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风疹无疑。麻疹多发热3 日后方能见疹,况且多年来因为加强预防,而未见此患出现,更无流行传染。遂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法治之,方用透疹凉解汤为主加减。处方: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霜桑叶、甘菊花、蝉蜕、金银花各6g,连翘、赤芍、紫草各3g,甘草1g,2 剂。1 剂药水煎2 次,早、晚食远各温服1 次,若小儿不愿服药,可分多次少量喂服。3 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去渣,在温暖环境下迅速擦洗全身,切记勿受风寒!饮食亦要温和容易消化,勿进寒凉油腻之物。护理好的话三两天即愈,亦不会脱屑、留痕。 此方在消毒饮基础上加减而来,用于3 岁左右小儿风疹初起,一般都能2 剂药治愈。其主要作用为疏风清热、透疹解毒。治疗小儿常见的较轻传染性风疹病症,屡用皆验。方中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等味,皆为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透疹之品;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味,以清热和血解毒。对于小儿较轻的风疹,疗效甚佳。 3 月23 日二诊。其母代诉:“1 剂药服后疹子就没了,神情也恢复正常。第二剂也煎了2 次,服下的很少,主要用于擦洗,因为喂药实在艰难。您看还需要服药吗?” 观其颜面等处风疹已无,咽喉微红已退,精神、气色也都正常。便交代患儿母亲:预防感冒,饮食调理好就行了。 按语:小儿风疹为较易治愈之患,用药宜轻清不宜重浊。轻清易于疏风透疹,微辛微凉,如薄荷、荆芥、蝉蜕、桑叶等,为散邪透疹之上品;微寒清营解毒,如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小儿正气不足,用量也不宜过大,适其证而解之,其风热散而疹子透发,时邪解而毒自除,营卫和而患自愈,故用药不宜重浊。何为重浊?因为此患不属于胎毒遗患,亦不属于麻疹、喉痧等疹性疾病之重者,故而太过苦寒解毒之味如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玄参等,皆宜慎用。以防本来轻浅之患,反致疹毒不能透发,郁滞不得化解,小患不得速愈。 常遇到风疹小患者,年龄多在5 岁以下,能认准证候,即用上方一二剂药服下,加以饮食、冷暖等方面的呵护,都能痊愈。也遇到过本来属于风疹小患,不知用何方药治疗的,反而使细疹隐于皮下,肤色淡紫,患儿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甚至时发潮热等症,竟达十余日不愈。亦有稍懂中医药的,说是用过黄连解毒汤加味,服下疹子反而隐没,甚至出现呕吐等症。可见药不对证,害人不轻!当此之时,必须辨别寒热虚实,透疹勿伤正气,兼顾脾胃运化,用药精准,不可杂乱,疹出毒解,其患乃愈。诊治小儿疾患,切勿因为小病而大意,用药必以对证为要,如此方能小病速愈,不留遗患。 近期曾治数例小儿风疹,打针吃西药后的第二日,全身出满暗红色大小不等的硬疹,小的如粟米,大的似豌豆,患儿啼哭呼痒,手抓脚踢,抓破流出淡血水,颇似湿毒湿疹。遂用治风疹方加僵蚕3g(1 岁半男童),以祛风散结止痒,服药2 剂,三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熏洗,饮食等方面注意同本例,未及3 日痊愈。治愈后亦无脱屑、留痕。 89.胎热雪口,随拭随生 胡某,男婴,3 个月。2012 年9 月1 日首诊。其母代诉:“婚后头胎,生后不到半个月即出现舌面上如白粉堆积,孩子微显烦躁啼哭,医生说用棉签蘸冷开水拭去即可,初用有效,可管半天,以后再用,随拭随生。中医说用净米泔水洗口,用之也有作用,但时间稍长,也不管用。这几天蔓延至两腮内、牙龈等处,相互粘连,颜色微红,复用以上方法,拭之难以去掉。舌尖微红溃破,烦躁啼哭频繁,吮乳不如以往顺利。听母亲说我出生后不久也是这种情况,是您给治好的,让我赶紧把孩子抱来请您看看。” 观察患儿确如其母描述,精神微烦,面色偏于红赤,舌尖深红微破,舌面、两腮内及牙龈等处犹如积雪,故名 “雪口”,亦称 “鹅口疮”。庆幸尚未蔓延至咽喉周围及鼻孔,否则可引起乳食不利,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喉中痰鸣等险候。观其指纹略沉、淡紫,问其二便如何?近日是否身发寒热?其母言道:“小便量少微黄,大便3 天内积肚成形,虽不秘结,但气味很浓而臭,身体未见发热。” 此亦是胎儿妊孕期间,感受孕母热毒,蕴积于心、脾二经,出生后胎毒上炎,熏灼于口舌,发为此患。治宜清解心脾积热,方用清热泻脾散为主加味。处方:栀子2g,石膏5g,黄连2g,生地黄、黄芩、茯苓、朱灯心、生薏苡仁、淡竹叶各3g,生甘草1g,2 剂。1 剂药煎2 次,药汁混合一处,分多次少量温服,1 日至1 日半服1 剂。三煎药汁取其清澈液,用棉签蘸湿,轻轻自内向外拭去如白厚舌苔样 “雪口”,1 日五六次,如积雪样拭去后,复用清澈药汁洗之(用量不可过多,以免呛着婴儿)。乳母饮食要偏于清淡,勿进辛辣及荤腥油腻之物,切勿熬夜饮酒,保持心情平和。谨防小儿感冒,夜间哺乳量不宜过大。 此方以清解心脾积热为主,故用栀子、石膏、黄芩、黄连、生地黄、茯苓、朱灯心之辛凉、苦寒、凉血、清心之味以解其毒;加生薏苡仁、淡竹叶、生甘草以助渗湿利尿、清泻心火、调和诸药之力。屡用于新生儿感受母体湿热胎毒,发为鹅口疮或称雪口者,一般服药一二剂治愈。治愈后乳母饮食注意,并谨防小儿饮食积滞、外感发热,呵护好口腔清洁,1 岁后即少有出现此患的。 9 月5 日二诊。患儿母亲告知:“照您的嘱咐内服外洗,1 剂药服用将近两天后,孩子便尿清,大便不再味浓腐臭,舌尖红退,白厚舌苔样东西渐少,吮乳已基本正常;第二剂药服后,口腔白屑全退,不再烦躁啼哭,吮乳、精神都已完全正常。是否还需要吃药?” 视其面色、精神已经正常,雪口及舌尖红赤、指纹淡紫已退,舌苔薄白,胎热已除,鹅口疮已愈。苦寒之剂不可续服,以防伤及小儿稚嫩之阳。但是乳母饮食尚要继续注意,切勿骤食辛辣燥热之物,以防婴儿哺乳,重受热邪,复发鹅口疮等疾。 按语:鹅口疮常见于1 岁以内小儿,尤以初生婴儿为多见。如能及时治疗,非但容易治愈,而且预后良好。偶有延误治疗,致使白屑蔓延至咽喉,阻塞呼吸,身发寒热,口舌糜烂,甚至波及鼻孔,乳食不利,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喉中痰鸣等症,是为危重之候,须防不测之忧。故虽为小患,但必须早治。个人用上方因人稍作加减,一般都能在3 天以内治愈,加以乳母饮食等方面注意,保护好婴儿口腔洁净,尚未见到过一例不易治愈者,亦未见到过一例因为鹅口疮而留有后患者。如本例患者的鹅口疮,虽然时延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试婚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恶女嫁三夫
他来过我的世界
朝朝暮暮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