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念念不忘? 时隔八年重回故地,平芜的第一感受是水土不服。 路途漫长火车里气味繁杂闷热,不过刚走出出站口,她就奔向最近的垃圾桶吐了个昏天黑地。 灌了半瓶矿泉水进肚,胃里的那点不适有所缓解,平芜直起身体,慢悠悠折返走回到台阶前被人群簇拥的队伍最后。 燕北县地小落后,难得见到国家级的专家们前来调研,所以县里格外重视,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大巴车停在火车站旁的马路上,红色横幅上写着“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的显眼大字,电视台里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们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他们这一行人面前。 领导们跟教授握手这功夫,走在她前面的师兄张哲突然回过头看她。 “没事吧?要实在难受你先休息,我跟主任说下乡你就先别去了。” 张哲看她手里水瓶所剩无几,又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未开封的递到她面前。 “没事,我能行。” 平芜摆摆手拒绝,还是打算坚持。这趟出差不是寻常调研,这个课题是她坚持要做的,如今正赶上机会,哪能在这时候先退缩。 他们两个一来一回小声交谈这会儿,站在队伍最前侧的主任王企德打了个手势让她上前。 平芜小跑几步,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凌乱,这阵子睡眠不佳,她出差也顾不上收拾自己,洗脸后只抹一层防晒再扎个马尾匆匆了事,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这是我学生平芜,我们团队里最年轻的研究员,现在挂职到你们县板栗研究所,三天后的培训会也是由她主讲。” 王企德言简意赅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主管农业副县长介绍,对方心领神会,打过招呼后又叫来身后紧跟的农作站站长,礼貌握手交接工作,而后热情的迎着众人上了大巴车。 汽车在室外暴晒许久,真皮座椅气味明显,混着车内浓烈的柑橘味香薰一股脑钻进她鼻腔。 平芜坐在靠窗位置,竭力压制下胸腔那番不适,正逢路过即将拆迁的老城区,她视线聚集,看向窗外轻声感叹一句,“变化好大。” 火车站那般陈旧,如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但城区内高楼频起商户紧密,到底是跟以前日新月异了。 “小平老师来过我们燕北吗?” 她座位前方的农作站站长突然回头看她,有些好奇。 窗外街景一一划过,平芜目视前方,轻声回答:“高中在这读了三年。” “那算是半个故乡啦。” 她没否认,脑海短暂略过几个回忆片段,当年在这读书是不得已,燕北落后至此升学率却高得惊人,若不是她父亲当时因为工作停留在此,恐怕她与这里的羁绊也不会如此深刻。 故地重游应该置身事外,就算有也只是以前。 领导们的话题有迹可循,大多围绕着经济和发展,象征性的做几句报告再感慨一会儿后很快步入正题。大巴车渐渐驶离城区,副县长抬手示意秘书,拿了一箱特产逐一给众人分发到手,绿色真空包装袋朴素简明,最上方清晰写着几个大字——燕北好礼,贡品板栗。 农作站站长起身介绍手中这一小袋栗仁来源,“我们县一共有 18 个乡镇,是个栽植板栗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深山平原,全县共计两千六百余万棵栗树,100 年以上树龄的栗树就有四五万株,可以说是燕北祖祖辈辈的铁杆庄稼,一会儿我们要去的峪河镇就是这些板栗的主产地,各位可以先尝一尝,看看燕北的板栗有什么特别之处。” 平芜想起她之前做过的实验分析,全国各个产地因为地理气候乃至土质类型都不相同,所以生长出的板栗也都各有特点。 南方板栗坚果较大,果肉偏粳性,淀粉含量和水分较高,含糖量低不耐储藏,适宜菜用。而北方靠近燕山山脉各区因为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生板栗肉质细糯,含糖量高,品质极佳适合炒食,在市场上有更大供应需求。但各地品种老化,混杂良莠不齐,因此燕北板栗在全国市场上还未打出太大的名气,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你不吃?”张哲看她盯着包装发呆,用眼神示意她,“尝尝,挺不错的其实。” 车子有些颠簸,她好不容易才压制下胃里那股翻江倒海,平芜微微摇头,将视线再度移向窗外。 三月初,太阳温暖,但真正的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大巴车驶入层层叠叠群山之中的乡镇,道路安静,只有偶尔经过的货车发出声音,周遭群山寂寥,漫长的冬季还没彻底过去,黄土遍地的山间耸立着无数光秃秃枝条的板栗树。 为了避免一切形式主义,这次下乡都是秘密进行,大巴车停在村口一块写着村名的石头前,提前等候的村主任临时引路,带着众人上山进栗园,燕北山很多,也不算平缓。 村主任看起来不过五十几岁,身形瘦小却很精干,长期劳作皮肤黝黑,体力却比他们这些人好了不少,一口气爬上半山腰时也没有气喘吁吁,笑呵呵的回头跟他们介绍。 “我们燕北的古栗树特别多,光我们村里一百年以上的板栗树就有一千棵,树干最粗的地方周长能到五六米!
相关推荐:
我的徒弟总欺师
师妹骗他身子后,始乱终弃了
《食髓知味gl》(纯百)
撩他(快穿)
救世一个魔
表妹撩人(重生)_御书屋
嫡妹非要换亲,送我当上侯夫人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不要打扰我和妈妈谈恋爱
大唐:彩礼加倍,反手迎娶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