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动物城之兔兔向前冲(nph) > 第285章

第285章

即便是现在落魄的盛家,谁缺钱,他也都不会缺钱。 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能接手闺女已经很意外了,他似乎都能想到当时衡哥避之不及的脸色了。 说着正事,简单还能插空八卦一句, “你跟你哥是差了多少岁啊?我们都管他叫叔的。 不过,你这张脸,我是有点叫不出口。” 盛知远哈哈笑, “他操劳,长得老。 这几年我不咋见阳光,都养回来了。 不过,咱们这也算是忘年交,不管他们,各论各叫。” 简单可有可无的点头, “行吧,不过这些东西你上上心,赶紧的找时间弄走。 给你管孩子,还得给你看家当,你可得给我工钱,我可是不做白工的。” 简单是爱财,但是自始至终,也没打算把盛知远这些东西占为己有。 而且,她还觉得在自己手里一直是个麻烦,想着尽快推出去呢。 把人都送走,简单几个人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刘卫民急着回去看这次的卖的钱,林东方和明珠也带着玩累了的儿子回家,简单也没管越下越大的雪,拉着两个孩子就往屋里跑, “赶紧的进屋,太冷了太冷了。” “姐,他真的是欣欣的爸爸吗?他好好的为什么要把欣欣送到你这来啊? 而且,你们之前不是都说欣欣的爸爸已经不在了吗?” 一进屋,程锐这小嘴就巴叭叭叭的问个不停,憋了半天的一问,不吐不快的架势,话多的,程安都看了他好几眼,然后无奈的撇嘴, “哥,你觉不觉得你现在跟村里大树底下天天没事就东家长西家短的那些人,一样一样的?” 两个孩子顿时就疯闹到一块儿,程安的伤口愈合的不错,程锐也有分寸,简单也没管,而是去翻了翻剩下的羊肉。 刚才给他们一人拿了一块羊肉,有盛知远劝着,林书记倒也没有多推脱。 反倒是方平,不好意思的把那个简单本来就不大得意的羊头要走了,说他家老父亲就好这一口,但是这几年这猪肉都紧张呢,羊肉更是没处找去,就别说羊头了。 好容易碰见了,面子什么的,那都不重要了。 联系这么长时间,朱艳也没主动要过什么东西,对她不说掏心掏肺,也没抠抠搜搜的,简单自然也不差事,羊头带着那四个羊蹄子,都打包送给他了,把方平乐的,上车半天还合不拢嘴呢。 倒是把朱艳弄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 村里这边,刘卫民着急去村部看今天的成果,简单就没给他拿走,这会儿挑了一块五六斤的,装了个小背篓,让程锐直接给送到家里去。 一头羊,百八十斤,吃了一顿,去掉给他们拿的,还剩下几块,能有个三四十斤,简单直接就放到后院去冻着了,想着看能不能留着程朝他们过来一起再吃一顿。 刘卫民火急火燎的直奔了村部去了,门外还围着不少村民,不怕冷,倒是不吵闹,知道人家车走了,这会儿都静静地等着分钱呢。 不过,在这个大米才一毛多钱一斤的年代,想也知道,那山货能卖到什么价格? 方平他们来之前自然是调查过京城那边的情况的,这边的物价要比京城低上不少,京城虽说没有有价无市那么夸张,但是这玩意儿,像是蘑菇啥的,不管是猴头菇,还是元蘑,榛蘑,平蘑,黄蘑,白蘑,还是比较稀少的松茸,都是很受欢迎的,毕竟那是正经当个菜的。 板栗也还行,它能填饱肚子啊。 但是像榛子,核桃,松子这些,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是一般人家也舍不得买回去当零嘴,倒是有些做点心的更舍得。 再就是东北山上的活物,那些猎物就不说了,甭管是野山羊黄羊,野猪,野鸡,野兔,还是今天吃的鹿,都是刚打死的新鲜,距离太远,要说经常性的,那也确实不现实,如果是夏天,两天不到,就得变质,但是可能这两天时间,也才将将的到京城。 不过这个季节如果有,那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是肉,谁都喜欢。 这趟线,说到底,谈是谈好了,但是到底能交易多少次,谁也不知道。 毕竟那山上的东西是有限的,季节限制也很大,就像现在,村里80多户人家,几乎都把这个秋天收山收回来的山货大部分都卖了,明显的,如果再第二次交易,村里是指不上多少,更多的就要指望公社的其他村了。 但是这毕竟不像青菜之类的,还能一茬接一茬的长。 山就这么大,村民能活动的范围也就那么大,顶多村民挣钱了有了动力,来年收山能更尽心一些。 “咋样?卖了多少?” 刘爱国把账本往前一推, “瞧瞧!” 刘卫民也没接,看他脸上的喜色就知道不错,顿时也不着急了,一屁股坐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茶缸子水,咕嘟咕嘟先灌了下去。 “对了,不是说明天才走吗?” 刘卫民一抹嘴, “打算是明天,接过来电报说有急事,这不是又下雪了吗,人家也怕路上出事。我看车上也装了大半啊?” 屋里的几个人都露出笑容,就连刘二爷都露出了无齿的笑, “哈哈,那可不是大半,那一车差不点就满了啊,哈哈,要不是这事,我不知道咱们村儿今年收山居然收了这么多好东西,哈哈!” 刘卫民还是有点矜持的, “那个,你们都看好了,装车的没有不好的吧?” 不说别的,就是刚才林书记在盛知远面前那副乖巧的样子,刘卫民就把这事的重要程度又提高了不少, “刚才林书记也来了,跟他们的人都很熟悉,看着也很重视,所以我说,咱们这边一定要严,要是搞砸了,这事,林书记那儿就不好交代。” 刘爱国第一反应, “林书记还亲自过来看了?” 上回的青菜,也没这么重视啊? 几个老人也对视了一眼, “放心,有我们几个老的在这,他们不敢糊弄,不然,这是第一次,就是最后一次。” 村里80多户人家,去掉行动不便不能上山的,其余的五六十户,几乎都拖着麻袋过来卖了,剔出去挑的不干净的,干瘪的,里面掺着石子树叶子的,整个村子卖了2万斤,10吨。 也就是巧了,他们今天开的这个车载重能承得起,同时车队还有一辆在公社办事,还能直接调过来,不然,还真就得等人家再派车过来呢。 一屋子人守着桌子上的几捆钱,大眼瞪小眼。 “就像松子核桃板栗榛子这几样硬壳的,供销社2分钱一斤,今天是,一斤8分钱,2万斤就多卖了1200,翻了好几翻。” 钱袋子刘爱国艰难的报着数据,心里也是说不清的滋味,他们往供销社卖,高的时候三分钱,他们还都感恩戴德的,人家也是挑三拣四,这个不好,那个不要的。 唉,说多了都是眼泪。 刘卫民是吃惊的, “卖了,多少?几分钱一斤?” 刘爱国淡定的很,继续放着炸弹, “还有那蘑菇,还有夏天他们晒的那个菜干,啥茄子干,土豆干,豆角干,萝卜干,还有咱们刚冻的那个冻白菜,人家说了,都收。” 其他人都知道,慢三拍的刘卫民继续保持目瞪口呆的姿势, “你这意思,咱们这是,找了个,财神爷?” 第582章 “这这这,” 一激动,刘卫民又开始满屋子的转圈圈, “那那那,那不是,不是,真的都收吗?那冻白菜也收?” 他是真的被这个消息砸的,有点找不着北了,这好事这么实成的又砸在他头上了? “那玩意儿,城里人也能看上?” “那说没说下回啥时候来啊?” “咱们屯那山货还有多少没卖的?下回来人家收啥啊?” ...... 其他人方才也是不敢相信,这会儿倒是镇定多了, “哈哈,这回咱们指定能过个好年了。” “可不,这下咱们屯真要在公社出名了,” “是啊,他们还叽叽歪歪的说这说那的,光眼气咱们,酸叽,我看这回他们还说啥?” “说啥?还好意思说啥了?自打交公粮之后,他们愁还愁不过来呢,哪还有心思酸叽别人?听说啊,好几个屯子,那分到手的粮食都没有往年的一半,把那苞米瓠子都一起搅碎了不说,还掺的苞米杆子呢,” 刘三爷叹气, “哎,前两天我去办事,也看见了,那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本来想着今年夏天,还跟着咱们卖菜换了些钱,今年能过个好年,谁知道,这一场雨下来,全泡汤了。 现在他们就是拿着钱,也买不着粮食了。” “咋了三爷,外面粮食涨价了?” “不说涨不涨价,都是老农民的,谁能整着那粮票吧?” 这倒也是,村民们家里要是真的粮食不够,大部分时候在村里都是能解决的,不是跟左邻右舍换,就是从村里换,不管是用钱还是工分,总归是方便得多的。 至于那稀罕的粮票,他们还真没有,有人几乎都没见过,在他们印象里,那稀罕东西,都是在城里上班的人才发的,像他们这样的泥腿子,跟城里人那是有着明显的分别的。 “也是,咱们农村都缺粮,城里能好到哪儿去。” 刘卫民没理会他们的愁眉苦脸,这会儿还兴奋着,想事情也乐观, “嗨,别想那么多,这都是亲戚,你一把我一把,拉扯着,咋都能活了。 再说,这事要是成了,他们再过来,咱们也打听打听京城那边的情况。 没听说吗,他们都是天南海北的跑,说不准就碰上什么机会,咋不都比咱们在这小屯里知道的多? 到时候咱们跟他们好好说说,看能不能让他们帮帮忙,现在又不是前几年那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活人咋还能让尿憋死了?” 话是这么说,几个人互相看看,虽然不说什么,心里也思绪万分。 刘爱国回过神来,看了眼门外的人影, “那这些,我就按照咱们之前商量好的分?” 之前商量好的是,双方各自的利润都要拿出一成,刘家屯交给公社,方平那边交给单位。 再各自拿出一成给简单这个牵头人。 最后再拿出一成,作为村里的公费,日后村里孤寡老人的生活费用,或者村里的房屋,教室,等等,或者留着应急。 其实这是早就该有的,只是刘家屯一直穷,也就这两年弄起了蔬菜才算是好了一点,他们商量着,借这个机会,把村里该有的都准备起来,规矩什么的也是一样。 刚开始商量的时候,像是刘卫民这样习惯了大公无私的,还不好意思,觉得这是克扣了乡亲们的钱,还是几个人劝了半天,他才勉强想通这合作社和私人交易的区别。 刘爱国还不忘借机教育他, “这也就是跟合作社,不然从个人手里收,虽然能比供销社高,但是也不可能给这么高就是了。” 刘卫民知道自己脑子转得慢,不明白的就他们说啥他就听着,尤其是这个话题,他自觉没有发言权,就不自不出声。 村里卖山货的60户左右,多多少少的,平均一家也卖了300多斤。 要说粮食,要是这个数量,那是不少。 但是他们卖的都是硬壳的山货,一麻袋就100多斤,带壳300多斤还真就不多,那一个收山下来,凡是有壮劳力的人家,谁家不背回来个千八百斤的? “20830斤,一共卖了1666.4,去掉三成,剩下的七成,一斤合5分6一斤,” 刘爱国的话没说完,刘卫民就摆手, “还有个事啊,小简又找我了,那一成,她不要,说,要是咱们实在抹不开,就都分给村里的老人吧。” 刘爱国停下动作,看看旁边的几个老人, “二叔,三叔,五大爷,你们看这事?” 村里这些人,老的少的,跟简单关系最好的,也就刘三爷一家,这屋里几个人最了解她的自然也就是刘三爷这个小老头了。 想想,笑了笑, “呵呵,我就说,那不是她的性格。 算了,不要就不要吧,我估计啊,这事她愿意管,也是看乡亲们的日子太苦了,实在看不下去眼了,她也确实不差这点东西。” 刘卫民想到她家那一大盆全是肉的菜,那全是苞米面还带着甜味儿的大饼子,摸摸还饱着的肚子, “她是不缺吃的,唉!” 刘爱国看看几个人, “行,那这样的话,分钱这也没有啥变化,那我就按算好的分了?” “刚才说合下来是多少,5分6是不是?” 刘二爷点着拐杖, “那就这么的,那一成单独放着,村里那几个没人管的老头老太太,还有那两个没人管的孩子,平时你们就多看看。 咱们村一共就这么大,人家小简这非亲非故的,都出钱了,这不是把东西都给喂到嘴边了,那出力上咱们村这么多人可不能再让人落下,都拉拔一把,不就过来了。” “行,好嘞,那我就开门开始算账啦?” 外面的村民次次哈哈的,也不怕冷,一直站在外面等着,身上都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看着门开了,顿时就一拥而上。 “村长,是不是要分钱了?” “你们,” 刘卫民心里清楚,都穷怕了,冷不丁的有个这好事,他们心里都没有底。 看着一个个八尺高的汉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抄着袖子,冻的次次哈哈的,看着刘卫民那目光满是期冀,看的刘卫民心里发酸, “行了,都进来吧,这得亏是天还没大冷,要不得,你说说你们呢得冻成啥样,啊?就着急这一晚上了?” 一群大老爷们冻的嘴都木了,呲着牙, “村,村长,这不是着急吗?” “嘿嘿!卫民哥,我们在家也坐不住,还不如在这等着,离得近点,有啥事,也能早点知道信儿不是?” 本就不大的屋子,呼啦啦的进来一群人,顿时就拥挤起来,不说暖和,能站稳,听清,就是不错的了。 “行了行了,想分钱是不? 排队,一个个来,先在这边对对数量啊,数对了,再来我这边签字领钱。 谁要是不清楚的,就赶紧回去找知道的人过来,别给我整那秃噜反账的事,你们着急,我也着急,这一大把钱放我手里,还都不是我的,我也眼红,待会我就更舍不得了。” “哈哈!” “哈哈哈!” 顿时就引起一阵大笑,一旁的几个老头也乐的胡子直颤, “这小子!” 就算是按一斤5分6,一家按平均的300斤算,这也是16块8毛呢,城里工厂的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25,26块的工资,这300斤,两个麻袋,最多三个麻袋,可能也就是一家收山一天的收获。 一天换了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这个数自,就是刘卫民他们也是眉开眼笑的,他们忙乎一年到头,也就是那特别认干,家里劳动力多的的家庭,平时基本都是拿满工分的那种,才能拿到这么多的钱。 就是刘卫民家,四个大人都是劳动力,一年到头也就将将能分这些钱。 前面刚拿到钱的村民还在那发呆呢, “爱国,你是不是算错了?” 钱谁都喜欢,但是这些没有被繁华迷花了眼的淳朴农民,还是很老实的,拿着从来没拿过的大团结,那手都直哆嗦, “你这,咋给我这么多钱?” 村里人读过书的少,会算账的更少,刘爱国就一句一句的给解释, “二柱哥,你看啊,你家是卖了610斤,有核桃,和榛子,是不是?” “哎对对,还有一些板栗和松子,前些日子都换给小简知青了,” “你看啊二柱哥,今天收的这些山货啊,都是一个价,5分6一斤,610斤,就是34块毛6,没错,都是你家的。” “多少?” “几分钱一斤?” 就像一滴凉水滴到了热油里,屋里的人顿时就沸腾了, “村长,是5分多一斤吗?” “是不是算错了呀,这玩意儿咋能有这么贵啊?” 刘卫民几个也不确定下次是什么行情,这要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是按8分一斤结算的是不是得疯,但是还是先把预防针打了, “我知道,大家伙在供销社卖啊,都是2分,最多3分,我们联系这个啊,也就是想让大家多换几个钱。 今天也是因为第一次,人家为了表示诚意,所以给的价格高。 下回再来,人家就的按着那边的行情来,咋也不能赔钱不是?”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不过,笑着笑着,就掺杂着越来越多的啜泣,哽咽,有人直接就红了眼圈,甚至直接落泪了。 室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雪下到下午,天色暗下来,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趋势,不过这屋里的温度,可是明显的降下来不少,程锐烧火墙的次数都多了不少。 又一次把柴禾骚劲火墙灶口,程锐连跑带颠的拖鞋上炕,狠狠的打了个冷战,把棉袄脱下来放到炕边,搓搓手,直接放到炕上热乎着, “真是降温了,咱们这么烧都不热乎。 外面这雪可真是不小,姐,就这么下,明天早上肯定能堆雪人了吧?” 简单看了一眼窗外,可不是吗?院子里已经是厚厚的了。 这个雪量,要是放在后世的东北,妥妥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偏执狂   下弦美人(H)   大唐绿帽王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以力服仙   高达之染血百合   人妻卖春物语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