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海豚恋人(H) > 第270章

第270章

奇特的效应,出现了岩浆滚烫,而水从上方流过。 或者湖水沸腾,岩浆在水面流过的情况。 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见到的地质变化。 能够稳定的有机会观察这一切的,只有艾斯格兰岛。 林轩笑着:“还记得《神雕侠侣》吗?” 林轩乐呵:“写《神雕侠侣》那位老爷子,还曾经写过一本《倚天屠龙记》,其中开篇部分的故事就发生在冰火岛。” “书中的冰火岛,就是艾斯格兰岛。” 当然了,这是书迷推测的,金庸并没有承认这一点。 如果真是这样,那谢逊几人要经过白令海峡,然后沿着北冰洋不断的前进,这去的时候是缘分,还能回来,就很奇怪了。 熔岩奔流,大河涛涛。 一边是极寒的冰盖,一边是滚烫的岩浆。 水流和岩浆一起奔流入海。 而海岸线也在推移。 这座岛正在生长。 无数年来,这座岛一直都在这样生长。 这也是整个地星蓝星,生长最快的岛屿之一。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 不过林轩并不怕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很正常,能跑路就行。 林轩选的地方就已经很安全了,就算出现意外,也是有方法跑路的。 看过了熔岩和水共存的湖泊,再次上路了。 此时观众还曾经在兴奋中。 这艾斯格兰岛在蓝星并不出名,所以艾斯格兰岛上这些奇观,网友都没见过。 见到当然震惊的一P。 别说蓝星观众,就算是地星,就算地星上冰地岛那么出名,又有几个人具体了解冰地岛上的奇观有哪些呢? 而此时,单麦国的皇室已经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而单麦国的高层,正在准备给林轩授勋。 他们每年在国际上花很多钱推广旅游业,能覆盖多少人群? 林轩一次直播,比他们几年的努力效果都好。 就在林轩直播这段时间,很多人就已经到单麦国旅游了。 不过现在艾斯格兰岛没开放,很少有人登岛。 他们更多人选择了去格林兰。 毕竟格林兰岛和艾斯格兰岛有些类似。 冰盖并没有延续的特别久。 林轩的两辆车很快就离开了冰盖。 这片冰盖并不是什么规则形状的,很多地段都会出现没有冰雪覆盖的情况。 而新经过的地方,非常适合航拍。 陈光孝的航拍器已经起飞了。 大地让很多网友呆住了。 龙国的丹霞地貌在蓝星都是出名的。 颜色这么艳丽的地方,除了丹霞地貌,也就只有世界几大红色河谷地带可以比一比。 林轩:“这个地方,在地星上叫做七彩之地,在艾斯格兰岛的话,我查了一下,还没有专属名字,我就称呼它七彩之地吧。” 此时,正在看直播的单麦国旅游局的头头:“快!更新地图,加上七彩之地的名字!通知世界各大电子地图公司,加上七彩之地的名字!” “这个地方形成和特殊,红色的部分大概是铁矿石含量比较高,所以红,这大家应该都明白。” “而带绿的应该是孔雀石,也就是铜矿氧化的颜色。当然了,这里也有一些绿色植被。” “黑色是熔岩爆发后留下的岩石。” “有光芒的那是火山玻璃,虽然颜色很深,但阳光下是泛着彩色的。” “别的颜色怎么来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有科学家的话可以分析一下。” 还真有,直播间就有很多科学家。 世界上的土壤颜色很多。 除去矿石之外的土壤,颜色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黑土,是因为植被入土后,还没来得及腐烂,就被冰雪覆盖了。 长此以往,地下就积累了大量的基肥,土壤就变成了黑色。 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只有二毛熊乌国、龙国东北、米国密西西比有大面积分部。 另外一种最肥沃的土壤是紫色土,是因为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紫色砂岩和土壤混合造成的,富含碳酸钙、磷、钾。 大范围分部的话只有蜀省,其他南方各省有非常小的分布。 土壤并不都是黄土,而是颜色多种多样的。 当然了,这七彩之地,没有任何种植价值,因为太小了。 作为旅游的话,也是航拍好看,真在地面看,并不是特别好看。 七彩之地又给网友了很大的惊喜。 这一天,林轩已经到了山脚下。 也直接驻扎营地了。 因为爬山时间是不够的。 这一晚上,网友还是在期待极光,还是没有看到。 第二天一大早,两辆车再次出发,到达了更高的位置,在没法开的情况下停了下来。 林轩看到附近的地势:“现在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徒步上去寻找大块的平坦地扎营。” “另一种是最近几天,每天登山一次,就在这里宿营。” 安璐瑶:“要不我们还是上去宿营吧?” “感觉如果在这里宿营,每天往上爬,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啊。” 这毕竟是野雪场,又不是人工雪场。 光是找合适滑雪的地方,就要找好久。 各种不同的滑雪运动,需要的场地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每天还要用好长时间上下来回,那就没什么时间真正的滑雪了。 林轩:“行,那我们带上东西出发。” 0202、大刘的《山》,文明的真义! 做出决定后,四人一起攀登。 一条生命绳索,联系在四人身上。 林轩排头,一方面是抗风,一方面是做向导。 安璐瑶和暮雪卓玛在第二三位。 而陈光孝在最后一个。 他背后拖着一个雪橇,里面放着露营要用的一些东西。 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登山包。 这山其实不算高。 如果是在低纬度地区,这种山,一个小时就能登顶。 爬山和登台阶是不一样的,很少有人一小时能爬上泰山。 但是高低落差一千多米的山,在野外爬行,的确就是一小时的事情。 登台阶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效率。 不过这是高纬度冰封地区,爬起来要慢一些。 林轩觉得,两个小时应该就能找到合适的区域。 因为登顶也用不了两小时,所以两小时内肯定能找到地方宿营。 白茫茫的一片,无人机飞在天上,拍摄着四个各自不同颜色的冲锋衣在前进。 这雪很深,航拍角度很难看到步子。 还有力气的林轩解释道:“登山是一种运动,也代表了文明的真义。” 林轩笑着:“我们很少做无意义的挑战,如果有细心地网友,会发现我们《与穿越者同行看世界》包括《我是穿越者》上提到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登山也是如此。” “我想问一下,这座山两千多米,直升机当然可以飞上去。” “如果这座山是四千五百米以上呢?” 直升机要起飞,要上升,靠的是空气动力,产生升力,托起直升机本体的重量。 但如果空气稀薄,可就没法儿飞上去了。 直升机可以飞上一万米以上的高空,却没办法登上八千米,六千米,甚至四千五百米的山。 这是有很多原因的。 靠近山体,越高,温度越低,低温下直升机零部件容易损坏是一个原因。 靠近山体,各种气流不稳定,很容易被吹的撞上山体,是一个原因。 在海拔过高的山上,很难找到直升机能够停靠的地方,是一个原因。 还有高山上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内燃机很难提供动力,也是一个原因。 直接往平地上空飞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问题,或者说这些问题不会那么严重。 很多网友都在讨论登山是不是有意义。 林轩:“在地星,有一位非常强悍的科幻作家,他有一部非常不起眼,但却是科幻迷奉为圣经的作品,《山》。” “这位科幻作家,名叫大刘。” “他的长篇小说《三体》曾经火爆全球,在短时间内征服全球,他的优秀短篇也很多,《山》是其中保持平均水准的一部,但也震撼过无数人。” “大家想听听吗?” 林轩去了地星一趟,回来时,拿着一个音响,小声的播放着《山》。 而观众听到的,是直接放的音源。 这是林轩录制的,以林轩主持人的功底,声情并茂的朗读了一遍。 不过,大刘的书,非常有特点,那就是对话多,会显得描述苍白无力。 但,很快,弹幕就干净下来了,所有人都被这个来自地星的科幻故事给吸引住了。 《山》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一位喜欢登山的冒险家,和队友一起在海上航行。 这个时候,一个奇怪的疑似外星母船的东西来到了地星,并且固定在地星赤道轨道上。 强大的引力拉扯着地星的海水倒悬天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水山。 而科学家推测,在一周之内,地星所有的空气就会被吸干。 全球都将毁灭! 这个时间根本不给冒险者团队回家去过完余生的时间。 而这位喜欢登山的冒险家,决定要攀登这座地星上最高的山,临时形成的水山! 于是,他成为了地星历史上第一位游泳登山的人。 也成为了地星上挑战最高峰的第一人。 这个角度,他必须一直往上游泳才能不掉下去,而他一直在游,一直没有退后。 就跟他平时挑战地星上那些高山是一样的。 只不过,那些山是固定形态的,而现在挑战的是一座水山。 终于,他攀登到了顶峰。 这顶峰比他在海平面上看到时,又高了很多,但他依旧成功了。 在这里,登山者成为了全球唯一和外星人交流的人。 外星人的话让登山者懵逼了:‘你可以就这样爬山,游着上山是一个新体验,但是在我们的母星,我们登山却需要挖开洞窟,一直往上挖掘,才能登山。’ 冒险者懵了,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观众也听不懂。 但随着小说讲述的继续,观众懂了。 随着这名外星人的讲述,一场永无止境的登山史开始了。 最开始,这个外星人的种族,以为宇宙就是无边无际的高密度岩石。 但他们做出了猜测,或许在宇宙中还存在其他空泡。 要找到这些空泡,就必须挖穿岩石。 在空泡中是无重力的,所以他们没办法辨别方向,只能朝着四面八方挖掘。 第一位登山者与地星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同名,他叫哥白尼。 哥白尼为了登山,把同行的船员全部吃了,消化了。 这个由电子机械构成的硅基生物,消化掉所有的船员后只能回归空泡。 等待他的是审判。 不过,空泡里的科学家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前进,一路上岩石样本的密度都在降低! 这意味着,当严实密度为零的时候,就能找到岩石宇宙边缘! 科学家们计算这个石壳宇宙的厚度是三百公里。 但是,很快外星人的先祖就挖到了三百公里,岩石并没有消失。 五百公里,八百公里,科学家们计算的岩石宇宙大小极限不断的推进。 他们也在不断地通过岩石密度来重新计算极限,代表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纠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我以力服仙   倒刺   小怂包重生记(1v2)   修仙有劫   阴影帝国   宣言(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心情小雨(1v1强制)