就能各种借口的帮忙,还不顾危险的去深山找吃的,大公无私的分给村里人。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大山的确是宝贝,他们村这些年也没少借着这大山的力,但是该说不说,大山里有好东西,老天爷赏的,那都不用说,谁有能耐就去找呗,别人顶多眼红一下,但是只要不过分,也不会说什么。 就是本村的村民,多少年的交情,在这年头找到粮食也不一定就能这么无私的都交给村里,谁还没有点私心呢,七大姑八大姨,谁都不少。 但是人家小知青就是能做到,找着吃的,回来第一时间就告诉他们,那不明摆着就是送给他们的救命粮么? 咱就是说,换个人,换刚才说话的知青,她能做到吗? 不光刘卫民,在场的人都心里清楚,如果是这个杜知青遇到这种事,肯定是不会声张的。 不说东西,就说这个格局,这个胸襟,高低立见。 刘爱国也沉着脸, “刚才有人说什么?说小简用了啥见不得人的手段?躲避干活? 谁见着了,来跟我说说。” 杜秀玲双腿又是一阵哆嗦,紧紧的靠着陈红丽,一声不敢出。 村民们义愤填膺的看着新知青,几个人也不敢动,只能静静地听着。 “你们这些知青都是后来的,可能是不太知道,尤其是今年来的,可能是更不知道咋回事。 说你们聪明呢,还是该说你们蠢? 但凡有一个人,知道不懂就问,你们也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 刘家屯的老少爷们,乡亲们,简知青是咱们的什么人?” 底下的人顿时七嘴八舌,不过也听的出来, “恩人!” “救命恩人,我老娘的命啊就是小简知青救回来的。” “要没有小简知青,咱们早都饿死了。” 虽然回答并不齐整,但是该听的不该听到,能听清听不清的,他们基本也都听见了,尤其是刚才胡咧咧的杜秀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明珠轻轻怼了怼简单, “你干啥了?救世主啊?” 简单是真没想到,一个秋收动员大会,怎么成了她的表扬大会了? 看着新知青们变幻的脸色,刘爱国满意的弯起了嘴角,果然,这种事还得他来,靠刘卫民那个锯嘴葫芦,哼? “也别再想说啥,简知青干了啥见不得光的事,咱们刘家屯的乡亲们都不能干,乡亲们,是不是?” “是!” “对!” 忽悠完了,刘爱国就后退了几步,刘卫民上来总结, “不要以为自己就那点能耐,就把别人想的和你一样无能,有时候,人家就是不惜答搭理你。 行了,该说的都说了,明天秋收,不准请假。 这是咱们一年最累的时候,也别差这几天,该补的补,没有油水哪有力气干活啊,是不是乡亲们?自己家的老爷们自己得心疼啊!” 村民们一阵笑骂,然后才各自走开,简单还犹豫着是跟着明珠回家,还是跟李燕回知青院看热闹。 见状,明珠也不客气,一手挽着简单,一手拎着东西, “走走走,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想看看她们是啥反应?” “你?” 简单一言难尽, “你是个已婚人士,来看这种热闹,合适吗?” 短短几天时间,明珠已经放开了,尤其是和几个老知青,已经能像朋友一样的轻松相处,可见林东方的能耐了。 “那我也是一个知青啊,知青内部的矛盾,咱们也要尽量的在内部解决,别让别人看了热闹,免得到时候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啥?”这是虎不愣登的李燕, “哎,你们说,那杜秀玲,回去不会再来找麻烦吧?不能把刚才的事都往这边赖吧?” 简单和明珠异口同声, “那可没准儿。” 异口同声,又相视一笑,感觉更近了一些。 这感觉,又玄幻,又说不清楚。 跟明珠相处的感觉,特别的自然,合拍,就是跟李燕她们几个都没有的这种欢喜的滋味。 “那不行,那我得赶紧回去,”李燕一边说,一边就已经开始撸袖子了,看着像是去踢馆的。 几个男知青跟在后面也在小声的说着什么。 明珠赶忙拦住李燕,眼带羞涩,但是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我跟东方商量了一下,这也马上就秋收了,反正我们也不打算办婚礼,干脆,今天就道我们那边吃饭吧,就当是给我们暖房了。” 这么一说,李燕也不着急走了, “真的?那可好了。” 虽然俩人的速度有些出乎意料,但是看着精神状态,很显然都很不错, “恭喜你们啊!” 明珠的小脸又红了一个度, “你们就别说这个了,待会就别做饭了,一会看了热闹就直接过去吧?” “行行行,今天吃顿好的,明天干起活来是不是会多得两个工分啊?” “哈哈哈!” 到了知青院,很意外的静悄悄,几个人也是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情况啊?他们还能当做没事?不像他们的性格啊?” 凌卫东看了一圈,淡淡的开口, “不会,估计是心不齐,没打起来。” 心不齐? 简单一想,也是。 陈红丽和杜秀玲看着关系很好,一起的魏淑娟现在看着还行,不像会和她们同流合污的样子,这批的三个男知青又都跟他们走得近。 王红梅嘴碎,但是大事不敢干,苏红是个清高的,若没有意外,应该是不屑跟她们为伍的,还有一个暗坏的唐翠,自我感觉良好的李建业,还有一个总想和稀泥的老大哥王建成,可不是心不齐么? 第167章 王红梅嘴碎,但是大事不敢干,苏红是个清高的,若没有意外,应该是不屑跟她们为伍的,还有一个暗坏的唐翠,自我感觉良好的李建业,还有一个总想和稀泥的老大哥王建成,可不是心不齐么? 兴致勃勃的回来,结果这边实在不给力,让一群想看热闹的人都有些扫兴了。 “行了,这样不好吗?这要是真闹起来,咱们也没有消停日子过啦!” “行吧行吧,下次有热闹想着叫我。” 放心吧,就他们这性子,两天不打三天早早的,热闹在后面呢。 说是暖屋子,但是人家毕竟是新婚,几个人都回屋找了东西,多少都是自己的心意。 李燕几个人合伙给带了一大块布料,男知青好办,直接给林东方就行,简单也随大流的回去翻了一块大红牡丹的床单,没想到让几个女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赘婿
狂野总统
媚姑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