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赵慎给她碗里夹了菜道:“先吃点东西再喝,剩下的两坛,还在后院的树下埋着,你以后想喝可以自己去挖。” 纪云舒听话的吃了菜,然后跟赵慎将一坛酒都喝了。 她不记得丫鬟什么时候进来收拾了碗筷杯盏,只记得赵慎将她抱到床上的时候,身上像是着了火一样的热。 “你确定给我喝的是正经酒?” 她忍不住咕哝。 赵慎吻着她的唇轻喘着笑:“哪里不正经了?” 纪云舒两只胳膊攀着他的脖子,咬了下他的唇:“哪里都不正经。” 赵慎拉着她滚进了被子里。 第二日醒来的时候,纪云舒瘫软在锦被里,只觉得浑身酸软,一动都不想动。 可想到今日得去给姚氏请安,便挣扎着要起身。 赵慎早就起了,见她迷迷糊糊的要起床,便道:“困就再睡会儿,我让人去姚氏那里说了,你不舒服,今天不去请安。” 纪云舒:“这不太好吧,我也不是起不来。” 赵慎将她摁回被窝:“这种面子上的事儿以后不必勉强做,反正以后咱们跟她的关系好不了。” 纪云舒想起他已经将姚氏的事和赵恒的身世告诉了赵侯爷,便问:“你准备对付她了?”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家里有这么条毒蛇,确实是个大麻烦,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咬一口。 赵慎道:“我猜她会先来对付我。” 纪云舒笑道:“那我们应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表面的和平,毕竟她那样沉得住气。而且以现在赵恒的情况,即便你有事,爵位也未必就能落到他头上。” 书中,赵恒踩着纪家父子的尸骨建功立业之后,赵慎才死。 赵恒顺理成章继承了爵位。 可现在,赵恒还什么都不是,又没有侯爷的支持,赵慎的腿好的消息刚传出去。 依仗姚氏的谨慎,她不会轻举妄动的。 毕竟以后有的是时间,何必争这一时。 赵慎道:“我已经让人去暗阁买赵恒的身世了,暗阁若是真的跟雍王府有关,那姚氏很快就会知道,我在怀疑赵恒不是我爹亲生的,她可就没有时间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毒 纪云舒:好吧,看出你有多讨厌姚氏了。 不过和姚氏闹翻是迟早的事,她也想知道提前揭开赵恒的身世,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她转了话题问:“你今日是不是要进宫?” 赵慎笑着看向她道:“嗯,皇上传了口谕,让你也一起去。我在等你呢。” 纪云舒瞪了他一眼:“那你不早点叫我起来?” 说着她便起身穿衣梳洗。 赵慎在一旁帮忙:“别着急,还早呢,这个时候皇上还在上朝,没功夫见咱们。” 纪云舒没好气道:“我要先去看姑母。” 她这些日子在外面,姑母一定担心坏了。 纪云舒利落地将自己收拾好,草草用了早膳就上了进宫的马车。 赵慎陪她先去了太后的宁寿宫。 一进门太后身边的温嬷嬷就迎了上来:“夫人可算来了。” 纪云舒跟赵慎上前给太后请安。 太后虽然之前就从纪云舒这里知道赵慎的腿早就好了,可此时看着他行动自如,还是为侄女感到高兴。 “阿舒,快过来让姑母看看。” 纪云舒走到太后面前,有些歉意道:“是我不好,让姑母担心了。” 太后拉着她的手不满道:“明知道哀家担心你还非要去。” 纪云舒笑道:“我亲自去才能安心嘛,而且我长这么大都没有离开过京城,当然想出去看看,肃州还挺好玩的。” 太后没好气道:“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这一趟有多危险。” 她说话的时候,还瞪了赵慎一眼。 赵慎行礼过后,就立在旁边,一直关注着纪云舒,自然也看到了太后的神情。 他请罪道:“是我连累云舒受苦了,还请太后降罪。” 太后正想说什么,感觉到纪云舒在一旁拉了拉她的衣袖,到嘴边的话便换成了:“罢了,你也是为皇上办事,我听说你受了重伤,要不要叫御医来看看?” 赵慎道:“多谢太后,我的伤已经好了。” 纪云舒也道:“姑母不必担心,他身体好的很,那点伤早好了。” 听他们都这样说,赵慎看起来也确实没什么不妥,太后懒得多事。 正好皇上下朝,听到他们夫妻进宫了,便让人来请。 纪云舒只好跟太后告辞,临走前还不忘道:“姑母,我一会儿再来找您。” 太后虽然还有很多话要问她,但知道皇上叫他们去应该是有重要的事,便挥挥手道:“知道了,哀家让人给你准备你爱吃的。” 赵慎跟纪云舒进了御书房的时候,里面已经被清场了。 除了景明帝一个人都没有。 赵慎跟纪云舒刚要行礼,皇上已经道:“不必多礼。” 赵慎还是坚持将礼行完:“礼不可废。” 纪云舒本来打算起身的,不过觉得赵慎这样做也有道理,就算他们刚为皇上出生入死回来,也不能让皇上觉得他们对他有半点不敬。 景明帝见两人如此,无奈地对赵慎道:“又没有外人在,做什么这样古板?” 赵慎没有回应这话,而是从袖中拿出一块令牌,交给了皇上:“臣幸不辱命。” 皇上接过那块金牌,叹了口气道:“肃州的事儿朕都知道了,这次真是辛苦你们了。” 赵慎道:“都是臣该做的。” 皇上没好气道:“行了,坐下慢慢说吧。” 纪云舒还是第一次见景明帝和赵慎相处,还以为两人兄弟情深,没有到是这么个风格。 也是,谁能真的跟皇帝称兄道弟呢,那不是找死吗? 赵慎这样虽然显得有些古板,但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安全。 她从进门就在打量皇上了,没看出来有什么毛病,见这两人都没有先开口,便问道:“皇上不是生病了吗?到底怎么回事?” 皇上也不避讳,直接道:“朕叫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事,之前明澄一再提醒朕要注意身体,所以朕觉得这事应该跟你们说一声。” 纪云舒和赵慎都看向皇帝。 景明帝继续道:“就是阿舒离开不久之后,朕时常觉得精神不济,一开始以为是事情太多,有些累,太医诊过脉说没事之后,朕便没有放在心上。可是从那之后,朕总觉得浑身乏力,太医也看不出来有什么毛病。” 纪云舒一听这症状,心中就有数了,只是她没有想到宫中这样严防死守,皇上竟然还是中了招。 她有些后悔自己走之前没有将雪葵花的事情告诉他,让他提防香料。 “您那段时间接触过什么特别的香料吗?” “香料?”景明帝有些奇怪地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纪云舒便将她离开京城前,有人去医馆闹事的事儿说了一遍。 “医馆的大夫告诉我,这雪葵花毒性轻微,并不足以致命,但有人用它配置香料,却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人身体虚弱而亡,大夫也查不出来,我听皇上的症状,跟中了雪葵花香料之毒十分相似。” 有人去纪云舒的医馆闹事这事儿皇上也是知道的,当时赵慎不在,他自然要看顾着点儿纪云舒。 他记得事情还是萧昱处理的。 皇帝的脑子也不是摆设,他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件事,立马就察觉了其中不对劲儿的地方:“一个普通人中了这么罕见又不会死人的毒去你的医馆闹事,你觉得是为了什么?” 纪云舒发现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她直接道:“当时因为我的医馆受到排挤,我以为是有人故意找麻烦,想让我的医馆开不下去。但皇上的身体真跟雪葵花有关的话,那应该是有人在提醒我。” 景明帝道:“朕的身体御医都查过了,没有人诊断出中毒。” 这次赵慎终于开口:“那么这些御医,要么医术有问题,要么人品有问题。” 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景明帝并不是什么天真的人,知道真相肯定是赵慎说的其中一种。 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兼有。 斟酌了一瞬,他便对纪云舒道:“那就让你医馆里的大夫有空进宫一趟给朕看看吧。” 纪云舒发现皇上对他们夫妻的信任似乎有些过了头。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 她便顺便将一尘的事情交代了出来:“想必大统领也告诉您了,我在周府救赵慎那次,用了点特殊的东西,那就是他炼丹的时候发现的。” 皇帝:“那他到底是大夫还是炼丹的道士?” 孤行回来确实说了纪云舒手上有一种杀伤力极大的东西,等闲高手也能在一瞬间被炸死,没想到是这么个来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授官 道士炼丹的时候会爆炸,他也是听说过的。 可他只听说过那些道士想尽办法让炉子不要炸,没想到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专门研究爆炸。 纪云舒道:“他既是炼丹的道士也是大夫,医术还挺好的,更是擅长毒术,所以才会知道雪葵花这样稀奇古怪的用法。” 她说完,见皇上眸子幽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干脆从自己袖袋里取了几颗剩的小黑球交给皇上。 “就是这个,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想到他真的能做出来,当然这也只能算半成品,它的威力还可以更强,皇上可以试试。” 景明帝拿起一颗认真看了看,半晌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但他知道孤行不会跟自己说谎,便问纪云舒:“你的意思是?” 纪云舒坦言道:“这东西关系重大,我希望皇上从工部拨点人手和钱财,专门研究。” 景明帝立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样的东西把持在纪家女儿手中确实不合适。 可他更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朝堂上有多少可靠的人都不清楚,他若是将东西放到工部去研究,研究出来的配方怕是随时都会泄露出去。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问赵慎:“这事儿你怎么看?” 赵慎道:“这东西威力巨大,研究出来不管是战场上,还是其他地方,都有极大的用处,但云舒这次用了它,估计已经引起了注意,所以一定要注意隐秘。” 景明帝道:“朕这里盯着的人太多了,这样吧,朕出钱,你们自己想办法去做。” 他很清楚,关键时刻,这东西可能就是自己的底牌。 纪云舒有些错愕,皇上竟然让他们自己搞? 景明帝看着她诧异的样子,好笑道:“你之前不是跟朕说,纪家跟朕是血亲,永远不会背叛吗?” 纪云舒连忙道:“那当然,可皇上突然把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我还是有些受宠若惊。” 景明帝听她说受宠若惊,不由好笑起来,随即又想到,之前他对纪云舒这个表妹其实只是维持着面子情,并没有真心宠过她。 可她却实实在在地在操心他和太后的母子关系,他的身体。 这次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跑了一趟肃州,虽然她最初只是为了救赵慎。 可结果是她帮自己稳定了肃州。 “这是你该得的。”说完皇上又想起什么,问:“朕听说你还想造海船?” 纪云舒也不隐瞒,十分坦荡道:“一开始是因为缺钱,但研究了一下发现,东南的那些海寇,这些年是不是太猖獗了些?” 说起这个,景明帝也皱起了眉头:“这事儿朕已经派人去处理了,只是那些人上岸抢完就跑,茫茫大海,也不好追。” 纪云舒道:“总不能任由他们一直这样抢下去,咱们现在开始造船,建一支海军,迟早能把他们都灭掉。” 肃州的事情,给了景明帝迎头一击,让他认识到自己对边境的掌控有多弱。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京城也不太平,他最近身体又总觉得疲惫。 所以最近景明帝很有几分深陷在泥潭里,危机四伏,却不知从何处着手的感觉。 但现在看到纪云舒这样信心十足,朝气蓬勃的样子,他突然觉得事情没有糟糕到自己想象的地步。 他笑道:“罢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有明澄看着,朕也不怕你翻了天。” 纪云舒不由欢呼:“皇上,你真好。” 景明帝:“……行了,朕的身边不知多少人盯着,你的事情朕就不参与了,缺什么跟朕说一声就行。” 纪云舒知道他这么说不仅是为了保密,也有点不相信自己能折腾出什么来。 不过她不在意,只要将那些东西都过了明路,她也就不用担心皇上日后会因此猜疑纪家。 更重要的是,有皇帝的支持,她做事情就能方便很多。 再想招揽像孟天枢那样的人才,就容易多了。 赵慎听他们把事情谈妥,才将话题转了回去:“这些事情以后再说,现在重要的是让一尘给皇上看看,到底是不是雪葵花的香料?” 景明帝道:“让一个道士进宫难免招人口舌,不如朕找个时间出宫一趟吧。” 赵慎不赞同道:“如今京城鱼龙混杂,皇上出宫太危险了,而且这期间若还有人继续给您下毒呢?” 景明帝道:“朕堂堂一个皇帝,难道要被他们吓成缩头乌龟连宫门都不敢踏出去吗?放心,朕不傻,这些日子几乎没有去后宫,目前应该还没有人能把毒下到乾清宫里。” 赵慎听他这话,便明白被下毒的事他应该是心中有数了。 也不再多说什么。 景明帝笑道:“倒是你,既然不装残废了,也该领个官职了吧,京兆尹怎么样?” 赵慎皱眉道:“不怎么样,我一出仕就是正三品的官,皇上觉得能服众?” 景明帝似乎知道他会这么说,不疾不徐道:“你这些年做的事儿,朕都让人记着呢,那些功绩一旦为人所知,没人会说你担不起正三品的官。” 这话让纪云舒有些刮目相看,她以为皇上让赵慎装残废,暗地里做他手中的刀,是为了更好的掌控赵慎。 现在看来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皇上虽然多疑,但胸襟很宽广。 见赵慎还有些迟疑,景明帝又道:“你也知道,朕实在没什么信得过的人,现在暂代京兆尹一职的还是阿昱,他是个什么德行,你比朕清楚,隔三差五就进宫来跟朕哭诉他有多难,只有你能帮朕了。” 看着皇帝装可怜博同情,只为了让赵慎做官,纪云舒只觉得叹为观止。 看的出来,景明帝传口谕让他们尽快回京,根本不是因为生病,而是想要赶快让赵慎接手前任京兆尹秦奉唯留下的烂摊子。 赵慎思虑了片刻,又听他这么说,只能答应下来,不过还是道:“我才刚回京,任命的圣旨你过几日再宣吧。” 景明帝不满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赵慎面不改色道:“我在肃州受了伤,还得养养。” 景明帝:以前舍生忘死的人现在竟然学会偷懒了。 他一脸幽怨地对赵慎道:“那你尽快,早点上任将京城的事情理顺,朕这些日子看谁都像细作和叛徒,上朝的时候心惊胆战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怕朕鸟尽弓藏? 虽然知道皇上是装的,但他确实向自己袒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赵慎自然无法拒绝。 见他终于点头,皇帝满意了,不过他也确实担心赵慎的身体:“倒也没那么急,你的身体要紧,晚几天上任也行。就是阿昱那里,你可能需要帮把手,有些事,他真的应付不来,更不用说还有人刻意为难。” 赵慎知道那些迟早都是自己的事,萧昱处理不好,回头还得自己收拾烂摊子,便应了下来。 纪云舒见没她什么事了,便提出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帝笑道:“你是该去给皇后请个安,你离开的这些日子,她担心坏了。” 之前纪云舒就感觉到了,皇后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她开心道:“那我现在就去,娘娘看到我好好的就能放心了。我还给娘娘和小皇子带了礼物。” 说着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皇帝看着她的背影,也不由笑了。 他发现这个表妹真的变了很多,看着骄纵天真,却在有意无意间帮他解决了许多麻烦。 现在又指出了他身体出问题的原因,也算是解决了他心头的大患。 只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郁气不知不觉便消散了不少。 正出神间,赵慎的嗓音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皇上怎么会将金牌给云舒?您之前不是还很忌惮纪家吗?” 皇上眯眼打量了他片刻,才笑道:“朕也不想啊,这不是没办法吗?你下落不明,别人朕又信不过,只能赌一赌了,所幸结果是好的,看来朕的运气还不错。” 赵慎才不信他的鬼话:“您身边还不至于一个可信的人都没有,她只是一个弱女子,若是出了什么事,您怎么跟太后和纪将军交代?” 皇帝摊手道:“你这就冤枉朕了,是她听了你失踪的消息,就着急的不行,非要去的。她自小被太后宠的无法无天,朕哪里管得了?若是不同意,她能自己偷偷跑去肃州,那不是更危险?还不如让她名正言顺去,朕还派了孤行保护她呢。” 赵慎也知道皇上确实尽力了,孤行是皇室暗卫统领,到了皇上身边之后,几乎没有离开过。 而且,他还给出了如朕亲临的金牌令箭。 想到金牌,他突然发现皇上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话题:“你还没说,为什么给云舒金牌?你不怕纪家拿着金牌造反吗?” 皇上摸着下巴笑眯眯道:“那是朕的舅父和表弟,有什么好怕的?倒是你,不是一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吗?怎么关心起什么弱女子了?朕不信你看不出来,这一趟去肃州,阿舒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一开始确实没对纪云舒抱多大的希望,有孤行在,他相信事情不会脱离掌控。 可没有想到纪云舒会给他这样大的惊喜。 赵慎看到孤行的时候,就知道暗卫统领随行,不只是为了保护纪云舒那么简单。 不过纪云舒比他想的还要通透,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避着孤行。 甚至趁着这次的机会,将手上的所有事情都跟皇上坦白了。 他不知道纪云舒是真的相信皇上,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但纪云舒所谋所想太大了,他必须知道皇上的真实想法。 赵慎目光幽深地望着皇上,似乎一定要得到一个答案:“您让她自己折腾炸药和海船,甚至可能还有别的,真的放心吗?” 皇上叹了口气:“你怕朕日后鸟尽弓藏?” 赵慎道:“她现在有的也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您完全可以自己找人去研究。” 皇上道:“比起别人,她才更值得朕信任不是吗?她是朕的血亲,你以前也说过,永远不必担心纪家的忠诚。最重要的是,朕能看的出来,她有很多的想法,想做很多的事,却没有野心。而且她都这样坦白了,朕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赵慎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她说她希望大夏更强盛一些,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一些,您的皇位更稳固一些。这话不管您信不信,我是信的。” 皇上断言:“你喜欢上了她。” 赵慎也毫不犹豫地承认了:“是,所以我希望皇上想清楚再做决定。” 皇上笑道:“她敢豁出性命去肃州找你,你喜欢上她,朕不意外。这些日子,朕想了很多事。” 说到这里,皇上的语气变得怅然,“关于纪家,关于太后,还有雍王,有时候朕在想朕坐在这个位置上,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朕是一个明君,如果百姓安居乐业,那些人的阴谋是不是就不会轻易得逞。” 最后,他坚定道:“阿舒让朕看到了一种可能,朕想试试。” 他这一番话算是推心置腹了,但赵慎却更加警觉了起来:“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是什么让您觉得她能有这样大的作用?” 景明帝:跟心眼子多的人说话就是这样心累。 他知道自己不说清楚,赵慎肯定不会配合,说不定还会拉着纪云舒一起罢工。 纪云舒这些日子虽然没少做事,但在皇上看来,还是有些懒散,没个计划不说,想起一出是一出,这可不行。 他只好坦诚道:“你还记得太清观的清虚道长吗?” 赵慎点头:“当然,当年还是您建议臣去太清观碰碰运气的。” 皇上道:“清虚道长跟那些装神弄鬼的道士不同,是真有些能耐的,他之前给朕来了一封信,说阿舒是短命之相,但如今命劫已过,会为朕和大夏带来福泽。这些日子,她救了皇后腹中的皇子,挽回了朕和母后的关系,如今又救了你,还稳定了肃州的局势,朕觉得道长说的对。” 皇上对纪云舒态度的改变,以及对她能力莫名其妙的信任,赵慎其实早就察觉了。 尤其是在肃州看到纪云舒,还有她手中的金牌时,他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纪云舒认为金牌其实是给他的,也在两人会合之后就将金牌给了他。 但他却觉得不是的。 抛开忠诚不谈,纪云舒在太后身边长大,有几斤几两皇上会不清楚? 他怎么敢将这样大的事情交给她? 虽然有孤行随行,但很明显,皇上给了纪云舒极大的自主权,孤行全程都在配合她。 “所以肃州之行,是您对她的试探?” 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娶了媳妇就忘了朕 皇上无奈道:“也可以这样说吧,但更多的是朕想让你活着回来。清虚道长以前就给你批过命,说你是短命之相,所以朕同意你暗中蛰伏装残废。这一次,他的信中说,你的一线生机,在阿舒身上。” 赵慎:“……”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竟是这样的理由。 若是以前,他是绝不会相信什么道士批命的,可有前一世的记忆,他很清楚,他和纪云舒确实都会短命。 他忍不住问:“道长有没有说,她的命劫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过的?” 皇上摇头:“道长说天机不可泄露,他推测不出更多了。” 说完,他有些揶揄道,“朕之前没跟你说,是觉得你不会相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 赵慎淡然道:“事实如此,由不得我不信,何况皇上也不会拿这种事来骗我,不是吗?” 景明帝道:“你相信就好,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那个帮着阿舒搞炸药的一尘,是清虚道长的徒弟,朕清楚他们的为人,不会做对天下百姓不利的事情。” 赵慎虽然还觉得哪里不太对,但皇上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他也不好继续追着不放。 于是道:“您刚刚说了,研究那些东西,您出钱?” 皇帝没好气道:“你们夫妇又不缺钱,贴点银子怎么了?阿舒出嫁的时候,母后塞了半个私库给她,舅父和表弟更是恨不得把纪家都陪嫁给她。她的嫁妆,整个京城都没有几个女子能比吧?” 赵慎:“您竟然打臣媳妇嫁妆的主意?” 皇帝:“你娶了媳妇就忘了朕,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赵慎看着他不说话。 皇帝只好收起自己脸上的幽怨,取了一个黑色的令牌给他:“凭这个可以动用朕的一些私产,钱应该能支撑一阵子,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赵慎接过来道:“阿舒的想法大概跟我说过一些,炸药我不太清楚,海船那一块,前期耗费巨大,我跟阿舒手里的钱都扔进去,也不一定够,咱们得想来钱的法子。” 皇帝摆手道:“我看阿舒的想法挺多的,你跟她去商量吧,随便你们做什么,朕都支持。” 他一副朕就是这么大度的好皇帝。 赵慎只好道:“这可是您说的。” 皇帝道:“当然,朕跟你从小一起长大,什么时候骗过你?” 赵慎认真想了想,皇上有时候是不太靠谱,但因为从小就是储君,被夫子们在耳边念叨金口玉言,所以说话格外小心,确实没有骗过他。 两人谈妥了事情,又说了一些肃州的事,还有京城目前的情况。 另一边,纪云舒去给皇后请安,同时献上了自己带来的礼物。 都是纪云舒在路上看到有趣随便买的小玩意儿,不值什么钱。 但皇后很喜欢,尤其是见小皇子抓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小花猫玩偶不松手,满脸慈爱地笑道:“难为表妹惦记着他。” 纪云舒道:“娘娘不嫌弃就好。” 她一开始没想拿这个进宫的,但空手来总归不好,宫里又什么都不缺,便挑了几件有趣的带了来。 皇后笑道:“这些东西一看就是表妹用心挑的,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 她是皇后,一般人送礼都是挑贵重的,极少有人会送她真正需要的。 纪云舒这样的礼物,反倒能显出心意。 “娘娘喜欢就好。” 纪云舒边说话边拿玩具逗小皇子,小家伙很给面子,咯咯笑个不停。 皇后调笑道:“安安很喜欢你呢。这样招孩子喜欢,什么时候自己也生一个?” 纪云舒闻言怔了一下,她跟赵慎已经圆房了,但她竟然把孩子的事儿忘了。 这个身体才十八岁啊,这么小的年纪生孩子,是件很危险的事。 皇后见她出神,不由问:“怎么了?” 纪云舒摇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自己还小呢,竟然就要生孩子了。” 皇后娘娘笑道:“你这是运气好,侯夫人是继母管不着你房里的事,世子之前又装残废,一时半会儿没孩子,也不会有人说你什么。” 纪云舒想起之前皇后因为无子的事情,在太后那里受了不少委屈。 皇家又有皇位要继承,皇后这些年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她本以为皇后是在表达对姑母的不满,但又听她提到赵慎,才反应过来,皇后是在提醒她,赵慎以后不是残废了,她若是不生,人们只会觉得是她的问题。 陡然间清晰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女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父亲,丈夫和儿子的时代。 纪云舒心情有些复杂,不过还是认真道谢:“多谢娘娘跟我说这些。” 她亲娘早逝,太后对她疼爱到了溺爱的地步,根本不会主动提这种事情。 身边的人也都以她为主。 除了皇后,似乎还真没有人会跟她说这些。 皇后本来也就是顺口说一句,毕竟纪云舒对她和孩子都有恩,没想到对方这样知情识趣,语气便更多了几分真诚:“你不嫌我多嘴多舌就好。” 纪云舒感激道:“我知道娘娘是为我好。” 皇后觉得她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聪明又通透,挺讨人喜欢,便又道:“卢相的千金之前已经在议亲了,但这些日子又没了动静。” 纪云舒看向皇后。 皇后一见她这个表情,就知道她听懂了,又加了一句:“卢相的这位千金可不是省油的灯,你小心些。” 纪云舒从皇后宫里出来还有些恍惚,卢凝霜到底想做什么? 她的心思连深居宫中的皇后都知道了,显然在京城里已经不是秘密。 到了宁寿宫,正好是午膳的时候。 太后专门让人张罗了一桌子她爱吃的菜。 纪云舒早上吃的少,这时候正饿了,便将一腔心事化作食欲,专心致志的吃起东西来。 宫里御厨的手艺当然是好的,纪云舒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太后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地戳着脑门骂她:“侯府是不给你吃饭不成?” 纪云舒笑道:“这不是姑母这里的饭菜太好吃了嘛。” 说到这个,她倒是想起一件事,在太后还要骂她之前抢着道:“姑母,您能不能给我几个御厨?” 太后狐疑地问:“侯府的饭菜你吃不惯吗?之前怎么不说?” 纪云舒连忙道:“没有的事,世子院子里有自己的小厨房,厨娘的手艺还不错,我这不是开了个酒楼吗,想要两个御厨去撑场子。” 太后更觉得奇怪了,这个侄女是什么性子,她最清楚。 从小被娇养着,就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主儿。 对那些庄子铺子就没上过心,现在竟然要自己开酒楼?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许再勾引我 “你怎么想起自己开酒楼了?之前还开了一家医馆,你到底要做什么?” 纪云舒知道太后虽然宠自己,平日里那些小事不会计较,大事上却不含糊。 但她缺钱这事儿不太好说,姑母应该不会愿意她参与到那些事里去,只好道:“闲着也是闲着,我这不是想找点事儿做吗?” 太后怀疑道:“这样吗?不是缺钱?” 纪云舒不得不感慨太后的敏锐,连忙笑道:“怎么会?我的嫁妆有多少,您又不是不清楚,谁缺钱我也不能缺钱呀。” 太后想想觉得她说的也对,心里还是疑惑:“那你好端端的折腾什么?” 纪云舒抱着太后的胳膊使劲儿撒娇:“我都嫁人了,总不能整日只会吃喝玩乐吧,侯府上面有侯夫人,也不用我管家。我就想自己赚点钱,谁还嫌钱多呀?” 太后听她这么说,笑道:“行,你个小财迷,要御厨是吧?回头你自己去挑两个。” 纪云舒原本是打算随便要两个,没想到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万古神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山有木兮【NP】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鉴宝狂婿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