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斗罗:我的写轮眼不太正经 > 第102章

第102章

返温。嘱其1 剂药尽剂再诊,多服恐生燥热,以防续生他患。 8 月26 日二诊。其母代诉:“果如先生所言,1 剂药服至大半,泄泻即见渐止,四肢同时返温。又观察了几天,泻下数月之患,1 剂药完全治愈。由于小儿患病日久,还请先生再调理调理。” 观察患儿精神已振,面色略显微红,小儿易虚易实之体,表现甚为明显。思患儿泻下虽愈,但脾胃需要调理。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助其脾胃运化。处方:人参、焦白术、茯苓、炒山药各6g,陈皮、砂仁、木香、炒麦芽、炒山楂、炙甘草各3g,大枣1 枚,煨姜3 片,粳米3g,5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时所嘱。后电话得知:小儿服药后食量渐增,消化正常,1 年余腹泻未见复发,身体各方面也都正常。家人的呵护未敢放松。 按语:本例小患者虽然泄泻数月,但能认准为脾虚健运无力,阳虚难以运化水湿,故而泄泻不止,四肢不温,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对证而病去。加以饮食调理,冷暖呵护,虽几经周折之患,不过数日痊愈。小儿根本不足,用药尤当审慎。如积滞新伤而致泄泻者,切不可止之过早,须防滞邪。纵有饮食积滞,亦不可攻伐太过,过则伤正。所谓 “笃意用心”,全在医者审慎。泄泻日久之患,脾虚阳虚当明,出现四肢不温、完谷不化、泄泻不止等症,即是脾肾阳虚之征。此时温肾助阳、补脾益气加止涩之味不可缓,故用参、术、姜、附、乌梅、肉豆蔻等,1 剂药服下,泄泻数月之患即止,复用健脾消导的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加以家人的精心呵护,非但泄泻治愈,身体也随之复健。但补火之剂,阳气复而当止,过则耗伤阴津,须防复生他患,如烦渴、尿黄、便燥等症。故1 剂药服下泻止,不可因为灵验而续服。其中并无奥妙之理,只是把握好度即可。我五十余载治疗此类患者无数,之所以很少失误,不外乎用心体悟、审慎用药而已。 96.积滞不消,腹泻发热 鲁某,男童,3 岁。2013 年9 月3 日首诊。家人介绍:“孩子半岁就开始吃 饭,1 岁后食量明显增大,吃得多,拉得多,不长肉,体质一般。大便几乎没有成形过,或拉稀糊夹杂未完全消化食物,或拉一大堆渣粒粪便,气味多浓。半个月前因为吃肉太多,第二日便腹胀肠鸣,情绪不宁,接着就拉肚子、发热,吃药热退,拉肚子依旧,呼叫腹痛,敲打腹部膨胀,肚皮很热。又吃消胀轻泻药,拉出臭腐难闻粪便,腹胀尚未消除,又要吃肉,量少了就哭,吃下后当天夜里就发热,呼叫腹痛,现在已经2 天未大便,发热时轻时重,腹胀腹痛加重。” 观察患儿形体偏瘦,情绪不宁,面色黄垢,舌质略显深红,舌苔偏厚微黄,唇红,指纹暗紫、滞涩,脉象弦滑偏数。抚摸、拍打腹部,左下腹明显胀硬,温度较他处为高,手足心亦偏热,呼吸气粗,小便略黄而量少。 小患者乃是宿食未消,复停新食,故见发热烦躁、腹胀、大便不通等症。审析患儿正气不虚,积滞阻遏胃肠,治当先攻其邪实,泻下不可缓。方用大承气汤为主加味,以摧枯拉朽之剂,速去新久停食。处方:大黄(后下)、芒硝(分2次烊冲)各3g,厚朴、枳实、炒山楂、炒麦芽、陈皮、槟榔、炒莱菔子、粳米各5g,1 剂。水煎2 次,药汁混合一处,分多次少量温服。以新旧宿食泻出、腹胀腹痛减轻及热退为度。切勿进食荤腥油腻及生冷等难以消化之物,饮食以五谷为主,蔬菜为辅,总以温和容易消化为要,注意保暖,谨防受凉。 大承气汤功能泻热攻实,主治阳明腑证,胃实便秘,发热谵语,痞满燥实等症;加炒山楂、炒麦芽、陈皮、槟榔、炒莱菔子以助其消食导滞,推荡停积于肠胃间谷肉,使之从大便排出;少加粳米者,以护养胃气。此为攻法,故仅服1剂,邪去即止。 9 月6 日二诊。家人介绍:“药力好厉害呀,服下不到半天,即拉出好多臭腐难闻的稀便,夹杂新旧未消化食物,还有以前吃下的猪肉、豆芽,颜色都变成深红了,棱角形态分明,未见消化。随之肚子摸着柔软,这两天烧也退了,情绪也安稳多了。孩子再要吃肉,也不敢给他了。” 视患者面色已见微润,情绪较首诊时安稳,黄厚舌苔已化,指纹暗紫已不明显,脉象转为细滑偏弱;抚摸腹部偏热已退,左下腹不再胀硬。宿食除而肌热退矣,不可再攻,治宜健脾和胃为主,佐以消导止泻之味,方用参苓白术散为主加减。处方:人参3g,焦白术、茯苓、炒山药、炒薏苡仁各5g,陈皮、砂仁、煨肉豆蔻、连翘、炒山楂、炒麦芽、粳米各3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多次少量温服,1 ~2 日服1 剂,缓服有利于运化吸收。3 剂药服后若饮食消化及二便正常,不再发热腹胀,即不必再服汤药。但要精心呵护,首先必须控制食量,荤腥之物如肉、蛋、奶类更要严格搭配适度,量不宜多,切记以五谷蔬菜为主,容易消化吸收为要。生冷瓜果之类少吃,最好适当加温后再食。待到脾胃消化吸收正常时,再予调整搭配,适当增量。防寒保暖,切不可忽略。 按语:此例腹泻,纯属人们所说的 “吃坏肚子”,即《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初诊停滞腹胀,食积发热,虽然平时消化不良,大便也不成形,但初来时已2 日大便不通、痞胀发热,若不及时攻其阳明腑实,恐出现热盛谵语等症。必趁其胃气未败之时,速去其肠胃积滞,故用大承气汤加消导之味以荡涤之,邪去正复即安。然攻法不可再者,邪已衰其大半也。故以和平王道之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和胃、助其运化,兼以消导涩肠之味,调理而安。加以遵医嘱,加强饮食管控,冷暖呵护,所以小患者后来身体逐渐健康。 小儿泄泻,消化不良,起因多为内伤乳食、外受寒凉所致。其症多见发热或不发热,腹胀厌食,肠鸣泄泻等症。故多见患儿食少神疲,甚至一日夜泻下十数次,出现精神不振、啼哭不宁等症。此患虽属常见病症,但若出现脱水,便带黏冻、鲜血,腹痛下坠,饮食少进,神情委靡等症,则首先考虑为痢疾,切不能作一般消化不良治,谨防出现危候,最好立即住院治疗。但一般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只要乳食能进、正气未败,纵然泄泻1 月、半年,但能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大多都能迅速治愈,身体多能较快恢复健康。家人精心呵护,切不可 “拔苗助长”,频繁进食荤腥油腻等难以消化之物,以防重伤脾胃中和之气,而影响到运化功能,导致泄泻复作。 97.禀赋不足,虚寒遗尿 张某,男童,5 岁半。2003 年9 月30 日首诊。其母代诉:“孩子身体偏瘦、偏弱,

相关推荐: 蚊子血   长夜(H)   将军男后(修改版)   病娇黑匣子   呐,老师(肉)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医武兵王混乡村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