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应该先商量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吗?” 纪云舒:“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等五王子用你的死讯让漠北为你报仇,你现身揭穿他。现在五王子还在路上,不着急。” 乌日娜道:“我着急,现在连雍州的百姓都知道两国要开战了,你们大夏这次又没有打算退让,战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开始了。” 她心里很着急,这战事如果已经开始,那就不是轻易能停下来的了。 可她很清楚,如今的漠北不是大夏的对手。 那么大夏在战事中的损失,一定会从漠北身上捞回去。 她很想骂父王蠢,竟然相信毕力格能带领漠北打赢大夏。 “你着急也没用啊,不过放心,你父王想借着战事太高毕力格,他没有回来之前,不会开战的。” 乌日娜很难不担心:“那可不一定,毕力格回来又能怎么样?他那身子,又不能上战场。反正都是指使别人,他回不回来也没关系。” 纪云舒想想也是:“那你打算怎么办?” 乌日娜道:“我们的计划可以不变,但我想尽快回漠北,让我母后知道我没事,不然说不准会出什么乱子。” 如果收到她的死讯,她害怕她母后哪怕知道是毕力格的陷阱,也会往里跳。 纪云舒并没有打算留着她:“那你就启程吧,不过我要先去找我爹。” 乌日娜诧异:“你放心我?” 她知道大夏皇帝的意思,是让纪云舒看着她的。 纪云舒笑道:“这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不是吗?” 不管乌日娜想要王位是不是真的,纪云舒都相信她清楚漠北和大夏如今的实力差距,和皇上对待漠北的态度。 她若是轻举妄动,很难说后果会是什么样。 纪云舒相信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对漠北最好。 乌日娜笑道:“难怪我第一次见你就很喜欢你。我在漠北等着你。” 说罢,她起身离开。 银叶有些担心:“就这么放她走好吗?” 她对漠北人有种天然的不信任。 这些日子虽然跟这位公主很熟了,但仍然防备着她。 纪云舒笑道:“迟早要放她走的,你以为她真的想做什么,我能拦的住?” 到了漠北,可就是乌日娜的地盘。 银叶道:“您确定她不会坏事吗?” 纪云舒摇头:“我不确定,不过她就算坏事,也不过是原先预料的结果。” 大不了先打一场。 纪云舒隐隐觉得这一仗恐怕是避不开的。 事实上,先打一场,只要他们胜了,接下来可能会更好谈一点。 打个胜仗对她父兄来说不是难事。 当然,得先将军中的隐患解决掉。 这才是纪云舒发愁的事。 赵慎回来的时候,已经不早了。 纪云舒确实困了,乌日娜离开不久她就睡了。 不过她睡得不是很熟,赵慎一进门就醒了。 幽州这边气候干,她睡得口干舌燥,想叫人进来倒茶,赵慎已经端了一杯茶给她。 纪云舒一口气喝完,才觉得精神了些,问赵慎:“怎么这么晚?有什么收获吗?” 赵慎摇头:“晚上外面几乎没什么人,这边的百姓甚至说漠北人已经在调兵遣将,很快就会打过来。” 纪云舒道:“这些人的脑子呢,我爹还在,这么多年他可从没有打过败仗。” 赵慎道:“纪将军为了避风头,行事十分低调,这些年没打过败仗,这些年小打小闹,又被圣旨压着……” “所以百姓也不信我爹?” 纪云舒得出结论。 “差不多吧,不过这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先去见岳父,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漠北五王子还没有回去,漠北王害怕我们对他动手,必定不会提前发动战事。” 五王子还在大夏,漠北王一旦发动战事,大夏就有理由扣人了。 纪云舒点头:“我让乌日娜先回去了,就看她是不是漠北王和毕力格的对手吧。” 赵慎问:“你不是想跟她一起去漠北吗?” 纪云舒摇头:“漠北我当然会去,但不是现在。我得先见过我爹,确保他和我大哥的安全再去。” “我们明日一早出发,大约傍晚就能到武宁了。” 纪云舒笑道:“我也不想一直跟乌日娜待在一起,我们现在是各取所需,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等她成为漠北王,未必不会生出一统天下的野心。” 赵慎:“我看你一路跟她亲亲蜜蜜,还以为你很信任她呢?” “信任归信任,但我不会忘了她的身份。” 一个想当王的女人,谁知道她的野心有多大。 纪云舒选择跟她合作,不过是因为相信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对漠北才是好的。 但乌日娜现在是一个想要夺位的公主,考虑问题的角度跟她成为漠北王之后未必一样。 第四百一十七章 到达 乌日娜似乎很担心漠北会出事,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 纪云舒将人送走,有些奇怪地问赵慎:“毕力格还要些日子才能回去,她这么着急做什么?” 赵慎想了想道:“她之前还不着急,昨日来了这里才想赶回漠北,可能确实担心漠北那边生出什么变故吧。” “能有什么变故?”纪云舒琢磨了一下,“百姓中流传的那些话也都是捕风捉影吧,漠北人怎么可能现在就明目张胆的调兵?” 虽然因为乌日娜假死,毕力格匆忙离开,两国最终没有签订合约,但漠北使团回去之前,漠北人应该不可能在明面上调兵。 赵慎也不清楚怎么回事,给纪云舒夹了一个小笼包:“不着急,我们今晚就能到岳父那儿,具体什么情况到时候就知道了。” 漠北那边的情况,怕是没有人比跟漠北人打了一辈子仗的纪大将军清楚。 听她这么说,纪云舒也不再问,吃了两个小包子,喝了一碗粥,很快收拾好继续上路了。 赵慎今日没什么事儿,跟她一起坐在马车里。 早上没那么热的时候纪云舒还有精神看了一会儿话本,等太阳升起来,车厢里便越来越热,哪怕放了冰盆,也不怎么舒服。 她便没什么心思看话本了,很快就靠在赵慎身上昏昏欲睡。 赵慎顺手将她揽进怀里,让她找个舒服的姿势睡着。 自己则顺着车窗看外面。 路过几个村庄的时候,外面几乎没什么人,大片大片的田地因为干旱只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作物。 马上就到收获的季节了,可以预见这边今年几乎不会有什么收成。 他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纪云舒闭着眼睛眯了一会儿,睁开眼便看到了他的神情。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外面的场景。 “这里没什么百姓,也不全是因为漠北人可能会打过来的缘故吧?” 旱灾加可能到来的兵祸,这样的情况下,去哪里也比留在这里活下来的机会大。 赵慎道:“幽州的旱灾比官员们报上去的严重。” 纪云舒望着外面几乎干裂的土地,很难想象没什么收成的百姓要怎么活下去。 她脑子里蓦地闪过史书里记载的那些岁大饥,人相食的惨事。 轻描淡写的六个字,背后是想象不出的惨烈。 她道:“也未必是官员没将情况说清楚,奏章上的字,总不如亲眼目睹来的触目惊心。” 赵慎默了默道:“你说的对。” 他们待在京城,只看地方官员的折子怎么可能真的了解情况。 一路上看到的场景让两人的心情都不太好,后来还是纪云舒打起精神道:“这边旱灾情况这么严重,百姓十不存一,让皇上早点想法子安排吧。” 赵慎笑道:“你以为皇上让我来做什么?漠北的事情有岳父,真打起来也没我什么事儿,我就是来善后的。” 纪云舒哼了一声:“我就说你是来收拾烂摊子的。” 赵慎修长的手指一下一下帮她顺着散落的发丝:“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你不是也不喜欢总待在京城吗?” 在京城虽然没人会限制纪云舒,但她毕竟不好经常出门。 她跟侯府的其他女眷也没什么来往,一直待在院子也没什么意思。 当然,这本质上是因为纪云舒曾经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 但她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很安于现状的。 “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还不够懒?” 她觉得自己已经躺的很平了。 赵慎手指抚过她的眼睛:“你在外面的时候,眼神不一样。” 纪云舒的眼眸动了动,笑道:“总待在一个地方本来就很无聊啊。” 赵慎的手落在她的脸颊上,轻轻摸了摸,最终没再说什么。 这一天两人心情都不怎么样,便让车夫一直赶路,原以为傍晚能到的路硬是提前了一个时辰。 纪云澜接到信亲自带人来迎接他们。 赵慎躬身行了一礼,客气道:“麻烦大哥了。” 纪云澜也很客气:“也不单是为了你们,最近这边不太平。” 纪云舒:“我们进了幽州之后,都没见到多少百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纪云澜道:“这个三两句说不清,你们一路劳顿,先回去歇会儿。” 说着带他们往这边的将军府走。 纪云舒也清楚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便跟着往里走。 将军府是个三进的院子,里面下人不多,进出巡逻的多是士兵,看上去有些冷清。 纪云舒想到这里虽然只有父兄两个主子,但两人常年不回京,对他们来说,这里比京城的侯府更像一个家。 纪云澜道:“之前接到信知道你们要来,我就让人收拾屋子了,爹在军营,晚上回来,到时候一起用膳,你们先去歇会儿。” 纪云舒点点头,坐了一天车,她现在确实有点累。 纪云澜亲自带着两人在后院安顿下来,就先离开了。 纪云舒看着他的背影,想到上次见面还是在肃州。 她跟这个哥哥虽然没见过几次,但心里就是莫名觉得亲近。 大概是原身留下的感情吧。 不一会儿一个管事嬷嬷带了两个丫头过来,送了洗漱用的热水,还有茶水点心。 张嬷嬷恭敬道:“这些都是少爷吩咐的,夫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咱们去办。” 纪云舒点头:“已经很好了,你们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我会让身边的丫鬟找你的。” 张嬷嬷闻言也不多话,带着人退到外面去了。 纪云舒洗漱了一番才觉得身上清爽了些,倚在榻上边晾头发边看着赵慎洗漱。 她觉得赵慎应该是不喜欢出门的,这人有些洁癖,平日里都穿的一尘不染。 晚上不管折腾到多晚,多累,都要清洗干净才睡。 一出门什么都不方便,骑马免不了风吹日晒,坐马车里,哪怕一天什么都不干,也会捂一身的汗味。 赵慎是典型的世家公子,一举一动都十分养眼,纪云舒看他洗了澡,换了一身衣服,有些好奇地问:“你以前,暗中出来办事,都是怎么过的?” 赵慎收拾好自己,挨在她身边躺下,才道:“我又不缺银子,一个人其实很方便。” 纪云舒接过布巾帮他擦头发,不满道:“你嫌弃我是累赘?” 第四百一十八章 父女相见 赵慎笑道:“怎么会?出门嘛,一个人是一个人的走法,跟你一起自然又不一样。” 纪云舒羡慕地摸着他一头乌黑顺滑的头发:“怎么不一样?” 赵慎想了想道:“我一个人出来,就是办事的,有你在,就会有心情看看路上的风景。我不想你以后回忆起来,只记得赶路的辛苦。” 纪云舒早就注意到了,除非情况紧急,赵慎跟她一起的时候,从来不赶路。 “我以前在宫里,总是好奇外面是什么样子。如今看这样子,说不准能跑遍整个大夏。” 也只有南边还没去过了,不过她的海贸计划已经有了雏形,以后肯定有机会去。 赵慎也笑道:“会有机会的。” 两人休息了没多久,天边暗下去的时候,外面有了动静。 纪云舒刚起来,就听到门外的声音:“阿舒来了,你怎么不叫我回来?大营里又没什么事儿,我在不在都一样。” 她立马跑到门口打开门叫道:“爹爹。” 还披散着头发丝的赵慎眼疾手快地找了条发带将头发束起来。 纪云澜跟在后面,没拦得住自家爹,见此情形,无奈道:“爹,妹妹都嫁人了,您好歹顾忌点。” 纪长林见女儿头发也散着,摸了摸鼻子道:“我这不是着急见阿舒吗?” 纪云舒连忙道:“没关系,我也想早点见到爹爹。” 纪云澜斜了她一眼:“你也越发没规矩了,饭菜已经好了,你们收拾一下来用膳。” 说着将自家爹拉走了。 纪云舒回头看赵慎,见他神情淡定,并没觉得尴尬,便笑了起来:“我爹就是这个性子,你别在意。” 赵慎对纪云舒的事情是有过猜测的,但看她对纪家父子相处,纯然一片父女兄妹之情,心中又疑惑起来。 当然现在不是寻思这些的时候,见纪云舒开心,他也笑道:“岳父也是想早点见到你。” 两人将伺候的人叫了进来,很快梳好头,然后一起去了饭厅。 纪家父子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他们进来,纪长林连忙道:“阿舒坐了一天马车,饿了吧,快来吃饭。” 都是一家人,纪云舒也不讲什么规矩,挨着父亲坐下来:“来的时候哥哥已经让人送了点心来,我吃了几块。” 纪长林道:“点心能顶什么用?大热天出门遭罪的很,你没什么不舒服吧?” 纪云舒听出了父亲对赵慎的不满,笑道:“没有,我这一年多一直坚持习武,功夫虽然不见得厉害,但身体却好很多,轻易都不生病。” 她今年也就感冒了两回,这在这个时代的女子中,已经很罕见了。 纪长林皱眉:“你一个姑娘家怎么想起习武了,习武多辛苦?” 纪云舒:“……我想着有点自保能力总是好的。” 纪云澜也对自家爹无语了,女儿习武就觉得辛苦,他这个儿子就从小往死里练。 纪长林才没觉得自己偏心,他瞪向赵慎:“又不是没人保护你,要什么自保能力?我听见你自嫁了他,成日东奔西跑的,是怎么回事?” 纪云舒避重就轻道:“我想爹爹才来的,难道爹爹不想见我?” 纪长林:“自然想的,是爹爹对不住你,这些年将你一个人留在京城,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你祖父给你定亲,爹在军中给你找个好男儿,你嫁到这边来,咱们父女也能时常见面了。” 他说完,似乎还不满足,故意看了赵慎一眼,又加了句:“有爹和你大哥保护你,你也就不用辛苦学武了。” 当初阴差阳错的成亲,赵慎就知道纪家父子对这婚事很不满意,只是父子俩在京城没待多久,除了回门那日为难了他一下,其余还好。 如今一年多过去,岳父似乎看他更不顺眼了。 赵慎被挤兑了这么一番话,面不改色地轻声提醒:“听说岳父和大哥每年都要经历好几次刺杀,阿舒嫁到这里也不见得安全。” 纪云舒听他们你来我往,有些无奈,给纪长林夹了一块红烧排骨:“爹,这个好好吃,你也吃。” 纪长林道:“是府里的厨娘做的,你喜欢吃,我明天还让他们做。” “爹真好。” 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纪长林心里的不满也就淡了。 赵慎千不好万不好,总算对女儿是好的。 朝中的事情他都清楚,别人男人不一定能容的下女儿去做那些事。 一顿饭吃完,纪长林问纪云舒累不累,要不要继续回去休息。 纪云舒摇头:“刚来的时候就洗漱休息了一会儿,现在反而精神了。” 白天一天都很热,这里没有空调,只能物理降温。 只能屋里摆冰盆。 可纪云舒之前中了药,身体怕寒,所以不管多热的天,赵慎都不让她贪凉。 这些日子,她多吃几口冰淇淋都要受限制。 于是几人去院子里一颗大杏树下坐了下来,一边乘凉,一边说些事情。 纪云舒吃着酸甜可口的葡萄,不免又提起之前的问题:“幽州的百姓都去哪里了?” 纪长林道:“今年幽州大旱,过些日子还极有可能打仗,我便让他们该走就走了。” 纪云舒不解:“打仗也打不到这边来吧?” 纪长林道:“这谁说的准,漠北多年没有跟咱们大规模的开战,突然闹腾起来,谁知道肚子里藏着什么坏水?大旱过后,百姓没存粮,想活下去也难,还不如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幽州空出来,真打起来也没有后顾之忧。” 纪云舒觉得父亲的安排没什么错,这样确实能将战事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 可她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倒是坐在一边帮纪云舒剥葡萄的赵慎,突然问:“父亲对战事没有信心?” 纪长林:“你放什么屁?” 纪云舒反应过来:“爹,这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纪长林自然不能对女儿爆粗口,扭捏道:“没什么事儿,我收到皇上的密旨了,让你们夫妻处理漠北的事儿,只是赵慎也就罢了,这种事,阿舒你跟着瞎掺和什么?” 纪云舒看出来了,纪长林眼里的女儿是个宠物,捧在手心疼着就好。 既不希望她练武有自保之力,也不想她掺和两国之战。 这倒也不能说他有错,只是现在的纪云舒也不可能退回内宅,什么都不做。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合理 “爹,你跟哥哥都在这里,赵慎如今也来了,我与其在京城担心你们,还不如跟着来看看。” 她说的很委婉,但纪长林又不傻,相反他对人的情绪变化很敏锐,更不用说此刻他全部的身心都在女儿身上。 所以他立马就感觉到了女儿的不悦。 当初妻子过世,在将女儿带来幽州和送入宫中托付给妹妹这两个选择中,他选了后者。 除了将女儿交给皇家让皇上放心之外,也是不想让女儿来这里受苦。 女儿一直被娇养在宫里没受过什么苦,可如今嫁人了反而跑到北地来,他怎么可能不心疼。 不过这如果是女儿自己的意思,他也不好再以此针对赵慎。 纪云澜虽然跟妹妹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一想到妹妹在新婚夜发现赵恒不妥,立马就当机立断给自己换了个夫婿,就清楚她极有主见。 从肃州的事情更是能看的出来,她还极其大胆。 所以他一点都不觉得妹妹来幽州会是赵慎的主意。 见父亲也明白过来,便打圆场道:“来都来了,说幽州的事情吧。漠北那边早就开始备战了,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赵慎道:“皇上让我告诉大将军,漠北只要有异动,就狠狠打回去。” 纪长林想到朝廷前不久才跟南疆那边打了一场,挑眉问:“皇上不是前不久还要跟漠北和亲吗?” 纪云舒听他们说起正事,就不再插嘴,一心一意吃葡萄。 赵慎一边慢条斯理剥葡萄,一边缓缓道:“漠北打什么主意岂能瞒过将军的眼睛。您任由幽州百姓离开,不也在备战吗?” 纪长林被他揭破,也不尴尬,只是道:“这不是皇上突然这么强硬,让人不太习惯嘛。” 其实他不是不理解皇帝之前的想法,围在皇上身边的文臣自然不想武将再立战功,将他们压下去。 对于文臣们来说,只要漠北人不打到京城,他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赵慎道:“之前皇上也是不得已,他年少登基,这些年很不容易,直到如今还内忧外患,很多事情思虑的不够周全。不过您放心,这次朝廷一定会全力支持跟漠北的一战。” 纪云澜道:“不是我们信不过皇上,你也去了一趟南疆,经历过一场战事,应该清楚,对于武将来说,战死沙场不算什么,最怕的是来自身后的刀子。” 赵慎点头:“大哥放心,皇上不是那样的人。” 纪家父子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纪云舒便道:“行了,信不信皇上,该打的仗不还是要打。皇上也没打算娶漠北的公主,之前的事都是为了拖延时间,漠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纪云澜道:“漠北提出议和之后,漠北各个部落倒是安分了不少,不过妹夫好几次来信让我们小心漠北,小心身边的人,我和爹就猜测议和是个幌子,所以这些日子时刻防备,漠北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 纪云舒疑惑:“你确定漠北没动静吗?我们跟乌日娜公主一同过来的,本来是打算五王子回去用乌日娜的死鼓动漠北各部落出兵后再出面揭穿他,可乌日娜昨日突然很着急的离开了。” 纪云澜诧异道:“乌日娜公主果真没死么?你这样说,我大概清楚了,我也是昨日才收到消息,漠北王后病了。” 纪云舒没想到这个,不由转头去看他:“真病了?” 纪云澜摇头:“真的假的不知道,但漠北王庭那边捂得很严实,这事有点蹊跷。” 纪长林冷笑:“有什么蹊跷的,漠北王忍王后很久了,如今漠北王想出兵,王后不同意,两方势力因为这个闹掰了呗。” 纪云舒眨巴着大眼睛看自家便宜爹:“您还知道什么?” 纪长林立马道:“闺女想知道什么?” “漠北五王子的事儿您知道不?” 五王子的生母是漠北王白月光的话,漠北王想扶持自己最心爱女人的孩子是能解释通的。 可问题是这个孩子体弱多病,注定活不了多久。 纪云舒不管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 纪长林哼笑一声:“漠北王之前确实没有表现出想要扶持五王子的意思。不过最近王后针对了五王子几回,他便露出了马脚,太沉不住气了。” 纪云舒:“漠北王到底为什么扶持五王子?他看起来像是随时会死。” 不是她说话不客气,这是事实。 “谁知道他发什么疯?扶持三王子也比五王子强啊。” 纪长林嘟囔了一句。 倒是纪云澜道:“去年我顺着肃州的线查过了,虽然没什么证据,但跟雍王府勾结的应该就是五王子。能将事情做的滴水不漏,他的能耐不小,可惜身子不好。” “哥哥确定他身体不好是真的吗?” 纪云舒怀疑地问。 纪云澜看她:“你怀疑是假的?但我让人打探过了,他从小到大一直身体不好,巫医断言活不了多久,这些都是真的。” “可这说不通啊。” 乌日娜也说毕力格从小身体不好,这应该不是假的。 可且不说漠北王为什么要将王位传给一个命不久矣的人,五王子如果真的活不了多久,他费尽心机夺到王位又有什么意义? 赵慎见纪云舒不吃葡萄了,也就不再剥,洗了手在一旁静静地听几人谈话。 直到这时候才道:“我们对漠北的事还是知道的太少,这对战事至关重要。” 纪云澜道:“漠北人十分排外,尤其是大夏人,很受排挤,最近漠北在备战,很多大夏人无缘无故就会被杀,我安插在那边的探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纪云舒道:“没事,我答应了乌日娜去找她,看来我应该尽快过去。” 纪长林皱起了眉头:“你有人派人去办就好了,怎么还要亲自冒险?乌日娜公主是漠北王嫡出的公主,虽然一直传的跟仙女似的,但漠北人天生狡诈,她说不定是在骗你。” 纪云舒忍不住笑了出来,大夏人觉得漠北人狡诈,漠北人也觉得大夏人狡诈,不知道双方是怎么得出这结论的。 “这有什么关系,我也在骗她啊,我是大夏人,怎么可能相信一个漠北的公主。但我们现在确实有共同的目的,合作一下也没什么。” 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的支持 纪云澜看向赵慎:“你们俩想亲自去一趟漠北吗?你们这个长相,跟漠北人还是有差别的,很容易被认出来。” 赵慎道:“我们已经想好了,会扮成商人去,这个还要兄长帮忙。” 纪云澜见两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也不再劝:“这倒不是什么难事,这边常有商队去漠北,塞两个人进去不难。” 纪云舒对这个很感兴趣:“这些商队是贩卖什么的?” 纪云澜笑道:“什么都有,粮食,药材盐,布料这些生活用品是大宗,还有漠北的贵族喜欢咱们的丝绸茶叶。” 纪云舒靠近纪云澜小声问:“咱们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生意?” 纪云澜看了赵慎一眼:“有,不过金钱交易不多,大多是跟漠北人换马。” 纪云舒睁大了眼:“漠北人不是严禁马匹交易吗?” 漠北对大夏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 大夏虽然也有骑兵,但大夏马匹的质量是比不上漠北的。 漠北为了保持这项优势,严禁跟大夏的马匹交易。 纪云澜见她睁大眼睛的样子很可爱,不由摸了摸她的脑袋不以为意道:“朝廷的禁令算什么,只要有利可图,多的是人铤而走险。” 纪云舒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糊涂了,走私是任何时候都禁止不了的。 纪长林也道:“漠北很多大部落对王庭的禁令都不那么当回事。而且这些年咱们都没跟他们好好打一场,他们也不觉得私下卖点马是什么大事。” 纪云舒道:“就跟咱们这边的人卖粮食药材一样?” 纪长林点头:“差不多吧,他们那边穷,普通百姓也买不起粮。” 纪云舒道:“爹您还是卡一卡吧,今年北边大旱,咱们这边的粮也不一定够吃。” 虽然漠北的百姓也是人,但原谅她自私吧,她还是更希望大夏能少死一些人。 纪长林点头没有说话。 几人聊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了才去休息。 纪长林拉着纪云澜回到客厅问:“你有没有觉得你妹妹变化很大?” 纪云澜给父亲倒了杯茶道:“你觉得妹妹哪里变了?” 纪长林有些不可思议道:“她竟然操心粮食够不够吃这种事。” 他的女儿从小金尊玉贵,哪怕没了亲娘,也被养在太后身边,说句不知人间疾苦也不为过,哪里会想起操心这种事情。 纪云澜波澜不惊道:“这不叫变了,这叫长大了。去年在肃州,那样凶险,我接到消息都吓了一跳,但她其实做的很好。这一年多,她在外面的时候不少,很多东西见多了,自然会放在心上。” 纪长林不满道:“都是赵慎,你妹妹就是嫁给他,才了这么多苦。” 纪云澜还不客气地揭穿他:“其实您也是高兴的吧?您不忍心让妹妹受苦,从小就为她选了一条安逸的路,但您心底里也清楚,若她自己立不起来,咱们再护着她也鞭长莫及。” 纪长林其实很矛盾,他希望女儿永远无忧无虑,但他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将领,知道人在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 “你说的对,她自己有主见,有本事是好事,但……真让她去漠北?” 他有些迟疑地道。 备战状态的漠北监察会比平时更严格。 这个时候跑过去别说办事了,安全都是个问题。 纪云澜道:“赵慎一起去,问题应该不大,而且他们来之前就打定了主意,显然不是来征求我们意见的。” 如果是儿子,纪长林肯定理直气壮阻止他去。 可女儿不是在身边养大的,本就跟他亲近不足,他自然不好阻止。 想了想道:“那就多派点人,不管怎么样,总要护好他们的安全。” 纪云澜点头:“我知道。” 另一间屋子里,纪云舒回到屋也长长松了口气:“我还以为父亲和哥哥会很难说服呢,没想到他们竟然什么都没说。” 赵慎想看来纪家父子也管不了纪云舒。 “他们大概是看你嫁人了,不好管你。” “嫁人怎么了?我嫁了人也还是父亲的女儿,哥哥的妹妹。” 纪云舒不满道。 她其实也能感觉到父亲对他疼宠有余,亲近却不足。 哥哥还好一点,但看起来也很担心她。 赵慎道:“这是自然。岳父和大哥自然希望你平平安安,但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他们也会全力支持。” 纪云舒跟赵慎和纪家父子用了早膳。 吃晚饭纪长林就将赵慎叫走了。 纪云舒知道赵慎的事需要父亲配合帮忙,两人应该有不少事儿,便没有跟上去。 而是跟纪云澜一起去外面散步。 走到一出僻静的地方,纪云舒才问:“去年我刚成婚的时候,拜托过大哥一件事,不知大哥还记不记得?” 妹妹长这么大,唯一拜托自己办的一件事,纪云澜自然不会忘:“你说碧灵丹?我问过很多人,包括漠北王宫里的一些老人,都说没有见过。” 虽然哥哥一直没有回信,纪云舒便清楚必然是没什么结果的,但真听到了,心中还是忍不住有点失望。 “也就是没人见过?那听说过吗?那东西到底有没有?” 纪云澜道:“听倒是有人听说过,但都是些没影的话。赵慎不是已经好了吗?你还找那东西做什么?” 纪云舒笑道:“救命的东西,谁会不想要?万一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纪云澜揉了揉她的脑袋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万古神尊
我的风骚情人
桃源俏美妇
顾氏女前传
婚里婚外
沉溺NP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