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年二诊时方,取3 剂煎服。 后在路上多次遇到李某,言其3 剂药服后,只要不着急上火及感冒受凉,不过度劳累,饮食注意,旧疾未再明显复发。 按语:该患者年龄不大,病情也不复杂,西医诊断为 “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多为脐腹胀气,胸脘憋闷,甚至窜及全身强滞,四肢乏力。我曾治过多次,无论以胃脘痛肝气犯胃或积滞腹痛等症治之,但效果都不够明显。后来患者又在多家二甲、三甲医院检查治疗,依然除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并无其他疾患,无论门诊、住院治疗,甚至找过民间医生调治,依然还是效果不佳,故而时延6 年之久。我没少费心,缘何并不复杂的病症,却如此难治?后来考虑到患者的心胸不够开朗,或因为小毛病久治不愈,因而造成精神压力过大,情志抑郁,苦恼日甚,因此产生情绪低落,致使气滞憋胀、全身不适症状加重。后采用舒郁理气之法,方用越鞠丸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服药较为有效,但仍不甚显著;当加入枳壳、厚朴,乌药量用至30g 时,方见嗝气、矢气顺畅,其胀立消,全身即感舒适。担心的是,仅观察了1 年时间,还不知以后是否再犯? 选入此案的用意,是因为本属常见病症,但治疗起来甚至比疑难杂症还难!当重用乌药这味芳香顺气、疏散胸腹滞气、调理脏腑逆气的药后,病情立见转顺,1 剂药服下,矢气连连,上下通顺,脐腹胀气之患立即消散。可见人若气顺血和,身体自然会少却许多痛苦。 以上4 例验案,皆与气滞、气逆有关,甚至气聚不散,起包鼓胀,或遇寒凉、食积及精神抑郁等诱因,致使其滞、逆、聚甚,而生胀闷憋痛等症。但能审证求因,辨证无误,即使病情延久,亦可找到头绪,最终得以治愈。 5.湿热偏盛,胃痛口臭 张某,男,40 岁。2012 年3 月20 日首诊。自诉:“经常心口灼热,烦渴喜饮冷水,甚则频饮而不止渴,尤以晚间为甚,胃部胀闷疼痛,入睡打鼾,口臭气浊,头部有时胀痛,心情时感烦躁,大便经常秘结,小便时而黄短。某三甲医院检查,血压、肝功、血糖、肾功等项都正常,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球部充血。打针吃药也可减轻胃胀胃痛,但烦渴烧心始终不能消退,胃胀胃痛也经常反复,十余年来一直如此,身体精力已感不足。听人介绍,特来请您治治。” 刻诊:观其形体尚壮,面色暗红,舌质深红,舌苔偏于黄糙;闻其声音粗浊,明显津液不足;切其脉,滑数有力;问其饮食习惯如何?答道:“饮酒有瘾,低度的不喝,酒量不算大,半斤不过瘾;口味较重,清淡的懒得吃,熬夜打牌为常事。医生要我少饮酒,辛辣、肥腻东西勿多吃。可是我总办不到,清淡的饮食没食欲。” 我言道:“你这可是病从口入,肠胃屡伤,积热为患。切勿认为年轻体壮无所谓,40 岁以后可要注意啦!若不改变生活习惯,单凭治疗,恐难痊愈。” 患者见我苦口婆心地陈述厉害,似有警觉之意。遂拟荡涤湿热、理气宽胀法,以清理肠胃积热,方用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大黄(后下,煎5 ~7 分钟即可)12g,芒硝(分2 次冲服)9g,枳实、厚朴各15g,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12g,葛根18g,芦根30g,陈皮、木香各12g,生薏苡仁30g,3 剂。1 剂药煎2次,1 日1 剂,早、晚食远温服。节制饮酒,切勿熬夜,饮食温和而有规律,摄入荤腥油腻及辛辣、焦硬、寒凉之物越少越好。 大承气汤泻热攻实,以治阳明腑证,胃实便秘,痞满燥实之三焦大热实证;黄连解毒汤功能泻火解毒,常用于心烦口燥、咽干不寐、舌红苔黄等症;加甘葛、芦根,以生发胃气,生津止渴;加陈皮、木香,以散滞消胀止痛;加生薏苡仁,以助渗湿利湿而益脾胃,总为荡涤三焦湿热、宽胸利气止痛之剂。3 剂尽剂,及时复诊。 3 月25 日二诊。自诉:“药服下肠鸣大作,半天后轻泻二三次,小便色黄变淡,但服至第3 剂时,又不泻了。总之,服药效果显著,肚子里感觉轻松了许多,很想吃肉、喝酒,还是勉强忍了下来。” 复诊其舌脉,与首诊时相比,唯见黄糙苔略退,滑数有力脉象似无明显减弱。上方大黄、芒硝各加3g,续服3 剂。 3 月31 日三诊。自诉:“烦渴胃燥、便秘尿黄、打鼾口臭等症都大有减轻,身体也感到轻松许多。以后要不再反弹,就算好了。” 视其面色已见红润,舌质正红,舌苔薄黄津润;复切其脉,已显缓滑之象。湿热盛实之势已衰其大半,遂改用麻子仁丸合丹参饮加减,以续清肠胃积热,润肠通便,活血理气,而治胃胀胃痛。方药:酒炒大黄(后下)12g,炒枳壳、厚朴各15g,火麻仁30g,郁李仁、桃仁各12g,丹参30g,木香12g,砂仁(后下)9g,乌药、炒川楝子、延胡索各12g,甘草6g,5 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另取5 剂,加金果榄90g,共为细末,待汤药尽剂,续服末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温开水调服。如感效果不佳,及时告知。 9 月5 日,张某来门诊告知:“这5 个月以来,老毛病倒是没有明显复发,身体也感到舒服很多,体重减轻了好几斤,这也是我求之不得的。可是啥时候能够开戒?嘴实在馋得难忍啊!” 我笑言道:“营养还是应该补充的,但切勿暴饮暴食,嗜酒无度,以防旧疾再犯。” 按语:张某胃脘痛乃是年轻人当中较为多见的病症。《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俗话说的 “病从口入”,可谓切合张某的病因病状。患者能够遵循医嘱,其实不难治愈,因为年轻,病程大多不长,正气也多不虚,且病情亦多不杂,用药能够对证,加以注意禁忌,解除致病原因,其病自然就容易治愈。能够重视自我调养,治愈后也就复发率较低,乃至完全治愈。反之,屡治屡犯,甚至久治不愈,除责在医者用药是否对证外,就是患者是否谨遵医嘱。如张某能够尽力忍耐嘴馋,因而就较为顺利地治愈10 年湿热过旺之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充血)之患。其治法很简单,就是用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以直泻胃腑实热,生津止渴,理气止痛,加以饮食清淡,牺牲口福,因而疗效较为显著。但若引起本病的饮食习惯不改,依然嗜酒有瘾,口味重的猛吃,清淡的懒食,即使是用药再对症,也是往往疗效不佳。同类患者屡见不鲜,可谓天天都能见到。仅举此例,以说明治疗与忌口同等重要。 6.泛酸胃痛,呕嗝脘胀 鲍某,男,55 岁。2010 年9 月20 日首诊。自诉:“胃病已有30 年,原先吃点胃舒平片即可止住,但
相关推荐: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永乐町69号(H)
将军男后(修改版)
炼爱(np 骨科)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病娇黑匣子
他来过我的世界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