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咯血等症;去生扁豆、天花粉,加入瓜蒌皮、桔梗、黄芩、川贝母、炙桑白皮、白及、牡丹皮等味,以增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止血之功,用治热伤肺阴,干咳咽痛、胸燥咯血等症,乃为常用有效之方。 9 月7 日二诊。自诉:“咽燥干咳、胸痛已减轻大半,咯血已止。这几天可没有抽烟饮酒,饮食也很清淡,看我穿的比您还厚,这以后可要注意了。” 视其面色暗红稍退,略显微润,舌质及咽喉周围深红略淡,舌苔依然薄黄,但已略显津润;复切其脉,略见细缓;闻其说话声音,干涩沙哑已轻。方药对证,续服3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9 月12 日三诊。自诉:“自我感觉已经正常,再服原方巩固下,我也急着要出门做事,您看烟酒何时可以解禁?” 复诊其舌脉,已与常人相近,声音已不再沙哑,精神也已明显振作,可以原方再服3 剂以巩固疗效。但烟酒及辛辣之物还是要谨慎点为好。 按语:姚某原本有吸烟饮酒习惯,加之喜食辛辣之物,肺胃素热可知,复因感冒发热前后又饮酒数次,故而治疗半月余咳嗽不能痊愈。素热之体,肺阴本来不足,加之感冒前后又饮酒、嗜食辛辣,岂不是 “火上浇油”,其热愈甚!故体表之热虽退,而里热依然偏盛,故而胸燥干咳不止,反加黄痰带血。此时若不戒掉烟酒,忌食辛辣之物,即使用药对证,恐怕也难奏效。本来属于常见燥热伤肺病症,倘若用药再有失误,或者病人不遵医嘱,病情不免继续缠绵,日久肺部会出现何种疾病?起码会比肺炎严重! 34.肺虚咳嗽,缠绵日久 张某,女,67 岁。2012 年11 月1 日首诊。自诉:“自从年轻时反复淋雨、冷浴,饮食寒凉,三伏天睡地上,等等,造成咳嗽屡治不愈已有多年。后到多家大医院检查过,都说没啥大问题,可就是老治不好。中医、西医都治过,都好不了多久,不明原因的又复发。特别是劳累过度、天气变化、受凉受热、灰尘或油烟熏呛都会引起咳嗽。痰不多、色白,偶感胸前痞闷,心慌气短,全身无力。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复发的次数也越加频繁。曾多次试用小单方治,或者索性不治抗一抗,结果是病情愈重,花钱更多,身体更差。” 刻诊:视其形体薄弱,面色?白,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津润;闻其声音,明显气息不畅;切其脉,细弱无力。辨证:脾肺气虚。治法:益气止咳。方用温肺汤为主加减。人参12g,茯苓、钟乳石、海浮石各15g,橘红12g,甘草9g,桔梗、川贝母(研为细末,分3 次汤药调服)各12g,炙款冬花、炙紫菀各18g,五味子3g,干姜6g,大枣5 枚,3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一定要温和,远离寒凉及荤腥油腻之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尽量回避粉尘及油烟熏呛。 此方取自温肺汤,去半夏之温燥、木香之行气,保留人参、茯苓、橘红、钟乳石、甘草,以益气温肺、宽胸化痰;另加海浮石、桔梗、川贝母、炙款冬花、炙紫菀、五味子、干姜、大枣8 味,以增强温肺止咳之功。用治与张某相近患者咳嗽日久之脾肺虚寒证,疗效较为稳妥。若能因人对证加减,其效更良。若属气虚感受风寒,表邪未解,虽似寒咳吐痰清稀的,此方不可轻用,以防 “引贼入室”,滞留寒邪,反致肺气失宣,咳嗽难愈。 11 月7 日二诊。自诉:“服药已经见效,胸闷气短咳嗽减轻,精神也就随之好些。您交代的我都很注意,争取今年冬天舒坦一点。” 复诊其舌脉,未见有明显变化,可能是病程较久所致。药味不动,原方续服5 剂再诊。 11 月17 日三诊。自诉:“现在胸闷气短咳嗽已消除八成,自己感觉已基本正常,比以往冬天好得多。再服几剂不想吃了,等明年春天看看咋样?症状不严重就扛过去,不行再来麻烦您。” 见其面色微润,隐隐微红,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津润;脉来细缓,略显有力;闻其说话声音,气道已显顺畅,病情有明显向愈之征。但是患者不愿长时间服药,医者也不能勉强。便嘱其上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按语:如张某一样,每到秋冬季来临时,即开始咳嗽,拍胸片等检查肺部无异常,但咳嗽屡治不愈者较多。病程如果日久,也有不少兼有其他疾病的,治疗起来就更难。张某幸无其他兼夹疾病,仅是脾肺气虚,偶感气短乏力,不耐寒凉等症,故用温肺汤加减,以温肺益气止咳。后来每于秋凉时,连续3 年提前调治,至第4 年,老咳嗽病总算基本治愈,以后未再明显反弹。然而不能坚持治疗的,往往10 年以上每逢秋冬季便咳嗽,虽不为多,但偶亦有之。 本患者的咳嗽毛病,一是病程长;二是年龄偏大;三是自感气短乏力,且屡治不愈,面色?白,舌质偏淡,脉来细弱,其肺气虚寒的征象已赫然眼前。故以益气温肺、止咳平喘的温肺汤为主,再加以祛痰止咳之味,方得对证有效,服药十余剂,咳嗽方能平息。至翌年秋末冬初,又连续调治2 年,虽然是多年咳嗽,终得基本治愈。 35.老年咳喘,痰涎壅盛 赵某,男,77 岁。2011 年4 月7 日首诊。自诉:“我的身体还算可以,现在还干些农活,也不觉得很累。就是咳喘病已20 年以上,发作时不分春夏秋冬,无论受热、受凉,或饮食荤腥油腻及寒冷之物,便出现胸脘痞闷,痰涎增多,咳喘不止,有时用氨茶碱也不起作用,睡觉不能平躺,背部畏寒,腰腿强滞,饮食乏味,肢体乏力。三级医院检查,除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外,余无异常。这次复发已有大半月时间,门诊、住院,吃药打针,咳喘都未减轻,别人介绍来诊。” 刻诊:视其形体尚健,面色略显暗灰,候诊不久,即吐出不少痰涎;舌质淡腻,齿痕明显,舌苔白厚滑腻;切其脉,滑迟兼弦之象;闻其说话声音,气道明显被痰涎壅堵,滞涩不畅。辨证:痰涎壅盛,肺失宣降。治法: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汤为主加减。处方:炙麻黄、桂枝各9g,细辛6g,干姜、姜半夏各9g,五味子6g,茯苓24g,橘红、杏仁各12g,钟乳石18g,厚朴12g,甘草9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3剂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适温泡足。不可饮酒,饮食以温和为要,一切荤腥油腻及寒凉之物皆宜忌之。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劳逸适度。 小青龙汤功能行水发汗,止咳平喘,用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咳,或腹满而喘等症。今用于无表证而痰涎壅盛,苔白腻、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女儿红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爸爸,我要嫁给你
他来过我的世界
逆战苍穹
先婚后爱
掌中之物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